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艾灸督脉穴对亚急性衰老小鼠自由基与免疫器官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通过测定亚急性衰老小鼠血清NO浓度,红细胞中SOD活性和血浆MDA的含量,进一步探讨NO与衰老的关系和艾灸的延缓衰老作用。方法:以D—半乳糖造成的亚急性衰老小鼠为实验对象,艾灸大椎、命门、足三里穴,测定血清NO浓度、SOD活性和MDA含量。结果:模型组衰老小鼠血清中NO浓度和红细胞中SOD活性明显下降,血浆MDA含量明显上升;各艾灸治疗组血清NO浓度和细胞SOD活性上升,血浆MDA含量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NO与衰老之间有一定相关性,艾灸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虚寒证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完善金匮温经汤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60例虚寒证原发性痛经患者,给予金匮温经汤连续治疗3个月经周期;60例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后痛经患者血清生殖激素(FSH、LH、E2、P、T)及氧化应激指标(SOD、MDA、GSH-PX、T-AOC)的变化。结果痛经组患者治疗前,血清E2、SOD活性、GSH-PX和T-AOC均显著降低,MDA升高,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血清E2、SOD活性、GSH-PX和T-AOC均有不同程度升高,MDA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治疗后E2、SOD活性、MDA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寒证原发性痛经患者存在氧化应激损伤;金匮温经汤能够通过激活机体抗氧化能力缓解机体氧化损伤状态,有效治疗虚寒证原发性痛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对D-半乳糖所致的亚急性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方法对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连续8周颈部皮下注射D-半乳糖(0.25 mg/10 g)以建立衰老模型,两周之后治疗组注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检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前后衰老相关指标:包括小鼠血清、肝组织、脑组织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模型对照组与治疗组相比,SOD、CAT偏低,MDA含量偏高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则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显著改善D-半乳糖所致亚急性衰老小鼠的相关衰老指标,具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足三里穴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小鼠的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美国癌症研究所(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假手术组和电针模型组。后两组小鼠手术前在双侧足三里穴电针预处理5d,30min/d。测定各组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总蛋白浓度、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测定肺湿干比;观察肺组织形态。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假手术组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MDA及SOD含量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血清和肺泡灌洗液中MDA含量均显著增高且SOD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模型组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且SOD含量显著增高(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蛋白含量与血清蛋白含量比值减小(P<0.05),左肺湿干比也显著降低(P<0.05),还能改善肺组织的病理变化。结论电针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ICR小鼠氧化应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
靖媛  张苗  游世晶 《西部医学》2018,49(5):32-35
目的探讨艾灸关元穴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皮下注射D-半乳糖建立皮肤衰老大鼠模型,造模过程中,各治疗组分别给予艾灸、针刺治疗,连续治疗21天后,测定大鼠血清及皮肤组织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过氧化氢(H2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皮肤含水量及胶原蛋白含量,RT-PCR法检测皮肤组织MMP-1/TIMP-1 m RNA表达量。结果模型组血清及皮肤组织SOD、CAT活性显著低于艾灸关元穴组(P<0.05),MDA、H2O2及ROS含量显著高于艾灸关元穴组(P<0.05),皮肤组织中MMP-1表达量高于艾灸关元穴组(P<0.05),TIMP-1表达量显著低于艾灸关元穴组(P<0.05)。结论艾灸关元穴通过调节氧化应激紊乱及MMP-1/TIMP-1在皮肤组织中的表达起到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松花粉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松花粉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采用生物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力以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D-半乳糖衰老大鼠SOD活力、GSH-PX活力和T-AOC均明显下降,与正常大鼠比较差异显著(P<0.01);松花粉灌胃给药后SOD活力、GSH-PX活力和总抗氧化能力均显著提高;松花粉的效果好于VE(P<0.01).结论:松花粉可显著提高亚急性衰老大鼠肝脏抗氧自由基的能力,具有一定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双奇口服液对衰老模型小鼠的影响,探讨其抗衰老的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D-半乳糖致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同时给予双奇口服液进行干预;实验后测定其血清中SOD、GSH-PX活性及MDA含量。结果:奇口服液能明显提高小鼠血清中SOD(P〈0.01)和GSH-PX活力(P〈0.01),降低血清中MDA的含量(P〈0.01)。结论:双奇口服液能够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具有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益肾养阴合剂对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鼠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 将30只MRL/lpr小鼠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模型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激素组、中药配合激素组。用药4周后,心脏穿刺取血,4℃静置2h后2500rpm离心20min分离血清,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各组血清中SOD、CAT、MDA活性;脱颈处死小鼠,取新鲜肾脏组织检测dsDNA浓度。结果 (1)治疗4周后,益肾养阴合剂高剂量组、激素组、中药配合激素组SOD水平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1),益肾养阴合剂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SOD数值有统计学意义;(2)与模型组相比,益肾养阴合剂高剂量组、激素组、中药配合激素组CAT活性明显升高,具有显著差异(P<0.01),益肾养阴合剂中剂量组、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CAT数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模型组相比,益肾养阴合剂高剂量组、激素组、中药配合激素组MDA含量明显下降,具有显著差异(P<0.01),益肾养阴合剂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MDA数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与模型组相比,益肾养阴合剂高剂量组、激素组、中药配合激素组dsDNA水平明显降低,具有显著差异(P<0.01),益肾养阴合剂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dsDNA数值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养阴合剂可有效降低血清MDA、dsDNA水平,提高血清SOD、CAT活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化瘀通络灸法对皮质下血管性痴呆(subcortical vascular dementia,SVD)模型大鼠治疗作用及其对额叶皮质下白质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采用Pulsinelli4血管阻断法稍加改进复制大鼠血管性痴呆模型,电脑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艾灸组、药物组、模型组,并设假手术组、正常组对照。艾灸组取百会、大椎、神庭穴艾灸治疗,药物组多奈哌齐灌胃治疗。每日1次,连续治疗4周。采用跳台仪检测治疗后学习记忆成绩;采用免疫组化检测额叶皮质下白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beta,IL-1β)阳性细胞表达。结果 ①大鼠跳台实验的潜伏期、错误次数,艾灸组及药物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且艾灸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1,P<0.05)。②艾灸组及药物组与模型组比,大鼠额叶皮质下白质TNF-α、IL-1β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艾灸组与药物组比较TNF-α、IL-1β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瘀通络灸法治疗SVD可能是通过抑制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1β的产生,从而改善大鼠认知功能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菟丝子提取物对实验性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及机制。方法:以D-半乳糖致亚急性衰老小鼠为模型,同时给予灌胃不同浓度的菟丝子提取物,6周后,采用比色法测定肝脏和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来研究菟丝子延缓衰老的作用。结果:菟丝子提取物能显著增加肝脏和脑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降低其MDA含量。结论:菟丝子提取物抗衰老作用可能通过提高抗氧化酶SOD、GSH-PX活力,降低脂质过氧化物MDA含量而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艾灸足三里穴延缓衰老作用及其与抗氧化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36 只健康雄性SD 大鼠按完全随机平均分为3 组:空白对照组、衰老模型组、艾灸足三里组,每组12 只.空白对照组大鼠按0.125 g/(kg·d),从颈背部皮下注射0.9%的生理盐水,连续6 周,每天1 次;衰老模型组及艾灸足三里组则按0.125 g/(kg·d),从颈背部皮下注射10%的D-半乳糖,连续6 周,每天1 次.艾灸足三里组造模后每穴每天5 壮,每次25 min 左右,隔天1 次,共治疗15次.空白对照组及衰老模型组大鼠捆绑固定25 min,隔天1 次,共15 次.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丙二醛(MDA)含量,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褐素(LF)水平.结果 学习记忆测试结果显示,艾灸足三里组与衰老模型组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衰老模型组大鼠心、脑组织中SOD 活性明显降低(P<0.01),MDA 及LF 水平明显上升(P<0.01);与衰老模型组比较,艾灸足三里组大鼠心、脑组织中SOD 活性明显升高(P<0.01),MDA 及LF 含量下降(P<0.01).结论 艾灸足三里穴可显著提高D-半乳糖致衰老大鼠的抗氧化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延缓机体衰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针刺对砷中毒小鼠肝肾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60 只健康昆明种ICR 小鼠随机分 为正常组(15 只)和砷中毒组(45 只),复制砷中毒小鼠模型,再随机分为模型组(15 只)、针刺组(15 只) 和姜黄素组(15 只)。针刺组小鼠取足三里穴、内庭穴和天枢穴行针刺治疗,模型组小鼠不做治疗,姜黄素组给 予姜黄素进行干预(200 mg/kg),30 d 后处死,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小鼠肝肾组织中丙二醛(MDA)、抗氧 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并与正常组大鼠进 行比较。结果 与正常组大鼠比较,针刺组肝肾组织中MDA、GSH 含量和SOD、GSH-PX 活性变化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P >0.05),而模型组小鼠肝肾组织中MDA 含量增高,GSH 含量降低,SOD、GSH-PX 的活性降低,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P <0.05);针刺组小鼠肝肾组织中MDA 含量低于模型组,GSH 含量、SOD、GSH-PX 的活性高 于模型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刺可能通过降低小鼠肝肾组织中MDA 含量和增高GSH 含量、 GSH-PX 和SOD 的活性,减轻慢性砷中毒对肝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逍遥散对氢溴酸东莨菪碱致阿尔茨海默病模型小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水平的影响,探讨逍遥散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50只SPF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逍遥散低、中、高剂量组5组,以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复制阿尔茨海默病小鼠模型,并以不同剂量的逍遥散进行干预防治,给药第10天腹腔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1h后取血及脑组织测血清及脑组织匀浆中SOD,GSH-PX活性及MDA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中SOD与GSH-PX活性显著降低,MDA水平显著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意义(P<0.01);逍遥散低、中、高剂量均可显著升高小鼠血清及脑组织匀浆中SOD与GSH-PX活性,降低MDA水平,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但以逍遥散高剂量组作用最为显著(P<0.05).结论 逍遥散对阿尔茨海默病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改善抗氧化能力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4.
不同配穴针灸对荷瘤CTX化疗小鼠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研究针灸对荷S180腹水瘤环磷酰胺(CTX)化疗小鼠抗氧化系统作用的同时,着重观察不同腧穴配伍的作用,为验证针灸理论提供一些实验依据,方法:将90只昆明小鼠据体重随机分成9组,腹腔接种S180瘤株,化疗采用CTX,针灸处理以灸和温针灸为主,穴位采用足三里,命门和大椎。观测指标为小鼠血清中的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酶(GSH-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果:针灸对荷瘤CTX化疗小鼠血清SOD及GSH-PX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各治疗组血清中MDA的含量明显低于实验和造模 (P<0.01),结论:实验表明不同配穴针灸对荷瘤CTX化疗小鼠抗氧化系统的作用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艾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免疫介导物质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揭示针灸调节免疫功能的机理。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灸命门组、灸关元组,灸非穴组,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于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造模,模型组造模后不做任何处理,灸命门组灸命门穴、灸关元组灸关元穴、灸非穴组灸关元穴左侧旁开0.5cm处。观察足爪肿胀率并观测血浆、下丘脑、垂体和淋巴结中β-内啡肽(β-EP)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灸命门组与灸非穴组右足足爪肿胀率明显降低(P<0.01);与灸命门组比较,灸关元组与灸非穴组右足足爪肿胀率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左足足爪肿胀率明显升高(P<0.05),灸命门组与灸关元组左足组爪肿胀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灸命门组、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左足足爪肿胀率明显降低(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灸命门组、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大鼠血浆中β-EP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中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比较,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大鼠垂体中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大鼠垂体中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灸命门组、灸关元组、灸非穴组大鼠淋巴结中的β-EP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灸命门穴和非穴对右足原发性炎症有抑制作用;灸命门穴、关元穴、非穴对左足继发性炎症有抑制作用。推测艾灸上述穴位对机体免疫炎症的调整作用是通过提高淋巴结β-EP含量、调动中枢内β-EP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硒对氟致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改变的拮抗作用.方法 实验共设4组:染氟纽(5 mg/L和20 mg/L的氟化钠)、染硒组(0.0171 mg/L和0.0342 mg/L的亚硒酸钠)、硒干预组(氟化钠和亚硒酸钠联合干预)和对照组,按照分组干预NRK-52E细胞48 h.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线粒体膜电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总抗氧化力(T-AOC)测试盒测定酶的活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随着氟化钠浓度的升高,染氟组NRK-52E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或P<0.01)且SOD、T-AOC、GSH-PX和CAT酶活性均降低(P<0.05或P<0.01).与染氟组相比,相对应的硒干预组线粒体膜电位升高(P<0.01).与20 mg/L的染氟组比较,相对应硒干预组的SOD、T-AOC、GSH-PX和CAT酶活性均升高(P<0.05).与0.0171 mg/L染硒组相比,相对应的硒干预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1)且T-AOC、GSH-PX和CAT酶活性均降低(P<0.01或P<0.05).5 mg/L加氟组与加硒组相比,线粒体膜电位显著变化(P<0.01),但SOD、GSH-PX、CAT、T-AOC酶活性均无显著变化.20 mg/L加氟组与加硒组相比,线粒体膜电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SOD、GSH-PX、CAT、T-AOC酶活性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一定浓度的硒可以拮抗氟诱导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可能通过恢复抗氧化酶活性实现.  相似文献   

17.
天灸对SAM-P10小鼠血清睾酮、雌二醇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雄性SAM鼠随着年龄的增长 ,血清睾酮 (T)含量下降 ,雌二醇 (E2 )含量无明显变化 ,E2 T比值升高。天灸“肾俞”、“命门”、“大椎”三穴可增加睾酮 (T)含量 ,使E2 T比值下降 ,初步研究了天灸延缓衰老的内分泌机制  相似文献   

18.
维生素A缺乏易致老年黄斑变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对老龄小鼠眼局部组织中自由基的测定,探索维生素A缺乏对老年黄斑变性的诱导机制,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老年黄斑变性提供一定理论依据。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维生素A缺乏组和维生素A添加组,各组分别用相应饲料喂养50d,取眼球组织测定组织中自由基的含量。结果:维生素A添加组小鼠的SOD、GSH-PX、CAT活性明显高于维生素A缺乏组和对照组(P〈0.05),同时MDA含量低于维生素A缺乏组和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黄斑变性的发生与维生素A缺乏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铁皮石斛总黄酮对D-半乳糖所致小鼠衰老模型的影响。方法:将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抗坏血酸(100 mg·kg^-1)组,铁皮石斛总黄酮高、低剂量(400 mg·kg^-1、200 mg·kg^-1)组。空白组除外,其余各组颈背部皮下注射5%的D-半乳糖连续6周,建立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活性及丙二醛(monochrome display adapter,MDA)含量;检测小鼠皮肤组织中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ATP酶活性及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HYP)、脂褐素(lipofuscin,LF)、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含量;取小鼠的胸腺、脾脏、肝脏、肾脏称质量并计算脏器指数。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铁皮石斛总黄酮各剂量组可不同程度升高模型动物血清及皮肤组织中SOD、T-AOC、ATP活性,降低CAT活性,降低血清中MDA含量;升高皮肤组织中HYP、Ⅰ型胶原蛋白、Ⅲ型胶原蛋白含量,降低LF含量;升高模型小鼠胸腺、脾脏、肾脏指数,降低肝脏指数(P<0.05;P<0.01)。结论:铁皮石斛总黄酮对小鼠皮肤衰老模型具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