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我院收治的15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2例肺部增强CT显示肺动脉及其分支充盈缺损.15例患者行血清D-二聚体检查均为阳性.1例猝死,未行治疗死亡.13例行持续吸氧、抗凝、溶栓等治疗后治愈出院;1例溶栓后出现急性循环衰竭,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D-二聚体检查结合螺旋CT肺动脉造影有助于肺栓塞的诊断;溶栓抗凝治疗能减轻肺血管阻塞,是挽救妇科恶性肿瘤术后肺栓塞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急性肺栓塞3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对肺栓塞进行临床分析,评价肺栓塞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3年8月~2008年8月入院并确诊的34例肺栓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肺栓塞检测D-二聚体均>500 μg/L,超声心动图示均有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压平均54.9 mmHg),血气分析均为低氧血症,心电图表现为SⅠTⅢQⅢ者8例(23.53%),合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三联征4例(11.76%).本组17例误诊,误诊率50%.结论:肺栓塞的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误诊率高,发病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需结合医技检查进行诊断,溶栓治疗可提高患者生存率,而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保守及抗凝治疗效果满意,1例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死亡,5例转院治疗.结论:妇科肿瘤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应引起高度重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于诊断;对存在高危因素者手术前、后预防性应用抗凝剂,可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以提高其诊断率和治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05年12月两院4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呼吸困难、胸痛、晕厥和咯血为急性肺栓塞的早期主要临床表现,血清D-二聚体、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螺旋CT、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和/或肺动脉造影确诊为重要的诊断手段,早期抗凝、溶栓治疗获良效。本组治愈或好转32例,死亡12例。结论:急性肺血栓早期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呼吸困难、胸痛等,早期诊断肺栓塞至关重要,及时抗凝和溶栓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PTE)的临床特征以及溶栓、抗凝治疗的疗效,以期降低其漏诊率和误诊率,提高存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至2007年5月本院心内科住院的61例急性PTE患者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治疗等临床资料。结果急性PTE的危险因素有高龄、高血压等心脏基础疾病以及近期手术、糖尿病、骨折、长期卧床等。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出现“三联征”症状(呼吸困难、胸痛、咯血)的患者数极少。D-二聚体对急性门E具有高度敏感性,结合心脏超声、CT肺动脉造影(CTPA)等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积极予以溶栓、抗凝治疗可降低病死率。结论急性PrE临床症状多种多样,临床医生应高度警惕。D-二聚体可作为急性PTE筛选检查。确诊后进行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急性肺栓塞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如何根据急性肺栓塞的易患因素及临床表现,选择正确的诊断程序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3年1月至2004年11月确诊的20例急性肺栓塞住院患者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临床评估分析。结果:50~60岁肺栓塞患者所占比例最高。20例肺栓塞患者中,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占60%,D-二聚体>500μg/L占100%,超声心动图呈典型改变者占70%,肺通气-灌注核素扫描提示呈肺段分布的灌注缺损并与通气不匹配者占100%,CT肺动脉造影(CTPA)诊断敏感性为100%。接受溶栓治疗8例,抗凝治疗12例,死亡1例,退出1例,14例患者已随访3个月,1例复发,国际化标准率(INR)均达有效抗凝水平(2~3之间)。结论:肺栓塞发病率与易患因素密切相关,无创检查可快速确立诊断并指导治疗;溶栓及抗凝治疗均可提高肺栓塞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7.
<正>肺栓塞(PE)是呼吸系统一种较常见的血管疾病,具有高误诊率、高死亡率的特点。肺栓塞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主要是以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及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的疾病[1]。有研究显示我国肺栓塞发病率高达0.1%[2]。我科2018年4月收治1例肺栓塞病人,入院后予以抗凝等治疗,并于入院后第6天在局部麻醉下行肺动脉造影+肺动脉溶栓。经过多学科合作诊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人肺栓塞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4年12月本院18例老年人肺栓塞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人肺栓塞的基础疾病以慢性心肺疾病为主,临床表现不典型,常规检验缺乏特异性;误诊率83%;溶栓和/或抗凝治疗者和非溶栓和/或抗凝治疗者的死亡率分别为17%(1/6)和75%(9/12)。结论:老年肺栓塞误诊率高,及时溶栓和抗凝可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王颖  蔡飞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6):8904-8905
目的:探讨无症状肺栓塞的诊断方法以及如何降低其误诊率。方法:对我院2007年收治的8例误诊的不典型肺栓塞临床病例进行分析研究,其中1例为下肢骨折术后,2例合并肾病综合征,2例合并糖尿病,3例合并冠心病。结果: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5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部感染1例,急性心梗2例。8例误诊病例经过溶栓抗凝治疗后有7例患者的症状明显改善并消失,1例死亡。结论:临床医师要提高对肺栓塞的诊断意识,重视肺栓塞的不典型表现,详细询问病史,结合多项辅助诊断,尽早诊断,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结肺栓塞临床特点,提高诊治水平,减少误诊率及病死率。方法:对26例急性肺栓塞住院患者的危险因素、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进行临床评估分析。结果:接受溶栓治疗6例均好转;未接受溶栓治疗20例,死亡6例。结论:提高早期诊断率,尽早溶栓及抗凝治疗是治疗成功、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肿瘤合并肺栓塞早期预防和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肿瘤合并肺栓塞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95例,平均年龄(62.7±11.8)岁,≥60岁56例,占58.9%,其中腺癌56例,合并下肢单纯深静脉血栓(DVT)49例,合并高血压48例,合并糖尿病有18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14例,合并高尿酸血症12例。肺栓塞诊断在肿瘤诊断之前有18例,肺栓塞与肿瘤同时诊断30例,肺栓塞诊断在肿瘤诊断之后47例。30例接受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间期发生肺栓塞,16例化疗方案含铂类药物。2例接受溶栓联合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67例单独接受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22例接受低分子肝素桥接华法林抗凝治疗,3例接受利伐沙班抗凝治疗。92例抗凝治疗后症状缓解,有效率96.8%。结论年龄≥60岁,病理类型为腺癌、合并DVT、恶性肿瘤诊断3个月内患者高发肺栓塞,恶性肿瘤合并肺栓塞患者的早期诊断、预防与治疗是降低病死率及改善预后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4例肺动脉栓塞患者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及溶栓和抗凝治疗等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肺动脉栓塞患者有效的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肺动脉栓塞患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但临床症状和体征是疑诊的重要指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D-二聚体检测,螺旋CT均有助于肺动脉栓塞的早期确诊;早期溶栓及抗凝治疗可有效降低病死率。结论尽快确诊肺动脉栓塞,尽早采用溶栓和抗凝治疗,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急性肺栓塞溶栓加抗凝治疗与单纯抗凝治疗的临床效果及远期肺功能变化情况.方法 将肺栓塞病人18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A、B两组。A组11例,采用溶栓加抗凝治疗;B组7例,采用单纯抗凝治疗.观察疗效并于6个月后复查肺功、X线胸片、心动超声,判定肺栓塞对远期肺功能的影响和慢性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形成等改变、结果 A组有效率为88.1%,6个月后复查肺功正常,无慢性肺栓塞及肺动脉高压形成;B组有效率为65.7%,6个月后复查肺弥散功能降低28.3%,无慢性肺栓塞及肺动脉高压形成。结论 溶栓加抗凝疗法治疗PE优于单纯抗凝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褥期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对策。方法:对35例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其中2例合并肺栓塞,给予抗凝溶栓及局部中药外敷治疗并配合心理及饮食等护理措施。结果:35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2例肺栓塞患者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消失,肺动脉压力正常。结论: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及用药观察措施有助于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蔡丽霞  樊国峰 《临床荟萃》2006,21(17):1270-1270
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溶栓治疗目前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它能更快地清除肺动脉血栓和改善血液动力学状态,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和复发率.1996年1月至2006年1月,笔者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患者30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术后并发肺栓塞的诊治要点。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术后并发肺栓塞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均为恶性肿瘤行相关手术治疗的患者,发生肺栓塞的时间为术后1~13 d。7例行胸部增强CT检查提示肺动脉及其分支充盈缺损,确诊为肺栓塞;2例猝死者根据临床表现并结合相关医技检查确诊为肺栓塞。确诊后均卧床休息、保持大便通畅、监测生命体征,2例行面罩吸氧;7例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并予抗凝治疗,其中1例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本组3例死亡,6例经对症治疗2~4周后病情好转出院。结论临床遇及呼吸困难、胸痛、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下肢肿胀等高度怀疑肺栓塞患者时,应尽快完善相关检查,争取早期诊断并治疗,避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7.
肺栓塞18例急诊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探讨肺栓塞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案,以提高对肺栓塞的诊治水平,减少误诊.方法 分析2004~2007年期间急诊由CT肺动脉造影确诊的肺栓塞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呼吸困难11例(61%),"肺梗死三联征"患者仅1例(6%);低氧血症8例(44%),SⅠQⅢTⅢ 6例(33%),血浆D-二聚体>500 μg/L 15例(83%),CT肺动脉造影示栓子累及46支肺动脉;8例接受溶栓治疗,10例接受抗凝治疗;死亡2例.结论 肺栓塞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漏诊,早期诊断和规范溶栓抗凝治疗对预后有重要影响,CT肺动脉造影是确诊肺栓塞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肺栓塞的临床症状体征、治疗和预后,提高临床医生对肺栓塞诊断治疗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1-05收治的65例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 65例肺栓塞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最为常见占86.1%,肺增强螺旋CT、肺动脉造影为肺栓塞确诊的重要手段。治疗以抗凝及溶栓治疗为主。结论提高肺栓塞患者的诊断,及时抗凝及溶栓等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是以各种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其分支引起的肺循环障碍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是呼吸科急危重症之一,其中以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ulmonary thrombo embolism,PTE)为主,PTE并发于临床各科的许多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漏诊及误诊率高、不经治疗病死率高的特点,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我们对60例PTE患者实行2h溶栓治疗与标准化护理相结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溶栓抗凝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并探讨治疗前、中、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3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和低分子肝素联合华法林抗凝治疗,同时加强监测和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愈19例(59.38%),好转12例(37.50%),死亡1例(3.12%),总有效率为96.88%.溶栓抗凝治疗后,PaO2由(68.1±6.7) mmHg升至(81.6 - 6.3) mmHg,而PaCO2由(57.1 ±4.9)mmHg降至(48.5±5.0) mmHg,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急性肺栓塞早期诊断,及时溶栓抗凝治疗,加之精心护理可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