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妊娠合并肝病 ,是孕妇较常见的病症 ,如同心脏病患者怀孕一样 ,属高危产妇范畴。一般正常妊娠时 ,肝脏就有一定的生理改变 ,妊娠中后期容易出现一些并发症 ,如剧吐、先兆子痫、子痫等 ,可引起肝损害。妊娠还可诱发某些特有肝病 ,如妊娠肝内胆汁淤积 ,急性脂肪肝等。无论是妊娠合并肝病或肝病基础上的妊娠 ,均可增加孕妇体能消耗 ,极易引起流产或早产 ,并导致胎儿死亡。足月妊娠分娩时 ,由于凝血功能障碍 ,可导致大量出血。故妊娠中晚期肝病易趋于重症 ,母婴病死率较高。由于客观的历史原因 ,在广大的农村地区 ,不少综合性医院或妇幼保健机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脐部贴敷剂结合透皮促进剂治疗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根据鲎血细胞基质显色试验,将80例内毒素血症阳性的肝硬化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中药脐部贴敷剂,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3个疗程结束后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血浆内毒素、血浆氨、血清补体C3测定,肝功能、凝血功能及血常规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和疗效比照。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内毒素均显著降低(P<0.05,P<0.01),组间对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总胆红素(TBIL)值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对照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症状积分下降程度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两组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本中药脐部贴敷剂可显著地降低肝硬化内毒素血症,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无明显毒副作用,作为治疗肝硬化内毒素血症的一种新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施维群教授化瘀法治疗肝硬化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以更好地传承与创新。[方法]通过查阅施维群教授关于肝硬化方面的论文、课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门诊跟诊抄方,收集、整理相关典型医案,探究其临证的思路、辨证规律,处方用药,总结并归纳其应用化瘀法治疗肝硬化的学术思想与临证经验,并附验案举隅。[结果]施维群教授认为肝硬化的病机要点是瘀血阻络,治疗时以化瘀法为主,但在进行个体论治时,需结合气、血、阴、阳的偏颇,分别采用行气化瘀、益气化瘀、养血化瘀、温阳化瘀、滋阴化瘀的辨证论治方法;方路上多选用柴胡疏肝散、补中益气汤、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二至丸、血府逐瘀汤等经典方剂加减化裁,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所举医案,疗效颇佳。[结论]施维群教授治疗肝硬化临床经验颇丰,融汇古今,善用活血药物,用药精当,形成严密的诊疗思路,其学术经验值得传承与推广。  相似文献   
4.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HF)是指肝细胞发生坏死及炎症刺激时,肝脏内纤维结缔组织异常增生的病理过程。从现有的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研究机制中我们可以知道,在肝纤维化形成的过程中,肝星状细胞(hepatic satellite cell,HSC)的活化是肝纤维化的中心环节[1]。其中激活的HSC被认为是促进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matrix,ECM)过度沉积的主要细胞,而多种细胞因子参与了肝星状细胞的激活,其  相似文献   
5.
倪伟  施维群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27(6):623-624,637
目的总结分析慢性HBV感染者临床诊断与肝组织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以期对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97例慢性HBV感染者(慢性HBV携带、慢性乙型肝炎)进行临床诊断分析及肝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55例慢性HBV携带者中S0~4分别为31、21、2、1、0例,分别占56.3%、38.1%、3.6%、1.8%、0.0%;G0~4分别为28、23、3、1、0例,分别占50.9%、41.8%、5.5%、1.8%、0.0%;30~40岁年龄段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程度均高于其他两组。97例临床血清检测诊断为HBV感染者肝组织活检免疫组化结果有6例HBsAg阴性,7例HBcAg阴性。结论临床诊断为慢性HBV携带者及慢性肝炎轻度患者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肝脏炎症和纤维化,需要积极的干预治疗。肝组织活检病理诊断为临床诊疗提供巨大帮助,但也有一定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中医证型与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干扰素-γ(IFN-γ)含量的关系。方法:将50例慢乙肝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为湿热中阻、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5型,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2、IL-10、IL-12、IFN-γ水平,同时与20例体检健康者的检测水平相比较。结果:除脾肾阳虚型的IL-10和瘀血阻络型的IL-12低于正常对照组外,其余的证型其检测结果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中医辨证分型各组总体差异明显,P<0.05;中医证型各组间比较,湿热中阻、肝郁脾虚、瘀血阻络及脾肾阳虚的IL-2差异明显,P<0.05,IL-10在各组间无明显差异,肝郁脾虚的IL-12与湿热中阻和肝肾阴虚差异明显,P<0.05,肝郁脾虚的IFN-γ与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差异明显,P<0.05。结论:慢乙肝细胞因子水平与其中医辨证分型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慢乙肝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7.
8.
中西医结合救治肝昏迷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 HB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 ,通常认为 ,HBs Ag、HBe Ag和 HBV- DNA阳性是 HBV感染和复制的重要指标。大量研究表明 ,前S1蛋白 ( Pre- S1蛋白 )作为 HBV血清学又一指标 ,逐渐表现出较高的临床意义 ,Pre- S1蛋白抗原和HBV的活动性复制及感染性有关 [1] 。笔者对 2 1 6例各型 HBV感染者血清 Pre- S1蛋白测定结果及其与HBV标志物、HBV- DNA的关系作一回顾性分析 ,以探讨血清 Pre- S1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2 1 6例均为 2 0 0 0年 1 2月~ 2 0 0 2年 1 2月我院肝科住院和门诊患者 ,男 1 68例 ,女 48例 …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肝病时常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肠源性内毒素血症(In—testinal endotoxemia,IETM)。研究显示IETM发生率与肝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重型肝炎58%~100%,肝硬化79%~92%,慢性肝炎50%~58%,急性肝炎16%~43%”^[1,2]。内毒素作用肝脏后可引起多种损害,如肝病慢性化、肝脏纤维化、重型肝炎、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甚至多脏器功能衰竭等。由于肝脏可摄取血液中80%~90%的内毒素,而血中内毒素升高又反过来加重了肝脏的损伤。IETM对肝病的发展和预后产生重要影响,积极治疗肝病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