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参照Cochrance协作网制定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电子数据库包括:MEDLINE(1966年-2014年)、Web of Science(1945年-2014年)、万方(1998年-2014年)和CNKI(1915年-2014年)。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相对危险比(RR)与其95%可信区间(95%CI)评价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具体关联。结果最终16项队列研究符合纳入标准进入本meta分析,共包括475937例乳腺癌患者。多因素meta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膳食纤维摄入量与乳腺癌发生风险呈负相关,摄入越高乳腺癌发生风险越低(RR=0.92,95%CI=0.86~0.98,P0.001);然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与乳腺癌发生风险呈正相关,摄入量越高乳腺癌发生风险亦越高(RR=0.99,95%CI=0.91~1.07,P0.001)。结论膳食纤维摄入量与乳腺癌发生风险呈负相关,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乳腺癌发生风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关系。方法 参照Cochrance协作网制定的检索策略进行检索,电子数据库包括:MEDLINE(1966年-2014年)、Web of Science(1945年-2014年)、万方(1998年-2014年)和CNKI(1915年-2014年)。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相对危险比(RR)与其95%可信区间(95%CI)评价膳食纤维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具体关联。结果 最终16项队列研究符合纳入标准进入本meta分析,共包括475937例乳腺癌患者。多因素meta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膳食纤维摄入量与乳腺癌发生风险呈负相关,摄入越高乳腺癌发生风险越低(RR=0.92,95%CI=0.86-0.98,P〈0.001);然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与乳腺癌发生风险呈正相关,摄入量越高乳腺癌发生风险亦越高(RR=0.99,95%CI=0.91-1.07,P〈0.001)。结论 膳食纤维摄入量与乳腺癌发生风险呈负相关,而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乳腺癌发生风险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中国人群中膳食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与胶质瘤的关系。方法 基于1:1个体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对343例胶质瘤患者和343例健康对照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通过食物频率问卷评估三种膳食维生素的摄入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膳食维生素摄入量与胶质瘤风险的关联性,并探索二者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与最低分位数相比,最高分位数的膳食维生素A摄入量与胶质瘤总体风险(OR=0.10,95%CI:0.04~0.30)、星形细胞瘤风险(OR=0.71,95%CI:0.59~0.86)、胶质母细胞瘤风险(OR=0.86,95%CI:0.78~0.96)、低级别胶质瘤风险(OR=0.65,95%CI:0.47~0.91)和高级别胶质瘤风险(OR=0.87,95%CI:0.80~0.94)降低有关,最高分位数的膳食维生素C摄入量与胶质瘤总体风险(OR=0.02,95%CI:0.01~0.08)、星形细胞瘤风险(OR=0.69,95%CI:0.54~0.87)、胶质母细胞瘤风险(OR=0.82,95%CI:0.74~0.91)、低级别胶质瘤风险(OR=0.75,95%CI:0.62~...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价含糖饮料(sugar-sweetened beverages,SSBs)摄入与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发生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系统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data)以及维普数据库(VIP)中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开发表的有关SSBs摄入量与HUA发生风险的观察性研究,严格遵守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提取有效数据,应用Stata v.16.0软件进行异质性检验、亚组分析、回归分析、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检测和剂量-反应分析。结果共纳入参考文献10篇,其中包括1篇病例对照研究和9篇横断面研究,共纳入研究对象66559例,包括HUA患者12108例。分析结果显示,膳食SSBs摄入是HUA发病的风险因素(OR=1.37,95%CI:1.25~1.49),剂量-反应分析结果显示,SSBs摄入量与HUA发病风险之间呈现非线性正相关。结论膳食SSBs摄入与HUA之间存在相关性,高SSBs摄入可以增加HUA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膳食抗氧化剂摄入与脑卒中(cerebral stroke, CS)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万方(Wanfangdata)以及维普(VIP)等数据库中有关膳食途径补充抗氧化剂与CS发生风险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2022年1月。由两名研究者提取RCT中的有效资料,并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4篇文献中的28项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补充总膳食抗氧化剂后CS风险未显著降低(OR=1.04,95%CI:0.98~1.09;Z=1.29,P=0.20>0.05),同时β-胡萝卜素(OR=1.08,95%CI:0.94~1.25;Z=1.12,P=0.26>0.05)、维生素B(OR=1.02,95%CI:0.73~1.42;Z=0.11,P=0.91>0.05)、维生素C(OR=0.92,95...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咖啡每日摄入量与心血管死亡率的关系。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CBM、WanFang Data和CNKI 数据库,搜集有关咖啡摄入量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0年4月。由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文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4.0进行剂量反应meta分析,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26篇队列研究,包括2 046 690例受试者。剂量-反应meta分析结果显示,咖啡摄入量每天每增加1杯心血管死亡率下降约3%(RR = 0.97,95%CI:0.96~0.9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存在一种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 for non - linearity:<0.01)。与不喝咖啡的人群相比,每天喝1~8杯咖啡的人群相对死亡率分别为(RR = 0.90,95%CI:0.87~0.92)、(RR = 0.84,95%CI:0.81~0.87)、(RR = 0.82,95%CI:0.79~0.84)、(RR = 0.81,95%CI:0.78~0.84)、(RR = 0.81,95%CI:0.78~0.84)、(RR = 0.81,95%CI:0.78~0.84)、(RR = 0.82,95%CI:0.79~0.85)、(RR = 0.83,95%CI:0.80~0.87)。与不喝咖啡人群相比,meta分析结果显示喝咖啡人群的相对死亡率平均为(RR = 0.83,95%CI:0.81~0.85),可以降低17%的死亡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饮用咖啡可以降低心血管死亡率,每日饮用2~4杯最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浙江省居民的膳食营养素摄入结构并分析不同的膳食营养素主因子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开展营养干预,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状况监测项目"中浙江省地区成人的膳食调查资料,因子分析获得膳食营养素的主因子及因子得分,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膳食营养素主因子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的关系。结果因子分析获得四个膳食营养素主因子,其总的方差贡献率为77.56%,其中"矿物质+膳食纤维"组可使高血糖危险性降低(OR=0.74,95%CI:0.59,0.93),"胆固醇+硒"组的因子得分与代谢综合征及其组分之间无关联,"供能营养素+维生素"组的Q3可使腹型肥胖危险性增加为(OR=1.45,95%CI:1.02,2.08),"钠灰"组的Q5可分别使MS(OR=1.43,95%CI:1.01,2.03)、高血压(OR=1.58,95%CI:1.15,2.17)及高脂血症(OR=1.57,95%CI:1.15,2.14)的危险性分别增加。结论 "矿物质+膳食纤维"组可降低血糖异常风险性,"供能营养素+维生素"和"钠灰"组可增加MS及其组分异常危险性,结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居民控制脂肪及总能量摄入,保证维生素、矿物质的摄入量,同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并降低钠盐食用量,从而降低MS及其组分异常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顺义区6岁以上儿童少年血脂异常患病现状及膳食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对顺义区6岁以上儿童少年进行膳食及生活习惯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和腰围,检测血浆TC、TG、HDL-C、LDL-C,比较血脂正常与异常儿童少年膳食影响因素差异性。结果顺义区儿童少年血脂异常检出率为16.1%,血脂异常的主要类型是高TG、高LDL-C以及高TC,检出率分别为8.0%、7.6%、5.4%。儿童少年血浆TC水平与膳食纤维的摄入量、身高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血浆TG水平与维生素C的摄入量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与身高、体重、腰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1);血浆HDL-C水平与身高、体重、腰围存在负相关关系(P0.01);血浆LDL-C水平与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存在负相关关系(P0.05),与腰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腰围是儿童少年高甘油三酯血症和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OR=1.260,95%CI 1.144~1.388;OR=1.061,95%CI 1.041~1.081);体重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的危险因素(OR=1.057,95%CI 1.027~1.087;OR=1.048,95%CI 1.030~1.066);膳食烟酸摄入量是高胆固醇血症的保护因素(OR=0.868,95%CI 0.775~0.973),膳食维生素C摄入量是高甘油三酯血症的保护因素(OR=0.987,95%CI 0.975~0.999)。结论北京市顺义区6岁以上儿童少年血脂异常患病率形式严峻,血脂异常与体重、膳食结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维生素E(Vitamin E,VE)水平与宫颈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方法检索1980年至2017年5月期间关于VE与宫颈癌发病关系研究的文献,使用Stata12.0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按照不同指标进行定量合成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7篇文献,包括了2631例宫颈癌病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1)膳食VE摄入水平的最高组比最低组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OR,0.64;95%CI,0.46-0.90),且存在一种线性剂量反应关系(Pfornon-linearity:0.45)。(2)血清VE水平的最高组比最低组与宫颈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有统计学意义(OR, 0.69; 95%CI, 0.57-0.8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在病例对照研究中高水平的血清VE是保护因素,高水平的血清VE在北美洲组和亚洲组是保护因素。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结果显示,本研究Meta分析结果稳定,不存在发表偏倚。结论增加膳食VE摄入量可以降低宫颈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系统评价钙摄入与脑卒中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至2017年10月。纳入钙摄入与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前瞻性队列研究。采用RevMan5.3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3篇队列研究,Meta分析显示:(1)钙摄入最高组与最低组脑卒中发病风险相对危险度合并效应量(RR = 0.92,95% CI: 0.83~1.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钙摄入量与脑卒中发生风险无明显相关性;(2)亚组分析发现膳食钙摄入最高组与最低组脑卒中发生风险合并效应值(RR = 0.82,95%CI:0.73~0.9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高膳食钙摄入可降低脑卒中发生风险;(3)在亚洲人群中,高钙摄入与低钙摄入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高钙摄入时脑卒中发生风险明显降低(RR = 0.78, 95%CI:0.65~0.94, P<0.01)。结论 钙摄入与脑卒中发生风险无明显相关性,但在亚洲人群或膳食钙摄入亚组中,钙摄入是脑卒中发生风险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饮酒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风险(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的关系。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搜集各数据库建库至2021年11月公开发表的有关饮酒与COPD风险的观察性研究。由2位研究者根据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并提取数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2篇队列研究文献和6篇横断面研究文献),共纳入209 489例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最低饮酒量组相比,最高饮酒量组发生COPD的风险无显著变化(RR=0.97, 95%CI:0.87~1.08);与不饮酒组相比,少量或中度饮酒组发生COPD的风险降低(RR=0.87, 95%CI:0.81~0.94);与少量或中度饮酒组相比,过量饮酒组发生COPD的风险无显著变化(RR=1.26, 95%CI:0.98~1.63)。 结论 meta分析结果提示少量或中度饮酒可降低COPD的风险。过量饮酒是否会增加COPD的风险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系统评价油炸食品摄入与乳腺癌发生风险的关系。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数据库(VIP)中公开发表的有关油炸食品摄入与乳腺癌发病风险的观察性研究,严格按照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油炸食品摄入量最高组对比最低组的RR值或OR值及其95%CI,应用meta分析方法合并效应量,并进行异质性检验、亚组分析、meta回归分析、敏感性分析及发表偏倚检测。 结果 共纳入19篇文献,包括20项研究(4项队列研究,16项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油炸食品摄入量与乳腺癌风险无显著关联(RR=1.07,95%CI:0.96~1.19);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油炸食品摄入是乳腺癌的危险因素(OR=2.34,95%CI:1.82~3.00)。 结论 高油炸食品摄入量可能是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黄悦  汪清  陈丹  褚洁 《实用预防医学》2022,29(9):1059-1063
目的 探究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温度与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s,DFU)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性。 方法 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检索并筛选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data)以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公开发表的有关糖尿病患者足部皮肤温度与DFU发生风险关联性的相关文献,应用Stata v16.0和RevMan v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研究文献8篇,其中包括4篇前瞻性队列研究、3篇随机对照试验和1篇病例-对照研究;纳入研究对象804例,包括试验组412例和对照组39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足部皮肤温度升高是DFU的危险因素(RR=1.95,95%CI:1.47~2.58)。剂量-反应分析结果显示,足部皮肤温度与DFU发生风险之间呈线性关系(χ2=9.90,P=0.002;RR=1.17,95%CI:1.06~1.28)。 结论 足部皮肤温度与DFU之间存在相关性,研究结论仍需要更多临床证据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使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血清硒水平与癌症死亡率的关联性以及两者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以及维普数据库(VIP)中公开发表的有关血清硒水平与癌症死亡率关系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2位研究者严格按照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应用Stata 12.0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2篇文献为巢式病例对照研究,5篇文献为队列研究),总样本量为36 861例。使用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值,meta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清硒水平与人群癌症死亡率呈负相关关系(RR=0.76,95%CI:0.59~0.98);剂量-反应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硒浓度每增加50 ng/ml可以明显降低人群癌症死亡率(RR=0.86,95%CI:0.81~0.91)。 结论 高血清硒水平可以降低人群癌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无针接头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关于无针接头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相关并发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3月。2名研究者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应用Stata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9个随机对照试验(RCT)4 052例患者,其中27篇文献比较无针接头和肝素帽相关并发症,2篇文献比较无针接头和三通接头相关并发症。Meta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无针接头的中心静脉置管患者CRBSI发生率(RR=0.25,95%CI:0.18~0.35)、堵管发生率(RR=0.17,95%CI:0.13~0.23)、回血发生率(RR=0.11,95%CI:0.08~0.15)、静脉炎发生率(RR=0.21,95%CI:0.11~0.41)、针刺伤发生率(RR=0.12,95%CI:0.03~0.43)及拔管发生率(RR=0.100,95%CI:0.038~0.259)均低于肝素帽/三通接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无针接头可以降低中心静脉置管患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系统评价新鲜取卵周期中囊胚期和卵裂期胚胎移植后单胎分娩的新生儿结局。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截至2020年11月),查找关于囊胚期和卵裂期新鲜胚胎移植后单胎分娩新生儿结局的相关研究。评价者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要求的研究13篇。总体分析结果显示,与卵裂期胚胎移植相比,囊胚期胚胎移植后极早产儿(VPTB,RR=1.17,95%CI:1.08~1.26,P<0.000 1)和大于胎龄儿(LGA,RR=1.11,95%CI:1.04~1.19,P=0.002)发生率显著增高,小于胎龄儿(SGA,RR=0.85,95%CI:0.78~0.93,P=0.000 6)发生率显著降低,而早产儿(PTB,RR=1.10,95%CI:0.98~1.22,P=0.09)、低出生体质量儿(LBW,RR=1.00, 95%CI:0.94~1.07,P=0.90)和极低出生体质量儿(VLBW,RR=0.99,95%CI:0.89~1.10,P=0.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北美洲囊胚组新生儿PTB发生率显著高于卵裂期胚胎组(RR=1.28,95%CI:1.23~1.33,P<0.000 01)。结论: 在新鲜移植周期单胎出生的新生儿中,与卵裂期胚胎移植相比,囊胚移植后VPTB、LGA的风险增高,SGA的风险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进行孕期摄入维生素D对婴幼儿哮喘发生率影响的系统分析。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数据库、OVID数据库,收集国内外关于孕期摄入维生素D对婴幼儿哮喘发生率影响的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5篇前瞻性队列研究文献和4篇RCT文献纳入研究。1)对5项前瞻性队列研究进行描述性分析显示,孕期饮食维生素D摄入量高的孕妇比摄入量低的孕妇其后代发生哮喘及喘息的几率较小,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2)对4项RCT中的2项进行Meta分析,共1 355组孕妇-婴幼儿纳入研究,其中补充维生素D组683例,安慰剂对照组672组,结果显示补充维生素D组的孕妇比安慰剂组的孕妇后代发生婴幼儿哮喘的风险较小(OR=0.71,95%CI:0.54~0.92,P=0.01)。结论 孕期摄入较大剂量的维生素D有助于减少婴幼儿哮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株洲市气象因子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为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0-2016年株洲市手足口病日发病数据及日气象数据,在描述其数据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气象因子与手足口病发病的关系及其滞后效应。 结果 2010-2016年株洲市共报告手足口病病例53 877例,其中2016年报告病例最多,为12 355例;发病呈现双高峰状态。株洲市气温、风速和日照时数与手足口病发病呈正相关(P<0.05),气压、相对湿度与手足口病发病呈负相关(P<0.05)。以气温18.18 ℃为参照,日平均气温在30.6 ℃,滞后0 d时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RR)值最高,为1.28(95%CI:1.12~1.46),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最低气压1 003.58 hpa为参照,日最低气压在1 032.2 hpa,滞后25 d时RR值最高,为1.68(95%CI:0.97~2.93);以风速3.8 m/s为参照,日均最大风速在0 m/s,滞后0 d时RR值最高,为1.17(95%CI:0.92~1.49);以相对湿度74.8%为参照,日均相对湿度在28%,滞后2 d时RR值最高,为1.61(95%CI:0.81~3.17);以日照时数4.18 h为参照,日均日照时数在13 h,滞后0 d时RR值最高,为1.06(95%CI:0.97~1.17),以上四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气象因子是影响株洲市手足口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对手足口病发病的影响呈非线性且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海淀区35岁及以上体检人群膳食模式的特点,并探讨不同的膳食模式与高血压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高血压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膳食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于2021年6—11月,对在解放军总医院第六医学中心进行体检的612名35~80岁的北京市海淀区常住居民进行食物摄入频率问卷调查。利用因子分析建立膳食模式,并根据因子得分将每种膳食模式由低到高划分为T1(低分位)、T2(中分位)和T3(高分位),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膳食模式得分水平与高血压患病风险的关系。 结果 612名调查对象中,共检出高血压患者187名,患病率30.56%。分析结果显示,北京市海淀区中35岁及以上体检人群的4种主要膳食模式分别为传统膳食模式、畜肉及鱼虾模式、果蔬奶类模式和加工腌制食品模式。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畜肉及鱼虾模式得分为T2和T3水平者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是得分为T1水平者的1.751倍(OR=1.751,95%CI:1.050~2.920)和1.923倍(OR=1.923,95%CI:1.128~3.278);加工腌制食品模式得分为T2和T3水平者高血压患病风险分别是得分为T1水平者的2.081倍(OR=2.081,95%CI:1.248~3.471)和1.956倍(OR=1.956,95%CI:1.148~3.334);果蔬奶类模式得分为T2和T3水平者,高血压患病风险是得分为T1水平者的0.542倍(OR=0.542,95%CI:0.337~0.873)和0.139倍(OR=0.139,95%CI:0.077~0.250)。 结论 不同膳食模式与高血压患病风险有关。畜肉及鱼虾膳食模式和加工腌制食品膳食模式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而果蔬奶类膳食模式是高血压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