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通脉醒脑滴丸抗血栓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方法:玻璃毛细管法测定小鼠凝血时间;角叉菜胶复制小鼠尾血栓模型,观察小鼠尾血栓形成情况;尾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复制小鼠软脑膜微循环障碍模型,观察小鼠毛细血管收缩率和血液流态变化情况。结果:295.40、147.70、73.85mg/kg剂量下,通脉醒脑滴丸具有抗凝血作用,可对抗由高分子右旋糖酐引起的小鼠软脑膜微循环障碍(P<0.05);复制模型24、48、72h后在295.40mg/kg剂量下,通脉醒脑滴丸能显著抑制体内血栓的形成(P<0.05)。结论:通脉脑醒滴丸具有抗血栓与改善微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珍珠明目滴眼液对兔眼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采用静脉注射高分子右旋糖苷(Dextran T 500)复制家兔眼球结膜微循环障碍模型,利用动物微循环仪观察并分析珍珠明目滴眼液对兔眼微循环的改善作用。结果:珍珠明目滴眼液给药5、15和30min能明显加快球结膜微动脉和微静脉血流速度,改善血液流态,降低血液流态积分。结论:珍珠明目滴眼液对家兔眼球结膜微循环障碍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牛膝总皂苷和萆薢总皂苷降低小鼠血尿酸和抗炎作用的组方合理性及剂量配比。方法采用尿酸或酵母膏致小鼠高尿酸血症模型以及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模型,按照Codrug软件,得优化组方。结果萆薢总皂苷组、牛膝总皂苷+萆薢总皂苷组和阳性对照组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明显降低(P<0.01),牛膝总皂苷480、240、120mg.kg-1组小鼠血清尿酸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牛膝总皂苷、萆薢总皂苷对小鼠耳肿胀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两者合用抑制率强于单药组,两药配伍理论优化剂量为牛膝总皂苷为120mg.kg-1,萆薢总皂苷为240mg.kg-1。结论萆薢总皂苷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尿酸水平,而牛膝总皂苷对小鼠血清尿酸水平无明显影响。两者均有较强的抗炎作用,合用抗炎作用增强,优化组方为牛膝总皂苷∶萆薢总皂苷=1∶2。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三七皂苷Rg1对脑血流量及微循环的影响,探讨其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改善预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动物随机分组,分别评价三七皂苷Rg1对大鼠脑血流量,对小鼠脑缺血和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结果50 mg.kg-1的三七皂苷Rg1可明显增加大鼠脑血流量,显著延长小鼠断头后喘气时间,且明显增加小鼠耳廓细动脉、细静脉管径及增多耳廓毛细血管数量。结论三七皂苷Rg1可能通过改善动物微循环而增加脑血流量,发挥改善脑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蒺藜总皂苷对血淤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嗪组和蒺藜总皂苷(高、中、低剂量)组,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除对照组外,其余5组建立血淤模型,随后测定各组血液流变学及体外血栓形成指标。结果:模型组血液粘度增加、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含量增加,血栓形成的长度及重量增加;与模型组比较,蒺藜总皂苷组血液粘度、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栓的湿重、干重和长度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蒺藜总皂苷对血淤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栓形成均有显著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三七总皂苷微乳对小鼠模型的抗皮肤衰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微乳经皮给药抗皮肤衰老作用。方法昆明种小鼠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1 000 mg.kg-1.d-1)造成小鼠衰老模型,同时背部皮肤涂三七总皂苷微乳42 d后,测定小鼠背部皮肤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代谢产物丙二醛(MDA)及皮肤羟脯氨酸含量;同时,对皮肤切片进行组织学病理形态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定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三七总皂苷微乳使D-半乳糖所致的衰老模型对照组小鼠真皮厚度(594.11±156.96)μm较制剂组(848.29±123.57)μm显著变薄(P<0.01),胶原纤维增加,排列紧密,弹力纤维总面积也显著增加(P<0.01);皮肤中SOD活力(21.05±0.65)U.mg-1较模型组(14.51±1.8)U.mg-1及对照组(18.60±1.92)U.mg-1均显著提高;MDA含量(2.29±0.51)nmol.mg-1显著较模型组(3.88±1.62)nmol.mg-1和对照组(3.03±0.95)nmol.mg-1减少;羟脯氨酸含量(18.9±2.01)mg.g-1显著高于模型组(15.47±1.62)mg.g-1和对照组(16.4±1.73)mg.g-1。结论三七总皂苷微乳经皮给药对D-半乳糖所致的衰老模型小鼠皮肤有显著的抗衰作用。  相似文献   

7.
人参总皂苷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初步探讨人参总皂苷对小鼠的抗抑郁作用。方法:选取健康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阳性药组、人参总皂苷125、250、500 mg.kg^-1剂量组。通过小鼠自主活动实验、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小鼠悬尾实验,观察人参总皂苷对小鼠抗抑郁作用的影响。结果:各给药组小鼠自主活动行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人参总皂苷125、250、500 mg.kg-1均可以显著缩短小鼠强迫游泳及小鼠悬尾不动时间。结论:实验结果表明人参总皂苷在小鼠"行为绝望"模型中有一定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8.
国产与加拿大产西洋参茎叶总皂苷促智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国产和加拿大产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在促进学习记忆、保护急性脑缺血作用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采用小鼠一次性训练被动回避式条件反射的方法(跳台法、避暗法)和空间辨别学习记忆实验(水迷宫法)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国产西洋参茎叶总皂苷(20 mg.kg-1)和加拿大产西洋参茎叶总皂苷(20 mg.kg-1)可显著减少东莨菪碱致记忆获得障碍小鼠在跳台实验中的错误次数,并可不同程度地延长脑缺血再灌注小鼠在跳台及避暗中的潜伏期,显著缩短水迷宫实验中小鼠找到安全台的时间,还可显著延长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小鼠存活时间。结论国产西洋参茎叶总皂苷在促智作用方面表现出与加拿大产西洋参茎叶总皂苷相似的药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血糖的调节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以50,100,300,500 mg.kg-1bw剂量的罗汉果皂苷提取物连续30 d灌胃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末次给药后眼眶取血测定血糖、血脂指标;分离肝组织测定抗氧化指标。结果①100,300和500 mg.kg-1bw剂量组可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血糖(P<0.01),且以中剂量100 mg.kg-1bw的降糖作用最佳。②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可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TC、TG含量,提高HDL-C含量,有利于糖尿病小鼠血脂水平的恢复(P<0.01或P<0.05)。③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可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肝脏的MDA含量,提高SOD、GSH-Px含量,表明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可改善糖尿病小鼠的氧化应激水平(P<0.01或P<0.05)。④在其最佳剂量(100 mg.kg-1bw),罗汉果皂苷提取物的降血糖,降血脂及其抗氧化效果同消渴丸相当(P>0.01)。结论罗汉果皂苷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降糖机制可能与提高糖尿病小鼠抗氧化能力及改善血脂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确定知黄复方中知母总皂苷与黄芪总皂苷合用抗心肌肥厚的最佳配比,通过概率和法证明处方的合理性;进行初步药效学试验。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小鼠每天分早晚2次皮下注射盐酸异丙肾上腺素(isoprenaline)1 mg.kg-1,连续给药14 d造成心肌肥厚模型,测定通过正交配比;药效学试验采用知母总皂苷与黄芪总皂苷最佳剂量配比为(25+100)mg.kg-1组成知黄复方,用前述方法造模,14 d后分别于不同时间测定各组小鼠的心率、跑步时间、游泳时间、缺氧存活时间和心指数。结果从正交分析可知,知母总皂苷的极差(R)>黄芪总皂苷的极差,知母总皂苷与知母总皂苷+黄芪总皂苷组成的复方相比P>0.05,黄芪总皂苷与知母总皂苷+黄芪总皂苷组成的复方相比P<0.05;知母总皂苷与黄芪总皂苷合用剂量组的心指数最小,由金氏概率和法得到Q=1.17;知母总皂苷、黄芪总皂苷及知母总皂苷与黄芪总皂苷组成的复方均可减慢模型小鼠的心率;知母总皂苷与黄芪总皂苷组成的复方均可延长小鼠的跑步时间、游泳时间和缺氧存活时间,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心指数。结论黄芪总皂苷对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肌肥厚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知母总皂苷与黄芪总皂苷在所选择剂量范围内的理论最佳配比为(25+100)mg.kg-1;知母总皂苷与黄芪总皂苷组成的复方有抗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所致小鼠心力衰竭作用。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96年~2000年抗肿瘤治疗用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抗肿瘤治疗药物的应用现状,预测其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本院1996年~2000年抗肿瘤药、免疫药品制剂、升白药用药数据,从药品金额、药理分类、用药排序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与结论:抗肿瘤药占药品年消耗总金额的26.86%~30.06%,抗肿瘤免疫制剂、升白药占药品年消耗总金额的19.04%~24.31%.抗肿瘤药、免疫制剂、升白药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用药方向.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医院的用药现状,为合理调控用药结构及医院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兰州铁路局4所不同等级医院1999年~2000年用药数据进行金额统计,从药品分类及其亚类金额分配、比重、单个药品排序、金额排序前20位药品在4所医院的普及率、各类药品进入《兰州铁路局等级医院基本药品目录》的比例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结。结果抗感染类药物金额占购药总金额的4342%和4487%,头孢菌素类等3种抗感染药品金额占抗感染类药物总金额的9486%和9695%,且呈上升趋势。4所医院应用药品的总品种数占《目录》品种数的5185%。结论用药结构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3.
全国40家综合性大医院1988~1993年药品购入信息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根据ChinaMetric的统计资料,分析了全国40家综合性大医院1988~1993年药品购入数据,包括6年的购药品种和金额的趋势分析以及购入额前100位药品的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我院4年皮肤病用药情况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了解皮肤病治疗药物的使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以引导临床合理用药和皮肤科国产新药的开发。方法 :对本院1996年~1999年间的用药品种、金额和来源进行归类统计分析和比较。结果与结论 :进口、合资的抗变态反应药占该类药品金额82 %~88 % ,提示应加强国产药物的研究。抗微生物药呈逐年上升趋势。天然药种类偏少 ,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外用皮质激素、抗变态反应药和抗真菌药仍是皮肤病的主要用药  相似文献   

15.
1997年~2000年成都市16家医院用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成都市医院用药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成都市16家医院1997年~2000年购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8年、1999年药品费用增长较快 ,2000年的药品费用为1997年的3倍 ;抗感染药物用药金额占全年药品总金额的比例逐渐下降 ,与东部发达城市持平。结论 :用药金额仍将逐年增长 ,但速度可能放慢 ;进口药应用比例将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16.
1997年~2000年成都市16家医院用药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了解成都市医院用药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成都市16家医院1997年~2000年购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98年、1999年药品费用增长较快 ,2000年的药品费用为1997年的3倍 ;抗感染药物用药金额占全年药品总金额的比例逐渐下降 ,与东部发达城市持平。结论 :用药金额仍将逐年增长 ,但速度可能放慢 ;进口药应用比例将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17.
1997—2000年成都市16家医院用药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利平  唐尧等 《中国药房》2002,13(5):283-284
目的:了解成都市医院用药状况及发展趋势。方法:对成都市16家医院1997年-2000年购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8年、1999年药品费用增长较快,2000年的药品费用为1997年的3倍;抗感染药物用药金额占全年药品总金额的比例逐渐下降,与东部发达城市持平。结论:用药金额仍将逐年增长,但速度可能放慢;进口药应用比例将继续下降。  相似文献   

18.
中药指纹图谱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4,他引:1  
目的 构建中药指纹图谱学体系,阐述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学的地位与作用。方法 通过总结现有文献方法,集中概括中药指纹图谱学和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学的主要任务与内容。结果 中药指纹图谱学体系由中药指纹图谱测试学、中药指纹图谱质控学、中药指纹图谱谱效学、中药指纹药物动力学、中药指纹药剂学和中药生物指纹图谱学组成。它建立在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学基础之上,是中药指纹图谱信息学的集中概括。结论 中药指纹图谱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中药现代化的核心力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客观评估该院近年来用药情况,为合理调控用药结构提供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医院2009-2012门诊急诊药房及住院药房用药情况和配方数据量,从药品总金额、药理分类、用药金额、抗微生物药品等几方面比较分析.结果 药品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8.07%,处方金额年平均增长率为-3.27%;抗微生物药品金额年增长率17.75%,应用较多的前15种药品金额年平均下降5.03%,非抗生素比例年平均增长率9.65%.结论 该院2009-2012年用药情况基本符合合理用药要求,有待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评价广州市妇婴医院门诊处方的不合理情况,为提高处方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5.10~2007.11月的门诊处方13000张,以《处方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为标准对处方进行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4585张,合格率仅为65%,其中用药超7d处方占19.6%;应用了抗菌药的处方有4535张,占总处方量的34.88%,其中单用抗菌药的处方比例占79.58%;门诊处方药品费用所占比例最高的81.43%下降到70.39%,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处方平均金额也呈下降的趋势。结论我院门诊处方质量总体良好,处方平均金额呈下降趋势,不合理处方主要为用药超7d未注明理由、无下划线等,应引起医师的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