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目的 构建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内镜超声(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EUS)胆管扫查辅助分站系统,以期辅助医师学习多站成像技术,提高操作水平。方法 回顾性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武汉协和医院2016年5月—2020年10月522例EUS视频资料,基于视频截取图像,获得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3 000张白光胃镜、31 003张超声胃镜图像和来自武汉协和医院的799张超声胃镜图像,用于EUS胆管扫查系统的模型训练和模型测试。模型包括:白光胃镜图像过滤模型,标准站图像与非标准站图像区分模型和EUS胆管扫查标准图像分站模型,用以将标准图像分为肝窗、胃窗、球窗、降窗。然后从测试集中随机抽取110张图像进行人机大赛,比较专家、高级内镜医师与人工智能模型对胆管扫查多站成像每个站点识别的准确度。结果 白光胃镜图像过滤模型准确率为100.00%(1 200/1 200),标准站图像与非标准站图像区分模型准确率为93.36%(2 938/3 147),EUS胆管扫查标准图像分站模型在内部测试集中各分类的准确率分别为肝窗97.23%(1 687/1 735),胃窗96.89%(1 681/1 735),球窗98.73%(1 713/1 735),降窗97.18%(1 686/1 735);外部测试集中准确率分别为肝窗89.61%(716/799),胃窗92.74%(741/799),球窗90.11%(720/799),降窗92.24%(737/799)。人机大赛中,模型分站的正确率为89.09%(98/110),高于内镜医师[85.45%(94/110),74.55%(82/110),85.45%(94/110)],接近专家水平[92.73%(102/110),90.00%(99/110)]。结论 本研究构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EUS胆管扫查系统,可以较为准确地实时辅助内镜医师进行标准多站扫查,提高EUS完整性及操作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深度学习技术在肠镜电子染色模式下辅助内镜医师鉴别结直肠腺瘤浸润深度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1月—2021年6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和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的3 714个病例的13 246张电子染色图像, 构建深度学习模型, 对结直肠腺瘤的黏膜下深层浸润和非深层浸润进行鉴别, 并在独立测试集与外部测试集中验证模型的性能。使用完整的测试集对比5名内镜医师与深度学习模型的诊断水平。前瞻性收集2021年1—6月来自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35个高清内镜视频, 验证在模型辅助下内镜医师的诊断效果。结果该模型在图片测试集中的准确率93.08%(821/882), 约登指数0.86, 优于内镜医师[最高者分别为91.72%(809/882)和0.78]。在视频中该模型的准确率达97.14%(34/35), 约登指数0.94。在模型辅助下, 内镜医师的准确率显著提升[最高者97.14%(34/35)]。结论本研究开发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结直肠腺瘤浸润深度鉴别系统能够准确地识别黏膜下深层浸润病灶, 辅助内镜医师提升识别深层浸润病灶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3.
随着超声内镜(EUS)技术的发展,EUS引导下感染性胰腺坏死引流清创术、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胆胰管引流术、胆囊引流取石术、胃肠吻合术等EUS相关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技术不断涌现,在新NOTES技术中占据半壁江山。对EUS相关NOTES在胆胰疾病领域临床应用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4.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作为消化内镜主要手段,在一些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在胆管狭窄、胰管狭窄的减压治疗、胰瘘的治疗等方面,ERCP的胆管内引流术及外引流术、胰管支架植入术等起关键的作用。近年由于介入超声内镜(EUS)技术的进步,当ERCP插管未成功,或手术后解剖结构改变而传统ERCP无法完成胆管、胰管的减压时,还可以通过EUS引导下穿刺及支架植入术完成胆胰管的减压,为其治疗开辟新的领域,同时也体现EUS与ERCP在胆胰疾病治疗中起到的互补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辅助胃癌诊断系统在实时染色放大内镜视频中对内镜医师识别胃癌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3月—2020年1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和公开数据集中的早期胃癌和非癌染色放大内镜图片作为训练集和独立测试集,其中训练集包括4 667张图片(1 950张早期胃癌和2 717张非癌),测试集包括1 539张图片(483张早期胃癌和1 056张非癌)。利用深度学习进行模型训练。前瞻性收集2020年6月9日—2020年11月17日来自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100例患者的染色放大内镜视频(包含38例癌和62例非癌)作为视频测试集。纳入来自另外4家医院的4名不同年资内镜医师,分2次(无或有AI辅助)对视频测试集进行诊断,评估AI对内镜医师判断胃癌能力的影响。结果无AI辅助时,内镜医师诊断视频测试集中胃癌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1.00%±4.30%、71.05%±9.67%和87.10%±10.88%;在AI辅助下,内镜医师辨认胃癌的准确率、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50%±2.06%、84.87%±11.07%和87.50%±4.47%,诊断准确率(P=0.302)和敏感度(P=0.180)较无AI辅助时均有提升。AI在视频测试集中辨认胃癌的准确率为88.00%(88/100),敏感度为97.37%(37/38),特异度为82.26%(51/62),AI的敏感度高于内镜医师平均水平(P=0.002)。结论AI辅助诊断系统是染色放大内镜模式下辅助诊断胃癌的有效工具,可提高内镜医师对胃癌的诊断能力。它能实时提醒内镜医师关注高风险区域,以降低漏诊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构建一个基于YOLO v3算法的实时人工智能诊断辅助系统, 并评估其在胃镜检查中对胃局灶性病变检出的能力。方法回顾性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9年6—11月胃镜检查的白光内镜图像5 488张(有、无胃局灶性病变的图像分别为2 733张、2 755张)及2020年5—6月期间92例行胃镜检查的受试者视频资料中288 168个清晰胃帧用于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测试;前瞻性收集2020年7月6日—11月27日及2021年5月6日—8月2日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接受胃镜检查的3 997例受检者的视频资料用于评估人工智能辅助系统在实际临床应用中的性能。当人工智能辅助系统识别到异常病灶时, 以蓝色方框圈出病灶进行提示。对人工智能辅助系统识别胃局灶性病变的能力及其出现假阳性和假阴性的频率和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图像测试集中, 人工智能辅助系统"提示病灶"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3%(5 064/5 488)、95.0%(2 597/2 733)、89.5%(2 467/2 755)、90.0%(2 597/2 885)和94.8%(2 467/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EUS)对胆胰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超声胃镜(频率为7.5MHz和20Mnz),应用水囊法结合水充盈法,对54例临床疑为胆胰病变的患者进行EUS检查,并与腹部B超、CT及ERCP比较。结果 EUS、US、CT、ERCP对胆胰疾病诊断的阳性率分别为92.6%(50/54)、57.4%(31/54)、64.8%(35/54)及76.2%(32/42)。EUS对胰腺癌诊断的阳性率达100%。高于腹部B超、CT及ERCP;EUS对胆总管结石及慢性胰腺炎的准确率分别为100%和88.9%。结论 EUS对胆胰疾病的诊断率高于腹部B超,CT及ERCP影像检查,尤其对胆管扩张病因的定位及定性诊断均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尝试构建1个基于深度学习的内镜超声检查(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质量控制系统,并验证其价值。 方法 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数据库中,回顾性收集2016年12月—2019年12月间的269个EUS检查资料,分为:(1)用于训练模型的训练数据集A,包含205个检查,其中16 305张图像用于分类训练,1 953张图像用于分割训练;(2)用于评估模型性能的测试数据集B,包含44个检查,其中1 606张图像用于分类验证,480张图像用于分割验证;(3)用于内镜医师与模型进行比较的数据集C,包含20个检查,共150张图像。EUS专家(具有10年以上的EUS操作经验)甲和乙通过讨论对训练集A和测试集B、C的所有图像进行分类和标注,其结果用作金标准。EUS专家丙和高年资EUS医师(具有5年以上的EUS操作经验)丁、戊对数据集C中的图像进行分类和标注,其结果用于与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分类的准确率、分割的Dice(F1指数)和一致性分析的Kappa系数。 结果 在测试数据集B中,模型分类的平均准确率为94.1%,胰腺分割的平均Dice为0.826,血管分割的平均Dice为0.841。在数据集C中,模型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0.0%,专家丙、高年资医师丁和戊分别为89.3%、88.7%和87.3%;模型的胰腺和血管分割Dice系数分别为0.740和0.859,专家丙分别为0.708和0.778,高年资医师丁分别为0.747和0.875,高年资医师戊分别为0.774和0.789,模型与专家的水平相当。一致性分析结果显示,模型与内镜医师之间达成了较好的一致性(Kappa系数分别为:模型与专家丙间0.823、模型与高年资医师丁间0.840、模型与高年资医师戊间0.799)。 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的EUS分站和胰腺分割识别系统可以用于胰腺EUS的质量控制,具有与EUS专家相当的分类和分割识别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胰腺结石的EUS和ERCP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或内镜下胰管取石确诊35例胰腺结石患者的EUS和ERCP检查结果.结果 35例中ERCP诊断27例(78.3%),8例诊断不明.伴有胰实质结石的4例患者ERCP均未能对胰实质结石做出诊断.而EUS诊断33例(94.3%),其中4例胰实质结石全部显示,2例胰管小结石未能诊断,EUS和ERCP联合检查全部35例均获得诊断.结论 ERCP联合EUS可提高胰腺结石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超声内镜、增强CT对胰腺及壶腹部周围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疑似胰腺及壶腹部周围肿瘤患者88例,每例患者均完善腹部增强CT、超声内镜(EUS)或EUS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术(EUS-FNA)。以患者手术后的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评估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结果 经手术病理诊断,68例患者证实为胰腺或壶腹部周围肿瘤,EUS/EUS-FNA诊断的灵敏度是94.1%(64/68),特异度是95.0%(19/20),准确率是94.3%(83/88);增强CT诊断的灵敏度是82.4%(56/68),特异度是90.0%(18/20),准确率是84.1%(74/88)。与增强CT相比,EUS/EUS-FNA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US/EUS-FNA对胰腺及壶腹部周围肿瘤的诊断灵敏度和准确率高于增强CT,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1.
消化内镜技术在胆胰领域的临床应用,深刻地影响着甚至颠覆了很多传统思维,从早期的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取石术、内镜下胆道内引流术到如今超声内镜(EUS)引导下感染性胰腺坏死引流清创术、胰腺假性囊肿引流术,消化内镜技术在对疾病的诊疗上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近两三年,其发展速度突飞猛进,为了让临床医生快速了解消化内镜的最新进展、最前沿技术,阐述了ERCP术后胰腺炎的预防、ERCP引导射频消融、EUS引导的胆道引流及双蘑菇头金属支架的引用。  相似文献   

12.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4,12(11):2609-2609
1简介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消化内科创建于1976年,1984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1996年为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科室设3个标准病区及国内首家内科胰腺重症监护室,展开病床135张,其中胰腺重症监护室有病床10张.年门诊量超过6万人次,年收治总量超过1 100人次.消化内镜诊治中心为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专科医师培训中心,面积1 800 m2,仪器设备总值2 000万元,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内镜设备(如最新型的可变频EUS、三维EUS及扇形扫描EUS,IDUS,胰管镜,胆管镜,数字减影X线成像系统等).专科拥有先进的实验室,为全军消化疾病重点实验室,面积1 000 m2,仪器设备总值2 000万. 2 学术地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US)检查在胰腺占位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7年1月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诊治的可疑胰腺占位性疾病患者85例,以手术病理或随访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EUS及EUS引导下穿刺活组织检查(EUS-FNA)在胰腺占位的应用价值。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χ~2检验。结果 EUS对胰腺占位的影像学检出率为96.7%(59/61),特异度为100%(24/24),准确率为97.6%(83/85);EUS在检出率和准确率上均明显优于腹部B超、CT和MRI(检出率:χ~2=4.344、3.873、15.445;准确率:χ~2=6.675、8.685、17.389,P值均0.05)。EUS-FNA对肿瘤性占位的检出率和准确率分别为81.8%(45/55)、81.0%(47/58)。在手术明确病理的患者中,术前EUS-FNA检查的总体符合率为84.2%(16/19)。结论EUS较常规影像学检查对于胰腺占位具有更高的影像学准确率,EUS-FNA可进一步明确占位性质、病理类型,EUS可为胰腺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联合精细血流成像(fine flowimaging,FL)及细针穿刺术(fine needle aspiration,FNA)在诊断壶腹周围可疑占位病变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11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的可疑壶腹部占位患者。对所有的纳入患者行EUS检查,最后诊断以术后病理与临床追踪为金标准。比较分析EUS及其辅助技术诊断壶腹周围可疑占位的准确率,并分析EUS及其辅助技术在诊断壶腹部恶性肿瘤中特殊价值。结果共纳入52例壶腹周围可疑占位患者,单纯使用EUS的诊断准确率为40.4%(21/52),EUS联合FL后诊断准确率增加至57.7%(30/52),最后结合FNA结果,准确率上升至86.5%(45/52)。对于诊断壶腹部恶性肿瘤,EUS联合FL技术的敏感性为30.4%,特异性为79.3%;EUS联合FL及FNA技术的敏感性为78.3%,特异性为89.7%。结论 EUS联合FL及FNA在诊断壶腹周围可疑占位病变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超声内镜(EUS)、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及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在诊断胆管恶性狭窄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05天津市南开医院76例胆管恶性狭窄患者的EUS、ERCP、MRCP检查结果,比较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率.结果:EUS诊断胆管恶性狭窄敏感性(94.2%vs78.5%)、特异性(84.6%vs57.1%)、阳性预测值(89.1%vs64.5%)、阴性预测值(73.3%vs41.3%)、准确率(91.6%vs71.6%)均明显高于MRCP.EUS诊断胆管恶性狭窄敏感性(94.2%vs80.5%)、特异性(84.6%vs68.4%)、准确性(91.6%vs71.6%)明显优于ERCP.结论:EUS诊断胆管恶性狭窄,具有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超声内镜对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6例行内镜超声检查术(EUS)和内镜超声引导下针吸活检术(EUS-FNA)检查且最终确诊为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病例的资料.结果 胰神经内分泌肿瘤在EUS下表现为内部回声均匀或不均匀、边界清晰的低回声肿块,血流信号丰富;肿瘤位于胰腺头部3例,钩突部2例,胰腺颈部2例,胰腺体部11例,胰腺尾部8例;其中有功能的胰神经内分泌肿瘤16例,瘤体平均直径9 mm,无功能的内分泌肿瘤10例,瘤体平均直径29 mm.EUS-FNA检查22例结果阳性,4例结果阴性.23例患者进行了外科手术治疗,其术前EUS定位准确率为100%.结论 EUS能对病变进行准确的术前定位,还可以通过EUS-FNA提供病变的病理学资料,在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在儿童胆胰疾病诊治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及相应处理,以探讨其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接受ERCP诊治的共172例16岁以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麻醉方式、疾病诊断、治疗方法、术后并发症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172例患儿共接受375次ERCP操作,胆道疾病210例次(56.0%),胰腺疾病245例次(65.3%)。分别完成胆、胰管开口切开,胆、胰管取石,胆、胰管内支架置入,鼻胆管、鼻胰管引流等相关操作。操作成功率为99.5%(373/375),操作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7%(25/375),包括13例次(3.5%)术后胰腺炎,8例次(2.1%)术后出血,6例次(1.6%)术后胆管炎,并发症均于治疗后缓解。无重症胰腺炎、穿孔、ERCP相关死亡发生。首次ERCP操作及反复多次插管的术后胰腺炎风险更高(P<0.05),十二指肠乳头切开患儿术后出血风险更高(P<0.05)。结论 儿童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成人相近,并且与治疗方法有关,内镜医师应高度重视并及时处理并发症。由经验丰富的内镜医师选择合适的方法操作时,儿童ERCP仍可被视为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在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再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61例初诊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新辅助治疗后行超声内镜分期,并与手术后病理分期进行比较.结果放化疗后EUS对直肠癌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59.0%(36/61),36.1%(22/61)的病例分期过高,4.9%(3/61)的病例分期过低.EUS对直肠癌N分期准确率为68.9%(42/61),14.7%(9/61)的病例分期过高,16.4%(10/61)的病例分期过低.结论 EUS对新辅助治疗后的直肠癌进行再分期的准确率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EUS)在壶腹部病变所致肝外梗阻性黄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系统性回顾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内科2009年-2013年行EUS检查的患者,有163例为壶腹部病变所致梗阻性黄疸病例,比较分析EUS在不同病因所致梗阻性黄疸中的超声表现、定性诊断及对诊疗措施的指导作用。结果 163例患者皆为常规彩超(B超)、腹部CT、MRCP、MRI怀疑为低位梗阻性黄疸,最后均行EUS检查的患者,诊断病因有:胆总管结石71例(43.6%)、胆总管下端肿瘤23例(14.1%)、壶腹部肿瘤同时侵及胆总管下端胰头21例(12.9%)、胰头肿瘤18例(11.0%)、炎性狭窄16例(9.8%)、十二指肠乳头肿瘤13例(8.0%)、外压性1例(0.6%)。EUS对壶腹部病变所致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准确率达97.5%,明显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结论 EUS对壶腹部病变所致梗阻性黄疸的定性、定位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超声内镜在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再分期的准确性.方法 61例初诊直肠癌患者纳入研究,新辅助治疗后行超声内镜分期,并与手术后病理分期进行比较.结果放化疗后EUS对直肠癌T分期的总准确率为59.0%(36/61),36.1%(22/61)的病例分期过高,4.9%(3/61)的病例分期过低.EUS对直肠癌N分期准确率为68.9%(42/61),14.7%(9/61)的病例分期过高,16.4%(10/61)的病例分期过低.结论 EUS对新辅助治疗后的直肠癌进行再分期的准确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