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本实验对猪苓多糖(PPS)、香菇多糖(LEN)和分枝杆菌多糖(MPS)在体外对淋巴因子活化杀伤(LAK)细胞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将三种不同浓度的多糖与不同浓度的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一起共同培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96小时后以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细胞毒试验检测LAK细胞对不同靶细胞(包括NK敏感和NK抵抗)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发现:三种多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rIL-2合用能增加LAK细胞活性42%~56.9%,降低rIL-2用量50%(P<0.05~0.01)。结果提示:三种多糖均可作为细胞活性上向调节剂(LURA)用于LAK细胞疗法。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对猪苓多糖(PPS)、香菇多糖(LEN)和分枝杆菌多糖(MPS)在体外对淋巴因子活化杀伤(LAK)细胞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将三种不同浓度的多糖与不同浓度的重组白细胞介素2(rIL-2)一起共同培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96小时后以氚-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法细胞毒试验检测LAK细胞对不同靶细胞(包括NK敏感和NK抵抗)的体外杀伤活性。结果发现:三种多糖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rIL-2合用能增加LAK细胞活性42%~56.9%,降低rIL-2用量50%(P<0.05~0.01)。结果提示:三种多糖均可作为细胞活性上向调节剂(LURA)用于LAK细胞疗法。  相似文献   

3.
白头翁体外抗肿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蔡鹰  唐永明  梁秉文 《中草药》1999,30(6):441-443
通过活细胞计数法、MTT法、集落形成试验,研究了白头翁水提注(PWE)和醇提液(PAE)的体外抗肿瘤作用。结果:活细胞计数表明PWE对7721、Hela、MKN-45细胞株72hIC50分别为0.88、0.28、0.86mg/mL,PAE5mg/mL对3种细胞48h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8.7%、89.5%、58.9%;PWE对3种细胞降解MTT IC50值分别为0.82、0.60、0.81mg/mL  相似文献   

4.
生命泉流浸膏抗人巨细胞病毒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晖  刘军 《中成药》1999,21(10):526-528
以病毒唑(RBV)作阳性对照药,采用MTT法和细胞病变(CPE)抑法,观察生命泉流浸膏(FESOL)抗人巨细胞病毒(HCMV)的作用,结果MTT法测得FESOL的TC50为2.38mg/ml,IC50为0.547mg/ml,治疗指数TI为4.35;CPE抑制法测得FESOL和TC50为3.20mg/ml,IC500.403mg/ml,治疗指数TI为5.46。结论与阳性药RBV相比,FESOL在体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抗疱疹病毒药物黄芪A6组分(A6)和无环鸟苷(ACV)联合抗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竞争PCR检测A6和ACV联合抗HSV1的协同作用,并与细胞病变(CPE0抑制法进行比较。结果:竞争PCR测定A6、ACV和A6_ACV对HSV1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分别为1.88mg/ml、3.37μg/ml、3.37μg/ml和0.47mg/ml+0.84μg/ml;CP  相似文献   

6.
“生命泉流浸膏”抗HSV—2的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解生命泉流浸膏抗单纯疱疹病毒Ⅱ型的效果,以无环鸟苷作对照药,采用MTT法和细胞病变抑制法进行体外实验观察。结果;MTT法测得FESOL的TC50为1.39mg/ml,IC50为0.041mg/ml,治疗指数为33.9,以CPE抑制法测得FESOL的TC501.61mg/ml,IC50为0.055mg/ml,TI为29.27。  相似文献   

7.
冬虫夏草和中国拟青霉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本文采用正常、环磷酰胺(Cy)诱导增强和降低的DNFB性迟发型超敏反应(DTH)模型以及丝裂原ConA、LPS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的方法,比较研究了冬虫夏草(CS)和中国拟青霉(PS)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S(0.5、1.0g/kg·d×7d)和PS(1.0、2.0、4.0g/kg·d×7d)对正常小鼠DTH反应无明显影响,但CS(2.0g/kg·d×7d)和PS(4.0g/kg·d×7d)均可使增高或降低的DTH恢复到正常水平(P<0.01)。在体外,CS(0.244~7.8mg/ml)和PS(0.488~3.9mg/ml)均可明显提高ConA活化的淋巴细胞转化反应(P<0.01),并均在0.975mg/ml时作用达到高峰:CS(0.244~7.8mg/ml)和PS(0.122~7.8mg/ml)均可显著增强LPS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反应(P<0.01),并呈剂量依赖性,在1.95mg/ml时作用达到高峰。由此可见,CS和PS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芪多糖、人参茎叶皂甙对手术病人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手术病人术后2天和7天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T淋巴细胞转化及白介素2(IL2)的生成均明显降低。50~250μg/ml的黄芪多糖(APS)、0.1~100μg/ml的人参茎叶皂甙(GSL)在体外对术后7天PBMC的T淋巴细胞转化及IL2的生成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作用,表明APS、GSL对手术病人PBMC具有直接的刺激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和比较益母草碱、丁香酰胍醇及丁香酸氨基醇酯类化合物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及其与结构的关系。方法:以血小板聚集为指标并计算IC(50)以比较各样品的作用强度。结果:益母草碱(Ⅰ),化合物Ⅱ,Ⅲ和Ⅳ1,2均能对抗ADP诱导大鼠和兔的血小板聚集作用,其IC(50)分别为0.97,4.4,5.2,0.36和1.14mg/ml。所有化合物在体外均有抑制ADP诱导大鼠和兔的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以Ⅳ1,Ⅴ1和Ⅶ1,2的作用最强,IC(50)在0.15~0.36mg/ml,其次为Ⅳ3,5,7,8和Ⅵ1,2.IC(50)在0.43~0.94mg/ml。化合物Ⅰ,Ⅱ,Ⅳ2,4,6和9虽有抑制作用,但无实际意义。结论:益母草碱具有明显的抗血小板聚集活性,完整的益母草碱分子是维持这种活性的基本结构,改变分子结构碱性胍基为氨基,引入双键或碳链加长以及丁香酸氨基醇酯乙烯化或乙氧羰基化,其活性均比母体化合物强。  相似文献   

10.
抗癌方对HepG2人肝癌细胞株P53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目的观察抗癌方对HepG2人肝癌细胞株P53蛋白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抗癌作用机理。方法采用MTT法分析抗癌方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抗癌方能明显抑制HepG2的生长,对HepG2细胞的半数生长的抑制剂量(IC50)为1mg/ml。LSAB方法观察发现抗癌方能诱导HepG2细胞株从相当弱到非常强的比较致密的细胞核染色,且低浓度(0.1mg/ml)P53蛋白表达诱导作用强于高浓度(1mg/ml),几乎将近50%的细胞出现P53蛋白高表达。提示:抗癌方诱导HepG2P53蛋白高达表,可能为其杀伤HepG2细胞株、诱导其凋亡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复合多糖的免疫协同作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探索复合多糖的组成及剂量,研究复合多糖对 S180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 MTT法测定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来探索复合多糖的配伍及剂量的组成;利用体内动物移植性肿瘤模型,观察药物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香菇多糖 100 mg/kg、姬松茸多糖 200 mg/kg、茯苓多糖 50 mg/kg组成的复合多糖可协同增强小鼠的脾淋巴细胞活性.复合多糖对 S180肿瘤的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合适的多糖配伍具有免疫协同作用,可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化学方法提取茯苓多糖,并观察其对肿瘤细胞的作用。方法利用乙酸沉淀法、DEAE-纤维素层析法提取并分离茯苓多糖,并运用RT-PCR方法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对受照射后肿瘤细胞的多肽:N-乙酰氨基半乳糖转移酶-9(ppGalNAc-T9)mRNA表达、自由基活力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茯苓多糖可使经γ射线照射后的K562细胞中的自由基增多、ppFalNAc-T9表达增高、G_1期受阻明显。结论茯苓多糖对肿瘤细胞中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同时还可以增加ppGalNAc-T9在mRNA水平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黑木耳作为防癌抗癌的药食兼用菌被人们广泛关注,其中的多糖成分是重要的功能性成分,探索抗肿瘤作用机制对进一步开发利用黑木耳具有重要意义。方法 应用逆流色谱和DEAE柱色谱方法从黑木耳中提取得到了5种不同的黑木耳多糖。结果 AAPS1、AAPS2和AAPS3均为淡黄色絮状物,AAFRB和AAFRC为白色粉末。研究了5种多糖对S180肉瘤细胞膜的活性,分析了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多糖AAPS2能改变肿瘤细胞膜的特性,使细胞膜脂肪酸游离;在改变细胞膜唾液酸(sialic acid,SA)含量方面,多糖可使荷瘤小鼠肿瘤细胞膜上的SA含量有明显降低(P<0.01),AAPS2活性最高;从细胞膜脂流动性分析,多糖对肿瘤细胞膜的流动性有较大影响,可显著改变细胞膜脂的流动性(P<0.05)。结论 黑木耳多糖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细胞膜上糖蛋白和糖脂链末端的残基SA及多糖促进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4.
芦荟多糖的抑瘤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芦荟多糖(AP)的抗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移植性S180肿瘤小鼠(实体瘤)和H22肝癌小鼠(腹水瘤),单独ip或ivAP,或与环磷酰胺(CTX)、阿霉素(ADM)、氟脲嘧啶(FU)联合用药。连续给药10天后,S180肿瘤小鼠剥取瘤块,称重,减毒试验则于处死前采血,化验血象,计算脾指数和胸腺指数;H22肝癌小鼠停药后观察生存时间,或于停药后24小时取血,放射免疫分析法测IL-2和TNF含量。结果AP25mg/kg·d、50mg/kg·d两个剂量单独给药时,能显著降低S180肉瘤移植小鼠瘤块重量,显著延长H22肝癌移植小鼠的生存时间;与三种抗肿瘤药物合用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且可减轻化疗药物的副作用;可显著提高荷瘤鼠血清中IL-2、TNF含量。结论AP对移植性S180肿瘤小鼠和H22肝癌小鼠具有抗肿瘤作用及化疗增效和减毒的双重作用,其机理可能是诱生IL-2、TNF及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绞股蓝总皂甙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绞股蓝(Gynostemma Pentaphyllum)系葫芦科植物,又名七叶胆。近年来有报道从绞股蓝中分离出多种皂甙,并含有人参皂甙 Rb_1、Rb_3、Rd 等成分,作为人参的代用品很受重视。绞股蓝皂甙(Gypenosides)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能防治皮质激索的副作用、抗溃疡、降血脂、抑制多种肿瘤的生长等。我国绞股蓝药源广泛,但对其药理作用及  相似文献   

16.
青龙衣不同提取部位的抗肿瘤作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季宇彬  马宏图  杨波  汲晨锋 《中草药》2004,35(10):1145-1147
目的 观察青龙衣不同提取部位的抗肿瘤作用。方法 制备S180和H22荷瘤小鼠模型,青龙衣不同提取部位ip给药,观察其对S180小鼠的抑瘤作用及对胸腺、脾脏器官指数的影响,对S180和H22荷瘤小鼠癌细胞膜和红细胞膜表面唾液酸(SA)含量的影响。结果 青龙衣冷、热醇提取部位对S180荷瘤小鼠均有明显的抑瘤作用,并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对H22荷瘤小鼠可延长生存期;冷、热醇提取部位能显著降低S180和H22小鼠肿瘤细胞膜表面SA含量,同时显著提高荷瘤小鼠红细胞膜表面SA含量。结论 青龙衣冷、热醇提取部位具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7.
草血竭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草血竭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方法:体外实验采用台盼蓝拒染法和MTT法,体内实验采用小鼠移植性肿瘤S180和HepA模型。结果:草血竭体外抑制K562和HL60的IC50为26.2-36.7mg/L,1.6g/kg对S180和HepA抑制率分别为47.3%和52.9%。结论:草血竭在体内外均有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青蒿酯钠抗人肝癌(BEL-7402)与诱导凋亡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张星  杨小平  潘启超 《中草药》1998,29(7):467-469
应用体内外抑瘤实验、细胞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仪、Westernblot实验进行检测和观察,探讨青蒿酯钠抗肿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青蒿酯钠对人肝癌有体内、外抗肿瘤作用;诱导人肝癌细胞凋亡,可能是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之一;诱导体外人肝癌细胞凋亡通过P53非依赖性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党参多糖体内抗肿瘤活性实验的初步研究。方法:对腹腔荷S180腹水瘤细胞小鼠灌胃党参多糖1 g/kg.d-1,连续7天后记录小鼠的生存天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荷S180腹水瘤细胞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为34.29%。结论:党参多糖可以延长腹腔荷S180腹水瘤细胞小鼠的存活时间。  相似文献   

20.
香菇多糖对荷瘤鼠免疫细胞及生存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香菇多糖对荷瘤S180鼠免疫细胞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昆明小鼠70只,分为正常盐水对照组,肿瘤模型Ⅰ、Ⅱ组,香菇多糖实验Ⅰ、Ⅱ组,生存实验模型组,生存实验给药组.观察计算小鼠体重、瘤重、肿瘤指数及抑瘤率,脾重及脾指数,脾组织结构,体视学方法计量脾白髓相对面积百分比及单位面积中脾小体的个数,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小鼠生存质量和生存天数等指标.结果 ①香菇多糖有显著的抑瘤作用,并可明显延长荷瘤鼠的生存时间.②香菇多糖使脾指数明显升高,使荷瘤鼠脾白髓相对面积及脾小体个数明显增加.③香菇多糖使末梢血中性幼稚细胞比例明显增加.结论 香菇多糖能使荷瘤鼠免疫细胞数量增加,明显延长腹水型S_(180)小鼠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