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分化形成软骨细胞、成骨细胞、神经细胞等多向分化潜能,具有促进骨与软组织的修复且取材方便、易于培养的优势,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显示,其在治疗骨科疾病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应用于骨科疾病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成为热点,笔者就近年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用于治疗骨科疾病的应用现状和疗效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GeneX可吸收人工骨粉是一种新型的骨替代移植物,具有可吸收、支撑性强、骨传导性良好和可诱导成骨等优点,近年来被逐渐应用于骨科疾病的治疗。本文就GeneX可吸收人工骨粉在骨科疾病中的应用效果、并发症及作用机制做一综述,以期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骨科学习的医学生临床思维培训过程中,增强了医学生对骨科疾病临床证据掌握能力、分析鉴别能力、治疗处理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骨科微创诊断与治疗技术取得不断进步,许多先进的科技成果应用于骨科领域后,大大提高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使得骨科领域微创治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手术技术也日臻成熟、治疗领域不断拓展,新的手术种类不断涌现,手术更精确、更有效、更安全。  相似文献   

5.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医学院的Watts NB.在clingeriatr med杂志上发表文章称,双磷酸盐是大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选择,在所有的药物中,此类药物是预防骨丢失和骨折的最常用药物。双磷酸盐可增加骨密度(BMD),尤其是腰椎和股骨近端的BMD。对于已患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双磷酸盐不仅  相似文献   

6.
富血小板血浆(PRP)富含多种生长因子,且具安全性,在骨科领域中常应用于治疗骨折、肌腱损伤、韧带损伤、肌肉损伤及骨性关节炎等疾病,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临床应用结果存在差异,这可能与PRP制剂的异质性以及临床研究水平高低有关。本文就其在骨科疾病中应用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六味地黄丸为滋补肝肾的常用基础方,由熟地黄、酒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六味中药组成,近年来临床广泛应用于皮肤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骨科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生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等的治疗,本研究对其临床应用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骨科学教学和考核中应用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可行性.方法 根据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情况,选拔七年制、八年制学员并将其培训成为标准化病人,应用于本科生临床教学和研究生毕业考核之中,同时对骨科学学生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和临床教学及考核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学生标准化病人应用于骨科学教学和考核中,获得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较高评分.结论 骨科学学生标准化病人表现出高度的模仿能力,解决了骨科疾病临床表现难以模仿的难题,可复制性和操作性强,在培养医学生沟通技巧和人文关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骨科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骨科临床,凭其可视化、精确性、实时定位等优势,逐渐得到医学相关研究者的重视,本文就数字骨科技术应用于寰枢椎螺钉置入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数字骨科定义与优势1.1定义数字骨科是计算机科学与骨科学紧密结合的一门新型数字化医学学科,是以骨科为基础,计算机图像技术为辅助,涉及到人体解剖学、立体几何学、生物力学、材料学、信息  相似文献   

10.
《中医学报》2013,(9):1429-1430
目的:探讨挑刺疗法治疗内科及骨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查阅近几年的有关文献,归纳总结挑刺疗法对内科及骨科临床常见病的治疗。结果:相关文献显示,挑刺疗法治疗内科及骨科常见病,具有满意疗效,多数患者均已治愈,治愈率达90%以上。结论:挑刺疗法应用于临床体现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反映了中医针灸学的有效性、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仑磷酸盐在治疗老年性OA患者中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使用阿仑磷酸盐治疗的OA患者前后的骨密度,应用ELISA法检测患者前后血清中护骨素、破骨细胞分化因子(ODF)的水平。结果:应用双磷酸盐治疗的患者骨密度显著高于未使用者和使用前(P〈0.05);血清中OPG/ODF水平,双磷酸盐治疗的患者高于未治疗的患者和治疗前(P〈0.05)。绪论双磷酸盐可以提高OA患者的骨密度,并可能通过改变OPG/ODF水平对骨代谢进行调节的。  相似文献   

12.
1995年,加拿大批准Alendronate用于治疗经绝后妇女骨质疏松症,去年批准用于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目前,一个包括多国间、双盲、双磷酸盐安慰剂实验已表明,Alendronate能够预防和治疗类固醇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性狼疮,以及其他需要服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疾病。  相似文献   

13.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补肾法联合双磷酸盐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和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所有中医补肾法联合双磷酸盐治疗骨转移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并采用Rev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与单纯使用双磷酸盐相比,中医补肾法联合双磷酸盐可有效提高骨转移癌灶骨质修复疗效[OR=2.95,95%CI(1.69,5.13),P=0.002]及止痛疗效[OR=3.74,95%CI(2.45,5.71),P0.000 01]。不良事件方面,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50)。结论中医补肾法联合双磷酸盐治疗骨转移癌能有效提高骨转移癌灶骨质修复疗效和止痛疗效,对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用药具有一定参考性,但鉴于本研究纳入RCTs数量和质量有限,未来需要更严格的、大样本的随机双盲试验对中医补肾法联合双磷酸盐治疗骨转移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4.
虽然有些研究人员发现双磷酸盐类药物可以导致不典型骨折发生率高于正常水平,比如说股骨干的应力性骨折,但是双磷酸盐仍然可以预防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瑞典的研究人员最近在两个基于人群的研究中证实了这个观点,但是他们也报道双磷酸盐导致非典型骨折的绝对风险还是很低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结合骨科疾病治疗实际情况,研究干细胞在骨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问题,有助于发挥干细胞的功能和作用,提升骨科疾病治疗效果。方法:借助于文献资料法进行检索,搜索关键词干细胞、骨科疾病,获取关于干细胞在骨科疾病治疗中应用的相关文献资料,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指导。结果:目前骨科疾病治疗中对干细胞进行了广泛地应用,涉及到了多个领域,能够对骨科疾病进行有效地治愈,取得了较为不错的效果。结论:干细胞在骨科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的效果,加强对干细胞的研究和应用,有助于对骨科疾病进行治疗,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疼痛是绝大多数骨科疾病的共有特征,又是许多骨科疾病的首发症状。它受心理状态和其他因素的制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如何有效地止痛,减轻病人的痛苦,减轻其对机体的有害影响,对做好骨科病人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骨髓瘤使用双磷酸盐引起颌骨坏死四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对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使用双磷酸盐引起颌骨坏死的警觉.方法 报道4例MM患者使用双磷酸盐12~44个月致上、下颌骨坏死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经过.并复习了近年国外文献,讨论其发病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治疗策略.结果 4例确诊MM患者,男3例、女1例,均联合化疗并使用帕米磷酸二钠治疗后12~44个月出现右上颌、左下颌部及双下颌骨软组织肿痛伴溢脓,X线检查提示颌骨坏死.经全身使用抗生素,并停用双磷酸盐,加强醋酸氯已定漱口,脓肿治愈.结论 MM长期化疗联合使用双磷酸盐可引起颌骨坏死,上颌及下颌骨均可受累,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水向梅 《当代医学》2010,16(3):125-125
目的提高骨科临床带教质量,使临床带教规范化、科学化。方法将护理程序应用于骨科临床带教,评估-计划-实施-评价4个步骤环环相扣。结果把护理程序应用于骨科临床带教,提高了带教水平,完善了教学工作,调动了护生的学习主动性。结论将护理程序应用于骨科临床带教,提高了带教质量,使临床带教工作更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降钙素与双膦酸盐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纳入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150例,随机平均分为三组,每组50例,降钙素组肌内注射鲑鱼降钙素50μg/d,2周后转为鼻喷剂(200 IU/d),继续使用10周;双膦酸盐组服用阿仑膦酸钠(70 mg),1次/周,服用12周,对照组(单纯用钙剂600 mg和Vit D 0.5μg)连续服用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疼痛缓解程度、骨密度变化、新发骨折率、25羟维生素D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2周后,降钙素组与双磷酸盐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降钙素组与双磷酸盐组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组与双磷酸盐组的股骨颈及第1~4腰椎的骨密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降钙素组与双磷酸盐组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组仅有3例(6%)患者发生骨折,而双磷酸盐组有4例(8%),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明显低于对照组14例(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组与双磷酸盐组的25羟维生素D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降钙素组与双磷酸盐组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比较,降钙素组有效率为90%,双磷酸盐组有效率为88%,明显高于对照组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降钙素组与双磷酸盐组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与双膦酸盐均可有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可根据患者接受程度选用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20.
瑞士圣加兰消息:辅助双磷酸盐治疗似能减少原发性乳腺癌妇女的骨和内脏转移。德国研究人员说,他们将试验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正如所料,他们发现在手术时接受辅助双磷酸盐治疗的142例病人的骨转移少于同样数目的未接受治疗的对照者,但是内脏转移也同时减少却是意料之外的。双磷酸盐通常被用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