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RT-3D TEE )在监测经胸小切口房间隔缺损(ASD )封堵术的作用。方法初步筛查适合封堵术的ASD患者30例,缺损大小6mm~32mm ,房间隔残缘≥5mm。术前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重点测量房间隔总长度、房间隔缺损的最大径、房间隔残缘软边的长度;术中采用RT-3D TEE监测,并测量房间隔总长度、房间隔缺损的最大径、房间隔残缘软边的长度,与术前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术后1~12个月进行随访。结果30例经胸小切口ASD封堵术全部成功,没有出现需要进一步处理的意外。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 )在识别房间隔总长度、软边长度方面均优于TTE ,两者在测量房间隔缺损最大径方面无统计学意义,RT-3D TEE成像显示房间隔缺损立体影像图。结论经胸小切口ASD封堵术中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对于选择合适病例、封堵器型号、指导封堵过程以及疗效评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并优于经胸超声心动图,配备实时三维成像功能检查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在成人继发孔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及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至12月间通过经胸壁超声心动图(TTE)及 TEE 筛选的行介入封堵(91例)及外科微创封堵(43例)治疗的134例成人(>15岁)单纯继发孔 ASD 患者为研究对象,介入组患者术中行 TTE 监护,外科微创组患者术中行 TEE 监护。对术前 TTE 和 TEE 相关参数及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两组患者ASD 缺损径的 TEE 测值均显著大于 TTE 测值(P 均<0.01),最大缺损径的 TEE 测值均显著大于 TTE 测值[(19.8±5.2)mm 比(18.7±4.9)mm],P <0.01;最大缺损径的 TTE 测值与封堵器大小间相关性(介入组 r=0.926,外科微创组 r=0.215)均低于 TEE (介入组 r=0.965,外科微创组 r=0.627),P 均<0.01。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缺损的大小评估优于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应作为成人房间隔缺损封堵患者术前筛查的常规检查,在外科微创封堵房间隔缺损中作为实时监测引导、即刻评价疗效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边缘形态学特点及其对封堵术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1997年9月—2005年12月符合封堵治疗适应证的272例40岁以上成人继发孔型ASD,采用Amplatzer法封堵ASD。封堵前均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对缺损形态学进行全面评价,按照残存边缘条件进行分组。分别对两组的缺损大小、边缘形态和长短、封堵器直径、成功率,残余分流率和并发症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本组全部272例中存在短边者96例,占35.3%;薄边者61例,占22.4%。短边以前缘最常见69例(71.9%),长度(1.4±1.4)mm;薄边以后下缘最常见,占59.0%(36例),长度2~23mm,平均长度(6.7±6.3)mm。A组[短边和(或)薄边]共135例,占49.6%,B组(边缘良好)共137例,占50.4%。A、B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技术成功率、残余分流和并发症发生率等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但两组缺损TTE径[(18.9±5.5)mm和(16.5±4.8)mm,P<0.01]、TEE径[(22.7±5.0)mm和(20.0±5.5)mm,P<0.01]、所选用的封堵器直径[(29.1±5.7)mm和(26.0±5.9)mm,P<0.01]以及肺动脉收缩压[(36.9±11.9)mmHg(1mmHg=0.133kPa)和(32.6±9.1)mmHg,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均高于B组。A、B两组封堵器直径与TTE和TEE所测量的直径之间均具有较好的相关性(A组TTE:r=0.709,TEE:r=0.850;B组TTE:r=0.716,TEE:r=0.915)。B组均高于A组,而且两组中封堵器直径与TEE值的相关性均高于与TTE的相关性。结论成人继发孔型ASD近一半合并边缘短缺和(或)边缘变薄,但选择直径更大的封堵器仍可以成功实施封堵治疗。而根据TTE和TEE,特别是后者所测量的直径能够准确地选择合适的封堵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在术前测量房间隔缺损 (ASD)大小、术中监测与指导儿童ASD封堵的作用。方法 :10例ASD儿童采用TTE多个切面综合判断ASD大小、周缘情况及房间隔伸展径。比较ASD之TTE测值与封堵成功所选用的封堵器大小之间的关系。在封堵术中TTE监测封堵过程、伞释出后牢固程度及彩色多普勒有无分流。结果 :ASD的TTE测值为 8~ 2 4 (15 .8± 5 .9)mm ,封堵器型号为 8~ 2 8(18.8±6 .0 )mm ,TTE测量的ASD大小与封堵器大小相关良好 ,直线方程Y =4 .36 0 +0 .914X ,相关系数r =0 .90 5(P <0 .0 1)。硬缘ASD的封堵器选择比TTE所测ASD大 1~ 5mm ;封堵器型号的选择多在球囊测值的基础上加 0~ 2mm。所有封堵器牢固 ,无脱落。结论 :TTE封堵术前检查和术中指导ASD封堵器的放置是一种可行、有效、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23例中老年房间隔缺损(ASD)患者,术前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测量房间隔缺损直径为14~34mm,右房、室均不同程度增大,X线胸片示心胸比例0.52~0.70。患者均在局麻下经X线透视和TTE引导行ASD封堵术,均用国产双盘状封堵器一次封堵治疗成功,封堵器直径18~42mm。术后随访1~33个月,未见残余分流、心包填塞及封堵器移位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超声心动图在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治疗房间隔缺损中的价值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超声心动图引导Amplatzer封堵器经导管关闭房间隔缺损 (ASD)。方法  15例待外科手术的ASD患者 ,超声检查 [12例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TEE)检查、3例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检查 ]符合条件而准备行经导管ASD封堵术。在超声及X线引导下 ,以ASD最大伸展径或加 1~ 2mm为标准 ,选择Amplatzer封堵器型号 ,导管送封堵器到ASD处、释放 ,腰部卡于ASD口处 ,两伞贴于房间隔两侧。结果  2例患者ASD最大伸展径 >34mm ,没有相应大的封堵器而放弃封堵术 ,其余 13例成功地进行了ASD封堵。超声测量ASD径非常显著小于ASD最大伸展径 [(16 92± 5 35 )mm∶(2 1 38±5 0 1)mm ,P <0 0 1],平均相差 4 46mm。术后立即、2 4h、1个月及 3个月行TTE检查 ,13例患者封堵器位置准确、稳定 ,均无残余分流。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无并发症。结论 用Amplatzer封堵器关闭ASD ,超声在病例的选择、引导封堵器置入及术后疗效观察等方面有极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心脏CT在筛查拟行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老年患者合并的心血管病变及指导封堵器选择方面的价值。方法 对63例拟行ASD封堵术的50 ~ 77( 56.87±5.79)岁患者行冠状动脉CT造影检查,了解心血管病变情况。随后行ASD三维重建,并测量ASD大小。分析经胸超声心动图与CT的ASD直径测量值之间以及ASD直径的CT测量值与ASD封堵器腰部直径之间的关系。结果 14例患者依据心脏CT检查结果调整了治疗方案:8例患者诊断为ASD合并冠心病,均行常规冠心病治疗,其中2例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ASD封堵术,1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ASD封堵术,5例患者行药物治疗和ASD封堵术;2例患者因ASD后下缘残端不完整,而放弃介入治疗;1例患者超声心动图示ASD后下缘残端不完整,而CT显示缺损边缘尚可,行ASD封堵术;除外ASD 1例;合并部分型肺静异位引流(PAPVC)1例,行外科修补术;合并动脉导管未闭1例,行动脉导管未闭和ASD封堵术。经胸超声心动图与CT的ASD直径测量值之间呈正相关(r=0.80,P<0.01),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84X +8.85(R2=0.63,P<0.05)。ASD直径的CT测量值与ASD封堵器腰部直径之间呈正相关(r=0.92,P<0.01),其线性回归方程为y=0.93X +4.78(R2=0.84,P<0.05)。结论 对于拟行ASD封堵术的中老年患者,术前心脏CT检查可有效诊断合并的冠心病及其他心血管畸形,并能指导封堵器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彩色超声心动图(TTE)在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4例ASD患者行经胸微创封堵术,并于术前采用TTE测量各切面ASD长度及周缘情况,术中采用TTE监测封堵过程,术后采用TTE观察心房水平有无残余分流、封堵伞有无脱落及右心系统回缩情况.结果 TTE测量ASD长度为(14.54±7.05)mm,所选封堵器型号大于TTE测量值4~6 mm;33例经胸微创ASD封堵术成功,1例因ASD长度大、一侧无残端组织而无法牢固放置封堵器改开胸手术缝补;术后随访1周、1个月均无残余分流,封堵器封堵牢固、无脱落;右心系统回缩明显.结论 TTE用于经胸微创ASD封堵术能于术前准确测量ASD大小、术中及时监测与引导封堵过程、术后准确观察有无残余分流并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9.
经胸B超指导Amplatzer封堵器在治疗成人房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价经胸B超 (TTE)指导Amplatzer封堵器治疗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的价值。方法  30例ASD行Amplatzer封堵术的患者 ,年龄 13~ 6 5岁 ,平均 (32± 15 )岁 ,术前及术中采用TTE指导封堵 ,术后即刻及术后 1个月 ,3个月分别行TTE检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2 4例 (80 % )患者术前和术中直接采用TTE指导封堵成功 ,总有效率为 80 % ;5例 (16 7% )患者术前加做食管B超(TEE)选择适应证 ;1例 (3 3% )患者术中加做TEE指导封堵成功。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 ,无急症手术病例。术后即刻TTE彩色多普勒显示 2例 (6 7% )存在微 /少量残余分流 ,术后 1月TTE显示30例患者的ASD完全闭合 ,封堵器形态、位置良好 ,未对毗邻结构产生影响 ,且未见封堵器移位及ASD再通。结论 TTE可用于指导大多数ASD患者行经导管Amplatzer封堵器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在房间隔缺损(ASD)及伴心内其他疾患介入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TEE准确评价ASD的空间方位、大小和边缘状况,及其与周围心内结构的关系,并在TEE引导下对单纯性ASD、Lutembacher综合征,Triology of Fallot三联症(TOF3)、部分适合封堵的房间隔膨胀瘤并ASD、多发性ASD进行综合性介入治疗。结果31例中,30例用Amplatzer封堵器对ASD封堵成功。对伴发的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瓣狭窄于ASD封堵前行瓣膜球囊扩张术;对多发性筛孔状ASD先行球囊房间隔造口术,然后选用匹配的封堵器封堵,无残余分流。1例封堵失败,为ASD伴永存左上腔静脉引流入重度扩张的冠状静脉窦。结论TEE对于术前病例筛选,术中引导心导管、球囊和封堵器送入、定位和释放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