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王以照  彭慧  李梅  渠时学  丁硕 《河北医学》2016,(11):1840-1842
目的:探讨旁路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误吸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误吸患者4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经导管外途径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导管内途径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昏迷时间、灌洗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PH值,PaO2,PaCO2,氧合指数,气道峰压,SpO2等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H值、PaO2、氧合指数、SpO2、PaCO2及PI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H值、PaO2、氧合指数、SpO2、PaCO2及PIP与治疗前的差异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昏迷时间、灌洗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旁路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误吸所致急性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仰、俯卧位对危重新生儿机械通气效果的影响.方法:将38例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患儿分成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分别置于仰卧位和俯卧位,呼吸机参数恒定,分别测定两种体位时的心率(HR)、经皮氧饱和度(TcS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结果:两组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的患儿俯卧位时的PaO2、PaO2/FiO2及PaO2/PAO2均明显高于仰卧位(P<0.05),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明显低于仰卧位.结论:俯卧位可改善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儿的氧合,气管内吸痰后取俯卧位可改善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儿经皮氧饱和度(TcSO2),并可减少肺不张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抢救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0例重症肺炎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灌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抗感染、化痰及营养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手段,灌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支气管肺泡灌洗,观察两组病例的治疗效果。结果:灌洗前Pa O2、Pa CO2和氧合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a O2、Pa CO2明显低于对照组,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洗组总有效率为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抢救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好,可减少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对呼吸衰竭患者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呼吸衰竭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序贯机械通气,试验组患者予以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MDA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SaO2、O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a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可有效减轻呼吸衰竭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血氧状态,疗效显著,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罗伟雄  曾黄辉  罗伟文 《广东医学》2012,33(11):1635-1637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危重型哮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5例危重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组(观察组,n=21)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14),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照组仅作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48 h的生命体征、气道压力、动脉血气变化以及两组机械通气时间、胸片改善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迅速缓解,治疗24、48 h后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气道峰压和气道平台压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有降低,动脉血气指标(pH、PaO2、PaCO2)也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改善,观察组在机械通气时间、胸片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危重型哮喘安全有效,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
林炘  杨楚  李创伟  林明祥 《广东医学》2004,25(9):1083-1084
目的 总结小儿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采用机械通气配合支气管灌洗的治疗经验。方法  12例急性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并发呼吸衰竭患儿应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模式 (SIMV)与辅助通气 (A/C)或容量控制 (VCV) ,同时配合支气管灌洗 ,密切监测动脉血气及气管分泌物性状。结果 治疗期间PaO2 逐渐上升 ,PaCO2 72h后明显下降 ,气管内黏稠分泌物变稀变少 ,自主呼吸改善 ,所有病例均抢救成功 ,未见气压伤及心血管并发症。结论 机械通气配合支气管灌洗能及时解除气道阻塞 ,降低呼吸道阻力 ,维持有效肺泡通气 ,能有效减少小儿纤维蛋白性喉气管支气管炎病死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呼吸力学指标及氧合指数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4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92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肺泡灌洗及吸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呼吸力学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更高(P 0.05);治疗后,两组气道阻力(Raw)、气道峰值压(PIP)、呼吸做功量(WO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氧合指数(OI)水平均改善,且观察组PaO_2、OI水平较对照组高,PaCO_2水平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呼吸力学指标及氧合指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早期纤支镜检查、PSB取痰液标本培养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在机械通气患者诊疗价值。方法选取62例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1例机械通气患者3天内接受纤支镜检查,PSB取痰液标本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行纤支镜下吸痰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对照组31例机械通气3天内常规吸痰管吸引呼吸道分泌物病原菌分离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比较两组检查结果、采样培养的阳性率、纤支镜吸引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前后疗效、纤支镜吸引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治疗后和对照组比较及纤支镜检查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纤支镜检查结果:口腔分泌物5例占19.35%,气管插管囊上积液10例占32.26%,气管支气管炎症5例占19.35%,气管支气管黏膜霉菌斑2例占6.45%,气管支气管异物2例占6.45%,痰液堵塞支气管2例占6.45%,对照组2例改为纤支镜检查;对照组与治疗组痰采样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19.35%和25.81%(P<0.05);治疗组纤支镜治疗前后,患者pH改善、PaO2升高、PaCO2下降、SO2升高(P<0.05),3天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患者pH改善、PaO2升高、PaCO2下降、SO2升高(P<0.05);纤支镜检查不良反应发生:鼻腔气管黏膜出血2例占6.45%,血压升高8例占25.8%,指脉氧减低12例占38.7%。结论机械通气时早期纤支镜检查及介入治疗有助于疾病早期诊断、获得合理抗菌药物治疗,呼吸道内吸引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疗效确切,纤支镜检查治疗危险性小,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邱兴敏 《大家健康》2015,(5):99-100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方法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86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分别采用常规治疗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2个星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周后,治疗后观察组动脉血氧分压(78.88±15.24)、氧合指数(325±22)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69.89±14.58)、氧合指数(270±28),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讨论:支气管肺泡灌洗在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中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0.
观察机械通气下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29例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患儿按住院号尾数的奇偶分为PS治疗组16例及常规治疗组13例,除了PS治疗组使用PS外,2组患儿其他治疗方法相同,用药前及用药后6、12、24h采集桡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并随时调整呼吸机参数,观察吸入氧浓度(FiO2)、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比(PaO2/FiO2)及平均气道压(MAP)的变化,比较2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PS治疗组气管内注入PS后,患儿面色转红,经皮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MAP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治疗组用药后FiO2显著下降,PaO2/FiO2增高(肺氧合功能改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S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为(2.9±1.9)d、住院时间为(15.3±1.02)d,与常规治疗组[机械通气时间(5.7±3.2)d、住院时间(21.5±2.03)d]比较明显缩短(P<0.05)。结论 PS对新生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肺氧合功能。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探讨机械通气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应用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呼吸衰竭患者共86例,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而观察组则联合使用支气管肺泡灌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pH值、氧饱和度等血气分析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机械通气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呼吸衰竭疗效确切,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缩短,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张英谦  李涛 《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2):1052-1054
目的建立一种内毒素诱导的急性肺损伤(ALI)幼猪模型。方法健康雄性幼猪16头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头、内毒素(LPS)组10头。正常对照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10ml/kg);内毒素组缓慢泵注LPS(15μg/kg),机械通气条件下观察肺氧合等肺功能损害的进程。结果注射LPS后6h动脉血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i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出现显著改变,12h达到ALI标准,LSP组注射LPS3h、6h、12h肺动态顺应性和气道阻力与注射前0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同一时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分析及肺形态学出现显著异常。结论本法可诱导稳定的脓毒性ALI猪模型,供ALI病理生理机制及治疗方法研究之用。  相似文献   

13.
足月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动态氧合参数监测与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sever respiratory failure,SRF)时动态氧合参数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41例重度呼吸衰竭新生儿按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n=17)和生存组(n=24),回顾性分析两组通气治疗2h、12h、24h、36h的呼吸机参数和动脉血气值,并计算各时段的氧合指数(Pao2.Fio2)、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PaO2/PAO2)和呼吸指数(respiration index,RI),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结果死亡组在呼吸机参数明显或逐步高于生存组的情况下,36h的PaO2才低于生存组(P<0.05),但组内比较都无显著差异(P>0.05).死亡组24h、36h的PaO2/FiO2低于生存组(P<0.01);12h,24h,36h的A-aDO2高于生存组(P<0.05或0.01);12h,24h,36h的PaO2/PAO2低于生存组(P<0.05或0.01);24h、36h的RI高于生存组(P<0.01).生存组各时段的PaO2/FiO2和PaO2/PAO2顺次增大;A-aDO2和RI顺次减小,均有显著差异(P<0.05或0.01),死亡组组内则都无变化(P>0.05).结论在新生儿重度呼吸衰竭的早期,PaO2不是评估预后的有效指标,PaO2/FiO2、A-aDO2、PaO2/PAO2和RI更能反映肺损伤的程度、氧交换率和治疗效果,其中A-aDO2和PaO2/PAO2最为敏感,动态监测可帮助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4.
《右江医学》2019,(2):105-108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8年9月治疗的116例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将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5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行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58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前两组PaO_2、PaCO_2、TNF-α、IL-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PaCO_2、PaCO_2、TNF-α、IL-8水平均改善(P<0.05或0.01),观察组改善程度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血气分析指标,下调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5.
BiPAP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 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BiPAP呼吸机治疗组(治疗组,30例)和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比较动脉血气中pH、PaO2、PaCO2值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2h、24h动脉血气中pH值和PaO2值逐渐上升,PaCO2值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53.3%(P<0.05).对照组动脉血气中pH、PaO2、PaCO2值及临床表现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与治疗组同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回顾性观察比较高频振荡通气(HFOV)和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严重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HFOV组79例,常频组80例,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氧合参数、呼吸机参数、治愈率、上机天数、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 HFOV组治疗6 h后通气氧合情况明显好转,氧指数(OI)下降至8.82±3.98(P<0.05),动脉血氧分压(PaO2)升高至73.88±17.03 mmHg(P<0.05),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至38.51±5.03 mmHg(P<0.05),治疗24 h后氧浓度(FIO2)、OI明显降低,上机天数缩短,并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气漏减少,与常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治疗新生儿严重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氧合改善更快,短时间内氧浓度及OI下降更快,上机天数缩短,并发BPD、气漏减少,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呼吸机相关肺炎不同病原学诊断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评价不同病原学诊断方法对呼吸机相关肺炎诊断和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实验,将接受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在6分以上者分为吸出物组与灌洗液组两组,比较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定量培养和气管内吸出物培养的优劣.结果 吸出物组与灌洗液组治疗前后CPIS评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阳性率高于气道吸出物培养阳性率(X2=10.418,P<0.01).结论 应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可提高呼吸机相关肺炎病人细菌培养阳性率.  相似文献   

18.
刘作良  杨明施  肖雪飞 《医学争鸣》2008,29(17):1597-1599
目的:评价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联合纳络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5-06/2007-06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给予常规治疗及BiPAP无创通气的同时加用纳络酮.通气前、通气3 h及通气24 h病情稳定后复查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治疗组30例患者中26例治疗成功,另外4例病情加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对照组30例患者中18例治疗成功,12例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治疗组气管插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5),人机同步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中经治疗成功的患者,其鼻面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前pH为7.22±0.20,PaCO2为(87.2±10.0)mmHg(1 mmHg=0.133 kPa),PaO2为(68.6±12.3)mmHg,在平均无创通气治疗24 h后pH为7.41±0.05(P<0.01),PaCO2为(61.7±6.0)mmHg(P<0.01),PaO2为(79.2±11.1)mmHg(P<0.01).对照组治疗3 h后PaO2增加(P<0.05),但pH和PaCO2均无明显改变(P均>0.05),部分患者甚至加重;24 h时PaO2维持在较高水平,pH和PaCO2改善仍不明显.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纳络酮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可以改善患者的人机同步性,提高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降低患者的气管插管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及其影响机械辅助通气的方式。方法 96例NRDS患儿,根据是否应用PS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所需无创辅助通气与有创机械通气类型及应用PS前后的血气指标、气体交换指标、呼吸机参数、用氧治疗时间、有创无创通气治疗时间、总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ALI)、病情恶化或死亡的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治疗组应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24 h,治疗组在血浆酸碱度(pH)、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PaO2/吸入氧浓度(FiO2)、PaO2/肺泡氧分压(PAO2)、氧合指数(OI)的改善方面,均好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气道压(MAP)、吸气峰压(PIP)、FiO2的呼吸机参数调整方面,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氧时间、经鼻持续气道正压(nCPAP)辅助通气治疗时间、气管插管机械通气+nCPAP治疗时间、存活者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VALI发生率、病情恶化或死亡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无创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方法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II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BiPAP呼吸机治疗组(治疗组,30例)和药物治疗组(对照组,30例),比较动脉血气中pH、PaO2、PaCO2值及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h、24h动脉血气中pH值和PaO2值逐渐上升,PaCO2值下降,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治疗组有效率为80.0%,高于对照组53.3%(P<0.05)。对照组动脉血气中pH、PaO2、PaCO2值及临床表现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与治疗组同期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具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