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庭环境因素与儿童多动症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作者通过机械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了哈尔滨市动力区十四所小学一年级1377名学生儿童多动症与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检出儿童多动症95例,检出率6.89%;在家庭环境因素中,父母关系以经常吵架、分居和离婚患病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患病组(P<0.05),家教方式采用经常粗暴打骂孩子、干涉孩子活动与儿童多动症关系密切。因此提示:1.改善不良的父母关系和不当的家教方式对儿童多动症的矫治和康复具有重要的意义;2.普及儿童生理、心理卫生知识,全面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降低儿童多动症的发生率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SOS村儿童与独生子女儿童行为及相关因素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对中国烟台SOS儿童村(以下称研究组)和独生子女家庭(以下称对照组)的7-15岁儿童168名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对照组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分别为13.10%和14.29%;男孩行为问题检出率研究组17.39%,女孩为7.89%;对照组男孩为21.74%,女孩为5.26%。并对其发生行为问题经多因素分析表明,研究组发生行为问题因素为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族史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诊断年龄的影响以及患有糖尿病的父母对子女NIDDM发病影响的差别。方法:对199例有家族史及273例无家族史的NIDDM患者诊断年龄、父母亲NIDDM发病情况等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NIDDM患者诊断年龄明显早于无家族史者(46.2岁vs52.2岁,P<0.01);(2)家族中母亲患糖尿病者多于父亲(36.7%vs19.1%,P<0.01);(3)父母糖尿病史是NIDDM的重要危险因素,它们的作用相互独立且相加;(4)各种遗传背景对NIDDM发病的影响顺序为:母亲>父亲>二级亲属>同胞。结论:(1)有遗传倾向的NIDDM患者的诊断年龄提前;(2)母亲对NIDDM遗传的影响大于父亲,父、母亲的作用相互独立。  相似文献   

4.
广州城区儿童多动症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了解广州城区184例儿童多动症患病率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康纳儿童行为量表对广州城区有代表性的两个行政区5-15岁儿童随机抽样184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先用Conners量表作一级筛选,再对筛选出阳性者作CCMD-3作二级诊断。结果:184例儿童经Conners筛选阳性者35例(19%),男童20例(19%),女童15例(18%)。对此35例阳性者再用CCMD-3作二级诊断,诊断为多动症22例(12%),男童13例(13%),女童9例(11%)。结论:广州城区儿童多动症患病率检出率较高(12%)。除与遗传因素和围生期医学因素,以及家庭教养、学校环境有关外,还与广州城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因素有关,因而必须引起有关部门、家庭和学校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铜陵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行为的现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城市学龄前儿童孤独症行为的现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铜陵市区3559名3-5岁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用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和儿童及父母有关情况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儿童孤独症行为检出率为11.8%,男女性分别为13.5%和9.9%; 胎龄、出生月份、新生儿期住院天数及不同父母文化程度不同的儿童孤独症行为检出率间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城市学龄前儿童中存在孤独症行为问题;儿童孤独症行为与父母文化程度及儿童性别、出生季节、早产、过期产、新生期住院等自身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6.
导致儿童期肥胖的生命早期危险因素:队列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John  J  Reilly  Julie  Amstrong  Ahmad  R  Dorosty  Pauline  M  Emmett  A  Ness  I  Rogers  Colin  Steer  Andrea  Sherriff  冯凯 《英国医学杂志》2005,8(5):280-282
目的 确定早年(3岁以内)导致英国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设计 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 Avon英国父母及儿童纵向调查研究。参与者 参与队列研究的8234名年龄为7岁的儿童以及亚组的909名重点儿童,后者需额外提供与早期发育有关并涉及可能导致肥胖的各种资料。诊断标准 7岁儿童体重指数≥95百分位确定为肥胖,参考1990年英国人口调查的诊断标准。结果 经过最终验证,在假设的25项危险因素中有8项与肥胖有关:父母肥胖(父母双方校正后的相对危险度10.44,95%可信区间5.11~21.32);最早期(43个月内)的体重指数或体重反弹升高(校正后的相对危险度15.00,95%可信区间5.32~42.30);3岁时每周看电视的时间超过8小时(校正后的相对危险度1.55,95%可信区间1.13~2.12);追赶性生长(校正后的相对危险度2.60,95%可信区间1.09~6.16);8个月(校正后的相对危险度3.13,95%可信区间1.43~6.85)和18个月(校正后的相对危险度2.65,95%可信区间l,25~5.59)时体重的标准差值;1岁时体重增加值(校正后的相对危险度1.06,95%可信区间1.02~1.10,体重每增加100g);出生体重,每100g(校正后的相对危险度1.05,95%可信区间1.03~1.07);3岁时睡眠不足(〈10.5小时,校正后的相对危险度1.45,95%可信区间1.10~1.89)。结论儿童期肥胖可能与8项危险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7.
城市0~7岁儿童单纯肥胖症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67,自引:0,他引:67  
Ding Z  He Q  Fan Z 《中华医学杂志》1998,78(2):121-123
目的了解我国0~7岁儿童单纯肥胖症流行情况及特征,并与1986年我国的调查资料作比较。方法身高别体重大于美国卫生统计中心/疾病控制中心参照人群的10%~19%为超重,20%~29%为轻度肥胖,30%~49%为中度肥胖,50%为重度肥胖。共调查了11个城市208513名儿童。结果总肥胖检出率为:男2.2%,女1.9%。总超重率男女均为4.2%;肥胖超重比男1.9,女2.1。从地区分布看,肥胖与超重的检出率为:北片、南片高,中片低。脂肪重聚年龄为5岁,脂肪重聚比前半年为:男2.9%,女3.5%,后半年为男1.7%,女2.4%。与1986年相比,10年动态趋势为:肥胖检出率年增长值,男10%,女8.7%;南片和中片高,北片低。结论(1)单纯肥胖症已成为学龄前儿童严重健康问题。(2)1986~1996年肥胖检出率年增长率处于失控的奇高速度。(3)脂肪重聚年龄超前和肥胖-超重比过大是肥胖检出率上升的重要危险因素。(4)脂肪重聚比提示学龄前控制肥胖的两个重要时期为生后1岁和5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住院患儿贫血影响因素,为防治儿童贫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2005年1月~2006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787例贫血患儿作为病例,以同期住院非贫血患儿作为对照进行配对研究。结果(1)住院贫血患儿的一般情况:在787例贫血患儿中,新生儿39例(4.96%)、29d~1岁428例(54.38%)、1.1~3岁192例(24.40%)、3.1~6岁57例(7.24%)、6.1~12岁53例(6.73%)、12.1~14岁18例(2.29%);(2)单因素与多因素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儿童营养状况、带养儿童者的文化程度和母亲身体状况与住院儿童贫血的发病有关。结论儿童营养状况、带养儿童者的文化程度、母亲身体状况等均是住院患儿贫血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应用内镜对11587例有不同程度上消化道症状的患者进行检查,消化性溃疡(PU)的检出率为12.75%,胃溃疡(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之比为1:1.64。GU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DU的检出率于40岁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1年中,GU的检出率虽有不同,但波动较不;DU的检出率以12月、1月为最高,7、8月最低。表明GU和DU的发病年龄迥然不同,气候因素对DU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4万儿童哮喘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我们于1991年对北京市区及郊区的0~14岁儿童进行了整群抽样调查,共调查43977例,其中实查人数43946例,实查率为99.93%;哮喘发病率约为0.88%。调查采取向儿童父母问卷填表及体检的方式进行,共查出相关儿童444例;其中哮喘302例(68.0%)、婴幼儿哮喘92例(20.7%)、喘息性支气管炎5例(1.1%)、过敏性咳嗽14例(3.2%)和可疑哮喘31例(7.0%)。男女患病率分别为0.94%和0.82%,相当于1.15∶1。哮喘起病及发病诱因主要为呼吸道感染,占95.6%;起病年龄以3岁以内为主,占82.9%,随着年龄的增加,患病率逐渐降低。好发时辰以午夜和临睡为主,分别为38.5%和21.7%;好发季节为冬季。59.9%有个人过敏史,一、二级亲属有哮喘者分别为17.3%和31.5%。治疗中应用抗生素者占97.7%~100%。未按哮喘治疗者城区为4.6%,农村为23.1%~29.7%。  相似文献   

11.
30例学习困难儿童行为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问卷)调查学习困难与正常儿童各30例,结果行为表现及生活习惯得分两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行为问题检出率,困难组为63.3%,正常组为6.7%,提示学习困难儿童与行为问题有关。  相似文献   

12.
对404例卵巢肿瘤的临床与病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其检出率占妇科住院患者的11.7%,其中恶性卵巢肿瘤128例,检出率为3.7%。卵巢肿瘤检出第一高峰年龄为20~39岁(57.0%),其间良性明显高于恶性(P<0.05);第二高峰为40~54岁(21.4%),该期内恶性检出率与第一高峰时比较,增高非常显著(P<0.01)。恶性卵巢肿瘤临床症状明显。上皮性卵巢肿瘤的患病率、恶性率均居首位。B超诊断卵巢  相似文献   

13.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家族史与诊断年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家族史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诊断年龄的影响以及患有糖尿病父母对子女NIDDM发病影响的差别。方法:对199例有家族史及273例无家族只的NIDDM患诊断年龄,父母亲NIDDM发病情况等临床特点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有糖尿病家族史的NIDDM患诊断年龄明显早于无家族史(46.2岁,vs52.2岁,P〈0.01);(2)家族只母亲患糖尿病多于父亲(36.7  相似文献   

14.
根据WHODIAMOND计划的方法,对湖南长沙市1989~1994年0~14岁儿童I型糖尿病(IDDM)发病率进行了调查,从全市23所医学降193所中,小学调查出19例患者,其中男性12例,女性7例,均为汉族,以1990年全国人口统计资料计算出长沙市儿童IDDM发病率为每年0.23/10万,冬春季节和10~14岁年龄呈现发病高峰,长沙市儿童IDDM发病率是迄今国内外报道中最低的。  相似文献   

15.
1991年11月~1992年4月对河南省部分市及地区695例婴幼儿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住院患儿,采用单克隆抗体桥联酶标法快速诊断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采集标本时间均在发病7天以内,男409例,女286例;年龄≤3岁688例,>3岁7例。本调查显示,肺炎患儿呼吸道合胞病毒阳性检出率河南省各地为14.9%~56.1%,其总阳性检出率为42.3%。表明该年度在本省广大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呈普遍流行趋势,其冬春季节发病月份以11~12月份为最高(55.6%~57.4%),其次为1~2月份(35.2%~40.0%)。呼吸道合胞病毒是婴幼儿肺炎主要病原体之一,早期快速诊断可及时指导治疗,并为小儿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监测和预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PLG164型,其中良性病变占92.1%,恶性病变占7.0%,PLG的B超检出率为92.7%,作者认为,B超等影像学检查是目前诊断PLG的实用可靠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PLG的手术指征;(1)单发PLG,(2)直径大于10mm,(3)广基病变成或病变处胆囊壁增厚者;(4)B超动态观察病变有增长者;(5)年龄大于50岁者;(6)合并胆囊炎,胆石症者,(7)多发性病变,但临床症状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山东沿海地区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参照1980年京津地区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研究方案,1997年~1998年对山东沿海地区408例年龄35岁~55岁、病程0~≥14a的2型糖尿病患者(男200例、女208例)进行有关临床、生化指标、眼科、心电图(明尼苏达编码)检查。结果:血管并发症患病率依次为:视网膜病变(DR)47.8%、高血压(HT)43.1%、肾脏病变(DN)41.9%、冠心病(CHD024.0%、下肢血管病变(PVD)8.1%、脑血管病变(CVD)7.4%。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病程分别是CHD、CVD、PVD和DR、DN的危险因素;HT是大小血管并发症共同的危险因素;糖化血红蛋白升高是DR的危险因素;甘油三酯和纤维蛋白升高是DN的危险因素。结论:积极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将16年(1980~1995)中收治的604例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作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乙脑发病年龄以10岁以下儿童为主(45.2%),7、8月为高峰(93.0%),每年平均收治38例,其中1990年乙脑发病率最高,每隔3年发病数似有增多趋势,死亡71例,病死率11.8%,老年人病死率高于小儿(P〈0.01),成年人。  相似文献   

19.
儿童多动症父母育龄及胎次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父母育龄及胎次对儿童多动症有否效应未见报道,敌我们对此进行研究一现报道如下:1对象和方法12对象册究对象为镇江市精神病防治中心门诊诊断为)L重多功症的病员共42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4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9.2±1.6岁。其表现符合下列标准:(1)注意障碍和多动性行为障碍为主要表现。(2)继发于注意障碍的学习困难;(3)症状在学龄前或学龄早期即已出现持续至少六个月;(4)无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候病及严重躯体疾病。12方法详细了解病员父母年龄母孕期‘情况、胎次7多动症克族文。用Haldane和Smith法[1]对本组资料进行父母育…  相似文献   

20.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世界各国哮喘患病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为了解我国城市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相关因素及对儿童、家庭和社会的影响,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于2000年6~10月进行了全国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抽样调查,结果表明:(1)患病率:全国总的哮喘患病率为1.54%,男女比例为1.75∶1。各年龄组哮喘患病率以3~10岁较高。经对各省市患病率进行比较,青海最低,重庆和上海较高;华东地区较高(2.37%),西北地区较低(0.88%)。(2)发病诱因:70%的患儿首次哮喘出现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