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GSS-Ⅰ(General Spine System,GSS)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 例应用GSS-Ⅰ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和骨折固定、复位、愈合情况.结果全部20 例获得随访,平均18个月(12~35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局部无疼痛,无内固定失效.椎体畸形从术前Cobb角平均35°恢复至2°.按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4 例无变化(其中A级2 例,E级2 例),其余16 例均有1~2级提高.结论 GSS-Ⅰ具有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作用,术后维持复位效果好,操作简单,是理想的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内固定器械.  相似文献   

2.
目的综合评价SOCON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应用SOCON椎弓根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及复位情况.结果27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14个月(9~20个月).术后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A级的5例无变化,其余22例均有1~2级的提高.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47.9%恢复至95.1%,椎体后缘高度由术前的78%提高至术后的98.5%,Cobb角由术前的平均22.3°恢复至术后的5.8°.结论SOCON系统具有良好的复位和固定作用,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
Moss Miami内固定及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 探讨MossMiami内固定及椎管减压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1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MossMiami内固定系统进行复位内固定。结果: 18例患者术中均获得良好复位, 平均随访 14个月 (9~20个月), 骨折全部愈合, 无断钉、断棒、内固定松动等情况。结论: MossMiami内固定操作简便,复位满意, 固定牢靠, 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GSS-长棒固定治疗胸腰椎跳跃式骨折。方法采用GSS-长棒复位固定加植骨治疗15例胸腰椎跃跳式骨折。结果本组病例平均随访14.6个月,复位后椎体高度无丢失,无后凸畸形。按Frankel分级评价脊髓功能恢复情况:A级1例无变化;B级2例(各1例),分别进步到C级和D级;C级4例,1例进步到D级,3例恢复正常;E级8例。结论胸腰椎跳跃式骨折伤情复杂,合并伤重,GSS-长棒复位固定能有效重建脊椎稳定性,改善神经功能,方法简单可靠,固定牢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F脊柱复位固定器在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使用价值。方法用RF-Ⅲ(AF)脊柱复位固定器手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无椎管压迫者7例;爆裂性骨折椎管压迫12例,chance骨折2例,骨折伴脱位1例;前者仅做AF复位固定韧带修补术,后者增用椎板减压骨块复位椎体外植骨融合。结果术后随访3~20个月。X线片示椎体高度完全恢复17例,恢复90%以上4例,无明显恢复1例。Cobb角由术前平均29(°12°~41)°矫正到术后平均约4(°0°~9)°;8例椎管压迫明显者术后CT复查椎管容积明显增大。Frankel分类A级病人感觉平面下降或部分恢复,运动,排便功能无改善;B-D级病人均有1~2级恢复。断棒1例,螺钉松动2例。椎体前缘高度丢失3例;Cobb角增加5°-8°。结论RF-Ⅲ(AF)系统脊柱复位固定器在脊柱纵轴上有撑开,压缩(前柱撑开)性能,是一种较理想的脊柱三维复位固定器材。  相似文献   

6.
SF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段骨折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 评价SF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胸腰段骨折的效果。方法 应用SF手术治疗 4 3例胸腰段不稳定骨折 ,其中探查椎管 2 5例。结果 骨折接近解剖复位 ,椎管得到有效减压。神经功能(Frankel分极 )提高 1~ 2级 32例 ,提高 3级 1例。椎体前缘高度平均提高 4 0 % ,Cobb角平均纠正2 2 5°。结论 SF内固定能恢复脊柱生理弧度和椎体高度 ,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是治疗胸腰椎骨折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通用型脊柱内固定系统(GSS)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应用GSS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GSS行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结果经3~21个月随访,椎体平均高度由术前的前39.5%和后76.4%恢复到术后的前94.2%和后97.3%,Cobb角由术前平均23.8°恢复为术后平均2.9°。神经功能按ASIA标准评价,51例有1~3级恢复。结论GSS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复位效果好、植骨融合率高及固定可靠的优点,在脊柱内固定器械中具有较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椎弓根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固定治疗效果。方法对5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复位椎弓钉内固定,在伤椎上下各固定2个椎体。结果 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38个月。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物无松动和断裂。2例脊髓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由C级恢复至E级。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经后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在伤椎上下固定2个椎体,可获得坚强内固定,骨折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9.
GSS-Ⅰ用于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介绍应用GSS-Ⅰ(GeneralSpineSystem通用脊柱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新方法。方法依照GSS-Ⅰ钛合金特性及三维内固定效果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至2003年4月用该系统治疗34例。结果采用GSS-Ⅰ系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较术前有明显好转。术中操作方便,复位满意,固定可靠,生物相容性及抗腐蚀性好。结论GSS-Ⅰ三维内固定系统的应用为胸腰椎骨折脱位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45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应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5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每位患者术前均行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术中常规C型臂X线机监控下置钉,根据术前神经功能评价及影像学资料决定是否行椎板切除减压及植骨融合术。结果所有患者随访4个月-3年,平均16个月。X线及CT复查提示骨折复位率达90%以上,椎管内有效矢径、横径正常;平均骨折愈合时间3个月。其中20例合并神经系统症状者,按美国脊髓损伤分级除A级3例无改善外,其余均有2-3级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操作相对简单等优点,能够达到充分减压,有效复位椎体骨折,重建脊柱稳定性,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1.
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案及其重建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25例严重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特点、手术治疗方案及复位重建的效果。对于以脱位和后部附件骨折为主的23例患者行后路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及植骨融合, 对于脱位合并有前方椎体严重骨折和后部附件骨折的2例则先行后路复位减压固定, 然后一期行前路骨折椎体切除及髂骨植骨融合固定。 结果 本组前后脱位均得以纠正, 1例侧方脱位未完全纠正。23例骨折椎体高度和形态恢复良好, 2例因骨折椎体复位不良而加做前路重建术。椎体前缘高度平均恢复20 (18~22)mm, Cobb's角平均纠正35°( 30°~40°)。 结论 对于严重的胸腰椎骨折-脱位应根据椎体骨折的程度和后部附件损伤的程度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案。对于以脱位和后部附件骨折为主的损伤病例可只行后路减压复位固定融合;对于脱位合并有前方椎体严重骨折及后部附件骨折者则宜先行后路复位减压固定,然后一期行前路骨折椎体切除植骨融合固定。  相似文献   

12.
应用DRFS骨折椎内固定、小关节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胸腰椎爆裂骨折内固定新方法。方法 对 2 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应用DRFS行骨折椎及邻椎内固定 ,小关节融合术治疗。对手术方法 ,疗效进行总结和随访。结果 平均随访 18个月。后凸成角术前平均 2 5° ,术后 5°;椎体前高术前平均 32 % ,术后恢复到 95 % ;骨折椎体后上角突入椎管术前平均 2 8% ,术后完全复位。随访无椎体前高及脊柱后突矫正角度丢失。 2 5例神经功能获得Frankel1~ 3级改善。结论 骨折椎内固定明显提高复位与固定效果。该术式简单、安全、复位完美、固定牢靠、疗效优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脊柱后入路减压加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并不全瘫的效果。方法对27例胸腰椎骨折进行后路减压、植骨及Dick、RF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1个月(6~20个月),脊柱后凸角度(Cobb’s角)由术前的24°平均恢复到10°(5°~15°);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35%(10%~60%)平均恢复到90%(80%~100%)。按Frankel脊髓神经功能分级标准D级19例,E级8例。结论后入路减压加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损伤小、椎管减压充分等优点,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后路短缩截骨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性症状性陈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18例后路短缩截骨内固定治疗的陈旧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平均年龄67岁。T12、L1、L2节段分别为8例、5例、5例,其中骨折不愈合4例,后凸畸形并神经功能障碍11例,爆裂骨折合并神经压迫保守治疗无效3例。应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JOA评分法评估临床结果,Frankel分级评价神经功能状态,X线评估融合及后凸状况,并观察手术并发症。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13min,平均出血量780ml。随访27个月(19~48个月),末次随访时VAS评分由术前8.9分减少到2.5分,JOA评分(25.1±4.1分)显著优于术前(12.7±3.6分,P<0.001);Frankel分级5例由术前C级恢复到D或E级,9例由D级恢复到E级;平均后凸角由术前37.3°矫正到术后6.5°,末次随访时为13.7°。无内固定相关并发症。结论:后路短缩截骨内固定是治疗骨质疏松性症状性陈旧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方法,但应严格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5.
AF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AF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1月-2006年9月应用AF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52例,受伤后手术时间平均35h,随访一年取得较好效果。结果术前椎体前缘平均高度为55%,术后平均高度97%,Cobb角术前平均23°,术后平均2°。术前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评定按ASIA分级:A级4例,B级6例,C级22例,D级16例,E级4例。术后一年脊髓损伤的神经功能评定按ASIA分级:A级0例,B级4例,C级3例,D级11例,E级34例。术后一年平均高度95%,Cobb角平均2.5°。无断钉,已取内固定41例。结论AF椎弓根钉内固定对于胸腰椎骨折对于椎体高度、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折复位皆有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稳定胸腰椎骨折后路钉棒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后人路对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撑开复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部分病例增加椎管减斥、经机弓根植骨。比较神经功能恢复及骨折复位愈合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12例脊髓神经损伤神经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分法:A级3例,B级1例,C级1例,D级5例,E级2例。结论对不稳定胸腰椎骨折采川经后路行撑开复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手术,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7.
经椎弓根后外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后外侧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从2001年2月至2006年6月对2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施行经椎弓根后外侧入路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骨折块侵占椎管35%~95%,均伴有不同程度神经功能障碍,FrankeI分级,A级1例,B级2例,C级11例,D级9例。结果23例随访6~31个月,伤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Cobb角由平均21°恢复到3°未发现。植骨块和骨折的移位,脊髓神经功能A级1例无恢复外,其余均获1~2级恢复。结论经椎弓根后外侧椎管减压,椎间植骨,椎弓根钌-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可达有效减压,脊柱稳定性好,特别适宜于严重的下腰椎骨折和多节段腰椎骨折患者。  相似文献   

18.
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等综合治疗存在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的老年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方法14例60岁以上伴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其中男6例,女8例,年龄60~71岁,平均65·4岁;发病部位T111例,T123例,L17例,L22例,L31例;按Jike骨质疏松分级标准,初级3例,Ⅰ级7例,Ⅱ级4例。均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或钛网植骨支撑、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结果胸腰段脊柱正常生理曲度恢复,Cobb角术前平均24·5°(12°~31°),术后矫正到1·8°(1°~4°),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术后至少随访3个月,无内植物断裂及螺钉松动,无假关节形成,无明显腰背部疼痛。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骨折早期可采用经前路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重建脊柱稳定性,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SF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经验,以便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方法: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患者52例。脊柱后正中切口,骨折段全椎板切除探查减压。在C形臂X光机下置入椎弓根螺钉,椎体复位,固定。术后卧床2个月后带腰围下床活动。结果:5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最短5个月,最长4年3个月,平均2年6个月。获得随访的20例FrankelA级患者,术后3例为FrankelB级,4例为FrankelC级,有效率为35%;不完全性神经损伤治疗有效率96%。结论:SF治疗不稳定型胸腰椎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骨折椎体复位满意及固定牢靠等优点。术前神经损伤重者恢复差,脊髓损伤较马尾神经损伤恢复差。对于非离断性的脊髓损伤,及时手术、良好的复位固定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应用闭口万向螺钉(closed multi-axial screws,CMAS)骶髂固定系统联合后路部分脊柱内固定系统行腰椎-骨盆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骶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1月采用CMAS骶髂固定系统联合后路部分脊柱内固定系统行腰椎-骨盆内固定治疗的25例(39侧)不稳定型骶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8例;年龄19~55岁,平均33.9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5例,高处坠落伤8例,挤压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13 d,平均3.5 d。骨折按Denis分型:Ⅰ型2侧,Ⅱ型20侧,Ⅲ型17侧。术前20例伴神经损伤,根据Gibbons评分Ⅰ级2例,Ⅱ级2例,Ⅲ级7例,Ⅳ级9例。术后2 d根据Matta标准对骨折复位质量进行评价,根据Majeed功能评分标准及Gibbons评分标准分别对临床功能和神经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时间80~150 min,平均110 min;术中出血量250~1 400 mL,平均570 mL。2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经清创术及抗生素治疗后愈合。25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5~22个月,平均18个月。X线片及CT复查示骶骨骨折均达临床愈合,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周。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获优32侧、良好6侧、一般1侧,优良率97.5%。术后12~20个月,平均13个月取出内固定物,无螺钉松动、断裂,内固定物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未见明显电解离现象发生。末次随访时,根据Majeed标准评价临床功能,为64~98分,平均84.7分;获优18例、良好5例、一般2例,优良率92.0%。20例神经损伤者其神经功能较术前明显恢复,Gibbons评分获Ⅰ级8例,Ⅱ级8例,Ⅲ级3例,Ⅳ级1例。结论应用CMAS骶髂固定系统联合后路部分脊柱内固定系统行腰椎-骨盆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骶骨骨折,不仅为骶骨骨折提供了坚强固定,实现早期完全负重,而且可进行术中骶神经探查及减压以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