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IgA肾病是一组以系膜区IgA沉淀为特征的系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它是发生于全球范围内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同时也是我国肾内科常见疾病之一。自IgA肾病被报道以来,结合中医药研究IgA肾病的文献报道越来越多,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对IgA肾病的研究成果。本文先对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评定体系进行历史回顾,之后从多角度分析IgA肾病中医辨证分型特点。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IgA 肾病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由于其发病原因和病理机制仍不清楚,故目前中西医药对之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为此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 IgA 肾病的文献资料,结合笔者的临床实践,就其中医药治疗予以探讨。IgA 肾病的研究概况一、IgA 肾病的病理特征与诊断IgA 肾病的主要病理改变在肾小球,以肾小球系  相似文献   

3.
68例IgA肾病的中医辨证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IgA沉积为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其发病率较高,如在日本和新加坡为30~40%;在法国、意大利、奥地利及西德为20~52%;在我国为32%。近年来的研究认为IgA肾病为终末期肾衰的主要病因之一,迄今尚无特效药物,因而对IgA肾病的发病机理的研究和积极探讨IgA肾病的中医辨证规律,实属必要。基于此,笔者于1993年2月至1994年8月在日本研修肾脏病期间,对经肾活检确诊的68例IgA肾病患者的中医  相似文献   

4.
IgA肾病是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特征的一类肾小球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通过更多明确的动物实验、药理研究,对使用频率较大的中药进行研究、筛选,研制出疗效确切的中药提取物注射液,或将更好地解决IgA肾病的治疗问题,亦有利于新药的开发。  相似文献   

5.
IgA肾病是常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在东亚地区及我国发病率较高。IgA肾病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近年研究发现细胞因子在IgA肾病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细胞免疫可能参与了IgA肾病的发病[1]。我  相似文献   

6.
IgA肾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gA肾病(IgAN)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病.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肾活检病例的1/3,也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主要肾炎形式.15%~40%的IgA肾病患者将最终发展成为终末期肾病(ESRD).目前IgA肾病的发病机制还未能完全阐明.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都证明本病系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有多种机制参与了其发病.  相似文献   

7.
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免疫复合物沉积为特征的一类肾小球疾患,以中西医结合诊治不仅能使患者病情稳定,而且能延缓其进入肾功能衰竭的时间,肾穿刺是IgA肾病诊断和判断病情预后的重要手段,及时治疗、合理用药能有效控制病情,IgA肾病的研究必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正>IgA肾病是一种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或IgA沉积为主,伴有或不伴有其他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IgA肾病占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0%~([1]),是导致最终末期肾病、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对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和具体原因迄今尚未阐明~([2]),同时缺乏特效的西医治疗措施~([3])。目前现代医学多用免疫抑制  相似文献   

9.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指一组以肾小球系膜区的显著弥漫性IgA沉积为特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血尿发作。自1968年Berger首次提出以来,全世界已有广泛报道,该病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0%~40%。IgA肾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手段,笔者应用芪黄饮治疗IgA肾病,观察IgA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中的沉积,以及红细胞免疫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水蛭治疗IgA肾病的机制,以了解水蛭在IgA肾病领域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IgA肾病中西医及水蛭药理研究的相关文献运用收集、整理、归纳的方法分析水蛭对IgA肾病的治疗机制。结果:中医病因病机方面研究发现,血瘀是IgA肾病的重要邪实之一,几乎贯穿IgA肾病始终,是本病发展转归的重要因素;西医方面的研究发现IgA肾病患者肾脏局部大多存在凝血、纤溶异常,血液存在高凝状态,病理存在肾小球硬化、系膜外基质增多及小管间质纤维化、萎缩等改变;而肾小球性硬化、系膜外基质增多、间质纤维化等,可归属于中医血瘀证的病证中。水蛭的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其具有良好的抗凝、抑制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抗纤维化、改善内皮细胞等药理作用,同时也是目前安全、有效的凝血酶抑制剂。大量实验研究证实,水蛭或其提取物对肾脏纤维化、系膜细胞增殖等方面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临床研究也发现,水蛭对IgA肾病血尿症状的改善有较好的效果。结论:水蛭可能通过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延缓肾小球硬化,抗肾组织纤维化、改善肾脏血流状态等机制延缓IgA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1.
浅谈IgA肾病中医辨证治疗的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晓雷 《国医论坛》2006,21(6):15-16
IgA肾病又称Berger病,是一组不伴有系统性疾病,肾活检免疫病理检查在肾小球系膜区有以IgA免疫复合物为主的颗粒样沉积,同时有系膜细胞增生、基质增多的肾小球肾炎.IgA肾病是全世界最常见的肾小球肾炎,我国IgA肾病的发病率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1],约26.29%的终末期肾衰竭(ESRD)其原发病是Iga肾病[2].  相似文献   

12.
补气固肾通络方治疗IgA肾病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是主要的肾小球疾病之一 ,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据我国流行病研究调查表明 ,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 ,IgA肾病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 6 %~ 34%。IgA肾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 ,临床表现有的表现为轻度尿异常 (镜下血尿或蛋白尿 ) ,有的表现为反复血尿或肾病综合征。笔者采用补气固肾通络方治疗IgA肾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我们选择了经肾穿刺确诊为IgA肾病的患者 6 0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进行临床观察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 参照WHO1982年《肾小球疾病病理分类标准》 ,对 2 0 0 1年 9…  相似文献   

13.
IgA肾病属肾小球系膜病变的一个特殊类型,是IgA或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引起的一系列临床及病理改变,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占39.7%左右[1],是我国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常见病理类型.有文献报道,部分IgA肾病与咽部症状关系密切.因此,对于这类IgA肾病不应仅定位于肾脏,还应结合咽部的病变特点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4.
IgA肾病是一组具有共同免疫病理特征的肾小球疾病,其特征为IgA或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伴补体c,呈颗粒状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或系膜区及毛细血管壁,临床上以反复发作性血尿为主要特点,可伴有蛋白尿,甚至出现肾病综合征,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40%。目前,西医对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中医中药对本病治疗研究有了长足发展,现就中医药治疗IgA肾病研究方法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15.
IgA肾病的中医辨证研究 --附108例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由于发病机理不明,迄今现代医学仍缺乏特异性治疗,故人们寄希望于中医药。为此,我们开展了IgA肾病的中医辨证研究,旨在寻求IgA肾病的中医辨证规律,从而为中医药治疗IgA肾病提供依据。现将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108例IgA肾病的临床病理资料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IgA肾病(IgAN)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沉积为免疫病理特征的一类肾小球疾病.有资料统计,IgA肾病在亚洲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1/3.IgA肾病在诊断后5~25年内,有15%~40 %患者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而接受肾脏替代治疗[1-2],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并造成极大的社会负担.  相似文献   

17.
IgA肾病是指肾小球系膜区以IgA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临床上以反复发作性血尿为主要特点,在我国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26%~34%. 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IgA肾病所取得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或中药治疗.现将中西医治疗IgA肾病的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IgA肾病作为当今世界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一种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主要病理特征的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1]。经肾活检确诊后10~20年,约有15%~40%的IgA肾病患者逐渐发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因此其预后不容乐观[2]。由于IgA肾病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9.
IgA肾病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又称Berger病,是指以IgA或IgA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为主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本病是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疾病,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主要表现为血尿,或伴有蛋白尿,甚至大量蛋白尿,呈肾病综合征表现。  相似文献   

20.
<正>IgA肾病(IgAN)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为主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沉积为特征的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1968年由法国的学者Berger和Hinglais首次提出,故IgA肾病又被称为Berger病。临床特点以发作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为主,可伴有蛋白尿,甚至出现肾病综合征。本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40%,最初人们认为它的病情和缓,预后良好。近年来一系列研究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