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理性行动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于痛风性肾病患者知识、态度、行为改变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4月在医院进行门诊或住院治疗的痛风性肾病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前者采取常规健康教育,后者采取基于理性行动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比较干预6个月后2组患者关于痛风性肾病的知识、行为态度、主观准则、行为和痛风性肾病发作情况。结果干预组关于痛风性肾病基本知识知晓得分为(54.42±3.60)分,高于对照组的(42.37±3.53)分(P0.01);干预组的行为态度和主观准则总分分别为(22.17±3.90)分和(1.82±0.53)分,高于干预前自身,且高于干预后对照组(P0.01);除了规律用药外,干预组患者对控制或降低体重、低嘌呤饮食、禁酒、限盐、不喝饮料这些行为的态度均表现出意愿增长的趋势,干预组对于遵从医务人员健康教育指导的意愿增加显著;干预组患者每天吃水果的比例由干预前的46.7%增长至80.0%,且高于干预后对照组(53.3%)(P0.01);干预组的日均饮水量(自报估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喝含糖饮料情况好于对照组,基本不喝含糖饮料的比例为58.3%,高于对照组的33.3%,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2组血尿酸水平均有所降低,但干预组患者血尿酸水平为(460.9±20.2)μmol/L,低于对照组的(472.8±22.9)μmol/L(P0.05)。结论基于理性行动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可提高痛风性肾病患者疾病知识,提高行为改变的态度及遵从医生的意愿,进而可帮助患者改变自身的行为,控制尿酸水平、预防痛风性肾病急性复发,临床需加强痛风性肾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指导,改变不良行为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王叶红 《现代养生》2023,(18):1407-1409
目的 探讨信息-知识-信念-行为的健康教育模式在急性胰腺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信息-知识-信念—行为健康教育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自我护理能力、护理满意度。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自我护理量表(ESCA)中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等维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干预后,两组患者GSES评分均上升,但观察组患者GSE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ESCA各维度评分均上升,但观察组患者ESCA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取信息-知识-信念—行为健康教育模式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开展信息-知识-信念...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健康教育前后北京市崇文区医务人员吸烟状况及其控烟态度和行为的改变情况,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在北京市崇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辖区医院中,选择4家医院作为干预组,进行为期1年的控烟健康教育,另外选择4家医院作为对照组,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干预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吸烟状况、控烟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前共调查3093人,干预后共调查3172人。干预后,干预组在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具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对吸烟导致肺癌、气管炎和冠心病的知晓率达到了85%以上,大部分控烟知识点的知晓率能够达到50%以上;态度上,97.8%的干预组调查对象认为“医生应主动宣讲吸烟的危害及戒烟知识”,行为上,接受过戒烟培训的比例由31.8%升高到77.1%;吸烟率由18.9%下降到10.9%。结论健康教育可以改变医务人员的吸烟行为、控烟理念及态度,降低医务人员吸烟率,从而推进全社会的控烟工作。  相似文献   

4.
肖富香 《中国健康教育》2012,(5):404-406,413
目的评价对职业中毒病人实施跟踪连续性健康教育效果,以探讨完善教育模式。方法对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分院106例职业中毒病人实施住院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出院后采用医院一社区联动教育模式进行跟踪连续干预,并在干预前后采用同一问卷进行测评,比较病人在教育前后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变化。结果病人知识平均得分由干预前的65.82分上升到88.71分,态度平均得分由61.10分上升到81.97分,行为平均得分由59.55分提高到77.88分,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的态度和行为干预效果好于男性(P〈0.05);不同年龄和文化程度病人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均显著高于教育前(P〈0.05),且高年龄组干预后行为得分好于低年龄组(P〈0.05)。不同文化程度病人干预后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职业中毒病人采用医院一社区联动模式实施跟踪连续性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提高职业中毒病人防治知识水平,显著改善病人对疾病防治的态度和行为,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住院、门诊、社区卫生服务3种不同的医疗服务模式对慢性病防治的成本-效果,寻求一种较为理想的医学防治模式。方法 采用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02年11月-2003年11月6所医院212例冠心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3种常见慢性病患者,其中住院病例68例、门诊病例74例、社区卫生服务病例70例。采用患者自填式问卷调查并结合个案访问、查阅病历等方法,运用卫生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结果 住院组、门诊组、社区服务组平均每例患者1年所花费用分别为9997元、6939元、7128元;质量评估得分率分别为78.39%,58.23%,83.03%;成本-效果比值(C/E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27.53,119.17,85.85;增量成本-效果比值(△C/△E)为131.55,123.14,83.91。社区卫生服务组平均每例患者1年所花费用与住院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门诊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质量评估得分率与住院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门诊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C/E和△C/△E比值与住院及门诊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敏感度分析,E/E和△C/△E比值与住院及门诊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在防治慢性病方面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是一种较理想的慢性病防治医疗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社区延续护理模式在哮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哮喘患者140例,并将其分成社区延续护理组(70例)和对照组组(70例),给予社区延续护理组除了常规护理之外再接受社区延续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其中包括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哮喘控制情况。结果:社区延续护理组的生活质量和哮喘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社区延续护理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健康行为也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对比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哮喘患者护理中应用社区延续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专家传授与互动式”的糖尿病优化教育方案对社区医生实施专题系列教育,了解该方案后对社区医生糖尿病综合防治知识与技能水平的影响。方法对实验组医生进行DM(糖尿病)诊治与预防知识基线测试;经过2个月的知识优化后对实验与对照组实施DM综合防治知识与技能水平进行测试。结果实验组社区医生干预后,基础、并发症和营养方面知识成绩平均上升了7.63分、5.83分和35.66分,实施前后测试的成绩差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知识优化后的得分与对照组比较,总均分高出23.49,经t检验,两组成绩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说明对社区医生实施专家式的DM专题知识优化效果明显,提高了社区医生对DM患者实施综合防治知识与行为指导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延续护理在护理高血压患者过程中产生的作用。方法:在长沙市中心医院的高血压患者中选择100例患者,使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0例,当高血压患者出院后,对照组使用传统的门诊随访模式,而观察组使用延续护理的随访模式。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出院前后自身的自我护理能力、高血压的防治知识掌握能力以及健康行为的差异,得到相关结论。结果:对照组的患者在出院前后自身的自我护理能力、防治知识以及健康行为,不管是组内比较还是组间比较,都是P〈O.05。具有统计意义,观察组的患者除了防治知识以外,对于健康行为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没有比较意义,P〉O.05。结论: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防治知识有明显的提高,同时还能巩固患者的健康行为以及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9.
中国农村居民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因此,对农村居民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是有效遏制艾滋病在农村地区流行和蔓延的重要措施[1-2].乡村医生是农村地区宣传艾滋病知识的主力,在艾滋病预防、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健康教育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对艾滋病防治的认识、态度及行为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基础[3-4].为了解乡村医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认知水平、相关态度和获取艾滋病防治知识的途径.于2008年9月对辽宁省东港市178名乡村医生进行调查.现将结果 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余小辉  涂小云  李萍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8):3709-3711
[目的]了解营养教育对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的影响,为进一步开展营养教育提供指导。[方法]随机抽取江西某师范大学1000名在校生,分成对照组和营养教育组,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大学生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结果]营养教育组的营养知识得分高于对照组,营养教育组的营养知识、营养态度正确率大都高于对照组,但饮食行为正确率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营养教育可提高大学生的营养知识水平,转变营养态度,而未能改变饮食行为。因此,在进行大学生营养教育时,引导他们改变不良饮食行为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儿童哮喘患儿家长对哮喘认知水平和行为现状,采取有针对性的行为干预措施,并分析其效果,为哮喘规范治疗和管理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问卷形式进行调查,选取本院儿童哮喘门诊就诊且哮喘规范化治疗超过6个月的哮喘患儿。 【结果】 118例问卷显示:1)患儿一般情况:患儿首次喘息发病年龄平均为(5.1±3.7)岁,首次喘息发作距确诊哮喘时间为(2.3±1.6)年;患儿中有50.8%合并过敏性鼻炎、50.6%有湿疹、28.8%有哮喘家族史; 2)哮喘患儿家长行为:56.6%知道在哮喘急性发作时应该吸入速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96.6%在哮喘没有症状时会坚持用药。在选择哮喘长期治疗药物种类时,有51.7%选择吸入激素与长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制剂、39.6%单独吸入激素、20.6%口服白三烯拮抗剂、13.7%使用抗过敏药物。家长不愿意给患儿使用长期控制哮喘药物原因,60.3%是担心对生长发育产生影响、22.4%是担心对药物产生依赖;3)给予哮喘知识和行为低于平均得分的46例进行干预,干预后家长哮喘知识、态度和行为得分明显提高(P>0.01)。 【结论】 今后应做好哮喘患儿及家长的管理和宣教工作,提高家长的哮喘知识,改善其态度和行为水平,促进患儿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应用参与式方法在农村居民中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的近期效果,为农村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 ,随机抽取江苏省3个县的6个乡镇,年龄在65岁以下的农民1887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应用参与式方法干预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在干预前后结核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有较为明显的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干预组对结核病的态度和相关行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参与式干预方法对农村社区居民开展结核病防治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贵阳地区哮喘患儿病情控制现状及影响哮喘控制的因素,为进一步加强儿童哮喘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在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哮喘门诊就诊的病程超过12个月的1~14岁哮喘患儿400例,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其家长就哮喘控制状况及疾病认知情况进行问卷调查,以患儿近12个月有无哮喘发作为标准将其分为控制组和未控制组,对可能影响哮喘控制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在过去12个月内,72.5%的患儿有过哮喘发作,35.5%的患儿有过因哮喘发作的急诊治疗,17.8%的患儿有过因哮喘发作导致的住院治疗。家庭经济收入、家长学历、家长认知水平、坚持规范用药、坚持定期复诊是哮喘患儿控制的保护因素;个人过敏史、哮喘家族史、被动吸烟史是哮喘患儿控制的危险因素。结论 贵阳地区哮喘患儿病情整体控制状况并不理想,与全国城市平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家长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治疗依从性及不良环境的接触等因素是影响哮喘控制的主要危险因素,认识并改善影响因素,有助于提高哮喘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的卒中相关知识水平,为开展脑卒中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及首都医科大学潞河教学医院4家三级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卒中相关知识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调查内容包括脑卒中相关知识情况及脑卒中知识获取途径.结果 共发放问卷488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472份,有效率为96.72%.在472名被调查对象中,患者344人(72.88%),家属128人(27.12%).脑卒中早期症状知晓率为25.00%~67.16%,危险因素知晓率为19.92% ~ 74.36%,发病后及时治疗知晓率为79.66%,溶栓治疗知晓率为32.20%,溶栓时间窗(静脉)知晓率为14.41%,预后知晓率为2.33%~66.74%.有脑卒中知识获取途径的患者及家属占72.25%,其中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宣传(37.50%)和亲戚/朋友影响(37.08%)是脑卒中知识的主要来源.结论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及其家属的卒中相关知识结构尚不全面,且知识获取的渠道较为单一.今后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宣传脑卒中相关知识,开展多样化的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对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实施全过程管理,从课题申报、立项评审、中期评估、结题都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为了保证科研课题立项评审的公正、公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建立了基于线性视觉模拟标尺评分方法的评审方法,并应用于医院研究与发展基金的课题立项评审.从评审结果的对照分析表明,基于线性视觉模拟标尺的评审方法具有与传统的Liken相同的评审可信度,可应用于课题立项评审;与传统的Liken量表评审方法相比,基于线性视觉模拟标尺的评审方法的评审区分度更好.  相似文献   

16.
对武警某部官兵常见寄生虫病预防知识行为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武警某部官兵对常见寄生虫病预防有关的知识、态度、信念及行为(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简称KABP)的情况,为开展常见寄生虫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参照有关“KABP”调查标准评分,采取无记名问卷方法对华北武警某部1080基层官兵进行调查。结果:知识平均得分37.00(满分100分);态度与信念平均得分64.93(满分90分);行为平均得分64.01(满分100分)。知识知晓率16项有14项在60%以下。结论:被调查某部官兵关于常见寄生虫病预防KABP水平较低,很有必要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相关知识水平,纠正不正确的态度与信念,使行为健康化。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健康宣传教育对山西省高校大学新生艾滋病知信行等影响。方法于2018年8—12月对山西省33所高校3879名在校大学新生进行艾滋病健康宣讲,通过问卷调查评价健康宣传教育对提高防艾能力的效果。结果通过健康宣传教育,3879名大学新生对艾滋病平均潜伏期、窗口期、传播途径、相关"四免一关怀"政策、多个性伴侣对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发生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等问题的认识均有所提高;大家面对艾滋病患者时,与艾滋病患者共同上课包容度、对艾滋病患者的身份、对告诉别人自己得了艾滋病、对坚持使用避孕套、对怀疑自己感染艾滋病后选择医治的认识均有所提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宣传教育对山西省高校大学新生艾滋病知信行可以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8.
农村居民肺结核病防治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江苏省农村居民肺结核病防治相关知识信念行为现状,了解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对其影响。方法采用逐级整群抽样调查方法,抽取江苏省金湖县、姜堰市、扬中市3个县市共6个乡镇(街道)和18个村中年龄在65岁以下的农村居民3170人。使用统一的问卷对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肺结核病防治相关知信行等进行调查,并分析文化程度、经济水平等因素对其知信行的影响。结果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村居民部分防治肺结核病知识、信念、行为情况有差异,文化程度为文盲、小学、初中的农村居民答题正确率普遍较低;高中文化程度农村居民愿意了解肺结核病防治知识和参加宣传及预防肺结核病活动的人数最少,不同文化程度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经济水平的农村居民防治肺结核病知识、信念、行为情况不全相同,经济收入在10000元以下的农村居民答题正确率较低,不同经济收入农村居民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的农村居民肺结核病相关知、信、行之间存在差异,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肺结核病的健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现状,为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某高校662名大学生通过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 大学生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预防等相关知识的知晓率较高,达到81.2%。57.1%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病人持同情态度,9.3%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有性行为的学生中29.5%的人每次使用安全套。结论 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较为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20.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investigate how asthma patients from new immigrant groups are being informed and educated about asthma and its management, and to identify barriers to knowledge transfer. Four focus groups (n = 29) from Latino, Chinese, Iranian and Punjabi cultural communities were conducted with asthmatic patients in the Greater Vancouver Area. Our results from the focus group discussions can be summarized in four broad areas (a) perceptions of and ways of coping with asthma, (b) perceptions of whether the healthcare system is culturally competent, (c) perceptions of language barriers in regards to accessing the healthcare system, and (d) perceptions of how to access reliable asthma informa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diverse cultural beliefs and practices as factors that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tailoring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asthma outcomes in vulnerable populations, including patients from ethno-cultural commun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