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不容忽视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系由结核分支杆菌和麻风分支杆菌以外的非结核分支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NTM)引起的疾病。NTM迄今已发现100多种,其中有37种已见致病病例报道。NTM病多发于发达国家,少见于发展中国家,故有人认为NTM病与结核病呈相印而相反的关系[1]。由于我国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和取得的经验进一步完善了现代结核病控制的策略和方法[2],可以预期在新世纪,我国结核病的疫情将会有明显的下降。且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IV/AIDS)正迅速在亚洲蔓延,将会对NTM病的发生带来…  相似文献   

2.
非结核分支杆菌耐药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结核分支杆菌(NTM)病的治疗是一个相当棘手的问题,因其对大多数抗结核药物均不敏感。近年来,随着NTM感染情况日益严重,对于非结核分支杆菌耐药性问题的研究,便成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最近,国外学者在NTM耐药性基因研究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现将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NTM与耐异烟肼(INH)INH是结核病治疗最重要的一线药物,它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菌分支菌酸的合成而起作用。但对于NTM来说,INH并不是一个敏感药物。早年认为:耻垢和金色分支杆菌的INH耐药性可能与KatG基因编码产物———过氧化物-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3.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流行趋势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结核分支杆菌以外的分支杆菌引发的肺部疾病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人类对非结核分支杆菌(NTM)病的研究与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深入。1950年以前,NTM病仅有散在的病例报告;1950~1970年,人们研究了其组织学与诊断标准;1970年以后,人们提出了NTM的分类与鉴定方法。现将近20余年来国内外NTM病流行病学研究概述如下:一、病因及传播途径NTM病由NTM引起。NTM是一种环境分支杆菌,主要源于污水、土壤、气溶胶。许多学者指出:至今这种病因学的理论变化不大。Kirschner等[1]报告:美国东南部酸性与褐色沼泽地带…  相似文献   

4.
分子诊断技术在分支杆菌菌种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微生物分类中 ,分支杆菌属于裂殖菌纲、放线菌目、分支杆菌科、分支杆菌属。分支杆菌种类繁多 ,《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第九版 )所确认的分支杆菌有 5 4种 ,临床可见能引起人类疾病的主要是结核分支杆菌 (MTB) ,此外还有堪萨斯、鸟、胞内、猿猴、蟾蜍、海、溃疡、瘰疬、马尔摩、苏加、偶然、龟、脓肿等 10余种非结核分支杆菌 (NTM)。NTM病具有与结核病临床表现相似的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损害 ,在无菌种鉴定结果的情况下 ,与结核病难以鉴别。NTM与MTB药物敏感性大不相同 ,许多NTM对抗结核药物天然耐药 ,不同NTM菌种对…  相似文献   

5.
非结核分支杆菌的流行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核分支杆菌以外的分支杆菌引发的肺部疾病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人类对非结核分支杆菌(NTM)的研究与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深入,它的发生、发展和防治迄今只有50余年的历史。在这50余年中NTM大致可分三期。第一期,1950年以前仅有散在的病例报告。第二期,1950~1970年研究了组织学与诊断标准。第三期,1970年以后提出了非结核分支杆菌(NTM)的分类与鉴定方法。现将近20余年来国内外结核分支杆菌病流行病学研究概述如下:1病因学说及传播途径非结核分支杆菌是一种环境分支杆菌,它来源于污水…  相似文献   

6.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诊断与处理指南   总被引:49,自引:8,他引:41  
一、绪论分支杆菌属内除结核分支杆菌复合群 (包括结核分支杆菌、牛分支杆菌、非洲分支杆菌、田鼠分支杆菌 )和麻风分支杆菌外统称为非结核分支杆菌 (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NTM) ,其中部分是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多继发于慢性肺病如支气管扩张、矽肺和肺结核 ,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 ,HIV)感染或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 ,AIDS)的常见并发症 ,也可以是因消…  相似文献   

7.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系由结核分支杆菌和麻风分支杆菌以外的非结核分支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简称NTM)引起的疾病。据文献[1]报告结果,并补充MLeutiflavum[2],Mbranderic[3],MLinda[4],Mtilburgii[5],MWoodpigeon[6]5个菌种等,迄今已发现NTM100多种。Preheim[7]按Runyon分类将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和病因学的种名列表表示。该表简明扼要,故将其作为表1列入,对于NTM病治疗的探讨及思索,不无裨益。表1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和病因学种名…  相似文献   

8.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诊断方案修订刍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自 198 7年在海南召开的全国非典型抗酸菌病研讨会制定了非典型分支杆菌诊断标准[1] 以来 ,已有 12年之久。随后 ,1993年在黄山市召开的非典型抗酸菌会议上正式将其定名为非结核分支杆菌 (non tuberculousmycobacterium ,NTM) ,与国际命名相一致。关于NTM病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并产生了一些新的认识[2 5] 。近年来 ,国外NTM病的疫情呈现上升趋势 ,日本NTM病的患病率由 1971年的 0 82 /10万上升到 1997年的 3 5 2 /10万 ,是 2 5年前的 3 8倍[6] 。美国的研究表明HIV阳性者是感染NTM的高…  相似文献   

9.
结核病耐药监测述略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5  
据估计全球已有 5 0 0 0万人受耐药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当今世界约有 2 / 3的结核病人处于发生耐多药的危险之中。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 1990~ 1992年报告了 12起耐多药结核病 (MDR TB)暴发流行 ,其他国家如英国和泰国也相继发生了MDR TB暴发流行。高耐药率和耐多药菌株的不断扩散 ,正日益成为全球结核病控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对于耐药情况的动态监测就成为评价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NTP)的重要对策之一。为此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和国际防痨与肺部疾病联合会 (WHO/IUATLD)制定了全球结核病耐药监测指南 (1996年…  相似文献   

10.
播散型非典型分支杆菌病四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外非典型分支杆菌(NTM)感染已成为艾滋病机会性感染的常见病因。但对非艾滋病患者非典型分支杆菌的播散性感染国内外均少见报道,现报道我院发现的4例并对国内外文献进行复习。临床资料:1965~1998年我院所有住院患者中确诊和治疗的肺外NTM感染者共4例。均有发热、乏力、体重减轻、食欲减退、皮下结节、淋巴结肿大,3例有明显的盗汗,2例有腹胀。其中例1同时伴发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糖尿病(DM),例3伴有类风湿关节炎,例4伴有皮肌炎。除例4患者并发肠穿孔、感染性休克死亡外,余3例经长期联合抗结核(最长达5年)治疗痊愈。具…  相似文献   

11.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   总被引:31,自引:4,他引:31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何国钧潘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系由人、牛结核分支杆菌和麻风分支杆菌以外的非结核分支杆菌(nontuberculousmycobacteri-a,NTM)引起的疾病。NTM主要引起肺部病变,尚可引起全身其他部位病变,常见的是淋巴结炎、皮肤软...  相似文献   

12.
快速生长分支杆菌病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能致病的快速生长分支杆菌(rapidgrowingmycobacterium,RGM)主要有偶然分支杆菌,龟分支杆菌以及脓肿分支杆菌。RGM可见于水、土壤、医院等环境。鱼类、蛙类、部分健康人咽喉部也可分离出RGM。资料显示,RGM作为致病菌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RGM可引起皮肤及皮下软组织感染,肺部感染,其它感染[包括颈淋巴结炎、中耳炎、角膜炎、心内膜炎(人工瓣膜)],播散性疾病等。一、皮肤、软组织感染RGM为引起皮肤、软组织感染的最常见的非结核分支杆菌(NTM)。院外感染者多由于开放伤口受水、土壤污染所致,在…  相似文献   

13.
WHO指出全世界现有结核病人 2 0 0 0万 ,每年新发生约90 0万例 ,每年死亡 30 0万人 ,全世界业已受结核分支杆菌感染者达 17亿 ,占世界人口的 1/ 3,结核病在世界很多地区已经失控而威胁人的生命。结核再次成为严重的世界性疾病。由于人口剧增、移民增加、旅游业发展、耐药性的产生、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感染流行、吸毒、酗酒与贫困等原因 ,结核病呈日益严重回升趋势。结核分支杆菌 (M tuberculosis)属胞内寄生菌 ,在感染早期被巨噬细胞吞噬后 ,可抵抗宿主的杀伤 ,维持胞内繁殖和扩散 ,在结核分支杆菌致病性上有重要意…  相似文献   

14.
非结核分支杆菌肺病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目的了解非结核分支杆菌(NTM)肺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981~1996年间痰抗酸杆菌培养阳性5592例中,经菌型鉴定证明为NTM肺病者173例中资料较完整的9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Runyon分类法,96例中感染I型堪萨斯分支杆菌14例、海分支杆菌1例,感染Ⅱ型瘰疬分支杆菌4例,感染Ⅲ型鸟胞内分支杆菌23例,感染Ⅳ型龟分支杆菌24例、偶发分支杆菌30例。病程在10年以上者占31%。主要症状依次为咳嗽(78%)、咳痰(71%)、咯血(58%)和发热(26%)。X线胸片示两侧受累占57%,单侧占42%,右侧占27%,左侧占15%,无病灶者占1%。除1例未获耐药资料外,余95例NTM总耐药率96%,其中I型93%,Ⅱ、Ⅲ、Ⅳ型分别为50%、100%、100%。15例I型NTM肺病化疗后14例痰菌阴转,23例Ⅲ型、54例Ⅳ型NTM肺病化疗后痰菌阴转分别为6(26%)、14(26%)例,4例Ⅱ型瘰疬分支杆菌肺病临床资料欠完整。结论NTM肺病患者病程长,症状不特异,耐药率高,抗结核治疗疗效差。  相似文献   

15.
非结核分支杆菌病诊治进展研讨会纪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由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编辑委员会主办、深圳市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协办的“非结核分支杆菌病诊治进展研讨会”,于1999年10月12~15日在深圳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名代表与会,就非结核分支杆菌(NTM)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现将会议交流的主要内容简介如下:一、流行病学非结核分支杆菌主要见于水、土壤和气溶胶,由于地理、气候、环境、经济、文化、医疗水平等不同,各国非结核分支杆菌病的流行情况各异。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的王忠仁研究员,向大会报告了日本、美国、法国、加拿大…  相似文献   

16.
分支杆菌的菌种报道越来越多,迄今已达150种以上。结核分支杆菌与麻风分支杆菌是分支杆菌属内典型的、代表性菌种,其余菌种的命名既往五花八门,现统称为非结核分支杆菌(NTM)。分支杆菌在生物学上已有公认的分类地位。其中,伯吉细菌分类鉴定系统是最具权威的且一直在沿用着,对包括分支杆菌在内的细菌分类、鉴定仍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这类传统的分类、鉴定系统主要以形态和生理生化特征的综合指标为依据,存在着很大的异质性,也不能揭露生物间的进化关系,是不太可靠的,而且须综合指标,操作繁杂,鉴定一种菌种费时约4周,有其局限性。因此,…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湖南地区2012年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情况和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12年湖南地区结核培养阳性样本3157例,再用对硝基苯甲酸鉴定出非结核分支杆菌,然后用基因芯片将其进一步分型,采用绝度浓度法对其进行抗结核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湖南地区3157株结核阳性样本中非结核分支杆菌占225株(7.1%),其中鸟分支杆菌63株(28%)、胞内分支杆菌90株(40%)、偶然分支杆菌9株(4%)、龟或脓肿分支杆菌54株(24%)、戈登分支杆菌3株(1.33%)、瘰疬分支杆菌3株(1.33%)、堪萨斯分支杆菌3株(1.33%)。大多数非结核分支杆菌对抗结核药物呈现高度耐药。结论湖南地区2012年非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率为7.1%,以鸟分支杆菌、胞内分支杆菌和龟或脓肿分支杆菌为主,其对抗结核药物呈高度耐药。  相似文献   

18.
术后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的暴发感染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深圳某医院发生的一起术后暴发感染的致病菌。方法按照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和《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以及《实用临床细菌学检验与进展》介绍的方法,对97例切口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在分离出非结核分支杆菌的基础上,以标准株龟分支杆菌龟亚种、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和偶然分支杆菌作对照,对临床分离株进行了菌型鉴定。结果从97例切口分泌物中分离出26株抗酸染色阳性的速生长非结核分支杆菌,在分离出非结核分支杆菌的基础上,加上医院收集的15株共41株,鉴定为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结论此次院内术后暴发感染是由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引起的。  相似文献   

19.
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PPD)含多种蛋白成分 ,与多种分支杆菌存在交叉 ,尤其在鉴别结核分支杆菌感染和卡介苗接种阳转者上有一定的困难。所以PPD作为结核病诊断试剂有其局限性。现已发现结核分支杆菌Ag85、MPT6 4、380 0 0、MPT6 3、ESAT6等抗原 ,均能诱发豚鼠发生迟发性超敏反应 (DTH)。具有高特异性的新的诊断试剂或许就存在它们或它们的组合中。ESAT6蛋白是结核分支杆菌生长中的一种小相对分子质量分泌蛋白 ,它能诱发结核分支杆菌感染的豚鼠发生很强的DTH反应 ,大部分BCG在减毒过程中丢失了编码该蛋白的…  相似文献   

20.
耐多药结核病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81,自引:2,他引:79  
发现结核病已经 10 0多年 ,对其研究、控制、治疗的成功使人们曾乐观地预言本世纪末即将消灭结核病。近 2 0年在美国及工业化国家结核病曾平均以每年 6 %速度下降[1] ,使之成为罕见病。但是 80年代末期艾滋病 (AIDS)的流行使结核病猛然复活 ,如今世界上有 1/ 3的人感染了结核分支杆菌 ,每年有 80 0万新患者出现 ,30 0万人死于结核病 ,同时结核分支杆菌耐药菌株持续增加。据统计 ,世界上有 5 0 0 0万人携带结核分支杆菌耐药菌株 ,美国约有 13%的新患者至少耐受 1种以上抗结核药 ,3 2 %耐异烟肼 (INH)和利福平(RFP) ,后者即为耐多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