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了解天津市眼科医院3年间眼用制剂的使用情况,分析眼用制剂的应用结构,用药特点及发展趋势。方法:将2007—2009年眼用制剂按照品种、分类、销售金额和使用数量等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3年间我院眼用制剂的销售金额呈逐年上升趋势。销售额排序前4位的是抗感染药、角膜病辅助药、抗干眼症及视疲劳药以及抗青光眼药。国产眼药的销售额占50%以上,抗感染药氧氟沙星眼膏(国产)在3年中无论是销售金额还是使用数量都稳居前3位,角膜病辅助用药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滴眼液(国产)在销售额方面增长最快。结论:我院眼用制剂用药结构基本固定。院内自制制剂的销售额比例偏低,应发挥院内制剂的自身优势,提高销售份额。  相似文献   

2.
我院普通制剂具有品种多、数量大、效益高等特点,1991年成立了驻石部队药品制剂供应中心,为驻地部队服务,为便于计划生产,我们将普通制剂1992年全年供应药品品种、数量进行了A、B、C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制剂情况 我院普通制剂室根据剂型特点和要求分三个工作间,即内服用、外用间、栓剂间(包括软膏制剂)。根据各工作间的品种,设计了“普通制剂供应品种、数量、产值明细表”根据入库凭据,把每一个品种的数量、产值进行逐月统计登记,详细记录全年配制供应品种的数量产值情况,也为产品的A、B、C分析及下年的计划安排提供了可靠数据。 全年共生产115个品种,产值60.5万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分析和总结我院医院制剂使用情况,探讨医院制剂的定位及发展方向.方法:采用趋势性分析方法,对2006 – 2011 年我院医院制剂的品种、用量、用药金额和原材料成本等进行统计分析,探讨我院医院制剂的发展趋势.结果:近6 年,我院医院制剂品种减少57.1%,结构有较大变化,制剂用量、用药金额基本稳定,原料成本上涨51.5%.不具疗效优势、价格优势的品种被市售同类制剂替代,特色制剂成为医院制剂收入主要部分.结论:医院制剂在药品保障中不可缺少,但生产职能会越来越弱化,由生产转型为与临床相结合的药学服务是医院制剂发展的趋势.配制个性化给药处方、研发市场无供应品种,特别是中药特色制剂,将会成为医院制剂生存与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我院医院制剂的应用情况,评价其作用和地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1年医院制剂的应用情况。结果:我院共应用了包括口服和口腔局部外用的38种医院制剂,5年间销售金额共达1757.18万元,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19.92%。尽管品种数在逐年减少,但用量和销售金额却逐年上升。具体品种以口腔特色拳头产品(如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的苔藓平颗粒、滋阴清热颗粒,治疗口腔黏膜溃疡的口腔溃疡散Ⅱ号和复方盐酸金霉素软膏等)和消毒防腐药(如碘锌甘油、碘酊、碘仿糊、醋酸氯己定酊、麝香草酚酊等)为主,主要应用于门诊患者。销售金额排前5位的均为中药制剂,占我院医院制剂总销售金额的89.96%。结论:医院制剂是我院用药的重要组成和补充,有必要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北京军区某师为搞好部队普通制剂供应,参照其他单位大液体制剂中心的做法,在普通制剂的配制和供应上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取得了可喜效果。在医疗单位药品供应中,除药厂生产的品种外,还有一部分品种特别是普通制剂不能生产,需要医疗单位自行配制。这部分品种虽然不多,但供应不上会直接影响医疗单  相似文献   

6.
冯光富  涂禾  郭宏彦  刘中均 《中国医药》2010,5(11):1079-1080
目的 评价医院制剂在四川省骨科医院的重要性. 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医院制剂的应用情况. 结果 2007、2008和2009年,我院应用医院制剂占药品总金额的比例分别为64.22%、59.42%和50.52%,销售金额列前10位的医院制剂占全部医院制剂销售金额的73.00%,73.00%和74.00%,其用量、总金额整体呈上升之势. 结论 医院制剂在我院药品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我院的特色专科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外用制荆临床应用情况及剂型结构。方法:对某部队医院2006年外用制剂用药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软膏荆、栓剂、贴剂等3个剂型用量占外用制剂总用量的72.92%,其用药金额占外用制剂总用药金额的49.34%;用量排序前15位品种用量占外用制剂总用量的74.31%;用药金额排序前15位品种用药金额占外用制剂总用药金额的51.88%;皮肤科、外科外用制荆以活络止痛类、止血类、含激素类3类为主体,妇科栓剂用量占妇科外用制剂总用量的50.06%。结论:我院外用制剂剂型多样,应用范围广,基本能满足临床的用药需求。  相似文献   

8.
陈明颖  陈化 《中国药房》2008,19(25):1996-1997
目的:了解我院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使用情况,加强其规范化管理。方法:对我院2004年1月~2007年12月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使用品种和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涉及蛋白同化制剂4种、肽类激素3种,销售金额占全院同期药品销售总金额的1%左右,其中以肽类激素所占比例较大。结论:我院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使用品种和销售金额均较少,管理基本规范,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加强管理。  相似文献   

9.
邵孟霞  叶思勇  冯杨 《中国医药》2012,7(10):1305-1307
目的 统计我院5年来眼用制剂的使用情况,分析用药趋势,为临床提供用药信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对济南市第二人民医院2007-2011年眼用制剂品种数量、销售数量及销售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2007-2011年眼科抗菌药物使用品种数和用药数量均居首位,使用品种所占比例最高达24.6%,且2011年用药量为114 630支;而氟喹诺酮类占35.7% ~ 42.9%,用药量2011年为56 569支;干眼症用药南2007年8113支增长至2011年33 189支,抗视疲劳用药由2007年25 708支增长至2011年46 818支.进口药品销售金额由2007年的126.1万元增长至2011年的329.8万元,增幅达261.5%;而国产药品销售金额5年仅增长132.1万元,增幅为154.2%.结论 我院眼用制剂使用基本合理,进口药品的品种及用量增幅明显;抗感染药物应用基本合理,部分品种需要调整;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趋于合理;视疲劳患者数量的快速增长是干眼症用药增加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转化糖制剂的用药趋势及临床配伍情况,分析其合理性。方法:对我院2012-2014年转化糖制剂的品种、消耗金额、临床配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转化糖制剂消耗金额增长迅速,临床配伍药品品种多样,部分药品有相关文献资料支持,配伍合理,也存在配伍禁忌情况。结论:转化糖制剂应广泛,但应重视其安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颜婷  陈鸣  闫峻峰 《中国药房》2014,(14):1271-1274
目的:探讨我院医院制剂的定位与发展方向。方法:按照药物利用研究的基本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医院制剂的使用量、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分析我院医院制剂使用的倾向性。结果:2010-2012年我院制剂品种的配制与使用总体保持稳定。中药制剂用药金额每年均达到全部自制制剂用药总金额70%以上,并显现出明显的集中趋势,以虎杖解毒颗粒、乳腺通络散结颗粒等为代表的特色中药制剂呈现良好增长态势;西药制剂略有萎缩,使用量靠前的部分品种如炉甘石薄荷脑洗剂、复方薄荷脑滴鼻液等使用量有所下降,3年来呈增长趋势的制剂有溴化钠甘草合剂、硫酸镁口服溶液。3年间停止生产的医院制剂有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复方氯霉素洗剂等4种,主要因为无法购买到原料、使用量少。结论:继续保持现有制剂的稳定生产并积极开发特色中药制剂,既可满足临床患者的用药需求,也是我院制剂生存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我院2005~2007年麻醉性镇痛药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健  周忻 《中国药房》2008,19(20):1536-1537
目的:了解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对我院2005~2007年麻醉性镇痛药的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麻醉性镇痛药的用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吗啡制剂用量增幅较大,口服吗啡制剂用量连续3年位居榜首,哌替啶用量上升趋势变缓。结论:我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基本合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和评估我院门诊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6~2007年我院门诊使用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处方共1605张进行整理,统计其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并分析给药间隔和剂量的应用是否合理。结果:2006~2007年我院门诊芬太尼透皮贴剂消耗总量分别为7242.5mg和12892.5mg,2.5mg和5mg两种规格的药物DUI均在1.2~1.5之间;部分处方给药间隔不合理;2007年芬太尼透皮贴剂大剂量处方明显多于2006年。结论:2006年~2007年我院门诊芬太尼透皮贴剂的利用总体上合理和规范,但部分处方存在书写及用法不规范和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4.
郑琰  柯洪 《中国药房》2012,(19):1803-1805
目的:为临床合理使用医院制剂和医院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10年医院制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来,我院医院制剂的用药金额、占药品总销售金额的比例和用药频度逐年增加,妇科用药、骨科用药、眼科用药排前3位,心脑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泌尿系统用药呈上升趋势。结论:我院医院制剂使用合理,重点专科制剂发展好。开发具有中医特色的专科制剂,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昆华医院2007-2009年抗菌药物应用特点及发展趋势,为抗菌药物的临床合理使用、科学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我院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统计抗菌药物使用量及销售金额,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2007—2009年抗茵药物销售金额占当年药品销售总额的构成比分别为27.24%、26.23%和25.55%;头孢菌素类占主导地位。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在逐步规范化、合理化,但仍然存在问题,应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应用,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使用心血管类中成药的应用情况,并比较门诊相关科室使用该类药物的差异。方法:收集整理我院2007~2008年门诊应用心血管类中成药的数据,采用药品销售金额与DDDs排序方法,进行用药情况分析。结果:我院门诊心血管类中成药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两年间DDDs排序前10位的药品顺序波动不大,但不同科室间药品DDDs排序差异明显。结论:我院心血管类中成药的应用基本合理,但不同科室间对该类中成药的使用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何新荣  刘萍 《中国药房》2009,(21):1665-1667
目的:了解我院清热类中成药的应用情况及其变化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和药库合理购药提供参考。方法:调查我院2006~2007年清热类中成药的销售量和销售金额,采用限定日剂量(DDD)分析方法计算药品DDDs、日用药金额。结果:我院2006~2007年清热类中成药用药量平稳上升,DDDs同步性较好。结论:我院目前清热类中成药的用药现状基本符合我国当前药品消耗总趋势。  相似文献   

18.
2005~2007年我院临床常用抗糖尿病药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2005-2007年我院抗糖尿病药的使用情况和变化趋势,以促进临床更合理使用药物。方法:以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分析判断药物利用情况指标,并对抗糖尿病药间联合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和2007年抗糖尿病药费用增长率为-25.60%和45.86%。主要有13种抗糖尿病药,其中口服剂9种,注射剂4种;除瑞格列奈和格列美脲的DUI略〉1外,其他抗糖尿病药的DUI≤1。结论:我院抗糖尿病药使用基本合理,各种药物的使用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情况,为门诊麻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7年491张麻醉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常用麻醉药品6种,哌替啶注射液处方数最多(42.1%),药物总消耗量最多的是吗啡控释片(67.3%),其DUI为1.14,其他药物的DUI基本为1.0。结论:我院门诊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