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在保证与传统胸部切口相同手术效果前提下,探索保留胸部肌肉的胸部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连续336例肺肿瘤随机分为胸部小切口组(184例)和传统切口组(152例).胸部小切口长度平均12.7cm,比较两组单肺叶切除手术病人的术中术后资料,包括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止痛药用量、术后离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主要并发症等。结果 胸部小切口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传统切口组(P〈0.01),小切口组病人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结论 胸部小切口对胸部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切口美观等优点。该切口能满足肺叶切除手术的需要,可作为肺肿瘤手术的常规切口。  相似文献   

2.
腋下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附108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在肺叶切除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前景。方法:将1998年6月至2004年6月施行肺叶切除患者208例,分成2组,实验组:108例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的后外侧切口。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关胸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实验组肩关节活动障碍、肺部并发症、切口感染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腋下小切口是一种操作简单、术中显露良好、胸壁损伤轻、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隐蔽而美观的切口,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在保证与传统胸部切口相同手术效果前提下,探索保留胸部肌肉的胸部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0年1月至2005年1月连续336例肺肿瘤随机分为胸部小切口组(184例)和传统切口组(152例),胸部小切口长度平均12.7cm,比较两组单肺叶切除手术病人的术中术后资料,包括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止痛药用量、术后离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主要并发症等。结果 胸部小切口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传统切口组(P<0.01),小切口组病人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术期死亡。结论 胸部小切口对胸部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缩短、切口美观等优点。该切口能满足肺叶切除手术的需要,可作为肺肿瘤手术的常规切口。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外侧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10月施行肺叶切除术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6例采用胸外侧小切口,对照组46例采用腋下小切口。比较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均较对照组有所减少,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手术切口长度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外侧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术中的效果确切,具有损伤小、显露好、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切口疤痕小等特点,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保留胸大肌的腋下小切口在原发性肺癌治疗的体会.方法:将96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为观察组48例,B为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经过具体的评估后需要行肺癌根治术.术中A组采用腋下小切口术,B组用传统的后外侧标准切口.比较两组在切口长度、开胸时间、关胸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A组和B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在疼痛、肩关节活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等也有明显差别.结论:腋下小切口在肺癌根治术中具有术中损伤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明显优点.腋下小切口亦能满足术中淋巴结清扫的需要,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口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发性气胸患者经腋下小切口治疗者96例为治疗组,经传统切口治疗者82例为对照组,对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胸腔引流管安放时间、胸管引流量、术后杜冷丁用量、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的胸管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在切口长度、术后杜冷丁用量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方面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均无并发症、死亡及术后复发。结论: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疗效确切,且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胸壁切口美观、手术设备要求低,适合于无胸腔镜的基层医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72例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全胸腔镜手术67例,中转开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手术5例.所有病例均行肺叶切除加纵隔淋巴结清扫,平均手术时间136min,平均术中失血量150ml,围手术期均未输血;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0.2d;术后出现并发症9例.结论 VATS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完全性肺叶切除在一次性缝合材料的配合下可达到与开胸手术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保留胸肌腋下开胸术在肺癌完全性切除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对471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的完全性切除术,保留背阔肌和前锯肌,经第4或第5肋间完成.记录切口长度、出血量、开胸时间、淋巴结清扫情况,观察术后疼痛情况、术侧上肢活动范围、肺功能等情况.结果 无1例手术死亡及发生严重并发症.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短、出血少、开关胸时间短,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数相似,术后疼痛轻、术侧上肢活动范围及肺功能恢复快.结论 保留胸肌腋下剖胸切口应用于肺癌完全性切除可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9.
陈达  徐旭东  叶波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4):151-152
目的探讨腋下小切121肺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传统后外侧切口肺癌根治术相比较。方法将116例原发性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行腋下小切口肺癌根治术,对照组行传统后外侧切口肺癌根治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指标(离床时间、住院时间、疼痛强度评分、肺功能、预后、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离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强度评分及术后两个月肺功能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9%,较对照组(13.8%)明显降低(P〈0.05)。结论腋下小切口肺癌根治术疗效肯定,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在肺癌根治术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1年6月住院治疗的肺癌患者72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及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杜冷丁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清扫淋巴结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56%,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叶切除、肺门纵隔淋巴结清扫术在肺癌根治术中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微创切口在胸部疾病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微创开胸技术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和经验.方法:应用微创开胸切口行胸外科手术189例,手术入路包括前外侧小切口、后外侧小切口、腋下小切口.术式包括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纵隔肿瘤切除、肺大泡切除缝扎并胸膜固定术、脓胸廓清术等.结果:全组均顺利地完成了手术,无严重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快.结论:微创开胸手术具有损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同时兼顾美观,疗效满意,只要适应症选择得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下做腋下小切口治疗原发性肺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2010年11月我院胸外科在胸腔镜辅助下做腋下小切口根治性肺叶切除术治疗的80例早期原发性肺癌患者(甲组),同期100例传统开胸手术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乙组),记录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胸导管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两组肺叶切除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1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肺叶切除术,两组肺叶切除情况、手术操作时间和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术后胸腔引流时间[(3.01±0.51)d]、平均住院时间[(10.06±0.96)d]、术中出血量[(190.00±10.67)ml]均小于乙组的胸腔引流时间[(6.50±2.67)d]、平均住院时间[(16.97±2.58)d]、术中出血量[(298.00±30.14)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腋下小切口治疗原发性肺癌较常规开胸手术具有简单、操作快、出血少、创伤小、患者疼痛较轻、术后伤口较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可同时用于诊断和治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保留胸肌的腋下垂直小切口在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施行肺叶切除术的73例患者,分为腋下垂直小切口组(40例)和传统后外侧切口组(3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胸引管引流量、开始离床活动时间、止痛剂使用量、肺功能指标变化、住院天数等。结果与传统后外侧切口相比,微创腋下垂直小切口术后患者肺功能损伤小,离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缩短,切口疼痛明显减轻,止痛剂使用量小,患者满意度较高。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和术后胸管引流量无差异。结论腋下垂直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对患者创伤小、安全、术后疼痛轻、肺功能保护较好、恢复快。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研究胸腔镜以及传统开胸术在非小细胞肺癌的肺叶切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2月在本院确诊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接受胸腔镜下手术的25例患者作为实验组;接受传统开胸手术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的不同指标、手术并发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手术时间长、引流量少、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腔镜的配合下进行非小细胞肺癌的患侧部分肺叶切除术疗效显著高于传统的开胸式手术,术后引流量少、并发症少,可作为临床治疗手段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电视胸腔镜(Video-assisted thoracoscopic surgery,VATS)辅助腋下小切口与传统开胸切口行肺叶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0例需行肺叶切除的患者随机分为A、B2组,A组采用VATS辅助腋下小切口行肺叶切除术,B组采用传统开胸切口行肺叶切除术;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A组切口长度比B组显著缩短(P〈0.01);A组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当日引流量显著少于B组(P〈0.01);A组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B组(P〈0.01);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VATS辅助腋下小切口比传统开胸切口行肺叶切除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相似文献   

16.
胸部小切口在胸心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改进传统的开胸手术切口,减少手术创伤,探索小切口在胸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保留胸壁肌肉、不切除肋骨的胸部小切口(切口平均长度12.5cm)及胸骨下段小切口(切口长度7cm),对203例胸心疾病的患者施行了肺叶切除、肺楔形切除、肺癌根治、纵隔肿瘤摘除、脓胸清创、血胸止血清创及纤维板剥离、动脉导管结扎、食管良性疾病等常见胸心外科手术,胸部小切口组与同期传统标准开胸切口手术组203例,作手术切口大小、术中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止痛药应用、术后输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日等做比较。结果:203例病人术中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切口小,出血少,输血少,术后恢复快(P<0.001)。结论:由于手术切口小,不切断胸壁肌肉,年轻病人不切除肋骨,创伤小,出血少,愈合快,美观;术后术侧上肢活动及肩关节功能影响小、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8例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L C )治疗,对照组34例采用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放置引流管时间以及术后止痛剂使用情况、住院时间、术后排气、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放置引流管时间以及术后止痛剂使用情况、住院时间、术后排气、下床活动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海 《中外医疗》2011,30(21):14-15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切口开胸手术及传统开胸手术行肺叶切除术的优缺点。方法将98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小切口开胸组)和B组(传统开胸手术组)。比较2组开胸时间、关胸时间、开胸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疼痛以及住院时间、费用和术后并发症均进行对比。结果 A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同B组无差异(P〉0.05),开胸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疼痛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腋下小切口治疗肺癌较传统切口损伤轻、出血少,功能恢复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右侧腋下小切口和胸骨正中切口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效果进行对比。方法选择2005年3月至2018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100例,通过随机表法分为50例实验组与50例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接受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对照组接受胸骨正中切口手术,对比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对比后,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辅助通气时间、术后监护时间、住院时间、术中输血量更低(P0.05);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临床治疗中,可通过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使术中出血量减少,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有助于并发症发生率的降低,具备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全胸腔镜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在肺癌手术中的对比。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0月-2014年10月间诊治的肺癌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对对照组患者在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患者的情况,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采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而且还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