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目的:观察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卵巢癌细胞系OVCAR3和Anglne RIZ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表达的影响,探讨人卵巢癌细胞系OVCAR3和AnglneRIZ1基因失活的机制及5-Aza-CdR对RIZ1基因表达的调控。方法:用5-Aza-CdR(浓度为5μmol/L)处理体外培养的人卵巢癌细胞系OVCAR3和Anglne后,采用MSP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RIZl基因的甲基化状态,RT-PCR及Western-blot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RIZ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在人卵巢癌细胞系OVCAR3和Anglne中,RIZ1基因启动子区呈异常甲基化状态,RIZ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缺失,经过5-Aza-CdR处理后,RIZ1基因启动子区呈非甲基化状态,其mRNA及蛋白重表达。结论:5-Aza-CdR可改变人卵巢癌细胞系OVCAR3和Anglne中RIZ1基因甲基化状态,从而调控癌细胞中RIZ1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RIZ1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及卵巢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其表达变化与卵巢癌发生的关系。方法:以卵巢肿瘤组织及卵巢癌细胞系为研究对象。RT-PCR检测RIZ1 mRNA水平;蛋白印迹检测RIZ1蛋白表达。结果:卵巢癌组织、卵巢癌细胞系、良性肿瘤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RIZ1 mRNA相对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42±0.16、0.34±0.12、0.68±0.12及1.17±0.08,RIZ1蛋白相对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48±0.11、0.38±0.08、0.82±0.11及1.56±0.14。卵巢癌组织、卵巢癌细胞系、良性卵巢肿瘤组织分别与正常卵巢组织比较,RIZ1基因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卵巢肿瘤组织与卵巢癌组织比较,RIZ1基因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IZ1基因表达缺陷与上皮性卵巢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检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肿瘤组织DNA中基因LSM2启动子区CpG岛(CpG island,CGI)的甲基化状态,探讨其在上皮性卵巢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0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和25例卵巢良性病变患者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提取肿瘤组织DNA,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MethyLight)方法检测基因LSM2启动子区CGI在肿瘤组织DNA中的甲基化状态。结果:上皮性卵巢癌和卵巢良性病变患者肿瘤组织DNA中,基因LSM2启动子区CGI的甲基化率分别为10%(5/50)和32%(8/25),与卵巢良性病变患者相比,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基因LSM2启动子区CGI的甲基化程度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18,P<0.05)。结论:基因LSM2启动子区CGI在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肿瘤组织中呈现低甲基化改变,有可能成为新的上皮性卵巢癌特异性的低甲基化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HepG2肝癌细胞GST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GSTP1基因表达的关系 ,并探讨普鲁卡因酰胺用于诱导因甲基化失活的GSTP1基因重新表达的可能性。方法 分别用 5 -杂氮 - 2′ -脱氧胞苷 (5 -Aza -CdR)和普鲁卡因酰胺处理HepG2细胞后培养 ,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细胞中GSTP1基因的甲基化状况 ,RT -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细胞中GSTP1mRNA和GST -π的表达。结果 HepG2细胞在去甲基化药物处理前 ,GSTP1基因完全甲基化 ,GSTP1基因不表达 ;药物处理后 ,普鲁卡因酰胺组和 5 -Aza -CdR组GSTP1基因有表达。结论 肝癌细胞GSTP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抑制GSTP1基因表达 ,普鲁卡因酰胺与 5 -Aza -CdR一样能使启动子区甲基化的GSTP1基因重新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差异甲基化杂交结合生物信息学在发现新的人上皮性卵巢癌相关基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基于芯片技术的差异甲基化杂交(differential methylation hybridization,DMH)的方法检测5例原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以癌旁组织为对照)的DNA异常甲基化位点。利用生物信息学,通过序列比对分析,筛选新的候选的卵巢癌相关基因。结果: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相比,5张差异甲基化杂交芯片共筛出异常甲基化位点62个;DNA序列比对分析发现,基因EGFLAM启动子区CpG岛(CpG island,CGI)在上皮性卵巢癌中出现低甲基化,提示该基因可能是通过启动子区的异常甲基化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结论:将基于芯片技术的差异甲基化杂交技术与现代生物信息学相结合,可以有效地发现新的人上皮性卵巢癌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5-杂氮-2'-脱氧胞苷(5-aza-2dC)对HL-60细胞Galectin-1基因表达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药物处理后Galectin-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态的改变. 方法用5 μmol/L的5-aza-2dC处理HL-60细胞,采用Real-Time RT-PCR检测Galectin-1基因在药物处理与未处理组中的mRNA表达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榆测Galectin-1基因启动子区域在药物处理与未处理HL-60细胞中的甲基化水平.结果 Real-Time RT-PCR结果显示Galectin-1在处理后的HL-60细胞中表达上调,MSP结果显示,HL-60细胞Galectin-1基因启动子区存在高甲基化,经5-aza-2dC处理后能够使Galectin-1基因去甲基化.使其甲基化水平下降. 结论启动子区域高甲基化是Galectin-1基因低表达的原因之一,5-aza-2dC能够使Galectin-1基因去甲基化,逆转Galectin-1基因的表达,5-aza-2dC可能在抗急性髓系白血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5-氮-2’脱氧胞苷对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系HL-60中CDH1基因甲基化的影响。方法5-Aza-dC处理培养的HL-60细胞,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法检测处理前后细胞中CDH13基因的甲基化状态,RT—PCR法检测用药前后细胞中CDH1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HL-60中CDH13启动子区发现甲基化,应用5-Aza—dC能使CDH1基因启动子区CpG岛去甲基化,而且经药物处理后CDH13mRNA的表达较前明显增强。结论5-Aza—dC能逆转CDH13基因甲基化状态,从而调控CDH13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5-氮杂胞苷对Hela宫颈癌细胞脆性组氨酸三联基因(Fragile histidine triad gene,FHIT)启动子去甲基化作用及对其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低浓度和高浓度5-氮杂胞苷作用Hela宫颈癌细胞,分别采用BSP和RT-PCR检测处理前后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mRNA表达,应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改变。结果:Hela宫颈癌细胞FHIT基因启动子表现高度甲基化状态(CG位点甲基化率为80%~100%),mRNA表达完全受到抑制,细胞呈指数增殖状态;低浓度5-氮杂胞苷作用后的甲基化率显著降低(10%~40%),细胞增殖速度降低;高浓度组FHI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被完全逆转,mRNA表达明显高于低浓度组,细胞增殖速度显著低于正常组和低浓度组。结论:5-氮杂胞苷可逆转Hela宫颈癌细胞FHIT基因甲基化状态,使基因恢复表达而抑制细胞增殖,去甲基化和抑制增殖作用随5-氮杂胞苷剂量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中孕激素受体亚型PRA、PRB表达与其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的关系,探讨子宫内膜癌组织、细胞分子变化特征及孕激素受体亚型表达下调的机制。[方法](1)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RA、PRB蛋白的表达。(2)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及经5-杂氮脱氧胞苷(5′-aza-2′-deoxyóytidine ADC)处理前后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系中PRA、PRB的甲基化状态。(3)应用免疫印迹法检测ADC处理Hec-1-B细胞系前后PRA、PRB蛋白的表达。[结果](1)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PRA蛋白在高、中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B蛋白在高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无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中低分化子宫内膜癌组织中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比较,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RA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RB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组织分化程度有关,与病理类型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肌层浸润无关;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系中,加入ADC前PRA出现非甲基化条带,PRB出现甲基化条带,加入ADC后,PRA非甲基化条带不变,PRB甲基化条带消失。(3)子宫内膜癌Hec-1-B细胞系中加入不同浓度ADC后,PRA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PRB蛋白表达不同程度增加。[结论]子宫内膜癌组织以及Hec-1-B细胞系中,存在PR基因异常甲基化,与PR表达下调关系密切,编码PR基因启动子的选择性B亚型甲基化,导致了PRB的失活,继而PRB蛋白表达下降或消失,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形成。ADC可通过去甲基化作用使PRB恢复表达,可能提高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内分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CNA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与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对40例子宫颈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组织及其4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CCNA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进行检测。结果:CCNA1基因在40例子宫颈癌中甲基化率为87.5%,正常子宫颈组织中甲基化率为2.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CNA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DLC1表达的isoform1及isoform2两个亚型在人胶质瘤细胞株中的表达、功能及机制。方法RT-PCR方法检测体外培养的胶质瘤细胞株U87-MG和SHG-44中DLC1isoform1,2的mRNA水平;10μM5-aza-2'-de-oxycytidine(5'-AZA)或者共含有500nMtrichostatinA(TSA)处理细胞36h,检测DLC1isoform1,2的表达;MTT方法检测转染DLC1isoform2及没有GAP活性的isoform2突变体DLC1-K714E表达质粒对胶质瘤细胞株U87-MG和SHG-44增殖的影响。结果在U87-MG细胞株中没有检测到DLC1isoform1;在SHG-44中检测到微量的DLC1isoform1,5'-AZA或者共含有TSA处理使其表达上调;DLC1isoform2在上述细胞株都能检测到,5'-AZA或者共含有TSA处理细胞未改变其表达水平;过表达DLC1isoform2及其突变体DCL1-K714E促进U87-MG和SHG-44细胞株增殖。结论DLC1isoform1在胶质瘤细胞株中不表达或低表达,可能原因是由于不转录或者启动子发生甲基化。DLC1isoform2有一定的表达水平,高表达的DLC1isoform2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且不依赖GAP活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错配修复基因1(hMLH1)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与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亲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法),检测92例人食管癌组织中hMLH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蛋白表达。结果92例食管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有30例,占32.6%。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食管癌的临床病理无明显相关性;hMLH1基因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6.1%;hMLH1基因蛋白表达阴性的22例病例中,17例发生了甲基化(77.6%);而70例hMLH1基因蛋白表达阳性者中,只有13例发生甲基化(18.6%)。结论食管癌组织中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hMLH1基因蛋白表达缺失密切相关,是导致其错配修复功能缺陷的重要原因之一,hMLH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可能在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FHI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发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对45例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鳞癌组织及34例正常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组织进行甲基化检测。结果:34例正常子宫颈组织有2例甲基化,甲基化率为5.88%;45例子宫颈鳞癌组织中共有15例发生FHI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甲基化率为33.33%。结论:FHIT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与维吾尔族妇女子宫颈癌发病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鼻咽癌细胞株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与其mRNA和蛋白质表达情况之间的关系。方法:培养鼻咽癌细胞株CNE-1(高分化)、CNE-2(低分化)和永生化非癌性人鼻咽黏膜上皮细胞株(NP69),采用MS-PCR和Q-RT-PCR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细胞株中Syk基因的甲基化和Syk mRNA及Syk蛋白表达。结果:MS-PCR法检出CNE-1和CNE-2细胞Syk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36%±3.6%和62%±4.5%,而NP69未检测到甲基化;Q-RT-PCR法检出Syk mRNA在CNE-1和CNE-2的表达水平均低于NP69细胞,分别为42%±3.5%和28%±2%;WesternBlot法检出Syk蛋白在CNE-1和CNE-2的表达水平均低于NP69细胞,分别为36%±4.5%和16%±2.5%。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分化程度较低的鼻咽癌细胞中,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较高,则Syk基因mRNA与蛋白的表达较低。Syk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与Syk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建立针对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荧光定量检测方法,进而评估其在膀胱癌临床研究的应用前景。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南通地区50例确诊膀胱癌患者和25例非膀胱癌的健康对照者的尿液标本中TWIST1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和非甲基化含量,对其甲基化率进行对比。结果正常人的TWIST1启动子的甲基化率为8.1%~17.3%,平均值为12.3%,膀胱癌患者的甲基化率为25.2%~48.3%,平均值为38.2%,膀胱癌患者的TWIST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率有明显的增高(P<0.05)。结论 TWIST1基因启动子区在膀胱癌中异常甲基化,能够作为有效检测膀胱癌的基因。  相似文献   

18.
5-氮杂脱氧胞苷对肿瘤细胞p16基因甲基化及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脱氧胞苷(5-Aza-CdR)对肿瘤细胞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及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5-Aza-CdR(106 mol/L)处理肿瘤细胞株(SPC-Al、BIU-87、T-24、Hep-G2)9 d,甲基化特异性PCR法(MSP)检测了用5-Aza-CdR处理前后4株肿瘤细胞p16基因的甲基化状态,同时利用RT-PCR检测了5-Aza-CdR处理前后p16基因的表达水平差异.[结果]除BIU-87外,其他3种肿瘤细胞p16基因都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用5-Aza-CdR处理后比处理前p16 mRNA的表达有显著升高(P<0.01).[结论]p16基因的过甲基化是导致其表达失活的一个重要机制,而5-Aza-CdR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p16基因的过甲基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