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 评价健康体检中彩色高频超声用于诊断不同性质甲状腺结节的价值。方法 以150例经超声诊断为甲状腺结节异常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甲状腺手术标本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超声诊断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结果 150例患者中均为单一甲状腺结节,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良性甲状腺结节102例、恶性48例。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微钙化用于预测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度最高,为98.1%(χ2 = 45.67,P = 0.001),其次为甲状腺结节纵横比 > 1(92.1%;χ2 = 34.06,P = 0.001)、中央型血流(82.0%;χ2 = 13.29,P = 0.001)、不规则晕环(76.0%;χ2 = 6.15,P = 0.008)和低回声(70.3%;χ2 = 10.63,P = 0.001)。超声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94.1%、阳性预测值为88.9%、阴性预测值为100.0%、准确度为96.0%(χ2 = 41.830,P < 0.001)。结论 彩色高频超声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准确度较高,微钙化和甲状腺结节纵横比 > 1用于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参考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诊断卵巢囊肿良恶性的价值。方法 以2018—2021年接受诊疗的临床疑似或可触及的子宫附件肿块患者,且接受灰阶超声图像、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及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C)为研究对象。计算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以PI最低值 < 1.0或RI最低值 < 0.4定义该卵巢囊肿为恶性。以FNAC检测结果为金标准,评价灰阶超声图像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鉴别卵巢囊肿良恶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和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180例卵巢囊肿患者中,经FNAC确诊卵巢恶性病变81例、卵巢良性病变99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上,75例卵巢恶性病变患者卵巢囊肿出现血流信号(92.59%)、42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卵巢囊肿出现血流信号(4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49.29,P < 0.01)。囊肿内出现血流信号的75例卵巢恶性病变患者中,75例患者PI值均 < 1.0,24例患者RI值< 0.4;囊肿内出现血流信号的42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中,15例患者PI值 < 1.0,未见RI值 < 0.4的患者;囊肿内出现血流信号的卵巢良、恶性病变患者PI值 < 1.0和RI值 < 0.4比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 = 62.68,P < 0.01;χ2 = 16.91,P < 0.01)。灰阶超声图像用于鉴别卵巢囊肿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和NPV分别为51.85%、75.76%、63.64%和65.79%,灰阶超声图像 +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鉴别卵巢囊肿良恶性的敏感度、特异度、PPV和NPV分别为81.48%、93.94%、91.67%和86.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 = 16.00、12.73、15.90、12.44,P 均 < 0.01)。结论 灰阶超声图像具有诊断卵巢囊肿的价值,联合应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和灰阶超声图像可提高卵巢囊肿良恶性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探讨乳腺钼靶数字摄影技术在女性乳腺占位性病变中诊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6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所有患者实施乳腺钼靶数字摄影,而后对所有患者乳腺肿块活组织实施病理学检查,记录并对比检查结果。结果 钼靶数字摄影的诊断结果与病理学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乳腺癌的发病年龄经钼靶数字摄影及病理学检查后均显示为≥ 40岁者的比例显著高于< 40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钼靶数字摄影技术的敏感度为97.87%(92/94),特异度为100.00%(2/2),准确度为97.92%(94/96)。结论 乳腺钼靶数字摄影技术对于女性乳腺占位性病变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且准确性较高,值得在临床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湖北省全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乙肝)免疫水平,为制定乙肝的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于2015—2018年选取湖北省8个市(15个县、45个社区)开展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水平监测。 结果 湖北省全人群HBsAg携带率为2.67%、HBsAb 阳性率为66.08%;HBsAg携带率和HBsAb 阳性率在地区(HBsAg: χ2=60.430,P=0.000; HBsAb: χ2=215.599,P=0.000)、年龄(HBsAg: χ2=109.341,P=0.000; HBsAb: χ2=265.578,P=0.000)、职业(HBsAg: χ2=70.919,P=0.000; HBsAb: χ2=480.782,P=0.000)、免疫史(HBsAg: χ2=36.725,P=0.000; HBsAb: χ2=27.653,P=0.000)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0岁以上(≥5.64%)、工人(7.59%)、农民(5.99%)和服务人员(5.45%)人群HBsAg携带率偏高,7~14岁(57.06%)、农民(58.98%)、学生(60.71%)和工人(60.76%)HBsAb阳性率偏低。 结论 湖北省乙肝防控取得一定成绩,但仍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重点人群(20岁以上、工人、农民、服务人员和学生)乙肝疫苗接种率,开展补充免疫等,有利于降低乙肝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6年2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临床表现为乳腺导管内癌症状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手术诊断及治疗,所有患者术前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术后行病理检查,检查资料保存完整。分别统计患者的钼靶X线摄影诊断结果和超声诊断结果,分级≥4级为恶性,<4级为阴性,以手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别计算钼靶X线摄影、超声诊断及钼靶X线摄影联合超声诊断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特异度为52.27%,灵敏度为67.86%,准确度为62.50%;超声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特异度为47.73%,灵敏度为60.71%,准确度为63.28%;超声联合钼靶X线摄影诊断乳腺导管内癌的特异度为52.27%,灵敏度为71.43%,准确度为64.84%。结论钼靶X线摄影对疑似乳腺导管内癌患者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均明显高于超声诊断,但超声联合钼靶X线摄影诊断的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度更高,临床采用钼靶X线摄影联合超声诊断可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为患者治疗方案选取提供丰富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口腔全景和低剂量CT扫描在诊断创伤性恒中切牙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78例(312颗)经临床证实为恒中切牙脱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经口腔全景摄片和低剂量CT检查(进行各向同性的容积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组(MPR)和曲面重建(CPR)),评价口腔全景片和低剂量CT对恒中切牙脱位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口腔全景摄片确诊脱位77颗,漏诊14颗,18颗误诊为脱位;低剂量CT确诊86颗,漏诊5颗,7颗误诊为脱位;口腔全景摄片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84.6%、91.9%、89.7%,低剂量CT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94.5%、96.8%、96.2%,二者比较敏感度(χ2 = 4.76,P = 0.029)、特异度(χ2 = 5.13,P = 0.024)、准确度(χ2 = 9.781,P = 0.002)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低剂量CT可清晰显示恒中切牙脱位,与口腔全景片比较,能显著提高恒中切牙脱位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分析行业体检胸部X射线透视阳性结果,了解平顶山市食品和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健康状况及X射线透视辐射防护情况,为X射线透视在行业体检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17年平顶山市从业人员X射线胸部透视阳性结果,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统计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共体检72 020人,阳性人数1 456例,阳性率为2.02%,其中检出活动性肺结核78例,阳性率为0.11%(78/72 020)。活动性肺结核阳性率各年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28,P=0.920),不同性别(χ2=12.268,P<0.001)、年龄(χ2=346.204,P<0.001)和文化程度(χ2=14.629,P<0.001)之间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男性、≥60岁年龄组、初中文化程度人群阳性率较高。结论 进一步规范从业人员的健康体检工作,合理应用X射线检查,提高活动性肺结核的检出率,有效遏制肺结核通过从业人员传播的途径,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湖南省食源性沙门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沙门菌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对湖南省10家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的沙门菌感染病例的流行病学信息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5—2019年共收集到7 506例食源性疾病病例和生物标本,沙门菌检出率为9.75%,以鼠伤寒沙门菌为优势血清型(占68.17%),进食场所86.61%为家庭,18岁以下人群沙门菌检出率(占58.41%)较高,随着年龄增加,沙门菌检出率有下降趋势(χ2=126.700,P<0.001); 发热、脱水病例的沙门菌检出率高于未发热(χ2=309.088, P<0.001)、未脱水病例(χ2=28.291, P<0.001);食用水果及其制品(χ2=19.798,P<0.001)、婴幼儿食品(χ2=14.344,P=0.038)、混合食品(χ2=5.125,P<0.001)、蔬菜及其制品(χ2=4.316,P<0.001)、豆及豆制品(χ2=11.146,P=0.001)的病例检出率高于未食用病例;不同季度沙门菌检出率存在差异,二、三季度较一、四季度检出率高(χ2=88.926,P<0.001)。 结论 家庭是湖南省沙门菌感染的主要场所,沙门菌确诊病例的暴露食品主要为乳与乳制品、粮食及其制品、水果及其制品,提示应加强家庭食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提高防病意识。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长沙市城区中学生结核感染情况,为制定有针对性筛查策略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长沙市城区三所中学,筛查初一、高一入学新生及新高三学生结核病感染情况。对调查对象询问肺结核可疑症状、结核病史,进行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对结核菌素皮肤试验强阳性的学生进行X线胸片检查。统计描述学生不同组别的结核感染情况,用χ2检验感染率差异,用趋势χ2检验结核感染的年龄分布趋势。 结果 共筛查中学生3 557例,经结核菌素试验判定为结核感染204例,总体感染率5.74%,其中男性结核感染率5.64%(102/1 808),女性结核感染率5.83%(102/1 7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60,P=0.807)。年龄为11、12、13、14、15、16、17、18岁的学生感染率分别为0.0%、3.19%、3.57%、4.15%、4.30%、8.56%、9.04%、9.38%。各年龄组感染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的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32.954,P<0.001)。筛查的三所学校感染率分别为7.70%(62/805)、5.15%(44/854)和5.16%(96/1 898),各学校的感染率比较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444,P=0.024)。筛查学生中有结核病史者感染率7.27%(4/55);无结核病史者感染率5.71%(200/3 50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244,P=0.621)。无肺结核相关症状者感染率5.69%(200/3 513);咳嗽咳痰<2周者感染率8.33%(3/36);咳嗽咳痰≥2周者感染率12.50%(1/8),三组间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138,P=0.566)。 结论 长沙市中学生结核分枝杆菌总体感染率达5.74%,结核感染率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感染率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苏州地区婴幼儿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发生率,探讨超声筛查在幼儿DDH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8年1-12月在苏州市立医院儿童保健科经临床检查高度怀疑DDH的6 009例,共12 018个髋关节,采用Graf高频超声技术观察婴幼儿髋关节形态,测量 α、β 角并进行分型,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正常髋关节5 479例,DDH发病率为5.999%/(721/12 018),女性DDH的检出率高于男性(χ2=133.74,P<0.001)、左侧DDH的检出率高于右侧(χ2=12.22,P=0.002)。结论 超声检查能有效地评估幼儿髋关节的发育,是婴幼儿DDH早期筛查和随访的主要手段,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SPECT/CT融合骨显像对乳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96例乳腺癌可疑骨转移的患者,静脉注射99mTc-MDP 740~1110 MBq,3~6 h后按常规方法行SPECT全身骨显像,对发现的可疑病灶行SPECT/CT融合显像。由两位核医学科医师先对全身骨显像的平面图像进行分析,然后分析SPECT/CT融合图像并诊断,诊断分为肿瘤骨转移和无骨转移。诊断结果分别与病理或随访获得的正确诊断比较,并计算全身骨显像、SPECT/CT融合显像对患者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采用SPSS 16.0软件,对全身平面显像和SPECT/CT融合显像两组数据的差异进行χ2检验,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96例乳腺癌患者最终诊断为骨转移者53例,无肿瘤骨转移者43例。全身骨显像诊断肿瘤骨转移40例,灵敏度为75.5%(40/53),无肿瘤骨转移28例,特异性为65.1%(28/43),全身骨显像诊断与最终诊断结果符合68例,诊断符合率为70.8%(68/96);SPECT/CT融合骨显像诊断的灵敏度为94.3%(50/53),特异性为95.3%(41/43),诊断符合率为94.8%(91/96),SPECT/CT融合显像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符合率均明显高于全身平面显像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12.39、19.36,P均< 0.05)。结论 SPECT/CT融合骨显像能够提供明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在乳腺癌骨转移诊断中较全身骨显像有更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深圳市南山区学龄前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3—6月在深圳市南山区抽取86所幼儿园共15 008名幼儿,采用基本信息问卷及长处与困难问卷(SDQ)对幼儿家长进行调查,并对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影响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异常检出率为6.5%,由高到低分别为同伴交往问题、品行问题、亲社会行为、情绪症状、多动,女童情绪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童(χ2=18.000),而男童多动(χ2=63.499)、亲社会行为问题(χ2=131.533)检出率高于女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年龄小(χ2=45.990)、出生时有高危因素(χ2=19.165)、非深户(χ2=182.178)、出生地在深圳市外(χ2=28.470,)、父母亲年龄小(χ2=74.737,56.082)、父母亲学历低(χ2=247.481,243.298)、家庭结构复杂(χ2=43.567)、接触二手烟(χ2=103.434)的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检出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因素分析发现,出生时有高危因素(OR=1.535)、在深圳时间短(OR=1.729)、父母亲学历低(OR=1.492,2.318)、接触二手烟(OR=1.293)是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的高危因素,核心家庭类型是保护因素(OR=0.564)。结论 同伴交往问题是学龄前儿童最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学龄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受到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抗病毒治疗药物齐多夫定(zidovudine,AZT)与替诺福韦(tenofovir,TDF)治疗失败后HIV/AIDS患者基因型耐药突变差异性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经一线治疗方案治疗半年以上且基因型耐药检测结果为耐药的患者信息,通过单因素检验确定与AZT或TDF耐药相关变量,再通过多重对应分析获得变量的相互关系。 结果 使用含AZT或TDF治疗方案患者576例,常见的耐药突变有M184V/I、D67N、K70R/E/Q、K65R及T69N,单因素分析显示接受含此两种药物方案治疗情况下患者年龄(χ2=3.503,P=0.320)及感染途径(χ2=3.122,P=0.210)无相关性,突变位点(χ2=104.438,P=0.000)、病毒载量(χ2=17.284,P=0.000)、CD4+T淋巴细胞(χ2=33.338,P=0.000)、性别(χ2=8.904,P=0.003)及治疗时长(χ2=40.081,P=0.000)相关;感染多重对应分析显示突变方式为AZT与患者治疗时长大于2年(>25月)、病毒载量<10 000 copies/ml、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mm3有关,TDF治疗方案则与患者在治疗时长为2年(0~24月)、病毒载量≥10 000 copies/ml、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 cells/mm3以及K65R表现出聚集性。 结论 多重对应分析极其适用于HIV耐药人口学及突变的研究;M184V/I与D67N及K70R/E/Q出现相关性,与含TDF方案相比,NRTIs常见突变多以含AZT方案引起,T69N与AZT耐药出现低病毒载量有关,长期使用含AZT方案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基因型耐药,含TDF治疗方案中早期应积极监测病毒载量与CD4+T淋巴细胞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多重耐药菌(MDRO)感染患者陪护人员手部与患者、环境表面及陪护人员自身的接触行为。方法 2019年3月-2020年7月对2所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MDRO感染患者的陪护人员进行直接观察。由训练有素的观察员使用自行设计的观察量表记录陪护人员手部与患者、环境表面及其自身的接触情况和频次。结果 陪护人员最常接触的为患者(89.82%),其次为近患者区(88.94%)。陪护人员频繁接触的环境表面包括床栏(80.09%)和床面(68.58%)。陪护人员自我接触时触摸口罩和躯干的比率分别为46.02%、36.73%。陪护人员手部与环境表面总接触频次在不同科室存在差异,内科的接触频次高于外科(P<0.05)。陪护人员手部与患者接触频次在不同陪护时段有差异,治疗护理高峰期、探访时段的患者接触频次高于晨晚间护理时段(P<0.05)。结论 陪护人员在为MDRO感染患者提供照护时,频繁与患者、环境表面及自身接触,可能导致MDRO感染的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我国核电厂操纵员常见心理困扰,尝试提出应对措施。方法 建立2015至2017年对311名操纵员的心理访谈记录数据库,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工作生活等现实因素引起的心理困扰最为常见,且按地区、年份分组,工作生活等现实因素引起的心理困扰均存在显著差异(χ2=10.19,P=0.006 1,χ2=11.25,P=0.003 6)。焦虑(86.61%)和抑郁(42.52%)是最常见的情绪问题,按年份分组各组间情绪识别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χ2=7.16,P=0.027 9)。理智化和情感隔离是操纵员最常见的心理防御机制。操纵员心理困扰以一般心理问题为主,偶见疑似精神障碍者。对操纵员心理困扰的动力学假设涉及自尊问题、超我严苛、亲密关系(依恋)问题、心理创伤四个方面。结论 核电厂操纵员存在的心理困扰与其他人群没有质的差异,但存在与其工作特性相关的特征。建立、健全临床心理学与安全生产交流、联动的机制,将心理学资源搬进工作场区以方便资源获取;持续开展各类心理科普工作均有助于进一步巩固操纵员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