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02例初诊治疗的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并与45例同期入院的非EH患者相对照,EH组血清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5.043,P<0.01),血糖无显著差异(t=0.375,P>0.05)。其中56例经硝苯啶平均治疗4.4个月后,血清胰岛素显著下降(t=3.286,P<0.05),血糖无明显变化(t=0.407,P>0.05),且胰岛素下降与血糖的变化也无相关性。血清胰岛素可能为EH患者的一个独立促发因素,硝苯啶短期应用,虽可降低EH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但对血糖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小檗碱治疗分泌性腹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小檗碱(Ber)对分泌性腹泻豚鼠离体回肠电解质转运的影响.方法利用霍乱毒素(ChT)制成分泌性腹泻模型.通过UssingChanber技术测定豚鼠离体回肠膜电位差(PD)、膜短路电流(SCC)和膜电阻(R).结果①分泌性腹泻时,豚鼠离体回肠的PD和SCC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3520,t=3182,P<001);②加于粘膜侧(M)溶液中10mmol/L的Ber和加于浆膜侧(S)溶液中01mmol/L及05mmol/L的Ber均可降低PD和SCC(t=1427,1682,t=1165,1285,P<001),但不改变R(t=043,187,P>005),而加于S侧溶液中10mmol/L的Ber不仅可降低PD和SCC(t=1902,t=1545,P<001),还可降低R(t=215,P<005).结论Ber可抑制由ChT所致的电解质分泌亢进  相似文献   

3.
老年男性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高血压及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老年男性进行了纤维蛋白原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增高(P<0.01)。相关分析表明,纤维蛋白原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体重指数(BMI)呈正相关(γ=0.04,P<0.001;γ=0.02,P<0.005;γ=0.01,P<0.005)。与甘油三酯、血糖呈负相关(γ=0.01,P<0.05;r=-0.01,P<0.05)。吸烟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4.
长爪沙鼠种群增长的数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鄂托克旗查布苏木和鄂托克前旗布拉格苏木在1981~1990年4~5、10~11月份调查的长爪沙鼠密度资料,建立了种群增长指数模型Nt=0.22936exp{1.18135t}(P〈0.05)。种群增长超指数模型Nt=0.43912exp{0.19232t^2.4}(P〈0.005),种群负增长指数模型Nt=1318.44725exp{-0.60723t}(P〈0.005)。  相似文献   

5.
高血压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58例高血压患者和34例正常人的血小板聚集功能进行比较研究,发现高血压Ⅱ期患者(35例)的血小板最大聚集强度(Ptmax)、聚集曲线坡度(PtH)和聚集速率(PtK)与正常人相比显著升高(P<0.01)而心功能却明显降低(P<0.01)。相关分析表明,Ptmax,PtH,PtK和每搏输出量(SV)呈负相关(r=-0.06,P<0.01;r=-0.54,P<0.05;r=-0.57,P<0.01),和射血前期/射血期比值((PEP/LVET)呈正相关(r=0.62,P<0.01;r=0.48,P<0.05;r=0.55.P<0.05);而高血压Ⅰ期患者(23例)的血小板聚集性和心缩功能与正常人相近(P>0.05)。提示高血压的不同阶段,血小板聚集性的改变可能对其病情的发展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测定3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例健康老年人及10例健康人的尿液血栓素B2(TxB2)尿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和血浆内皮素(ET-1)的浓度。结果表明,健康老年人较健康青年人尿中TxB2有升高(t=4.07,P<0.001),6-k-PGF1α降低(t=12.22,P<0.001),血ET-1差异无显著性(t=1.037,P>0.05);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较老年健康组尿液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双位点酶免法(Two-siteELISA)和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DELFIA)测定新生儿TSH的结果。方法采用芬兰进口试剂盒测定218例足月正常新生儿足血和脐血的成对TSH值。结果ELISA法和DELFIA法测定的脐血TSH值有明显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0.91(t=32.41,P<0.001);两种方法测定的足血TSH值也有良好的相关性,其相关系数r=0.78(t=18.40,P<0.001);ELISA法测定值在足血和脐血间的相关系数却甚低,r=0.21(t=3.17,P<0.01);DELFIA法测定值在两者间的相关系数也很低,r=0.15(t=2.24,P<0.05)。结论ELISA和DELFIA两种方法测定的脐血和脐血之间、足血和足血之间均呈现良好的正相关,但两种方法各自测定的脐血和足血之间相关性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大肠癌患者促胃液素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大肠癌患者血清及癌细胞内促胃液素(Gas)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IA法检测35例大肠癌患者血清和癌细胞及癌旁粘膜细胞内Gas水平.结果大肠癌患者术前、术后血清Gas水平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根治术后明显低于术前(29ng/L±5ng/Lvs35ng/L±12ng/L,t=2772,P<001),在高分化(36ng/L±16ng/Lvs28ng/L±5ng/L)和中分化腺癌组中(38ng/L±7ng/Lvs27ng/L±3ng/L)差异显著(t=2152和2356,P<005).大肠癌细胞内Gas水平明显高于癌旁3cm和6cm粘膜(213ag/细胞±72ag/细胞vs147ag/细胞±36ag/细胞,139ag/细胞±32ag/细胞;t=4891和5613,P<001)和正常粘膜(136ag/细胞±46ag/细胞;t=2534,P<005),高分化腺癌明显高于低分化和粘液腺癌(241ag/细胞±78ag/细胞vs161ag/细胞±46ag/细胞,t=2505,P<005).结论大肠癌细胞可通过自分泌方式分泌Gas,Gas升高是大肠癌分化良好的标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导致糖尿病酮症(DK)及酮症酸中毒(DKA)患者肝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DK或DKA患者99例,其中ALT及AST均异常升高11例(A组),单项ALT异常升高13例(B组),肝功能正常75例(C组),对以上各组患者的血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尿素氮(BUN)、血糖(BG)和血浆渗透压(OSM)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的CO2CP明显低于C组(P<001,t=633和t=643),而BUN则明显升高(P<001,t=361,AvsC;P<001,t=435,BvsC),A组的BG(P<005,t=284)和血浆OSM(P<005,t=310)水平也显著高于C组,而B组患者的BG及血浆OSM与C组比较无差异;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CO2CP明显降低(P<002,t=271),BG(P<005,t=289)和血浆OSM(P<005,t=236)明显升高.此外,Ⅰ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转氨酶异常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Ⅱ型糖尿病患者(P<005,χ2=438).结论酸中毒和脱水是导致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患者肝损害的重要因素,酸中毒及脱水程度与肝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0.
体外循环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对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Bartlet法、Mason法、改良Lowry法、抗原抗体斑点杂交法测定12例非体外循环治疗患者和19例经体外循环治疗患者气道吸出物中总磷脂、饱和卵磷脂、总蛋白、肺表面活性物质特异蛋白-A(SP-A)的含量。结果体外循环术后,饱和卵磷脂/总磷脂比值从48%降至34%(t=2.737,P<0.05);饱和卵磷脂/总蛋白比值从64降至33mg/g(t=3.011,P<0.01);SP-A/总蛋白比值从23降至11mg/g(t=2.987,P<0.01)。而非体外循环组患者上述参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证实体外循环可明显降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活性,为进一步应用外源性PS治疗体外循环术后的呼吸功能不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长期补硒对克山病患者远期生存影响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发病于1975~1983年期间190例长期眼硒、206例未服硒的克山病例进行追访,计数生存率,结果表明:9年内生存率服硒组为62.01%,未服硒组为41.40%,经u检验,u=3.8550,P<0.01,有极显著差异。比较1~9年各时点生存率,第1,2年无统计学差异(u=1.1319,P>0.05,u=1.7088,P>0.05);第三年u=2.922,P<0.05,有显著性差异;第4~9年,u=3.7456~4.4929,有极显著性差异。表明在暴露与效应关系上存在较好的同一性,长期补硒对克山病存活具有正性效应。  相似文献   

12.
对20例法乐氏四联症(TOF)患者,行超声心动图、左室电影造影对比研究。超声胸骨旁长轴切面和剑下四腔切面的双面法与造影相关性最好(r.LVEDV=0.923);胸骨旁长轴切面与造影相关系数为rLVEDV=0.921;超声结果均小于造影结果。TOF的LVEDVI明显小于正常(P<0.001),EF无明显差别。EF与术前LYEDVI呈正相关(r=0.46,P<0.05);与术后血压呈正相关(r=0.49.P<0.05)。  相似文献   

13.
干法加工散装KIO3碘盐自然存放7年碘损失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40目粉碎的用干混法生产的23份KIO3碘盐散装暴露在空气中,在自然条件下常温常湿存放,经20次检验:在第22个月存放期内碘均值基本不变(方差分析F=0.06,P=1.00);存放第32个月碘下降6.40%(t=4.2412,P=0.003);存放第36个月碘下降9.08%(t=4.9808,P<0.001);存放第60个月碘下降10.26%(t=10.5295,P<0.001);存放第84个月碘下降19.67%(t=8.5288,P<0.001);其中第36、54、60、84个月存放期的100%样品均有程度不同的碘下降;碘下降率与其样品含碘量呈负相关;提示KIO3碘盐化学性质稳定,在碘盐商业流通周期内碘含量基本不变,建议将出厂盐、销售盐、用户盐含碘合格浓度统一为一种标准,其含碘的合格浓度为≥40mg/kg。  相似文献   

14.
家庭结构与老年人身心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随机抽取武汉市某社区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采用个人访谈法对家庭结构类型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进行了初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老年人的家庭结构类型主要为联合型家庭(占52.4%)、直系型家庭(占4.2%)、核心型家庭(占24.5%)及单独生活型(占18.9%);大部分老年人同已婚或未婚的子女生活在一起,但单独生活的老年人比例也有所增加;t检验结果表明:联合型家庭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核心型家庭老人(P<0.05),三代同堂的联合型家庭老人的生活满意度显著高于单独生活型的一个独居老人(P<0.05)和核心型家庭无老伴的老人(P<0.03);单独生活型老人无老伴者的抑郁症状显著多于有老伴者(P=0.05)和联合型家庭中有老伴的老人(P<0.05);直系型家庭的老人对健康的自我评价显著好于核心型家庭(P<0.02)和单独生活型中一人独居的老人(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生活在联合型家庭和直系型家庭中的老人身心健康状况较好,而生活于核心型家庭及独身生活的老年人身心健康状况较差。  相似文献   

15.
19例心功能障碍患者的血浆、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心钠素(ANF)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浆AngⅡ和ANF含量增高与心脏指数(CI)呈显著负相关(r=-0.5968,P<0.05;r=-0.8996,P<0.01),心肌AngⅡ含量变化与左室心肌重量(LVM)呈显著正相关(r=0.5723,P<0.05);提示心脏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活性增高和ANF变化参与心肌细胞增殖及心室重塑的意义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23份KIO3碘盐散装暴露在空气中,在自然条件下常温常湿存放,存放第22个月后碘下降0.31%(t=0.197 4,P=0845 3),存放第32个月碘下降6.40%(t=4.241 2,P〈0.01),存放第36个月碘下降9.03%(t=4.980 8,P〈0.01),存放第60个月碘下降10.26%(t=10.529 5,P〈0.01),存放第84个月碘下降19.67%(t=8.528 8,P  相似文献   

17.
测定3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例健康老年人及10例健康青年人的尿液血栓素B2(TxB2)、尿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和血浆内皮素(ET-1)的浓度。结果表明,健康老年人较健康青年人尿中TxB2有升高(t=4.07,P<0.001),6-k-PGF1α降低(t=12.22,P<0.001),血ET-1差异无显著性(t=1.037,P>0.05);而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组较老年健康组尿液TxB2和血浆ET-1升高,尿液6-k-PGF1α则降低,且随病情加重其间差异愈明显。这说明前列腺素和内皮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中均起重要调节作用。以尿液TxB2、6-k-PGF1α及血浆ET-1值观察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的病情变化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用IRMA法和ELISA法检测同批新生儿脐血TSH的结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以IRMA和ELISA两种方法检测足月产正常新生儿脐血264份,结果:96.2%的样品检测值为IRMA>ELISA,其M±Sm分别为7.64±0.27mIU/L和4.07±0.25mIU/L,(u=9.70,P<0.01);TSH值<5mIU/L的百分率分别为22.1%和61.4%,(u=2.14,P<0.05);经配对比较,两法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r=0.706(t=16.12,P<0.0005)。根据本实验求得以ELISA检测值推算IRMA值的直线回归方程式是:Y=3.5995+1.0480X。作者认为:用国产IRMA纸片法试剂盒检测新生儿脐血TSH时,其上限值可界定在≤9mIU/L。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蚓激酶抗凝、纤溶机制及其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关系。方法给正常和高凝大鼠口服蚓激酶胶囊(25mg·ml1·100g1体重,3天)后测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KPTT)、凝血酶原时间(PT)、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纤溶酶原含量和体外血栓形成的变化,以及体内血浆及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上清液中tPA、tPA抑制物(PAI)活性的变化。结果正常和高凝大鼠口服蚓激酶后KPTT明显延长;ELT明显缩短。体外血栓形成仪测定显示血栓长度、重量均明显减小。纤溶酶原含量明显降低。正常大鼠、高凝大鼠血浆tPA活性升高(均为P<005),与纤溶酶原含量降低间呈明显负相关(r=-0872,P<005)。在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培养中加入蚓激酶(50~200mg/L)后,上清液中tPA活性明显升高(P<001),呈量效依赖关系;但PAI活性无明显变化。蚓激酶溶液中含有tPA活性,其与药物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8585,P<005)。结论蚓激酶能部分抑制内凝血途径,激活纤溶,后者又与tPA活性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老年及老年前期大肠疾病的发病特点,方法对1391例大肠活检标本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组、老年前期组及青年组慢性结肠炎的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依次递减(P<0.05,r=-0.8876);溃疡性结肠炎的检出率亦随年龄增大而降低(P<0.01,r=-0.9969);肠息肉的检出率在各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异;肠腺瘤及腺瘤伴异型增生的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P<0.01,r=0.9954和P<0.01,r=0.9966);大肠癌的检出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P<0.01,r=0.9344)。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肠腺瘤、异型增生及大肠癌的发生率逐渐上升,而慢性结肠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则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