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蛔虫钩虫和鞭虫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汝明 《现代预防医学》1995,22(4):243-245,223
应用G统计量、二项分布拟合、负二项分布拟合方法,分别对4个村的蛔虫感染、3个村的钩虫和鞭虫感染进行家族聚集性分析。结果:蛔虫、鞭虫、钩虫感染都具有显著的家族聚集性,其聚集程度由强到弱排列为:钩虫、蛔虫、鞭虫。3种统计方法比较,对该类寄生虫感染所提供的家庭类型,G统计量分析方法简便、实用,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农村居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河北农村居民人群中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家庭内感染情况.[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在河北遵化市下属两农村,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入户调查居民Hp感染情况,共调查人数735人,男性320人,女性415人,年龄在6~8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5岁.所有被调查者均采集静脉血检测HpU-IgG抗体,确定是否感染Hp.[结果]735例被调查者中Hp总感染率为67.35%,不同年龄组Hp感染情况不同(x2=24.7789,P=0.000 4);但性别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306 5,P>0.05).通过二项分布拟和优度检验,Hp感染的家庭分布符合二项分布(χ2=6.698 7,P>0.05),在理论分布上未发现Hp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分布倾向,但夫妻之间的Hp感染情况一致(χ2=1.373,P>0.05),符合率为65.50%,双亲感染家庭儿童的Hp感染率为65.96%,高于双亲未感染家庭儿童的Hp感染率31.58%(χ2=6.714,P=0.003 5).密切接触家庭成员间Hp感染存在一定家庭聚集现象.[结论]该地区农村居民的Hp感染率为67.35%,男女性别间Hp感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从分布上看家庭内Hp感染符合二项分布,无聚集性,但密切生活接触仍能增加家庭成员间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两种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鞭虫,蛔虫的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共查191户906人,鞭虫感染率20.86%,蛔虫感染率为17.99%,经二项分布拟合法检验,两种肠道寄生虫有非常显著的家庭聚集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贵州省少数民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及控制乙型肝炎(乙肝)家庭聚集性提供策略依据。方法 2013年11—12月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在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抽取的2个县8个村共1 629名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测乙肝血清学指标,分析HBV的家庭聚集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1 629名常住居民的乙肝总感染率为50.6%,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为8.3%,HBV感染的家庭聚集率为19.58%;对家庭人口数2人的家庭进行二项分布拟合优度检验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口数2人的家庭HBV感染存在家庭聚集性(χ2=14.409,P0.05);存在家庭聚集性的家庭中,夫妻、父子、母子、兄(姐)弟(妹)、祖孙关系的HBV感染率分别为53.3%、50.0%、48.4%、44.4%、53.4%,不同家庭成员关系HB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98,P=0.627);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一起生活的人乙肝表面抗原(HBs Ag)阳性、家庭人口数较多和外出打工过是贵州省少数民族人群HBV感染家庭聚集性的危险因素,有乙肝疫苗接种史和过去1年家庭总收入较高是贵州省少数民族人群HBV感染家庭聚集性的保护因素。结论贵州省少数民族人群HBV感染存在一定的家庭聚集性,一起生活的人是否HBs Ag阳性、乙肝疫苗接种史、过去1年家庭总收入、家庭人口数和是否外出打工过是HBV感染家庭聚集性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钩虫感染人群是否有家庭集聚性,至今未见报道。本文对我县新宁乡九石坎村钩虫感染普查结果的感染人群按户分布进行负二项分布和 Poisson 分布拟合探讨,结果显示与负二项分布拟合较好,但与Poisson 分布拟合不好(附表)。故初步认为中度钩虫感染区感染人群的分布近似负二项分布,也就是其感染人群有家庭集聚性趋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甲肝、戊肝及其重叠感染的家庭聚集性现象.方法 在湖州市自然人群中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 682 户家庭,共计 1 666 人作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 测定其血清 HAV-IgG、HEV-IgG,并用二项分布齐性检验的 G 统计量法,进行家庭聚集性分析.结果 甲肝、戊肝及其重叠感染率分别为 61.10%、44.96% 和 32.23%,其中戊肝及甲、戊肝重叠感染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结论 湖州属甲肝、戊肝的高流行区,在制定防控措施及健教方案时,应特别注意家庭的单元性和重视发挥家庭单元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甘肃省乙肝病毒感染标志的分布是否有家庭聚集性。[方法]2006年甘肃省乙肝血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949户家庭,其中有605个乙肝病毒感染标志阳性病例,分布在398户家庭。本研究针对该数据,采用二项分布进行拟合。如果该数据不服从二项分布,则乙肝表面抗原的分布呈家庭聚集性。[结果]利用二项分布进行拟合,所得统计学检验P值分别为0.000 0,表明该数据不服从二项分布。[结论]甘肃省乙肝感染标志的分布呈家庭聚集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福建省人体钩虫感染的流行现状,为巩固钩虫病防治成果和控制钩虫感染率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年按《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方案》要求,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福建省农村常住人口,采集粪便标本,用改良Kato-Katz涂片法和试管滤纸培养法检查钩虫卵;对钩虫感染率、感染度、地区、人群分布和虫种构成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调查10 652人,检出钩虫感染358例,感染率为3.36%;以轻度感染为主,占81.56%。调查的15个县(市、区)仅周宁县未检出钩虫感染,宁化县钩虫感染率最高,为15.73%。浙闽山地丘陵生态区的钩虫感染率平均为4.00%,高于滇桂粤中部闽南山地丘陵生态区的2.68%(P0.05)。男、女性钩虫感染率分别为3.06%和3.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钩虫感染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P0.05),感染者平均(58.30±14.10)岁;农民钩虫感染率较高,为4.54%。虫种以美洲钩虫为主,检出率为59.86%。结论福建省人群钩虫感染率有所降低,但与全国其他省份比仍处于较高水平;低经济水平地区务农的老年人是钩虫感染的主要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舒城县土源性线虫病流行现状。方法按地理位置抽取5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个行政村,每个村抽取200名常驻居民,采集粪便标本,对标本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查常见肠道寄生虫卵,钩蚴培养法鉴定钩虫虫种,透明胶带肛拭法检查3~9岁儿童蛲虫卵。结果共调查1 000人,寄生虫感染人数35人,总感染率为3.50%;其中34人感染钩虫,1人感染蛲虫。有10名钩虫感染者存在家庭聚集性,钩虫感染以低学历、高年龄人群为主,不同文化程度人群钩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558,P<0.05),不同年龄人群钩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328,P<0.05)。结论舒城县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小于5%,呈低感染状态,虫种以钩虫为主。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解甘肃省宕昌县沙湾乡山丘型黑热病流行区人群利什曼原虫感染的分布是否存在家庭、空间聚集性特征,为山丘型黑热病防控工作及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结合甘肃宕昌县现场调查的人群血样巢式PCR检测结果与手持GPS对受访家庭的定位数据,进行了二项分布拟合优度χ~2检验和Scan统计分析。结果调查两个行政村的96户家庭,215人。215名受检者中,巢式PCR检测结果为阳性者有49人,人群阳性率为22. 8%(49/215); 96户家庭中,有巢式PCR检测阳性受检者的有41户,占42. 7%(41/96)。χ~2检验显示本次受访家庭中利什曼原虫感染者的分布服从二项分布(P0. 05); Scan分析提示不同地域间人群利什曼原虫的感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本次调查虽未发现甘肃省宕昌县黑热病流行区利什曼原虫人群感染呈现家庭聚集性或空间聚集性分布特征,但巢式PCR检测阳性率高,提示当地仍需广泛全面开展黑热病预防控制,重点落实驱蛉灭蛉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基层部队官兵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及是否存在以班、排为单位的聚集性,为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调查方法,于2013年7-8月对南方战区某地510名军人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67个可能与Hp感染有关的问题;采用血清Hp Ig G抗体和14C呼气试验方法进行以Hp感染检测,如任何一项检测结果为阳性则判断Hp感染为阳性。应用SPSS 18.0软件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二项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Hp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班排感染的聚集性。结果 510名军人Hp总感染率为59.2%。Hp感染率随年龄、服役时间和住排房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已婚、入伍前共同生活的家庭人口数多和有集体生活史的军人Hp感染率显著升高,喜爱吃生姜和土豆及其制品的军人Hp感染率明显升高,洗刷碗筷时使用洗洁剂的军人Hp感染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在以班为单位时有聚集性(χ2=10.57,P0.05),而在以排为单位时无聚集性(χ2=9.99,P0.05)。结论 Hp感染在部队军人中特别是班内具有聚集性,且随年龄、服役时间和住排房时间的增加而升高,鉴于军人健康对于国防的重要性,应引起部队相关部门的重视,采取适当干预措施逐步降低军人的Hp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岳强  田孝学 《现代预防医学》2002,29(4):590-590,595
为探讨几种常见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是否具有家庭聚集性 ,采用判定分布类型参数法对其进行了研究 ,结果如下 :1 材料与方法按照“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对某地不同地势、不同经济状况的 4年自然村 ,5 95户 ,2 0 90人进行了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的调查。本文按户 ,分虫种 ,户内感染人数及户内人口数分类统计 ,用判定分布类型参数法进行家庭聚集性分析 ,即均值大于方差用二项分布法分析 ;均值等于方差用 Poisson分布分析 ;均值小于方差用负二项分布法分析 [1 ,2 ]。并作拟合优度 χ2检验。1.1 二项分布概型 [3][(1-π) +π]n=(1-π…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甲肝、戊肝及其重叠感染的家庭聚集性现象。方法在湖州市自然人群中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682户家庭,共计1666人作为研究对象,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其血清HAV—IgG、HEV—IgG,并用二项分布齐性检验的G统计量法,进行家庭聚集性分析。结果甲肝、戊肝及其重叠感染率分别为61.10%、44.96%和32.23%,其中戊肝及甲、戊肝重叠感染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结论湖州属甲肝、戊肝的高流行区,在制定防控措施及健教方案时,应特别注意家庭的单元性和重视发挥家庭单元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日本血吸虫感染的家庭聚集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重复改良Kato法,检测濒邻鄱阳湖滨的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某村的感染资料,应用二项分布和负二项分布拟合的方法,分别对该调查结果进行家庭聚集性分析。结果;实际资料的分布与二项分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而与负二项分布的拟合优度较好(0.50<P<0.70),说明日本血吸虫感染具有家庭聚集性,聚集指数K为4.5983。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人芽囊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四川省5个片区共抽检196个点,97159人,人芽囊原虫总感染率为8.01%。不同特征的地形感染率有明显差异,性别、年龄分布上显示了女性感染高于男性,15~29岁年龄组为高发人群的分布特点,在不同民族、职业分布中以彝族和农民感染最高。应用二项分布拟合检验,对家庭成员感染人芽囊原虫的情况进行分析,其分布具有非常明显的家庭聚集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商洛市人群钩虫感染情况,为寄生虫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感染率调查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改良加藤氏厚涂片法检查虫卵;感染度采用司氏稀释法进行虫卵计数,以虫卵数/克粪便为分类标准。[结果]钩虫感染率为6.2%(12298/199199),20世纪60-90年代感染率分别为21.0%、6.1%、3.8%和0.8%,21世纪初期未检出钩虫感染者。感染度调查,以轻度(24.4%)、中度(34.9%)为主。虫种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的混合感染区。[结论]商洛市人群钩虫感染呈逐年下降趋势,目前对人体健康已不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农村居民的钩虫感染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7—9月,对海南某地农村10岁及以上且现常住村民进行粪检和现场调查;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410户1 000人,钩虫感染率为32.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龄、女性、文化程度低、下地无防护措施、家庭无厕所、院内及周边种植植物是该地钩虫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该调查地区钩虫感染率处于较高水平,应加强村民的健康教育,重点做好农业作业防护措施,大力建造卫生厕所,以有效降低该地钩虫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国居民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是否具有家庭聚集性。方法资料来源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MS家庭聚集性的定性分析采用二项分布和β-二项分布拟合优度的χ^2检验,家庭聚集性的大小估计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表示,并采用logistic回归以及偏相关分析MS及其构成指标在配偶、子女、父母及兄弟姐妹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用二项分布和β-二项分布进行拟合优度的χ^2检验,发现MS的患病情况存在家庭聚集现象。组内相关系数为0.0576,聚集程度属于微弱。在调整户主年龄、性别和6类地区后,户主的MS构成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腰围、高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总甘油三脂、空腹血糖)与子女、配偶、父母亲及兄弟姐妹的MS构成指标均有相关性。结论中国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患病呈现一定的家庭聚集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泰兴市乙型肝炎(乙肝)表面抗原(HBsAg)分布是否有家庭聚集性,为今后乙肝的防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利用乙肝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法调查泰兴市4 745户家庭,其中有1 565例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病例,分布在1 309户家庭中。本研究针对该数据,分别采用负二项分布和二项分布的方法进行拟合。如果服从负二项分布或不服从二项分布,则乙肝表面抗原的分布呈家庭聚集性。结果经负二项分布和二项分布模型拟合,所得统计学检验分别为P0.05和P0.05,说明乙肝表面抗原分布服从负二项分布,不服从负二项分布。结论泰兴市乙肝表面抗原的分布有家庭聚集性,实施母婴阻断和加强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可缓解乙肝家庭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20.
在江苏省钩虫感染地区8级梯度感染率的22个大队中,通过对居民钩虫感染率、感染度和儿童钩虫感染率、泥土钩蚴密度、粪缸钩虫卵密度五项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作调查分析,得出了居民感染率和感染度之间的直线回归方程式,居民感染度与儿童感染率之间的曲线回归方程式以及居民感染率、感染度和泥土钩蚴密度、粪缸钩虫卵密度之间的二个多元回归方程式。据此,找出了泥土查不到钩蚴、粪缸查不到钩虫卵和儿童粪检查不到钩虫的居民粪检钩虫感染率和感染度理论值分别为2.39%和4.00~4.13只/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