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2 毫秒
1.
王娟  张婕  纪孝联 《安徽医学》2020,41(8):876-879
目的 检测miR-1915-3p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胃癌细胞MGC-803、SGC-7901、MKN-45和永生化胃上皮细胞GES-1中miR-1915-3p的相对表达水平;转染实验将miR-1915-3p质粒和对照质粒(miR-NC)转染至MGC-803和SGC-7901中,分别设置MGC-803细胞miR-1915-3p组和miR-NC组及SGC-7901细胞miR-1915-3p组和miR-NC组;细胞增殖实验和凋亡实验分别检测miR-1915-3p组和miR-NC组细胞的光密度(OD)值和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iR-1915-3p组和miR-NC组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MGC-803、SGC-7901、MKN-45细胞中miR-1915-3p的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46±0.06)、(0.42±0.05)、(0.33±0.04),均低于GES-1细胞中miR-1915-3p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MGC-803细胞中,miR-1915-3p组与miR-NC组相比,OD值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弱(P均<0.05);SGC-7901细胞中,miR-1915-3p组与miR-NC组相比,OD值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弱(P均<0.05)。结论 miR-1915-3p在胃癌细胞系中表达降低,上调miR-1915-3p的表达可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减弱Bcl-2蛋白表达以促进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小RNA miRNA-885-3p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检测miRNA-885-3p在4种胃癌细胞株(SGC-7901、MGC-803、BGC-823、AGS)以及人胃正常黏膜GES-1细胞中的表达。将mimic(miRNA-885-3p模拟物)或miRNA-NC转染SGC-7901细胞后,分为3组:miR-mimic组(mimic转染)、miR-NC组(miRNA-NC转染)、空白对照组(未经转染),采用CCK-8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增殖情况,采用伤口愈合实验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结果 miRNA-885-3p在SGC-7901、MGC-803、BGC-823、AGS胃癌细胞株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在人胃正常黏膜GES-1细胞中的表达(P<0.05),在miR-NC组、空白对照组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在miR-mimic组SGC-7901细胞中的表达(P<0.05)。miR-mimic组SGC-7901细胞活力、迁移距离及侵袭细胞数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和miR-NC组(均P<0.05)。结论 miRNA-885-3p在胃癌细胞中低表达,其抑制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R-431-5p靶向MDM2对白血病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 qRT-PCR检测白血病患者、正常人骨髓细胞和白血病细胞HL-60、K562中miR-431-5p的表达。以K562细胞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miR-NC组(转染miR-NC)、miR-431-5p组(转染miR-431-5p)、miR-431-5p+pcDNA3.1组(miR-431-5p和pcDNA3.1共转染)和miR-431-5p+pcDNA3.1-MDM2组(miR-431-5p和pcDNA3.1-MDM2共转染)。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MDM2、CyclinD1、P21、Bax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和Western blot验证miR-431-5p和MDM2的靶向关系。结果与正常人骨髓细胞相比,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和白血病细胞HL-60、K562中miR-431-5p的表达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NC组相比,miR-431-5p组K562细胞MDM2、Cyclin D1和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下调,P21和Bax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细胞的增殖活力显著减弱,凋亡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miR-431-5p+pcDNA3.1组比较,miR-431-5p+pcDNA3.1-MDM2组K562细胞MDM2、Cyclin D1和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升高,P21和Bax蛋白的表达明显降低,细胞的增殖活力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R-431-5p通过靶向下调MDM2可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促进白血病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4.
隐丹参酮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隐丹参酮(CPT)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CPT作用于人胃癌细胞SGC-7901,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的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Real Time RT-PCR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p53和p21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p53和p21表达的变化。结果 CPT作用于人胃癌细胞SGC-7901 24 h后,可明显抑制细胞生长,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在转录水平上调促细胞凋亡蛋白Bax和p53 mRNA的表达,下调抑制细胞凋亡蛋白Bcl-2 mRNA的表达;在翻译水平上调促细胞凋亡蛋白Bax和p53的表达,下调抑制细胞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论 CPT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诱导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途径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miR-431-5p对胰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的影响和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qRT-PCR检测人正常胰腺上皮细胞hTERT-HPNE和胰腺癌细胞CFPAC-1和PANC-1中miR-431-5p表达水平。转染miR-431-5p模拟物至胰腺癌CFPAC-1细胞中过表达miR-431-5p后,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中Cyclin D1、p21、Bax、Bcl-2、E-cadherin、MMP-2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431-5p与AKT1的调控关系。结果与hTERT-HPNE细胞相比,胰腺癌细胞PANC-1和CFPAC-1中miR-431-5p表达量降低(P < 0.05)。过表达miR-431-5p后,CFPAC-1细胞活性、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降低,凋亡率升高,Cyclin D1、Bcl-2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21、Bax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P < 0.01)。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miR-431-5p在CFPAC-1细胞中靶向负调控AKT1表达。同时过表达miR-431-5p和AKT1后,CFPAC-1细胞活性、迁移和侵袭细胞数升高,凋亡率降低,Cyclin D1、Bcl-2和MMP-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21、Bax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miR-431-5p通过靶向抑制AKT1降低胰腺癌CFPAC-1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促进细胞凋亡,可能是胰腺癌的潜在分子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iR-27a对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分别构建miR-27a过表达和敲除FOXO1的SGC-7901细胞株,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凋亡和自噬相关蛋白p53、BCL-2、LC3I、LC3II水平,同时检测上调及下调miRNA-27a的胃癌细胞FOXO1的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分析法验证miR-27a的靶基因。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 检测miR-27a高表达质粒、miR-27a低表达质粒的转染效率,并检测过表达/敲低miRNA-27a的胃癌细胞中FOXO1 mRNA的水平。结果:(1)上调miR-27a的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上调,p53水平下降,自噬相关蛋白LC3I、LC3II的表达较对照组下调(P<0.05)。而敲低胃癌细胞中FOXO1后得到了与上调miR-27a相似的实验结果。(2)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验证结果显示miR-27a与FOXO1存在靶点关系。miR-27a高表达质粒、miR-27a低表达质粒分别成功转染至胃癌细胞中。上调或下调胃癌细胞中miR-27a后,SGC-7901细胞中FOXO1 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FOXO1基因表达在蛋白水平相应下调或上调。结论:体外实验中,miR-27a可通过靶向抑制FOXO1的表达抑制胃癌细胞凋亡,miR-27a/ FOXO1轴可以为胃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许超超  金嵘  颜小丹  叶丽萍 《浙江医学》2018,40(3):231-234,239
目的探索靶向沉默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FGFR1)表达对胃癌细胞SGC-7901生长及凋亡的影响。方法通过Westernblotting法研究FGFR1蛋白在胃癌细胞SGC-7901以及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表达情况;设计合成特异性针对FGFR1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及阴性对照-siRNA(NC-siRNA);采用瞬时转染法将siRNA转入胃癌细胞SGC-7901中,Westernblotting法检测转染siRNA-FGFR1后对SGC-7901细胞中FGFR1蛋白表达的影响。通过MTT法检测siRNA-FGFR1对SGC-7901细胞增殖抑制的时间-效应关系,以及克隆集落形成实验检测siRNA-FGFR1对SGC-7901细胞克隆集落形成的影响;采用Hoechst染色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siRNA-FGFR1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与人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相比,胃癌细胞SGC-7901的FGFR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5);siRNA-FGFR1转染SGC-7901细胞后,FGFR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胃癌细胞增殖生长曲线提示,用siRNA技术沉默胃癌细胞中FGFR1的表达后,相较于空白组和NC-siRNA组,siRNA-FGFR1组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另外胃癌细胞SGC-7901克隆集落形成明显受抑制;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正常组与NC-siRNA组中胃癌SGC-7901细胞早期凋亡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iRNA-FGFR1组细胞早期凋亡百分比显著升高(P<0.01)。结论siRNA-FGFR1可抑制FGFR1蛋白在人胃癌细胞SGC-7901中的表达,并抑制胃癌细胞的生长,促进其凋亡。以FGFR1为靶点的小RNA干扰技术有望成为胃癌靶向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韦曙霞  龚辉  陈燕  官亮 《江西医学院学报》2009,49(10):22-24,43,F0002
目的研究人p73β基因转染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生物学影响,探讨p73β基因抑制SGC-7901细胞增殖的机制。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瞬时转染SGC-7901细胞,转染重组质粒pcDNA3.1-p73β(SGC-7901-pcDNA3.1-p73β组)和空载质粒pcDNA3.1-N0(SGC-7901-pcDNA3.1-N0组),并用未转染质粒具有相同遗传背景和代数的SGC-7901细胞作为空白对照(SGC-7901组)。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P73β、p21、c-myc表达量变化,MTT法观察细胞增殖的活力,原位细胞凋亡检测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RT-PCR检测发现SGC-7901-pcDNA3.1-p73β组细胞与SGC-7901-pcDNA3.1-N0和SGC-7901两对照组相比,其p73β表达明显增高,p21相对表达量明显增多,c-myc相对表达量明显减少。与两对照组相比,SGC-7901-pcDNA3.1-p73β组细胞增殖率明显减弱,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p73β基因可以促进SGC-7901细胞内p21基因的表达,抑制c-myc基因表达。p73β基因可降低胃癌细胞增殖力,诱导胃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王荣国  李凯强  章志坚  王强 《浙江医学》2016,38(12):925-927
目的观察山竹提取物(GME)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情况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新型四氮唑盐法(MTS)检测GME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GME对SGC-7901细胞凋亡和诱导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采用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GME对BGC-7901细胞的PTEN、Bax、Bcl-2表达的影响。结果GME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P<0.05),与阳性对照组5-氟尿嘧啶(5-FU)相比抑制率也较高(P<0.05),其半数抑制浓度为:7.89滋g/ml。经5、7.5滋g/ml的GME处理24h后,可有效促进SGC-7901细胞凋亡(P<0.05),ROS水平的累积;GME相同方式处理后,SGC-7901细胞中PTEN和Bax的蛋白表达量上调,Bcl-2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GME能够显著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增殖,能够诱导SGC-7901细胞ROS水平的累积,并通过影响PTEN、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组分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线粒体自噬及凋亡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SGC-7901细胞),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组分低剂量组(SGC-7901细胞+25 mg·L~(-1))、中剂量组(SGC-7901细胞+37.5 mg·L~(-1))、高剂量组(SGC-7901细胞+50 mg·L~(-1))。噻唑蓝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培养72 h后细胞增殖抑制率;透射电镜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Lyso-Tracker Red荧光染色观察SGC-7901细胞自噬情况;荧光TUNEL染色观察SGC-7901细胞凋亡情况;JC-1染色检测SGC-7901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BNIP3、Beclin-1、LC3Ⅰ/LC3Ⅱ、Cyt C、Caspase-8、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组分各剂量组均显著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P0.01)。与对照组比较,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组分各剂量组细胞均出现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线粒体自噬及细胞凋亡现象(P0.01),BNIP3、Beclin-1、Cyt C、Caspase-8、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0.01),LC3Ⅰ/LC3Ⅱ比值降低(P0.01)。结论: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药对组分对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线粒体自噬的同时,激活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采用慢病毒过表达胃癌细胞中Toll样受体4(TLR4)基因,探讨其对胃癌细胞自噬的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 方法 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胃癌BGC-823细胞和SGC-7901细胞分为未感染组、阴性对照病毒组和基因过表达组,分别给予无慢病毒感染、空载体慢病毒和过表达TLR4慢病毒稳定感染。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正常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及胃癌BGC-823细胞、SGC-7901细胞、HGC-27细胞和MGC-803细胞中TLR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活性,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TLR4、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磷酸化PI3K/磷酸化Akt(p-PI3K/p-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和磷酸化mTOR(p-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及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Beclin1和p62)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BGC-823细胞、HGC-27细胞和MGC-803细胞中TLR4蛋白表达水平高于胃黏膜上皮GES-1细胞。与未感染组和阴性对照病毒组比较,过表达TLR4组BGC-823细胞和SGC-7901细胞中TLR4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未感染组和阴性对照病毒组比较,过表达TLR4组BGC-823细胞和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阴性对照病毒组比较,过表达TLR4组BGC-823细胞和SGC-7901细胞中TLR4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GC-823细胞中Beclin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SGC-7901细胞中LC3和Beclin1 mRNA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未感染组和阴性对照病毒组比较,过表达TLR4组BGC-823细胞和SGC-7901细胞中LC3和Beclin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62、p-PI3K、p-Akt和p-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 结论 过表达TLR4基因可以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自噬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反义核酸技术封闭胃癌细胞的谷氨酰胺酶(glutaminase,GA)基因,观察反义GAcDNA对胃癌细胞恶性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含有GAcDNA片段的反义真核表达载体pcDNA3.0/GA,经脂质体介导转入胃癌细胞SGC-7901(命名为SGC-7901^GA),并对胃癌细胞生长曲线、细胞核增殖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软琼脂克隆形成试验进行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8GC-7901^GA在各时相点的细胞生长数目显著性降低(P〈0.05),PCNA表达较对照组显著下降,在软琼脂上克隆形成数减少。提示SGC-7901^GA生长速度减慢,增殖活性明显减弱。结论通过特异性抑制GA基因的表达,反义GAcDNA对胃癌细胞恶性增殖能力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L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LAT1)与其异二聚体CD98hc在胃癌细胞SGC-7901中的表达及LAT1对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胃癌细胞SGC-7901分为1、10、100μmol/L BCH干预和空白对照共4组,RT-PCR、IF与Western blot检测胃癌细胞SGC-7901中LAT1与CD98hc mRNA、蛋白的表达。不同浓度的BCH作用于胃癌细胞SGC-7901 48 h后,新型四唑氮盐(MTS)比色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分布情况,Transwell细胞迁移小室检测各组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 LAT1及其异二聚体CD98hc在胃癌细胞SGC-7901中呈高表达。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随着BCH浓度的提高,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能力与迁移能力逐渐降低。细胞周期分析发现,BCH处理的胃癌细胞组S期细胞减少,而G0/G1期细胞增加(P<0.05)。结论 LAT1及其异二聚体CD98hc在SGC-7901细胞中有表达,LAT1可能促进SGC-7901细胞的增殖,加快细胞周期进程,增强SGC-7901细胞的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4.
Zhang YR  Zhu JS  Wang XY  Xu ZP  Zhou Z  Wang L  Sun Q  Zhu L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11):1029-1035
目的:探讨氧化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小剂量紫杉醇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chemokinereceptor 4,CXCR4)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法观察氧化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小剂量紫杉醇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氧化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小剂量紫杉醇对人胃癌SGC-7901细胞中VEGF、CXCR4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单独使用40μg/mL氧化苦参碱注射液或小剂量(20μg/mL)紫杉醇作用于SGC-7901细胞后,与对照组比较,除了20μg/mL紫杉醇对VEGF在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外(P〉0.05),两者均能抑制细胞增殖,减少VEGF、CXCR4在mRNA及蛋白水平的表达(P〈0.01);两者联用后能明显降低SGC-7901细胞VEGF、CXCR4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单用小剂量紫杉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氧化苦参碱注射液联合小剂量紫杉醇具有明显的抑制人胃癌SGC-7901细胞VEGF和CXCR4的作用,这可能是氧化苦参碱注射液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曲古抑菌素A(TSA)对人胃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及bcl-2、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MTT法检测不同浓度TSA作用不同时间后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TSA作用48 h后的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胃癌细胞中bcl-2、caspase-3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不同浓度TSA作用不同时间后,随着时间延长及浓度增高,细胞的增殖抑制明显,呈现明显时间-效应关系及剂量效应关系;与阴性对照组比较,随着TSA浓度的增加,胃癌细胞SGC-7901的早期凋亡率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胃癌细胞中bcl-2 mRNA随TSA浓度的增高,表达逐渐下调,而caaspase-3mRNA随TSA浓度的增高表达逐渐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A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具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呈时间与剂量依赖性;能诱导人胃癌细胞SGC-7901发生早期凋亡能诱导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发生早期凋亡;TSA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与诱导凋亡作用可能与bcl-2 mRNA表达下调、caspase-3mRNA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西药联合逆转胃癌多药耐药亚系SGC-7901/ADR细胞MRP介导的耐药性作用。方法:以SGC-7901/ADR细胞为靶细胞,以不加药组为阴性对照组,5-FU组、斑贞1号组、班贞1号+5-FU组、班贞1号+5-FU+TMP组为实验组,采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SGC-7901/ADR细胞在不同药物作用下MRP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5-FU组与阴性对照组比较,耐药细胞MRP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MRP参与SGC-7901/ADR细胞对5-FU的多药耐药性;其他实验组组间比较及与阴性对照组比较,MRP mRNA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西药联合组(斑贞1号+5-FU+TMP)MRP mRNA表达量最低(仅为0.07)。结论:中西药联合可以克服SGC-7901/ADR细胞由MRP介导的多药耐药性,为当前胃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当归红芪超滤物(UFE-AH)对X射线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阐明其可能的机制。 方法 体外培养 HUVECs,采用不同剂量(0、2、4、6、8和10 Gy)X射线辐射,筛选出最佳辐射剂量(6 Gy);用不同浓度(0、50、100、200、400、600、800和1 000 μg·L-1)UFE-AH干预HUVECs,筛选出最佳促增殖浓度(100、200和400 μg·L-1)。实验分为空白组、模型组(6 Gy X射线)、低剂量UFE-AH组(6 Gy X射线+100 μg·L-1 UFE-AH)、中剂量UFE-AH组(6 Gy X射线+200 μg·L-1 UFE-AH)和高剂量UFE-AH组(6 Gy X射线+400 μg·L-1 UFE-AH)。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超微结构,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 X 蛋白(Bax)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 结果 CCK-8法检测,与0 Gy比较,当辐射剂量大于2 Gy时,辐射后48和72 h X射线对HUVECs的抑制率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升高(P<0.05或P<0.01),6 Gy及6 Gy以上辐射剂量细胞抑制率升高更明显(P<0.01)。与0 μg·L-1 UFE-AH比较,100、200、400和600 μg·L-1UFE-AH作用时细胞存活率升高(P<0.05或P<0.01),且100、200和400 μg·L-1UFE-AH作用24、48和72 h时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和高剂量UFE-AH 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UFE-AH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降低(P<0.01)。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空白组细胞膜完整,胞质较均匀,线粒体呈卵圆形,未见明显肿胀,胞内可见少量溶酶体;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重度肿胀,细胞膜多处破损,胞质稀松且出现多个空泡区,细胞核呈轻度不规则形,线粒体数量明显减少,呈轻度或中度肿胀,基质变浅且不均,线粒体少部分嵴局部断裂、变短,胞内可见较大量自噬溶酶体(ASS);与模型组比较,低、中和高剂量UFE-AH组细胞肿胀减轻,胞内细胞器空泡逐渐减少,线粒体肿胀减轻,数量增多,胞内可见一定量ASS,但仍未恢复正常。Western blotting 法检测,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细胞中PI3K、p-Akt、Bcl-2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及Bax/Bcl-2比值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中和高剂量 UFE-AH组细胞中PI3K、p-Akt、Bcl-2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及Bax/Bcl-2比值明显降低(P<0.01)。 结论 一定剂量的UFE-AH对X射线引起的HUVECs 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UFE-AH影响HUVECs中PI3K、Akt、p-Akt、VEGF、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8.
钙离子结合蛋白S100A16对胃癌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钙结合蛋白S100A16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对胃癌细胞SGC?7901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S100A16在胃癌和相应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检测正常胃上皮细胞GES?1以及胃癌细胞MGC?803和SGC?7901中S100A16的表达水平。将S100A16高表达质粒和干扰质粒分别转染至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中,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S100A16的表达。采用磺酰罗丹明B(sulforhodamine B,SRB)比色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的增殖能力。采用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在胃癌组织及胃癌细胞中,S100A16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相应癌旁组织及正常胃上皮细胞。SRB染色和克隆形成实验显示,过表达S100A16会增加SGC?7901细胞的增殖能力,敲低S100A16后增殖能力降低。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显示,过表达S100A16会增加SGC?7901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敲低S100A16则会降低。免疫共沉淀实验显示在胃癌细胞SGC?7901中,S100A16与YBX?1存在结合。结论:胃癌组织及细胞中S100A16的表达明显上调,S100A16在胃癌中的异常表达可能是由于与YBX?1的相互结合,进而促进胃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从而影响胃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川芎嗪(TMP)、班贞1号联合5-氟脲嘧啶(5-FU)对人胃癌SGC7901/ADR细胞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以SGC-7901/ADR细胞为靶细胞,以不加药组为阴性对照组,分别以5-FU组、斑贞1号组、斑贞1号+5-FU组及班贞1号+5-FU+TMP(中西药联合)组为实验组,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SGC-7901/ADR细胞在不同药物作用下Bcl-2、Bax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5-FU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Bcl-2、BaxmRNA表达及Bcl-2/Bax比值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药联合组BaxmRNA表达明显增高,Bcl-2mRNA表达及Bcl-2/Bax比值明显降低,与阴性对照组及其他实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可诱导人胃癌SGC7901/ADR细胞凋亡,从而逆转了SGC7901/ADR细胞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基因、下调Bcl-2基因表达,降低Bcl-2/Bax的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