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轮状病毒核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该病毒含有双链节段性RNA,有11个RNA片段,成人轮状病毒有独特的核酸图型,与典型普通轮状病毒有明显区别,特别表现在第3组(7、8、9片段)明显分离,第2组(5、6片段)趋于接近。在1982~1984年济南发生的婴幼儿腹泻中,二种核酸图型同时存在,以长型为主。  相似文献   

2.
轮状病毒是婴儿及幼畜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轮状病毒核酸是具有11个片段的 RNA 分子。我们从患儿粪便中提取轮状病毒核酸,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分离 RNA 片段及分子量测定。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核酸的紫外吸收,并对核酸及病毒颗粒进行了电镜观察。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因轮状病毒引起的婴幼儿腹泻的报道日益增多。我们于1985年收集了30份门诊腹泻患者的粪便,从一份样品中检出了轮状病毒。患儿王××,女,1岁。1985年10月13日腹泻,16日就诊。主要临床症状:发烧、腹痛、食欲减退、烦躁,腹泻每日2次。粪便为黄稀便,内有未消化残渣。镜检:脂肪球少量。临床诊断为消化不良。当日采便培养未检出志贺氏、沙门氏及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出轮状病毒。人轮状病毒RNA电泳图型按第10和11片段泳动的不同,可分为长型和短型两大型。从本次  相似文献   

4.
轮状病毒是引起严重婴幼儿腹泻的最重要的病毒病原,在发展中国家每年至少有60万病人死于轮状病毒感染造成的腹泻。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双链RNA病毒,三层蛋白壳包绕核心的11个分节段双链RNA基因片段。外壳是VP4和VP7蛋白,内壳是VP6蛋白。VP6是主要的组、亚组特异  相似文献   

5.
轮状病毒是引起严重婴幼儿腹泻的最重要的病毒病原,在发展中国家每年至少有60万病人死于轮状病毒感染造成的腹泻。轮状病毒属呼肠孤病毒科,双链RNA病毒,三层蛋白壳包绕核心的11个分节段双链RNA基因片段。外壳是VP4和VP7蛋白,内壳是VP6蛋白。VP6是主要的组、亚组特异性抗原,VP4和VP7分别是P血清型、G血清型及  相似文献   

6.
本文于1985年11~12月收集了广东部份地区急性腹泻粪便标本151份,其中小儿24份,成人127份。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技术检测。29份标本呈现轮状病毒(HRV)RNA图式。检出率为19.2%,其中广州地区18.1%;珠海市23.0%;英德县22.7%,检出率基本是一致的(P>0.05)。依基因片段迁移率的变化分为长、短(L、S)两个电泳型。三个地区的优势电泳型为L型,共29株占100%;未发现S型。  相似文献   

7.
本文首次在国内报告用PAGE法对轮状病毒感染作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并首次确认该病毒是本地区引起婴幼儿急性腹泻的主要病原(据我们手头资料)。本研究从151份急性腹泻患儿粪便中提取轮状病毒核酸,用PAGE法进行核酸检测,共测出轮状病毒核酸阳性标本90份(阳性率为59.6%),其中86份的RNA基因图型为“长型”,仅4份为“短型”。我们对轮状病毒核酸检测方法亦作了一些改进。  相似文献   

8.
轮状病毒是婴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之一。轮状病毒核酸是双链RNA。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可将小儿的轮状病毒核酸分成11个片段。我们从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粪便中分离了RNA;用~(32)P标记PolyA水解产物,并与dsRNA连接;以脱氧胸腺嘧啶寡核苷酸为引物,在逆转录酶作用下,一次合成双链DNA。轮状病毒cDNA的合成不仅可用于轮状病毒的分子克隆,还可用于诊断小儿腹泻或其它方面的研究。本实验在纯化poly(A)80-dsRNA及cDNA时均避免了用Sephadex层析法而带来的产品丢失。在合成cDNA时,省略了DNA聚合酶,此法具有方法简便,节省经费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轮状病毒(简称RS)是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脉(简称PAGE)法可检测轮状病毒RNA的11条片段,按其第10、11片段在PAGE上的移动快慢可进行电泳分型,这一检测法对明确病因、及时治疗、开展预防及对流  相似文献   

10.
轮状病毒(Rota Virus)引起的腹泻,粪便中含有大量轮状病毒(可达10~9—10~(11)/ml),可从粪便中直接提取RNA,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淀胶电泳法检测轮状病毒 RNA 基因组(简称核酸电泳法)、根据特有的电泳图型(显11条带)进行诊断。1984年我站在研究病毒性腹泻时首次建立起此方法。采用电镜观察轮状病毒阳性与阴性粪便各20份,其核酸电泳检测结果:电镜阳性者均见到清晰的11条带,即为核酸电泳阳性;电镜阴性者均未见到显带,为核酸电泳阴性。显  相似文献   

11.
选用与 A 组人类轮状病毒(Human Romvirus,HRV)编码 VP7蛋白的第9基因(或8)两个保守序列互补的引物,建立检测 A 组 HRV dsRNA 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产物片段约342bp。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T)检测18例无腹泻症状新生儿89份粪便标本,并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前者检出 HRV 核酸54份(60.7%),而后者则检出35份(39.3%),PCR 结果可能比较接近新生儿排泌轮状病毒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2.
1983年夏在皖南歙县发生了一次非细菌性成人腹泻暴发流行,病例总数达20,000人以上。传播途径没有查清。用直接电镜和免疫电镜检查,发现在病人粪便中有一种病毒,其形态与普通轮状病毒非常相似,但经补体结合和ELISA试验二者之间无抗原联系。又经基因组核酸分析,发现二者的核酸电泳图型明显不同。故证明这是一种新的轮状病毒。  相似文献   

13.
用PAGE电泳法检测腹泻婴幼儿粪便中轮状病毒RNA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诊断方法。方法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PAGE)检测轮状病毒RNA。结果  41份腹泻婴幼儿粪便标本中有 16份为RNA阳性 ,阳性率为 39%。结论 用PAGE电泳方法检测轮状病毒RNA准确可靠 ,不易出现假阳性  相似文献   

14.
作者于1985年11—12月用PAGF检测108例腹泻患儿,79例显示特异性HRV的RNA基因带,PAGE阳性者,77.2%在发病3天以内,96.2%在5天以内。患儿均急性起病,呈蛋花或米汤样大便,49例(62.0%)每日解便8—10次或更多,镜检有脂肪颗粒,很少有白细胞。51例(64.5%)伴呕吐,每日1—5次,多为2—3次。41例(51.9%)有不同程度发热、咳嗽、流涕。56例(70.9%)有中、轻度失水,45例经口服补液后可纠正。整个病程7.4天,无死亡。PAGE电泳长型与短型之间临床表现上无差别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猴轮状病毒SA11株免疫的Balb/c小鼠脾细胞与NS-1骨髓瘤细胞融合,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筛选出4株能稳定分泌抗SAll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4株单克隆抗体均针对SAll内壳蛋白Vp 6,而其中一株具有对人和动物轮状病毒的广谱反应性.利用此株单克隆抗体对62例婴幼儿腹泻样本作ELISA检测,并与PAGE结果比较,二者符合率为90.3%;且与电泳长型及短型的轮状病毒起反应,证明此株单克隆抗体具有抗轮状病毒群抗原决定簇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From October to December 1984, rotavirus.likeparticles 50-55 nm in diameter were noticed in thefeces of infants with gastroenteritis in Nanjing. Thevirus resembled rotavirus morphologically but differed in size. It shared common group antigen withknown rotavirus by immune electron microscope(IEM) and ELISA. The virus had a double-strandedRNA with 11 discrete segmcnts, and the virus RNAcould also be divided into two subgroups (the longand the short types) and 4 different kinds of electro-phoretic types. The patterns of migration of the seg-ments on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PAGE)were similar to those of rotavirus. 11 (29.OTo) of 38positive cases were identified as minirotavirus byEM. The main clinical symptoms of the patientswcre watery diarrhea, vomiting and dehydration.  相似文献   

17.
成人散发性病毒性胃肠炎的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MF  Gao Y  Cong X  Sun CL  Zhu JY  Xi M  Guo XL  Yang X  Li Y  Wei L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4):265-267
目的了解北京地区成人散发性病毒性胃肠炎中诺如病毒、轮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感染情况和流行病学特点,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5年至2006年成人肠道门诊散发非霍乱水样便腹泻患者粪便标本312份,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进行轮状病毒核酸的检测;分别用德国R—Biopharm公司的酶免疫试剂盒进行诺如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抗原的检测。结果312份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核酸检测全部阴性;125份粪便标本中诺如病毒阳性22份,阳性检出率17.6%(22/125),其中10月份检出率最高,为32.4%(11/34);92份粪便标本中肠道腺病毒阳性3例,检出率3.3%(3/92),其中1例诺如病毒和腺病毒混合感染。结论北京地区成人散发性病毒性胃肠炎病原以诺如病毒多见,秋季多发;轮状病毒感染率可能很低。  相似文献   

18.
人轮状病毒Wa和Hu7株细胞培养条件中,胰蛋白酶处理和旋转培养,在病毒增殖和细胞病变生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通过对一株人轮状病毒FH4232株与猴轮状病毒SA11株的混合感染株的体外培养和空斑纯化,发现子代克隆中有2株FH4232与SA11株生成的重组子代。重组子代病毒株的第5、11条泳带来自亲代FH42321株,其余多条则来自亲代SA11株。体外轮状病毒重组子代的发现对研究其基因重组变异有重要意义,而且为疫苗制备和应用提供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延边地区1985年10月~1987年12月收集的200份婴幼儿腹泻粪便标本进行了婴幼儿轮状病毒的基因RNA分析。1985年和1986年以电泳长型为主,而1987年则为电泳长型和电泳短型各占一半左右,表明婴幼儿轮状病毒电泳型的变异较大。另外,发现长-长电泳型混合感染2例,说明同一宿主可以同时感染不同电泳型的婴幼儿轮状病毒株,表明了婴幼儿轮状病毒在自然界发生基因重组的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