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SD)应用于四肢Ⅲ度烧伤保留健康脂肪组织削痂植皮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四肢小面积浅Ⅲ度烧伤43例患者行保留脂肪组织削痂植皮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A组);2003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四肢小面积浅Ⅲ度烧伤46例患者行Ⅲ度创面切痂至深筋膜植皮治疗(B组)。观察两组术中失血量、植皮成活率及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以及创面愈合后肢体外形、对称性和功能恢复的差异。结果 A组创面愈合后肢体外观、对称性和功能较好,自身对照上下肢周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创面愈合后肢体明显缩小,左右明显不对称,功能较差,自身对照上下肢周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皮片成活率高(P〈0.05)、创面愈合时间短(P〈0.05)、创面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少(P〈0.01)、外形与功能优良满意(P〈0.01)。结论 VSD技术应用于四肢Ⅲ度烧伤保留健康脂肪组织削痂植皮创面,可有效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缩短疗程,减轻换药痛苦,能更好维护肢体的外观,有助于肢体活动功能的康复。VSD技术是一种较理想的植皮后的固定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闫晓航 《吉林医学》2014,(26):5863-5863
目的:探讨Ⅲ度烧伤患者削痂后在浅筋膜上植皮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6例四肢小面积Ⅲ度烧伤患者进行削痂后浅筋膜植皮,设为观察组,同期收治削痂后深筋膜植皮的36例患者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术后创面愈合后的肢体功能、外观、对称性方面的差异。结果:创面愈合后,观察组患者的肢体功能、外观及对称性良好。对照组患者的患肢则显著缩小,功能较差,左右不对称比较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Ⅲ度烧伤患者来说,削痂后浅筋膜植皮术后创面愈合快,能够更好的维持患肢的外观,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好,对称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对烧伤创面植皮存活的影响。方法:对22例深度(深Ⅱ度、Ⅲ度)烧伤病人手术治疗,行切痂或削痂后喷用rh-bFGF后立即移植自体皮片,选择20例对照组深度(深Ⅱ度、Ⅲ度)烧伤病人手术治疗,行切痂或削痂后立即移植自体皮片。结果:rh-bFGF治疗组植皮成活率明显提高,组织学检查发现bFGF治疗组植皮下有大量毛细胞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其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成活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深度烧伤病人采取削痂或切痂植皮术中应用rh-bFGF可提高植皮成活率,有利于创面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4.
①目的探讨延期植皮术在深度烧伤创面的应用及其机制。②方法选择78例TBSA30%肢体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43例,采用延期植皮术,即第一次切削痂手术后,创面覆盖异体(神)或人工水凝胶敷料,3~7天后再次行扩创+自体皮取植术;B组35例,切削痂后创面立即覆盖自体皮,观察两种方法皮片的成活率,创面感染率,皮下血肿率,瘢痕增生率的差异。③结果延期植皮组(A组)皮片成活率高于常规治疗组(B组)(P〈0.01)。创面感染率A组与B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皮下血肿率、瘢痕增生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④结论延期植皮术治疗深度烧伤创面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植皮术,是治疗深度烧伤创面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胡波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9):143-144
目的观察断层浅筋膜创面皮肤移植术在大面积Ⅲ度烧伤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将32例Ⅲ度烧伤患者采用断层浅筋膜创面皮肤移植术进行治疗,观察其疗效,并与传统术式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平均手术时间、植皮成活率、创面愈合时间等方面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后上下肢自比分别缩小5.5%和5.7%,而对照组的上下肢自比分别缩小了22.1%和24.8%,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断层浅筋膜创面皮肤移植术治疗大面积Ⅲ度烧伤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减轻瘢痕的形成,提高创面愈合质量,使功能部位在早期即得到良好修复,因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手腕部深度烧伤不同治疗方法的比较,探讨手腕部深度烧伤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共83只手腕部深度烧伤患者随机分成A、B2组,A组采用早期削切痂移植大张自体皮,B组采用肉芽创面移植邮票状自体皮,观察2组手部创面修复时间和功能恢复情况。结果A组一次植皮成功率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97.7%vs 100.0%,P〉0.05);A组愈合时间与B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14.0±1.2)d vs (37.0±1.4)d,P〈0.01];A组优良率与B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95.3%vs 30.0%,P〈0.01)。结论早期削切痂移植大张自体皮术治疗手腕部深度烧伤能有效保护手腕部的功能,疗效优于肉芽创面移植邮票状自体皮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面部深度烧伤后中药溶痂提前手术的方法及意义。方法 早期创面清创应彻底,去除残余酸,减少酸对面部的继发性损害,眼、耳、鼻应优先进行反复多次冲洗。休克期过后创面用中药8号制做油纱贴敷。每天换药1次,用药期应预防感染。肉芽组织形成后立即手术植皮。结果 1例伤后4h入院者行早期削痂植皮术,皮片成活率为80%;4例用中药8号溶痂肉芽创面植皮,皮生成活率达100%。结论 面部应用中药溶痂优于早期手术削痂,术后皮片成活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烧伤感染创面或陈旧创面的植皮成活率明显偏低。如果在这种样的创面植皮后加用封闭式负压引流( vaccum sealing drainage ,VSD)可以明显提高植皮成活率。方法:2010年6月~2013年6月,研究病例165例,男112例,女53例,年龄15~70岁。烧伤原因;开水烫伤86例,火焰烧伤53例,酸碱烧伤15例,爆炸伤7例,电击伤4例。选取的烧伤创面均存在创面感染,烧伤深度为深Ⅱ度~Ⅲ度,入院后随机分为A组(73例)和B组(92例),A组游离皮片植皮术中采用VSD替代传统敷料压力包扎,B组采用常规植皮手术及压力包扎。结果:2组病例的主要评价指标为术前准备时间,植皮成活率,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及是否成活率过低需要再次手术补植皮。 A组术前准备时间平均3.56天,植皮成活率70%~100%,平均92.4%,术后植皮区完全愈合时间5~19天,平均11.62天。 B组术前准备时间平均8.72天,植皮成活率20%~100%,平均72.3%,术后植皮区完全愈合时间5~42天,平均17.71天,其中11例由于成活率<50%需2期手术补植皮。 A组手术效果明显好于B组。结论:封闭式负压引流有控制感染,促进创面愈合,引流通畅,压力均匀有效等优点。不仅适用于烧伤感染创面的术前准备,同时作为一种较为新颖的皮片加压模式也可以在术中使用替代传统敷料压力包扎,采用这种方法不但可以明显提高植皮成活率、降低手术风险,同时也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瓦斯爆炸深Ⅱ度烧伤患者伤后24h内创面行削痂术的安全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54例有削痂手术指征并在伤后24h内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A组;107例削痂条件相似并按常规在伤后72h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B组;57例削痂条件相似并按常规在伤后168h行削痂术的深Ⅱ度烧伤患者为C组,比较三组休克期补液量、休克征象发生率、回吸收期的生命体征、尿量及愈合时间。结果三组患者在休克期补液量、休克征象发生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休克期尿量明显增多,回吸收期的体温、心率与B、C组明显不同(P〈0.05或P〈0.01);A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较B、C组短(P〈0.01)。结论深Ⅱ度烧伤创面于伤后24h内削痂是安全的,并能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植皮技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I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46例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所采用的植皮技术不同,分为A组(21例)、B组(25例)两组,A组患者采用Meek植皮技术治疗烧伤创面,B组患者采用微粒皮移植技术治疗烧伤创面,观察组两组植皮技术手术操作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后期瘢痕情况及植皮成活率。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30.09±4.12)min及创面愈合时ra(21.75±2.54)d均明显短于B组手术时间(85.76±10.57)min及创面愈合时间(48.16±7.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A组患者瘢痕情况良好,而B组患者留有明显瘢痕;同时A组植皮成活率(95.24%)明显高于B组的成活率(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ek植皮技术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手术时间短,创面愈合快,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及创面修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应用Gou lian削痂及自体刃厚皮片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8例共58个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创面,应用Gou lian削痂后:深Ⅱ度创面予以整张或网状自体刃厚皮片移植;Ⅲ度创面予以脱细胞异体真皮加自体刃厚皮片复合移植术。结果削痂过程中无一例损伤肌腱、神经及重要血管,58个功能部位移植物全部成活,术后近、远期随访效果良好关节功能部位无一例发生功能障碍。结论在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削痂植皮术中需要削除坏死组织时,应用Gou-lian削痂、自体刃厚皮片移植不失为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异体、异种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复合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5例大面积Ⅲ度烧伤创面早期切痂,2例3个部位采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3例3个部位采用同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将基质缝合固定。微粒皮均匀涂布在异体皮的真皮面上,覆盖于创面上,缝合包扎固定。未移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创面作对照观察,微粒皮与创面比例为1:5。结果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部位表皮覆盖率75%。采用同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部位表面覆盖率94%。随访时间最长2年复合移植皮肤弹性好、无水胞和溃疡,愈合质量优于对照部位创面。结论 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基质与自体微粒皮复合移植是可行性的,同种细胞真皮基质的复合移植成活率明显优于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复合移植。  相似文献   

13.
生长素治疗小儿烧伤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生长素对小儿烧伤创面愈合、感染的发生率、住院日数以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烧伤面积大于 2 5 % ,Ⅲ°烧伤面积大于 10 %的重度烧伤患儿 2 4例 ,将其随机分为两组 ,重组人生长激素组(rhGHgroup)每日上午 9时肌注rhGH 0 3U/kg,共治疗 8天 ,对照组 (controlgroup)不给rhGH治疗 ,只给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 ,记录两组植皮区和供皮区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日数 ,计算烧伤后第 2 8天全身创面愈合率。结果 rhGH组精神状态和食欲情况优于对照组 ,植皮区和供皮区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日数等均少于对照组。结论 烧伤后早期使用rhGH有利于改善全身状况 ,促进创面愈合 ,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比较削痂和磨痂在治疗深II度烧伤创面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4月-2013年12月我科38例深II度烧伤分别采用削痂和磨痂手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磨痂组创面愈合时间提前3-6天,出血少,愈合质量好,疤痕增生轻。结论采用磨痂的方法治疗深II度烧伤创面,具有操作简便、损伤轻、感染发生率低、创面愈合快、安全性好,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深Ⅱ度烧伤创面3种治疗方法的效果。方法选择对治疗方案知情同意的深Ⅱ度烧伤患者27例,根据患者意向分为封闭式负压引流(VSD)组、磺胺嘧啶银(SD-Ag)组、削痂组,每组9例。VSD组:维持负压20~60 kPa,持续7~10 d。SD-Ag组:每日外用SD-Ag。削痂组:伤后24 h内削痂并覆盖生物敷料。术后进行康复治疗,定期随访,评估疗效。结果创面愈合时间:VSD组(18.64±3.25)d,SD-Ag组(22.35±3.45)d,削痂组(24.67±3.38)d,VSD组明显短于SD-Ag组及削痂组(均P〈0.05)。随访1年瘢痕评估:VSD组"-"例数显著多于SD-Ag组和削痂组(均P〈0.01),"+"~"+++"总例数明显少于SD-Ag组和削痂组(均P〈0.05)。结论 VSD方法可使创面高效引流,清除细菌,进行自溶性清创,操作简单。术后同时进行康复治疗,可最大限度地恢复外形和功能,无明显增生性瘢痕。  相似文献   

16.
深Ⅱ度烧伤24h内削痂植皮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伤后24h内削痂植皮治疗深Ⅱ度烧伤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7月-2007年12月35例有削痂植皮指征的深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均在伤后6h~24h行一次性削痂+自体皮移植术,削痂面积2%~24%,平均13.1%,术中、术后生命体征平稳,无死亡病例发生,术后13d~21d痊愈。结论24h内削痂植皮治疗深Ⅱ度烧伤是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梁茶  彭云  庄君灿 《华夏医学》2012,25(3):335-337
目的:探讨和总结辐照猪皮治疗重度烧伤创面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83例以深Ⅱ度创面为主的重度烧伤患者早期削痂覆盖辐照猪皮和功能部位切(削)痂分期植皮,观察创面愈合的情况及时间.结果:283例全部治愈.休克期过渡平稳,感染期全身毒性反应轻,创面愈合快,瘢痕增生不明显,远期效果好.结论:辐照猪皮有保护间生态组织和促进上皮化作用.分期手术可减轻创面感染及全身毒性反应,适用于基层医院治疗重度烧伤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