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对右美托咪啶辅助椎管内麻醉的镇静效果进行探究和分析。方法:从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某院收治所有椎管内麻醉患者中选取其中的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的45例患者进行正常椎管内麻醉,观察组的45例患者在进行椎管内麻醉以后,再行右美托咪啶进行辅助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椎管内麻醉的镇静效果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从椎管内麻醉的镇静效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从不良反应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出,在行椎管内麻醉的时候,给予右美托咪啶辅助麻醉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提高镇静效果评分,减少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舒适护理在椎管内麻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68例椎管内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麻醉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并发症发生率、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舒适度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椎管内麻醉患者,可以明显的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以及术中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大力的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研究不同麻醉方式对高龄患者髋关节术后重症监护室谵妄发生的影响。方法根据回顾性分析结果,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入院接受治疗的髋关节手术疾病患者80例,研究人员采取数字随机法将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而对照组患者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麻醉方式下的重症监护室谵妄发生率以及谵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谵妄持续时间(3.06±0.35)min与谵妄发生率(1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谵妄持续时间(7.52±2.67)min与谵妄发生率(28%),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通过分析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于高龄髋关节手术患者实施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谵妄的概率,还能有效的降低患者谵妄的持续时间,有利于巩固临床治疗效果,该治疗方法可在相关科室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麻与椎管内麻醉对经皮肾镜下肾结石手术的影响差异。方法将104例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2例。所有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营养支持和密切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给予椎管内麻醉处理,对照组给予全麻处理,麻醉充分后行经皮肾镜下肾结石手术。比较2组间血流动力学变化、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对照组小,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VAS评分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管内麻醉可使患者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某院择期接受骨科手术的86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43例。D组在麻醉诱导前泵注0.5μg/kg的右美托咪定,C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一般情况,观察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心率(HR)及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并采用意识模糊评估法(CAM)确认患者术后谵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麻醉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一般手术情况比较差异不显著;拔管前5min及拔管后5min,D组患者HR及MAP水平显著低于C组;术后D组患者谵妄发生率及谵妄持续时间显著低于C组(P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麻醉诱导前泵注右美托咪定可以降低患者谵妄发生,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研究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8例老年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不同麻醉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给予观察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检测量表(MMSE)的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的MMSE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POCD发生率为6.12%,对照组患者的POCD发生率为20.38%,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骨科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实施硬膜外麻醉,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的认知功能影响,对提高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析右美托咪定复合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预防效果.方法 88例老年髋部骨折且满足手术治疗的患者,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椎管内麻醉,观察组麻醉成功后泵入右美托咪定,对照组麻醉成功后泵入生理盐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谵妄发生情况及谵妄持...  相似文献   

8.
《中国医药科学》2019,(19):158-160
目的分析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对高龄患者腹部术后谵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实施腹部手术的5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分为Ⅰ组与Ⅱ组,Ⅰ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Ⅱ组患者采取全身麻醉,对其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1)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各项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麻醉后PETCO_2、MAP、RR指标变化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麻醉后MAP、HR、RR、SPO_2指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Ⅱ组患者谵妄发生率24.00%明显高于Ⅰ组患者谵妄发生率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Ⅰ组患者拔管时间、手术时间与苏醒时间均低于Ⅱ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与单纯全身麻醉相比,硬膜外麻醉联合全身麻醉有效的降低高龄患者腹部术后谵妄的发生率,保证高龄患者的手术质量,缩短拔管时间、手术时间与苏醒时间,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中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于我院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的29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进行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复合地佐辛进行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苏醒评估情况、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情况、术前术后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观察组呼之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术后意识恢复时间、麻醉起效时间及丙泊酚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心率及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3)观察组在麻醉清醒后10min及30min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61%,对照组为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电切术患者采取丙泊酚复合地佐辛进行麻醉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减少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骨科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下手术。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不同时间认知功能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后24 h简易精神状况量表评分和对照组麻醉后24 h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后24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麻醉后24 h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均可导致老年骨科患者术后24 h内认知功能障碍,且全身麻醉所致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高于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1.
子宫中隔切除术后预防粘连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宫腔镜术后不同处理方法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 55例子宫中隔并不孕患者行腹腔镜监护下宫腔镜子宫中隔切除术(TCRS),术后针对不同患者采用不同术后处理措施,包括宫腔放置与不放IUD,是否进行人工周期治疗,部分患者术后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第1、3个月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宫内放置IUD的患者;于术后第3个月取环.结果 54例患者术后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其中40例分别于术后第1、3个月完成了术后2次宫腔镜检查,另14例只完成一次检查.宫腔术后放环与否对术后宫腔形态影响无差异(P>0.05),术后使用人工周期治疗患者较未使用者子宫内膜厚,此两者术后第3个月宫腔镜检查发现宫底创面均已有内膜覆盖.使用GnRH-a类药物患者术后官腔形态满意.结论 TCRS术后宫腔放置IUD无助于预防术后粘连的发生;术后人工周期治疗应更个体化并有针对性的使用GnRH-a类药物治疗.术后及时进行宫腔镜检查随访可防止术后宫底新粘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许明哲  杨昭鹏  李波 《中国药事》2011,25(12):1243-1246
目的介绍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为国内药品监管机构和原料药生产企业提供信息,促进我国原料药生产企业的国际化。方法通过查阅调研欧盟相关药品法规和与EDQM同行面对面的交流,详细了解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的组织机构和具体程序。结果与结论欧洲药典适用性认证程序在对原料药的质量控制有重要作用,加强了药典的监管力度,进一步保证了原料药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近年来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近十二年来,我们共遇见狂大病23例,其中10例被误诊为其它疾病,现就其误诊原因进行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岁。发病季节为3月~11月。首诊科室,儿科3例、内科3例、转院3例、急诊科1例。1.2 临床表现:发热7例,恐风5例,恐水6例,怕光3例,流涎10例,胸闷、气促、呼吸困难4例,烦躁不安10例,多汗7例,恐惧6例,肢体麻木4例,抽搐4例,恶心、呕吐2例,昏厥1例。所有病例发病至死亡时间为2天~6天,死亡原因为…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县乡级医疗机构进一步提高医疗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将2009-2010年1504例县乡级医院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按性别、年龄、院别、付费方式、疾病分类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秩和检验分析.结果 不同性别间及院别间平均住院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性平均住院日为10.39 d,女性为8.69d,乡级医院为9.27d,县级医院为9.50 d.不同年龄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于15岁组、15 ~24岁组、25~44岁组、45 ~65岁组、大干65岁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8.10 d、7.66d、8.83 d、10.26 d和11.33 d.自费患者平均住院日为8.39 d,新农合组为9.10 d,商业保险组10.17 d,社会基本医疗保险患者则为11.08 d.不同疾病分类间平均住院日差异明显,妊娠类平均住院日最短,为6.73 d,而肿瘤患者则为14.26 d.结论 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疾病分类及不同付费方式间平均住院日存在差异,县级医疗机构和乡级医疗机构住院患者平均住院日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患者精神用药情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目前住院精神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一日法调查西安市精神卫生中心403例住院精神患者诊断和治疗情况,并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2004年调查结果相比较。结果:①传统精神药物使用显著减少,新型精神药物使用占据首位;②抗精神病药物使用趋向小剂量化;③本组联用丙戊酸盐类药物显著增多;④我院精神药物使用情况与上海精神卫生中心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近年来精神药物使用情况已发生了显著变化,与新型精神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高有关。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