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9年3月以来,甲型H1N1流感迅速在全球传播流行,国内发病人数不断增多,重症病例明旺增加。2009—09至2009—12以来,我科共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51例。  相似文献   

2.
自2009年4月墨西哥、美国等地接连暴发新型甲型H1N1流感疫情以来,截至2009年11月29日,已有超过207个国家或地区报告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共计死亡患者8700余例。  相似文献   

3.
甲型H1N1流感俗称“猪流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传播,是A型流感病毒的H1N1亚型。据世界卫生组织2009年11月通报,自2009年4月以来全球207个国家和地区报告经实验室检查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病例622482例,死亡7826例。WHO在2009年6月11日正式宣布把甲型H1N1流感警戒级别升至6级。  相似文献   

4.
目的:描述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辅助检查及临床转归。结果:75.3%的患者为青少年学生,发热(100%)、咳嗽(74.1%)和咽痛(37.0%)是其主要症状。体征可见咽部充血(96.2%)和扁桃体肿大(40.7%)。67.9%的患者表现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加,而出现肺部X线异常的比例低(7.4%)。96.3%的患者未经抗病毒治疗临床治愈。结论:此次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表现与普通季节性甲型流感类似。对甲型H1N1流感的抗病毒治疗共识值得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5.
石树荣  贾琴  廉洁 《人民军医》2010,(9):641-641
2009年3月,首先在墨西哥发生了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很快波及50余个国家,全球约有甲型H1N1流感患者逾百万,死亡人数近万人。预防甲型H1N1流感最直接、最有效、最经济的方法就是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为确保体系部队官兵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6.
自2009年3月始,新型甲型H1N1流感在墨西哥、美国暴发流行,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现将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009年10月确诊并成功救治的福建省首例危重症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经验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自2009年5月10日我国发现首例输入性甲型H1N1流感病例以来,疫情随之在我国逐渐蔓延。2009年8-12月,我们共收治军人甲型H1N1流感273例。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 甲型H1N1流感是甲型(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2009年3月中旬,发生在墨西哥、美国的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疫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墨西哥和美国感染的病例属于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一个相同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新型的甲型H1N1流感和现  相似文献   

9.
2009—03,墨西哥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并迅速波及全世界近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由于该病传染性极强,如何做好患者的救治工作、提高救治水平,在防止医务人员感染的同时,严防甲型H1N1流感通过医院的交叉感染输入部队,是每一所部队医院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不同级别甲型H1N1病毒性流感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甲型H1N1病毒性流感患者的胸部影像学表现,评价其表现对此病分级及预后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本院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286例行胸部X线检查,其中8例行胸部CT平扫,1例危重病例进行预后胸片及CT扫描追踪.对甲型H1N1病毒性流感患者一般病例、重症病例及危重病例的胸部X线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6例中一般病例263例,其中235例自发病至出院胸部均未出现异常表现,28例最初X 线表现以肺内轻微渗出为主;重症病例13例,其中8例以间质浸润为主,5例以局灶性斑片状高密度影为主;危重病例10例,其中7例以肺实变为主,2例局限性斑片影伴胸腔积液,1例呈毛玻璃样影,1例危重病例预后随诊肺内有纤维条索形成.结论 甲型H1N1病毒性流感患者一般病例肺部表现轻或正常,危、重病例表现为间质浸润和肺实变.  相似文献   

11.
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可致人或其他动物宿主发生不同程度呼吸道症状的疾病。2009年3月新甲型H1N1流感突然在墨西哥暴发,由于疫情迅速扩散,世界卫生组织(WHO)于2009~06—11将流感流行级别调整为最高级六级,即宣布新甲型H1N1流感发生全球流行。现病毒已传播至212个国家和地区,并处于继续扩散的状态,由于感染人数巨大,目前世卫组织已无法统计罹患人数,仅统计报告确诊死亡人数(至2010—02—19死亡15921人)。  相似文献   

12.
涂银萍  王晶  王久伶 《西南国防医药》2010,20(11):1214-1216
目的 评价国产(A型)流感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广州万孚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对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9年10月20日~11月23日本院发热门诊的符合流感样病例的患者35例,使用国产(A型)流感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进行鼻拭子甲型H1N1流感病毒快速检测(简称快速试纸法),同时取咽拭子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结果 快速试纸法检测病毒阳性率为68.5%,PCR法流感病毒检出率为60%.与PCR法相比,前者的敏感性为90.4%,特异性为64.2%,阳性预测值79.1%,阴性预测值为81.8%.结论 快速试纸法检测有较高的敏感性,可以满足临床快速诊断甲型H1N1流感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周新霞  程平 《西南军医》2010,12(5):833-835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及疑似患者在隔离期间的心理状态,为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5月26日至10月23日我院收治的19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及86例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甲型H1N1流感患者及疑似患者在隔离期间存在的主要心理状态是:紧张、焦虑、恐惧、担忧、孤独感和无聊。结论新型暴发性传染病对患者的心理影响较大,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疾病的预防与康复。  相似文献   

14.
自2009年3月在墨西哥等国家爆发并迅速在全球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危重患者可以导致死亡^[1]。  相似文献   

15.
王兴功  王莉莉  李锋 《人民军医》2010,(10):747-748
2009年8月底,正值某学院新生入学报到期间,陆续出现个体甲型H1N1流感病例或疑似病例。为确保某学院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的饮食卫生安全,我所组成饮食卫生安全督导组对该学院进行饮食卫生安全督导工作,历时21天,  相似文献   

16.
2009年8月,粤西某地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短短几天时间,共有202人发病。疫情发生后,我们迅速采取了有效地应对措施,2周内完全控制了疫情,发热患者全部治愈。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1疫情发生经过和特点1.1疫情发生经过从2009年8月25日起,  相似文献   

17.
甲型H1N1流感是甲型(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2009年3月中旬,发生在墨西哥、美国的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疫情,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墨西哥和美国感染的病例属于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的一个相同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3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新型流感病毒,可以人传染人[1]。  相似文献   

18.
张健鹏  李增德  高红梅 《武警医学》2009,20(11):965-966
自2009年3月墨西哥发生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简称H1N1)以来,疫情迅速蔓延至全球.尤其是9月以来国内疫情呈现蔓延之势,集中爆发及散发病例急剧增多,卫生部通报确诊病例已超过5万例[1],实际病例要远多于此,危重病例明显增加,目前H1N1防控形势十分严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成人甲型H1N1流感肺炎的CT表现.方法 复习7例临床确诊为H1N1流感患者的CT图像特点,其中男5例,女2例,年龄32~59岁,中位年龄为45岁.主要临床症状有发热,气短、咳嗽等,1例患者伴有腹泻,患者在发病后3~7 d进行CT扫描,由2名资深影像医师单独阅片,并达成一致诊断意见.结果 所有病例双肺均有病灶,主要分布在胸膜下区,CT图像主要表现为:毛玻璃样高密度(n=7),实变性改变(n=2),毛玻璃样变和实变并存(n=2).结论 CT图像对于成人甲型H1N1流感的诊断和评估病情变化有帮助.  相似文献   

20.
李宏军   《放射学实践》2010,25(9):946-946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为甲型H1N1流感病毒,患者病情发展迅速,常因发生初级病毒性肺炎,而进一步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也可发生甲型流感脑病、多器官损伤衰竭而死亡。在死亡病例中以有基础疾病、肥胖及孕产妇等发生合并症者为多。了解甲型H1N1流感肺炎及甲型流感脑病的早期影像学特点,早期诊断和适当的干预治疗,及时准确的影像学检查与科学评价对危重并发症的发生、病情预后、降低病死率等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