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胡红 《疑难病杂志》2015,(2):111-113
<正>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指以慢性咳嗽为惟一或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特殊类型哮喘,患者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或体征,但是有气道高反应性而且对支气管舒张剂治疗有效。1972年Glauser~([1])首次报道了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国内外文献报道CVA占慢性咳嗽病因构成的14%~42%~([2~6])。CVA常被认为是哮喘的一个亚型或典型哮喘的前期,也有人称之为隐匿性哮喘~([3])。现对成人CVA诊断和治疗新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咳嗽变异型哮喘又称咳嗽性哮喘,是指以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或唯一临床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表现为持续气道炎症反应及气道高反应性,若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发展将演变为严重持续性哮喘,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1])。大量数据~([2])表明,儿童是咳嗽变异型哮喘高发人群。由于儿童免疫力较低,在受到外  相似文献   

3.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一种发病机理与哮喘相似,且以反复发作的慢性咳嗽为主要症状表现的特殊类型哮喘~([1])。现代中医多将其归属于"风咳"范畴~([2]),多认为致病因素为风邪,风邪可分为外风和内风,外风当以祛风散邪为主,内风当以缓急解痉为主,治疗当以调肝为主。  相似文献   

4.
正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支气管哮喘的一种亚型,是成人慢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与典型的哮喘不同,CVA通常仅表现为咳嗽,尤其是夜间咳嗽,而没有明显喘息或呼吸困难的症状。由于相对不显著的临床表现,CVA患者更容易被漏诊,约有30%~40%的患者会发展成典型哮喘~([2-3])。  相似文献   

5.
正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通常以慢性咳嗽作为唯一或者主要的症状表现~([1])。国内多中心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咳嗽变异性哮喘是慢性咳嗽最常见的病因,约占总数的1/3,其病因复杂,病机未明,咳嗽变异性哮喘  相似文献   

6.
<正>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mnchitisEB)是一种以气道嗜酸粒细胞(Eos)浸润为特征的非哮喘性支气管炎,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刺激性咳嗽可占慢性咳嗽病因的22%左右~([1])。对于EB的治疗采用抗生素和支气管扩张剂治疗效果不明显,多以吸入糖皮质激素为基本方法,短期应用治疗反应良好,但其较多的副作用限制了临床应用~([2])。在临床实  相似文献   

7.
<正>慢性咳嗽常指持续时间为4周以上的咳嗽,好发于儿童群体,因所致病因复杂,病因诊断较为困难,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加之西药治疗本身不良反应较大,故而有学者将研究方向转向中医~([1])。为探讨加味二陈汤治疗小儿痰湿蕴肺型慢性咳嗽的疗效,将我院100例患儿进行临床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2014年12月至2016年4月入院的100例痰湿蕴肺型慢性咳嗽患儿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抑郁症是以情绪持久低落、思维迟缓、动作减少等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情感精神性疾病,属中医"郁证"范畴。栀子为茜草科(Rubia-ceae)栀子属(Gardenia)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之功效~([1])。鱼浚镛~([2])、赵艳青等~([3])、李洁等~([4])和司富春等~([5])分别统计了《中华医典》以及经几十年临床治疗抑郁症的复方,发现栀子为临床治疗抑郁症的中医复方中的常用药物,因  相似文献   

9.
正感染后咳嗽(postinfectious cough,PIC)是指当呼吸道感染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迁延不愈,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症状较顽固,可以持续3~8周,甚至更长时间,X线胸片检查无异常,临床上常伴有气道反应性增高,影响患者日常生活~([1])。西医运用镇咳药、化痰药、抗组胺药加减充血剂等对PIC治疗有效,但仍有部分患者咳嗽症状顽固,病情易反复,甚至发展为慢性咳嗽。蔡宛如教授为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系  相似文献   

10.
咳嗽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特别是慢性咳嗽越来越多见。在临床治疗中,将慢性咳嗽的定义,规定于咳嗽时间持续在八周以上,并且的唯一临床症状体现为咳嗽的患者,此类患者在经过胸部X线检查后,胸部区域不存在异常现象,没有发现导致咳嗽的异常原因,患者长期咳嗽不止,被称为慢性咳嗽~([1])。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正常的咳嗽是有节制的,对人不构成伤害。异常的咳嗽无法节制,频繁而剧烈的咳嗽会影响儿童的学习、成人的工作、生活。慢性咳嗽患者由于本身病症特点,使诊断经常出现错误,最终导致治疗方式不正确,既浪费大量的时间,又为患者造成额外的心里负担,也给病人也造成很大的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1.
<正>咳嗽是呼吸内科最多的主诉,据有关统计,在呼吸内科门诊中80%以上的患者都有咳嗽症状,慢性咳嗽患者占呼吸科门诊量的20%~30%[1-2]。慢性咳嗽归属中医"内伤咳嗽""顽咳""久咳"等范畴。目前中医药治疗慢性咳嗽缺乏相对规范的辨证分型标准。因此,为初步揭示慢性咳嗽的中医证候规律特点,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制定病例调查表,收集122例慢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孙玉信教授运用麻杏苡甘汤治疗咳嗽临床经验。方法:以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加味治疗风寒、风湿、外风内热等证型咳嗽。结果:麻杏苡甘汤能有效缓解咳嗽症状。结论: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治疗风寒、风湿、外风内热等证型咳嗽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咳嗽临床常见,尤其是胸部影像学无明显异常的慢性咳嗽,病因复杂、易误诊误治,逐渐受到重视,国内外相继颁发相关指南,目前认为咳嗽高敏感性是其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中医将慢性咳嗽归于"久咳""久嗽"范畴,在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史利卿教授团队针对该病开展了专项临床及基础研究15年,根据传统中医理论及其突出临床症状提出"风邪伏肺"病机,应用祛风宣肺法治疗效果显著。文章结合西医学相关咳嗽机制研究进展及既往研究结果,初步探讨祛风宣肺法治疗该病的疗效机制,丰富慢性咳嗽风邪伏肺致咳相关学术理论的科学内涵,有利于提高中医药防治慢性咳嗽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4.
不明原因慢性咳嗽是临床常见疾病,也是近年来中西医研究的热点。现主要就病因病机、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等方面,综述近年来中医在这方面的研究概况。认为中医药在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的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部分学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结合西医学的不同病因进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是本病近年来中医治疗学上的一大特点,并提出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胃炎的中医常见证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临床常见证型分布。方法:搜索阅读慢性胃炎证型分布相关的大量医学期刊文章,对其中证型分布归类总结,找出所占比例较大的证型即主要常见证型。结果:肝胃不和型在慢性胃炎的证型分布中所占比例最大,其余主要常见证型是: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寒型和胃阴不足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甲型流感的临床及中医证候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3月收治的65例甲型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并进行中医证候分型。结果 63例(96.9%)为轻症病例。除发热外,呼吸道症状以咳嗽(干咳66.2%)、咽痛(63.1%)、流涕(49.2%)多见。主要阳性体征有咽部充血(84.6%)和扁桃体肿大(32.3%)。10.8%的患者白细胞总数下降,15.8%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下降。10.8%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40U/L,3.1%的患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40U/L。合并急性支气管炎9例(13.8%),合并肺炎2例(3.1%)。中医证型以外感风热多见(67.7%)。结论北京地区甲型流感以轻症为主,中医证型以外感风热证为主。  相似文献   

17.
咳嗽变异性哮喘是引起慢性咳嗽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以反复发作的刺激性干咳为主要表现。现代医学多运用治疗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控制病情、缓解症状。中医学从风邪伏肺着手,应用风药治疗,取得一定的疗效。综合分析风药的特点,提出风药能够辛散解表、疏风祛邪;升发脾阳、调中益气;引药入经、直达病所;利咽通窍、止咳解痉;搜风透络、祛邪止痉。为临床运用风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药二仙饮治疗儿童慢性咳嗽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二仙饮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小儿慢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中药治疗组42例,采用中药二仙饮治疗。西药治疗组20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观察咳嗽及其他症状的变化。结果中药治疗组临床控制9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8%;西药治疗组临床控制4例,显效5例,有效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5%,两组比较在总有效率上无明显差异。在观察治疗后患儿的咳嗽、大便、胃纳及自汗等变化上,中药治疗组则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P<0.05)。结论中药二仙饮能有效地治疗小儿慢性咳嗽,且在固扶小儿正气、调理脾胃功能方面优于西药。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肝癌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定性诊断规范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目的:初步建立原发性肝癌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定性诊断规范.方法:应用文献整理、临床调查、专家研讨等方法,初步建立原发性肝癌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定性诊断规范,将诊断规范的辨证结果与专家经验辨证进行对照验证,根据临床验证结果对诊断规范进行反复修订,逐步完善.结果:初步建立的原发性肝癌常见中医基本证候定性诊断规范包括实证与虚证两部分,实证包括气滞证、血瘀证、热证、湿证,虚证包括气虚证、血虚证、阴虚证、阳虚证,并设立了每个基本证候的诊断条件.临床验证结果显示:诊断规范辨证与专家辨证结果对照,基本证候的总体符合率为73.92%.结论:原发性肝癌中医基本证候定性诊断规范基本符合中医临床实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验证和修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肝癌复合证候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基于Shannon熵法的慢性心衰证候要素诊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慢性心衰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文献进行分析,并结合数据挖掘方法,探讨该病证候要素的诊治规律。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Literature Database,CBM)为数据源,以"慢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衰"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慢性心功能不全","中医"或"证候"或"证"或"中西医"为检索词,分别进行一次和二次检索,对文献进行筛选。数据预处理后,采用Shannon熵非线性复杂系统划分法对中医四诊和常用中药数据进行特征提取。结果:阳虚、气虚、血瘀、水停、阴虚、痰浊为慢性心衰的常见证候要素,补气药、活血药、利水药、化痰药、解表药、温里药为临床主要用药。我们提取出了与证候要素密切相关的症状和中药,通过关联系数值对各症的诊断贡献度进行了量化,各要素下分值较高的症状基本为该证的共性症状,分值较低的症状多为某一类患者或疾病本身的特异表现;同时筛选出各证候要素对应的常用中药,间接反映了该药的临床对证使用情况。结论:本研究采用Shannon熵法探索中医四诊-证候要素-方药诊治规律,为该病证候要素属性的判别和临床辨证候要素的用药选择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