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2 毫秒
1.
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焦虑抑郁心理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估糖尿病患者的精神状况,研究组给予心理干预,然后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评分值及研究前后两组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结果:两组糖尿病患者均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研究组心理干预后症状明显改善(P<0.01),且对血糖的控制有显著改善(P<0.01);而对照组改善不明显。结论:对糖尿病患者要重视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其抑郁、焦虑情绪,使血糖更易于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抑郁症共病糖尿病患者的皮质醇水平与帕罗西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抑郁症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其血清皮质醇浓度进行分组,其中皮质醇浓度升高的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皮质醇浓度正常的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均控制血糖的同时使用帕罗西汀治疗8周.检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价患者的抑郁程度,自制问卷调查量表调查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病程信息.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减分率低于对照组、HAMD减分率与HbAlc水平呈负相关(P<0.05);抑郁症共糖尿病患者的皮质醇升高与年龄、运动时间、体制指数、HbAlc水平及HAMD评分等因素相关.结论 抑郁症共病糖尿病患者的皮质醇水平升高的因素主要有年龄、运动时间、体制指数、HbAlc水平及HAMD评分有关,皮质醇水平高患者使用帕罗西汀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首发未用药的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生活事件在其发病机制中的影响。方法 对67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和60例性别、年龄及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进行生活事件量表评定。结果 与正常对照相比,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在负性事件刺激量、总刺激量方面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生活事件的三个领域中患者组的家庭生活事件刺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的负性事件刺激量、总刺激量方面都与汉密尔顿抑郁分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 对于首发、未用药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临床资料的研究发现负性事件刺激量与抑郁症的首发密切相关,其中家庭生活事件比对照组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女性抑郁症患者血清皮质醇和泌乳素(PRL)在抑郁症发作时水平变化及其与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80例符合CCMD-3抑郁症发作的女性患者(抑郁症组)及8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测定血清皮质醇、PRL水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病情严重程度。结果抑郁症组血清皮质醇水平为(249.56±39.59)pg/mL,高于对照组的(156.51±29.37)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7,P<0.01),抑郁症组皮质醇与其HAMD积分呈正相关(r=0.762,P<0.05)。抑郁症组血清PRL水平为(25.13±11.83)μg/L,与对照组的(24.58±11.74)μ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03,P>0.05)。抑郁症组血清皮质醇与PRL间无相关关系(r=0.326,P>0.05)。结论抑郁症女性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增高与其症状严重程度相关,PRL无明显改变。患者血清皮质醇与PRL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理虚解郁方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患者精神情志症状及皮质醇、5-羟色胺(5-HT)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6例CF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给予理虚解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维康福、三磷酸腺苷、谷维素治疗,疗程均为12周。采用心理学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疲劳评定量表(FAI)评价理虚解郁方对CFS患者负性情绪症状的影响,并观察患者血清皮质醇和5-HT水平的变化。结果:①治疗组和对照组FAI量表疗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1%和69.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SCL-90量表各项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而对照组患者除强迫、焦虑外,其余各项评分亦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躯体化、敌对、强迫、抑郁、焦虑评分及总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明显(P<0.05,P<0.01)。③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皮质醇水平显著降低(P<0.05),5-HT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皮质醇、5-H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理虚解郁方能有效缓解CFS患者的精神及躯体症状,促进疲劳状态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皮质醇及5-H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6.
郑蕾  王艺明 《重庆医学》2013,(35):4320-4321
目的研究抗抑郁治疗前后抑郁症患者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的变化及NGF与生活事件、防御方式的关系。方法所有抑郁症患者给予盐酸帕罗西汀治疗6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31例抑郁症患者(研究组)治疗前和治疗6周末及25例正常对照(对照组)血清NGF的含量。对31例抑郁症患者进行生活事件量表(LES)、防御方式问卷(DSQ)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的评定。结果治疗前,研究组血清NG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抗抑郁治疗6周末血清NGF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 NGF参与了郁症患者神经损伤的修复过程,帕罗西汀可调节NGF水平。  相似文献   

7.
吴玉明  梁玉梅  侯霞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2):2003-2005
目的:通过骨肿瘤患者伴发抑郁状态与抑郁症的比较,分析骨肿瘤患者抑郁症状的临床特征。方法: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符合ICD-10抑郁发作的骨肿瘤患者38例和心理科住院治疗的抑郁症患者26例,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为抑郁症状的评估工具,辅助以生活事件量表(LES)和自行设计调查表进行相关因素调查。结果:骨肿瘤组与抑郁症组HAMD总平均分分数分别为21.53±2.01和26.34±6.35,差异有显著性(t=4.466,P<0.01);两组的罪恶感、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迟缓、全身症状和体重减轻等症状的严重程度基本相等,而抑郁情绪、自杀观念、工作和兴趣、激怒、精神焦虑、躯体焦虑、胃肠症状、性症状、疑病等症状,抑郁症组明显重于骨肿瘤组,骨肿瘤组患者自制力明显缺乏。结论:骨肿瘤患者的抑郁症为轻度或中度的抑郁发作,存在自责、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早醒、工作与兴趣下降、迟缓和全身不适等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抑郁的患者70例,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干预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心理行为干预。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治疗后)的HAMD量表评分、糖尿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疗效评价。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DSQL评分、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干预组各项数值较组内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能缓解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绪,有效地控制血糖,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对改善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日常生活自我照顾能力的效果.方法 2型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护理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6个月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值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自我照顾活动量表(SDSCA)的得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及出院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S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SDS得分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P<0.001),但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升高幅度小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患者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及出院后6个月的SDSCA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患者SDSCA得分随着时间延长而升高(P<0.001),观察组患者SDSCA得分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01).结论 个性化护理有利于控制2型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的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自我照顾能力,改善其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糖脂代谢情况。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的6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者测量人体学指标: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计算体重指数及腰围/臀围比值(以下简称腰臀比),BMI=体重/身高2(kg/cm2),检测空腹及餐后血糖(FBS)、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结果:(1)抑郁症组空腹TG及血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HDL值抑郁症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抑郁症组餐后TG及血糖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有一定的糖脂代谢异常,临床医师应该对抑郁症患者的血糖、血脂进行随访监测,以便早期发现、治疗糖脂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的皮质醇分泌状况,探讨其与高血糖之间的关系。方法139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HOMA指数(HOMAIR)、葡萄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g,AUCi);同时检测患者血、尿皮质醇,以及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分泌情况。以52例非糖尿病健康者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糖尿病组中高皮质醇分泌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25.2%vs11.5%)(P<0.05)。糖尿病组08:00血皮质醇、16:00血皮质醇、日平均血皮质醇及尿游离皮质醇检测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中,伴高皮质醇分泌患者的空腹血糖(FPG)、糖负荷2h后血糖(2hPPG)、AUCg及HOMAIR均明显高于皮质醇正常分泌患者(P<0.05)。剔除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及腰围的影响,FPG、2hPPG、AUCg、ISI及HOMAIR等与血、尿皮质醇水平相关。结论糖尿病患者高皮质醇分泌的患病率升高,其血糖升高与高皮质醇分泌互为因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亚临床和肾上腺腺瘤型库欣患者糖代谢紊乱状况。方法对32例亚临床库欣(组1)、33例典型的肾上腺腺瘤型库欣(组2)及40例无功能瘤患者(组3)分别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HOMA指数(HOMA-IR)、葡萄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g,AUCi);同时检测各组患者血和尿皮质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血钾等指标。以5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组4)。结果组1、组2、组3和组4糖代谢紊乱的患病率分别为46.9%、48.5%、27.5%和22.4%;组2患者糖代谢相关指标,如空腹及糖负荷2 h后血糖(FBG及2 h PBG)、空腹及糖负荷2 h后血胰岛素(FIN及2 hPIN)及根据OGTT结果计算的AUCg、AUCi及HOMA-IR均高于其他组,而ISI则低于其他组别;剔除性别、年龄、腰围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BG、2 h PBG、AUCi与血、尿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组1患者皮质醇分泌仅为轻度升高,尚不足以引起库欣综合征典型的临床表现,但糖代谢紊乱和糖尿病的患病率亦升高(15.6%),其FBG、2 h PBG及AUCi等与血、尿皮质醇水平亦相关。结论亚临床及肾上腺腺瘤型库欣患者糖代谢紊乱的患病率明显升高,可能与皮质醇的高分泌状态有关。目的评价亚临床和肾上腺腺瘤型库欣患者糖代谢紊乱状况。方法对32例亚临床库欣(组1)、33例典型的肾上腺腺瘤型库欣(组2)及40例无功能瘤患者(组3)分别行口服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HOMA指数(HOMA-IR)、葡萄糖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g,AUCi);同时检测各组患者血和尿皮质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及血钾等指标。以58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组4)。结果组1、组2、组3和组4糖代谢紊乱的患病率分别为46.9%、48.5%、27.5%和22.4%;组2患者糖代谢相关指标,如空腹及糖负荷2 h后血糖(FBG及2 h PBG)、空腹及糖负荷2 h后血胰岛素(FIN及2 hPIN)及根据OGTT结果计算的AUCg、AUCi及HOMA-IR均高于其他组,而ISI则低于其他组别;剔除性别、年龄、腰围等相关因素的影响,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BG、2 h PBG、AUCi与血、尿皮质醇水平呈正相关。组1患者皮质醇分泌仅为轻度升高,尚不足以引起库欣综合征典型的临床表现,但糖代谢紊乱和糖尿病的患病率亦升高(15.6%),其FBG、2 h PBG及AUCi等与血、尿皮质醇水平亦相关。结论亚临床及肾上腺腺瘤型库欣患者糖代谢紊乱的患病率明显升高,可能与皮质醇的高分泌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首发抑郁症患者的糖代谢情况。方法:对100例首发抑郁症患者及50名健康人进行糖耐量试验(OGTT),并检测其空腹血浆胰岛素的浓度。结果:餐后0 h、餐后1 h、餐后3h血糖值,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症组空腹血糖值、餐后2 h的血糖值、OGTT血糖曲线下面积,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糖耐量减退的发生率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1),抑郁症组糖耐量减退发生率较对照组高。结论:首发抑郁症患者存在一定的糖代谢异常,临床医师应该对抑郁症患者的血糖进行随访监测,以便早期发现、干预、治疗糖代谢性疾病。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囊综合征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 Xu  L Yue  S Tan  S Yang  D Qiu  Y Kong  D Han  R Hu  L Deng  L Li  J Zhang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32(2):303-306
OBJECTIVE: To identif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and hyperinsulinemia. METHODS: Age, body height, body weight, serum estradiol, progesterone, testosterone,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 luteinizing hormone (LH), prolactin (PRL), triiodothyronine (T3), tetraiodothyronine (T4), insulin, 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 and cortisol were measured in 28 patients with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PCOS). RESULTS: Sxiteen patients (57.1% of total) had hyperinsulinemia. Among them one patient was found diabetic. No difference was noted in age, height, body weight, body mass index, serum estradiol, progesterone, testosterone, FSH, LH, PRL, T3, T4, cortisol, and glucose of OGTT between hyperinsulinemia and non-hyperinsulinemia patients. However the LH/FSH ratio (2.4 +/- 1.5) in hyperinsulinemia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1.2 +/- 0.6 in non-hyperinsulinemia patients (P = 0.0125). In addi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asting serum insulin, insulin after OGTT, the insulin/glucose ratio at 30, 120 minutes, 180 minutes, the area under curve of and the insulin, insulin resistant index (IRI) were higher in hyperinsulinemia pateints than in non-hyperinsulinemia patients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fasting insulin level, insulin/glucose ratio were found to be negatively related to 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 and positively related with beta-cell functioning index. CONCLUSION: Hyperinsulinemia and insulin resistance accompany with some of the PCOS patients in China. Further investigations will be necessary to clarify the relevant mechanisms.  相似文献   

15.
罗艺  吕民  刘艳源  胡汉宁  陈薇 《重庆医学》2018,(5):626-628,632
目的 探讨垂体腺瘤(PA)患者胰岛素抵抗(IR)、血清皮质醇水平及昼夜分泌节律情况.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67例PA患者(垂体性Cushing综合征23例,生长激素腺瘤15例,泌乳素瘤16例,无功能性腺瘤13例)作为观察组,选取该院同期体检的49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两组对象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皮质醇等生化指标,计算IR指数(HOMA-IR),并分析患者IR与血清皮质醇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皮质醇昼夜分泌节律紊乱的发生率为58.21%;皮质醇分泌节律异常的PA组患者空腹血清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的皮质醇分泌节律正常的PA组和对照组;垂体性Cushing综合征和生长激素腺瘤组的FINS水平和HOMA-IR均高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显示,垂体性Cushing综合征和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的HOMA-IR与空腹血清皮质醇、FINS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垂体性Cushing综合征和生长激素腺瘤存在IR的发生,这可能与血清皮质醇升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应激对2型糖尿病患者神经内分泌相关激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石立  钟历勇  舒毅 《现代医学》2006,34(5):321-324
目的探讨应激状态下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IR)加重的机制。方法根据患者有无合并应激状态分为应激组和对照组。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浆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以及血清皮质醇、生长素(GH)、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水平的变化。采用Hom amodel:Hom a-IR=(FPG×FINS)/22.5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应激组的FPG、FINS、皮质醇、GH显著升高(P<0.05),T、E2、FSH、LH显著降低(P<0.05)。Hom a-IR与皮质醇、GH呈正相关(P<0.05),与T、E2呈负相关(P<0.05)。结论应激加重IR的机制可能与神经内分泌相关激素的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与高胰岛素血症的关系。方法 检测记录 2 8例 PCOS患者年龄、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 (BMI) ,放免法测定血雌 (E)、孕 (P)、雄激素 (T)、促卵泡生成素 (FSH )、促黄体生成素(L H)、泌乳素 (PRL )、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游离甲状腺素 (T4)、晨 8时及下午 4时皮质醇、空腹胰岛素及口服糖耐量试验 (OGTT)糖负荷后各时点胰岛素含量 ,用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葡萄糖。计算 L H/FSH比值 ,30分钟、12 0分钟、180分钟胰 /糖比 (I/G) ,胰岛素曲线下面积 (AUC)及胰岛素抵抗指数 (IRI) ,血糖水平 ,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ISI) ,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  2 8人中有 16人 (5 7.1% )同时伴有高胰岛素血症 ,其中一人有糖尿病。高胰岛素与非高胰岛素血症患者的年龄 ,身高 ,体重 ,BMI,血 E、P、T,FSH、L H、PRL、T3、T4、晨 8时及下午 4时皮质醇等无差异。但高胰岛素血症组的 L H/FSH比值为 2 .4± 1.5 ,明显高于非高胰岛素血症组 (1.2± 0 .6 ,P=0 .0 12 5 )。其空腹胰岛素 ,OGTT糖负荷后各时点胰岛素 ,30分钟、12 0分钟、180分钟 I/G,AU C及 IRI亦均高于非高胰岛素血症组。而空腹及各时点的血糖水平与非高胰岛素血症的患者无差异。此外 ,高胰岛素血症组病人的空腹胰岛素水  相似文献   

18.
梁皓明  陶领钢  黄峰  古田  梁辉光  韦红日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7):2095-2096,2099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抗抑郁药与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对3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评定,测定血糖,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和正常对照者的空腹胰岛素(FINS)浓度。患者在接受8周SSRI类抗抑郁药治疗后对相关指标进行复测。结果: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胰岛素水平[(30.19±11.81)IU/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00±2.30)IU/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10,P<0.01)。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接受抗抑郁剂治疗前([30.19±11.81)IU/ml]和治疗后([9.91±5.18)IU/ml]胰岛素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48,P<0.01)。结论:2型糖尿病伴抑郁患者存在胰岛功能紊乱,空腹胰岛素水平高,使用SSRI类抗抑郁剂治疗后,胰岛功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9.
黄令一  李爱平  伍丽霞 《西部医学》2012,24(8):1605-1606
目的观察和评价抗焦虑抑郁药物对Ⅱ型糖尿病合并焦虑抑郁状态代谢控制的影响。方法将60例Ⅱ型糖尿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12周为1个疗程。观察组采用氯丙咪嗪、丁螺环酮、阿普唑伦治疗;对照组采用丁螺环酮、百乐眠胶囊治疗。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焦虑抑郁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效果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脂均有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焦虑抑郁药物可以改善Ⅱ型糖尿病人的焦虑抑郁状态,降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  相似文献   

20.
钟玫  毕会民 《广西医学》2005,27(12):1912-1914
目的探讨影响2型糖尿病人的β细胞功能的相关因素。方法对已确诊2型糖尿病的330例住院患者进行测定空腹、餐后2h血糖,空腹、餐后2h胰岛素、血脂、生长激素、糖化血红蛋白、皮质醇、体重指数、24h尿白蛋白排泄率、β细胞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等,B细胞功能用HOMA-β公式[20*FINS/(FPG-3,5)]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用HOMA-IR公式(FINS*FPG/22.5)计算,并分析以上因素与B细胞指数、胰岛抵抗指数的关系。结果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细胞指数、胰岛素抵抗指数与体重指数、生长激素呈正相关,与糖化血红蛋白呈负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可能与肥胖、生长激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