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冠心病不同证型患者纤溶活性的改变及其意义,比较代谢参数并探讨血瘀证患者纤溶系统失衡与血脂的相关性.方法: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血瘀证组30例和非血瘀证组50例(包括痰浊组27例,气滞组23例);设健康对照组20名;采用发色底物法检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活性,检测血脂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PAI-1活性显著增高,与非血瘀证组(痰浊组,气滞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非血瘀证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也有差异(P<0.05).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t-PA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中,PAI-1与胆固醇(TC)之间有良好的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r=0.54(P<0.05).结论: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纤溶活性降低,可能是血瘀证形成的病理改变之一,血脂增高是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纤溶活性降低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纤溶系统活性探讨心病血瘀证及其不同证型的病理机制。方法:随机选择72例心病血瘀证患者、20例心病非血瘀证患者与20例健康人,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抑制物(PAI-1)。结果:①心病血瘀证组的t-PA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和心病非血瘀证组(P<0.01),PAI-1、PAI-1/t-PA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和心病非血瘀证组(P<0.01)。②心病血瘀证不同证型组的t-PA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PAI-1、PAI-1/t-PA均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或P<0.01)。结论:纤溶系统活性降低是心病血瘀证形成的重要因素。综合分析t-PA、PAI-1、PAI-1/t-PA的水平对心病血瘀证的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狼疮性肾炎热瘀证与肾脏病理及局部凝血纤溶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电镜及免疫组化方法对30例狼疮性肾炎热瘀证与30例狼疮性肾炎非热瘀证肾脏病理分型、肾组织活动指数(AI)及慢性化指数(CI)、肾组织纤维蛋白原相关抗原(FR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狼疮性肾炎热瘀证与肾脏病理分型无相关性;热瘀证组肾脏病理的AI显著高于非热瘀证组(P<0.01);热瘀证组肾组织FRA沉积程度明显强于非热瘀证组(P<0.05);热瘀证组tPA、PAI-1阳性强度平均积分显著高于非热瘀证组(P<0.05).结论 狼疮性肾炎热瘀证与肾脏病理活动及肾脏局部高凝和纤溶低下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冠心病血瘀证的关系。方法:检测45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50例冠心病非血瘀证患者及50例正常人的血清hs-CRP,同时检测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等指标。结果:冠心病血瘀证组hs-CRP、sICAM-1明显升高,t-PA/PAI-1明显下降,与非血瘀证组及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结论:hs-CRP升高可作为冠心病血瘀证微观辨证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从痰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痰瘀证对纤溶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从痰论治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62例NASH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给予化痰利湿、舒肝利胆、活血化瘀中药(组成:青黛10g明矾3g草决明15g生山楂15g醋柴胡10g郁金10g丹参12g泽兰12g六一散15g)每日1剂,水煎分两次口服;对照组28例,予熊去氧胆酸片口服,每次150mg,每日3次。两组共治疗12周,并分别于治疗前后评价肝功能(ALT、AST、ALP)、胰岛素抵抗指标(HOMA—IR、Ins)、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及主要症状、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1)治疗组治疗后ALT、AST、HOMA-IR、t—PA、PAI-1及主要症状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或P〈0.01);(2)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ALP、HOMA-IR、t-PA、PAI-1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3)熊去氧胆酸片对肝功能指标的改善以谷丙转氨酶、t—PA显著(P〈0.01),HOMA-IR、Ins、PAI-1及症状亦有所改善。结论 从痰论治NASH痰瘀证能有效改善肝功能及纤溶状态,且优于熊去氧胆酸片。  相似文献   

6.
心可舒片对冠心病血瘀证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可舒片对冠心病血瘀证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选择62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心可舒片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活性。结果:心可舒片可延长冠心病血瘀证的APTT、PT,提高血浆t-PA浓度,降低血浆PAI-1浓度,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心可舒片可提高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及抗血小板作用。  相似文献   

7.
杨可新  刘娟  张法荣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3):631-634,后插5
目的:观察黑地黄丸联合川芎嗪对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大鼠血浆中内皮素-1(endotheline-1,ET-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和主动脉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表达的影响,探讨黑地黄丸对于CRF并发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治疗机制。方法:将通过5/6肾切除造模成功的64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黑地黄丸组、川芎嗪组、黑地黄丸联合川芎嗪组,另设10只空白组。采用黑地黄丸灌胃联合川芎嗪腹腔注射治疗结束后,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大鼠血浆中ET-1、t-PA和PAI-1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Immnohistochemistry,IHC)检测实验大鼠主动脉MMP-9的表达。结果:模型组ET-1、PAI-1以及MMP-9表达较空白组增高(P 0. 05),t-PA降低(P 0. 05),治疗后,单用黑地黄丸或者川芎嗪能够不同程度的降低血浆ET-1、PAI-1和升高t-PA(P 0. 05),川芎嗪能降低MMP-9在主动脉内皮的表达(P 0. 05),联合应用后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变(P 0. 01),与川芎嗪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黑地黄丸联合川芎嗪对CRF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有确切疗效,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内皮素,促进纤溶活性以及降低MMP-9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虚证患者血液纤溶活性的改变。方法选取中医辨证为肺气虚证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5例,检测其纤溶原激活物(t-PA)、纤溶原抑制物(PAI-1)的活性改变,进行治疗前后对比,并与30例健康人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患者t-PA活性减低,PAI-1活性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及与健康人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气虚证患者存在纤溶活性的改变,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与中医“气不行血”理论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凝血/纤溶活性改变与证型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将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血瘀证组30例,痰浊证组27例,气滞证组23例,另设健康对照组20例。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促凝活性(PC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活性。结果冠心病各组PBMCPCA、PAI-1表达均显著增高,而t-PA表达显著下降(均P<0.01);血瘀证组PBMCPCA表达显著高于痰浊证组与气滞证组(P<0.01),而PBMCt-PA则显著低于痰浊证组与气滞证组(P<0.05)。表明冠心病患者单核细胞凝血/纤溶活性改变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有一定的相关性,PBMC的PCA增高和t-PA降低的程度对区别血瘀证和非血瘀证具有意义,血瘀证患者处于明显的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10.
电针对急性脑梗死大鼠凝血和纤溶系统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针对急性脑梗死大鼠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电针组,每组10只;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D-二聚体含量,用凝固法测定Fib含量。结果: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急性脑梗死大鼠血浆t-PA、PAI-1含量及血浆D-二聚体、Fib含量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型电针组大鼠血浆t-PA、PAI-1含量及血浆D-二聚体、Fib含量均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电针百会、水沟具有调节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功能平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医综合疗法对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患者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的影响,旨在初步揭示此方法对CRF的可能干预途径。 方法: 将慢性肾脏病(CKD4)期患者随机分为4组,1组为单纯西药组、2组为西药加中药组、3组为西药加中药加中药灌肠组、4组为西药加中药加中药灌肠加中药熏蒸组,治疗3个月,分别检测各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t-PA和PAI-1水平变化。 结果: 中医综合疗法与单纯西药治疗比较,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浆PAI-1水平、改善肾功能及升高血浆t-PA水平(P<0.05)。中医综合疗法3组相互比较,4组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升高血浆t-PA水平疗效较好(P<0.05),而降低血浆PAI-1水平3组疗法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可调节机体的纤溶系统,从而达到治疗CRF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比较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和单核细胞水平凝血/纤溶活性的改变及其意义。方法:8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血瘀证组30例和非血瘀证组50例(包括痰浊型27例,气滞型28例),另设健康对照组20名;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检测血浆和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1)活性,并检测PBMC促凝活性(PCA)。结果: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PAI-1活性和PBMCPC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全蝎纯化液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EC)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和不同剂量的全蝎纯化液同时作用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EC-340),12h后收集细胞液测定t-PA和PAI活性。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凝血酶组t-PA活性降低,PAI活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凝血酶组比较,全蝎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组t-PA活性均增高,PAI活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血酶对VEC-340细胞具有损伤作用,可诱导内皮细胞抗血栓性发生变化。全蝎纯化液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PA,抑制PAI分泌,对纤溶平衡具有调节作用。提示这可能与全蝎纯化液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抗血栓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发病7 d内)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与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比值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67例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PAI-1t、-PA、计算PAI-1/t-PA(P/t)值,并与50名健康对照组作对照。结果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t-pA活性及PAI-1活性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P/t值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体内纤溶活性相对亢进。在判定体内纤溶活性指标中,P/t值较t-PA、PAI-1稳定可靠。P/t值与纤溶活性呈反比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脂蛋白 ( a)〔L P( a)〕与老年动脉硬化疾病的关系 ,并探讨 L p( a)是否通过抑制纤溶系统起作用。方法 :对 64例老年患者及健康者进行了 L p( 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 t-PA )及其抑制物 ( PAI-1)、纤溶酶 ( PL )、纤溶酶原( PL G)和纤维蛋白原测定 ,按疾病情况分为 3组。结果 :L p( a)水平在冠心病组、冠心病患者伴有糖尿病组明显升高 ,各组纤溶活性指标水平差别有显著。结论 :L p( a)升高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推测 L p( a)并非主要通过抑制纤溶系统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大黄对急性出血性卒中大鼠中枢神经二次损伤现象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作用机理.方法自体血脑内注入造成大鼠急性出血性卒中模型,观察大黄对模型大鼠中枢神经二次损伤以及脑内纤溶酶原(PLG)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影响。结果 (1)大约70%模型大鼠于造模后4~6天再次出现神经功能缺损体征,第4天评分为(1.63±0.72)分,中枢神经二次损伤于造模后6~8天达到高峰,第7天评分为(2.32±1.12)分。(2)大黄能有效改善这种神经功能二次损伤现象、自用药后第4天起,大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一直维持在(1.24±0.19)分左右,未出现明显中枢神经二次损伤现象第7天大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2±0.15)分,与模型组第7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模型组大鼠第3天中枢tPA mRNA特异扩增产物及第7天中枢PLG mRNA特异扩增产物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大黄组tPA mRNA、PLG mRNA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大黄能有效治疗急性出血性卒中大鼠中枢神经二次损伤,这一作用与大黄抑制急性出血性卒中大鼠中枢tPA mRNA及PLG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抗血栓作用并从抗血小板聚集和纤溶两个方面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FeCl3诱导大鼠颈动脉血栓模型,考察4种相对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并通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试法(ELISA)测定动物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和纤维蛋白溶酶原(PLG)、组织型纤维蛋白溶酶原活化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几个指标观察各组药物对抗血小板聚集及纤溶活性的影响进而探讨其作用机制。结果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可显著减轻血栓湿重,中相对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比低相对分子质量表现出更强的抗血栓活性。低相对分子质量组(LF1组和LF2组)显著降低TXB2并同时升高6-keto-PGF;中相对分子质量组(MFa和MFb组)只降低TXB2,而对6-keto-PGF没有影响。4组岩藻聚糖硫酸酯均使t-PA 活性升高、PAI-1 活性降低、t-PA/PAI-1 比值升高,但对PLG无影响。结论 不同相对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均有明显抗血栓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血小板聚集和纤溶系统活性升高有关,且随相对分子质量不同发挥抗血栓作用的主要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冠心病(CAD)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中医辨证分型及纤溶系统活性的关系。方法 将112例冠心病患者辨证分为心血瘀阻、痰阻心脉、气虚血瘀、气阴两虚4型,测定4型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空腹血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并与30名健康对照组的相应指标进行比较;选择90例患者测定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1(PAI-1)含量,对FIns水平和ISI与t—PA活性、PAI—1含量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CAD组FBG、FIns水平较健康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ISI较健康对照组降低(P<0.01);中医4证型ISI均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R在4证型均存在,其程度表现为心血瘀阻型和痰阻心脉型较气虚血瘀型和气阴两虚型为重;90例CAD患者t—PA活性、PAI—1含量与IR有相关性(P<0.01)。结论 CAD常伴有IR,中医各证型IR程度不同;CAD患者IR与纤溶系统活性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9.
以21名健康人及52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为对象,用发色底物法测定其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PAI)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血浆t-PA活性明显降低,与健康人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又经党参口服液对25例冠心病气虚血瘀症患者轿浆t-PA活性及以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治疗观察,发现治疗后,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降低,而对t-PA及PAI活性无明显影响。提示党参口服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