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药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骨水泥体积分数对单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Kummell病近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纳入2017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86例Kummell病患者,均采用单侧PKP治疗.术后计算骨水泥体积分数,并设为小体积分数组(<10%,16例)、中体积分数组(10% ~20%,48例)、大体积分数组(>20%,22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3 d、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骨折椎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anterior vertebral height,AVH),比较三组患者的骨水泥渗漏率、邻椎骨折率、伤椎再塌陷率.结果 三组术后3 d、3个月以及末次随访的VAS评分、Cobb角均显著低于术前,AVH显著高于术前(P<0.05);术后三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体积分数组和中体积分数组的邻椎骨折率、骨水泥渗漏率显著低于大体积分数组(P<0.05).结论 单侧PKP治疗Kummell病能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但骨水泥体积分数过大者的骨水泥渗漏率以及术后邻椎骨折率更高,应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析腰骶椎转移癌与腰椎间盘突出症鉴别诊断要点。方法 对5例初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后确诊为腰骶椎转移癌的患进行分析。找出误诊原因。结果 本组病例误诊率为2.87%(5/174),5例均在入院后确诊,4例获随访3例在4-8个月后死亡,结论 正确诊断强调病史,体征和影像学检查三结合,对怀疑为腰骶椎转移癌应进行MRI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合并腰骶移行椎时骶1、2椎弓根的形态学特点,为应用骶髂螺钉固定提供形态学基础。 方法 选取生前资料完整的标本共79例。对骶1、骶2椎体前后径、椎体高度、椎体横径、椎弓根前高、椎弓根后高、椎弓根宽度、进针深度、进针角度进行测量。 结果 正常骶1椎弓根前高(18.1±  3.8)mm,后高(20.6±3.6)mm,宽度(27.7±3.1)mm;Ⅱ型骶1椎弓根前高(19.9±2.0)mm,后高(19.2±2.6)mm,宽度(29.9±2.2)mm;Ⅲ型骶1椎弓根前高(18.5±3.0)mm,后高(16.9±3.1)mm,宽度(27.8±2.2)mm。正常骶2椎弓根前高(12.4±2.3)mm,后高(14.34±2.9)mm,宽度(22.2±3.1)mm,Ⅱ型骶2椎弓根前高(10.4±1.5)mm,后高 (14.4±2.4)mm,宽度(19.5±2.7)mm;Ⅲ型骶2椎弓根前高(9.5±2.0)mm,后高(14.0±3.0)mm,宽度(18.6±3.4) mm。Ⅱ型骶1椎弓根大于正常,Ⅲ型与正常接近。正常骶2椎弓根大于Ⅱ型和Ⅲ型。 结论 合并腰骶移行椎时可应用骶髂螺钉固定,骶1椎弓根可容纳1~2枚螺钉,骶2椎弓根可容纳1枚螺钉。  相似文献   
4.
椎弓根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经椎弓根固定治疗效果。方法对5例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复位椎弓钉内固定,在伤椎上下各固定2个椎体。结果 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0~38个月。骨折愈合良好,内固定物无松动和断裂。2例脊髓神经损伤按Frankel分级由C级恢复至E级。结论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椎骨折经后路复位椎弓根内固定,在伤椎上下固定2个椎体,可获得坚强内固定,骨折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后遗症偏瘫患者髋部骨折的临床特点,探讨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1月获得随访的髋部骨折住院患者79例,伤前有脑梗死后遗症不全瘫者16例,女10例,男6例,均接受手术治疗。结果本组随访2个月至1年,平均10个月,复查X线片显示股骨粗隆间骨折均愈合良好;人工股骨头假体无松动、下沉。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基本恢复到骨折前活动状况。结论脑梗死后遗症不全瘫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特点易发生偏瘫侧髋部骨折,除非患者生命垂危,此类髋部骨折均应手术治疗,对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卧床并发症等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临床上如何把握骨外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应力适应性。方法:89例胫腓骨骨折病例采用外固定器治疗,就功能锻炼强度,外固定器应力调整,外固定器拆除最佳时机,尤其是超声直方图动态监测定量评价骨折愈合程度的辅助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多数病例10-14w骨折愈合,骨不连或延期愈合的病例6-10月愈合,1例多段骨折发生再骨折改为带锁髓内钉固定。结论:术后1w扶拐下地进行锻炼行走,负重15-25kg,术后6w超声直方图灰阶值达健侧50%-60%,结合X线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拆除外固定器,减少应力遮挡,争取达到与理想骨折愈合相适应的最佳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7.
对难复性的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越来越多的骨科医生倾向于手术治疗,也有越来越多的手术方法应用于临床治疗,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本文通过对29例采用微创技术,结合简单内固定及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的桡骨远端粉碎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