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周阳  杨敏  施华芳 《现代护理》2007,13(14):1340-1341
目的探讨一期置换双侧髋关节术中配合的要点。方法2003年10月-2005年6月对22例患者(44髋)在同一麻醉下施行双侧髋关节置换手术。结果手术时间3小时25分~4小时35分,平均4小时5分;术中输血400~2100ml,平均1020ml;术后患者无感染、肺栓塞、深静脉栓塞、假体松动、下沉及脱位等并发症。全部病例能独立行走及自理生活。术中无一例器械不到位,器械敷料管理不当、不对数、褥疮发生事件。并且手术配合及准备相当充分,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效果。结论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熟练专业的手术配合对缩短手术时间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高危患者同期行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对2009年1-12月50例高龄高危患者在我院施行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手术平均时间4时10分,术中平均出血量400 mL,输血200 mL,术后患者无感染、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脱位等并发症[1].术中器械、物品准备充分,医护配合默契满意.结论:同期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充分的手术器械、物品准备,细心周到的手术护理,熟练专业的手术配合是高龄高危患者同期顺利施行双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3.
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于2002-01/2008-06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共10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过程中回顾分析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并对置换前、后的X射线结果及随访过程中髋关节Harris评分进行评估,以评价患者近期疗效.患者随访6个月~5年,平均3.4年.髋关节Harris评分优42例,平均96.4分:良50例,平均85.7分;中10例,平均74.5分;差6例,优良率85.2%.X射线结果显示随访期间假体位置良好,无松动及下沉.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可降低手术风险.置换后患者功能恢复满意,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满意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术的手术配合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3月-2008年4月我院行腹腔镜食道裂孔疝修补术31例患者的手术配合过程.结果 31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95~150 min,平均118 min;术中出血量60~140 md,平均45 ml,未发生由于器械、设备故障或手术配合不良耽误手术或改变术式,术中、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术前设备、物品准备充分及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取得患者的最佳配合;术中熟练的手术配合技巧;术后注重器械的处理及保养是手术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友病性髋关节炎患者行关节置换手术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方法2004年5月至2010年9月,我院共收治血友病性髋关节炎4例(5髋),围手术期在血液内科的配合下给予患者凝血因子替代治疗。对其中3例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根据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出血量、切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等评估围手术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例中,遗传性FⅪ缺乏症患者术前多次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后APTT仍未达到正常,未予手术。其余3例均接受THA手术治疗并获随访,随访时间9个月至7年,平均40个月。本组第一例患者术后84个月右侧髋臼处出现松动迹象,现拟行翻修手术治疗;余患者均未出现假体周围骨溶解及松动的征象,假体位置和力线水平均满意。4例患者术后髋关节疼痛明显减轻,术后Harris评分:85~90分(优1例,良2例),平均87.7分。术中出血量及引流量:平均每侧髋关节为1210 ml。1例术后出现关节内出血并切口渗血,无DVT和PE形成,无大出血及伤口感染。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可明显缓解晚期血友病性关节炎患者的关节疼痛,并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但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多,需在血液内科的配合下,完成有效的围手术治疗,手术方可实施。  相似文献   

6.
同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疾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行性。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56例行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访时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标准进行临床评价,摄X线片以了解假体的位置、松动情况及异位骨化。结果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早期出现2例髋关节脱位,经治疗后痊愈出院,无死亡病例发生。经平均36.8个月随访,本组患者手术效果满意,术前Harris评分平均为36分,术后平均89.1分。结论对双侧髋关节均有病变的疾患同期进行双侧全髋关节置换安全可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06/2007—06海南省人民医院骨病外科共对36例双侧髋部病变患者(72髋)进行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男30例,女6例,年龄23~62岁,病程8个月~32年,置换前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25分,全部采用后外侧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所需时间为3h12min~4h30min,平均3h38min。36例患者随访6~48个月,置换后髋关节Harris评分平均88分,较置换前明显提高(t=40.36,P〈0.05);患者能独立行走,关节活动功能满意,能自理生活。除1例患者行走较长时间有轻度疼痛外,其余35例关节疼痛均消失。另有1例下肢肿胀经休息后消退,无其他并发症发生,表明同期双侧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干预髋部病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下肢多关节置换术后的功能效果。方法:选择1999-04/2003-10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就诊的下肢多关节受累的晚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9例,均自愿参加观察,病程5~18年。2例患者行下肢四关节一期同时置换,4例患者行下肢三关节一期同时置换,3例患者行一侧髋、膝关节同时置换,21例患者行双侧髋或膝关节同时置换,7例患者行一期双侧髋关节同时置换、二期双侧膝关节置换,1例患者行一期双侧膝关节同时置换、二期一侧髋关节置换,1例患者行一期双侧膝关节同时置换、二期双侧髋关节置换。共计103个关节,其中46个髋关节,57个膝关节;四关节置换10例,三关节置换5例,两关节置换24例。分期手术间隔时间为15d~12.5个月。分别记录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分为4级,Ⅰ级为差,Ⅱ级为一般,Ⅲ级为良,Ⅳ级为优)。结果:39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所有病例平均随访48.3个月。本组术后患者主观满意度达到Ⅲ~Ⅳ级29例,占89.7%。①2例下肢四关节一期置换者均为25~30岁的年轻人,满意度为Ⅳ级。②4例下肢三关节一期置换者中,3例年龄在40~60岁之间,满意度Ⅳ级;1例为74岁老人,发生髋关节感染,经病灶清除、置管冲洗后3年再复发,最后并发肺部感染而死亡,患者满意度差。③下肢分期手术9例患者中,年龄在55~75岁之间,6例术后主观满意度Ⅳ级,2例Ⅲ级,1例Ⅱ级。④24例行一期两个关节置换,18例术后主观满意度Ⅳ级,4例Ⅲ级,2例为一般。结论:年轻、关节受累数目少、全身情况好的患者的术后满意度明显优于年老、关节受累数目多、全身情况差者。类风湿关节炎下肢多关节病变应尽早手术治疗,且手术方法应做到个体化。  相似文献   

9.
张伟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0,17(11):1564-1567
目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行髋关节置换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与全髋关节置换组,每组50例,分别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以及术后3d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肿胀率及术后3周、1年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Harris评分)等方面对两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人工双极股骨头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总输血量、术后3dVAS评分及术后3d肿胀率、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较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降低(P0.05);两者之间平均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术后3周及术后1年Harris评分均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应当综合考虑到患者的身体状况、预期寿命及经济条件;患者身体素质相对较好,预期寿命较长及经济条件较好,能够耐受手术创伤,首先选择全髋关节置换;身体较差,预期寿命较短,无法耐受手术创伤,则一般选择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  相似文献   

10.
【】S目的 分析围手术期护理对老年创伤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创伤性髋关节置换患者。术前护理我们将重点放在心理护理上,使患者接受外伤现实积极配合治疗,并对髋关节置换的常识进行普及。术后护理重点放在监测生命体征保证患者的安全,做好伤口的护理防止感染的发生,做好术后镇痛和预防深静脉血栓的护理;最后进行康复护理及出院指导,告知患者人工髋关节术后的生活方式及注意事项。结果 9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26月(14-49月)。术前髋关节的Harris评分平均为46分(32-60分),术后6月髋关节的Harris评分平均为86分(76-100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正确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利于老年创伤性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卧床时间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在人工全髋假体和人工双极股骨头假体置换的选择上存在争议.回顾性分析全髋关节假体置换与人工双极股骨头假体置换治疗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远期生物相容性反应及关节功能恢复状况.方法:2002-01/2006-1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骨关节一科收治的70岁以上股骨颈骨折实行髋关节置换的患者60例60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人工全髋置换组和人IX2极股骨头置换组.全髋关节置换组21例,男8例,女13例,平均年龄(72.1±3.5)岁,合并内科疾病18例.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39例,男16例,女23例,平均年龄(75.1±6.4)岁,合并内科疾病35例.①人工假体选择:16例假体采用德国Link公司及美国Zimmer公司产品,44例为北京蒙太因公司提供的人工关节.②术者资质:手术均由本科从事人工关节专业工作≥10年高年资医师作为术者完成,术者资格符合岗位技术标准要求.③置入后评估:全部病例平均随访37个月,从材料与宿主的生物相容性、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不良反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方面进行比较和随访.结果:①材料与宿主生物相容性的比较: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2例患者在术后5年出现髋臼壁磨损而行翻修手术.其余患者无切口感染,无关节脱位,无假体松动.②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全髋关节置换组和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各有1例在术后出现患侧髋部红肿、疼痛,经证实无假体周围感染,对症治疗后痊愈.③关节功能随访比较:平均随访37个月,全髋关节置换组Harris评分平均为(89.8±8.6)分,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Harris评分平均为(72.7±9.5)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住院时间与住院费用的比较: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⑤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的比较:全髋关节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150.2±24.3)min,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105.8±22.1)min,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全髋关节置换组平均术中出血(990.1±184.6)mL,人工双极股骨头置换组平均术中出血量(680.5±154.7)M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关节功能恢复较好,远期出现髋关节疼痛及髋臼磨损等生物相容性反应的几率较低,是人工关节置换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月~2010年12月,我们对96例患者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并给予密切护理配合,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6例,男38例,女58例;年龄62~85岁,平均71.5岁.其中单侧髋关节置换95例,双侧髋关节置换1例.致伤原因:行走中跌伤42例,车撞伤38例,骑自行车摔伤 13 例,其他3例.本组经积极治疗及密切护理配合,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背景:目前普遍认为非骨水泥型假体适用于年龄< 65岁的患者,骨水泥假体适用高龄、骨质情况欠佳的患者.但没有明确证据表明非骨水泥假体不适用于年龄> 70岁、既往身体健康、日常活动量满意、无骨质疏松或有轻度骨质疏松的患者.目的:观察非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用于老龄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效果.方法:纳入行非骨水泥假体初次全髋关节置换、年龄> 70岁的老龄患者57例65髋,平均年龄86.3岁;其中股骨颈骨折33例33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8例25髋,髋关节发育不良6例7髋.记录置换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置换后初次下床活动的时间、置换前及置换后3,6,12,24个月的髋关节Harris评分、X射线片结果、置换后并发症.结果与结论:随访6~40个月,平均19.6个月.53例完成随访,4例失访,未发现假体松动和需翻修手术病例.Harris评分由置换前的平均(40.7±18.9)分提高到置换后的(89.2±5.5)分,优良率为93.7%.置换后并发症包括术口血肿1例、脑血管意外1例几泌尿系感染1例.提示老龄患者用非骨水泥型髋关节假体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能达到满意的近期效果.  相似文献   

14.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配合规范化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配合的规范化对提高手术配合质量的优势:方法:建立规范的访视内容,实行物品、器械准备的规范化,输液部位规范化,体位摆放规范化,术中配合规范化,预防感染规范化。结果:通过对60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配合,术后无1例发生感染,且缩短了一定的手术时间,密切了医护、护患关系,有利于教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伴转子间骨折采用一次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1998-07/2006-09河南省中医院骨科收治的股骨头缺血坏死合并转子部骨折患者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28~65岁;病程5~20年.对患者行一次性全髋关节置换,均采用瑞士普鲁斯全生物型人工关节.结果:12例患者全部得到随访,最短随访2年.最长随访9年.置换后4个月X射线片检查示骨折端均愈合,假体形态及位置良好,无髋臼磨损及假体脱位.术后5个月患者均能生活自理.术后2年参照Harris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疗效标准评分平均90.8分,优7例,良3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83.3%.结论:采用一次性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伴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恢复髋关节功能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经皮肾镜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术35例护理配合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35例患者行经皮肾镜气压弹道及超声碎石术,术前给予心理护理、物品准备,术中给予密切巡回护士配合、器械护士配合,术后重视内镜器械的清洗、消毒、保养.结果本组29例一期取石无残留,5例6~7 d后经二期取石,1例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60~120 min,平均92 min.术中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综合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对 80岁以上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治疗及其术后康复过程. 方法 80~ 100岁转子间骨折患者 13例, 平均 86.6岁,均采用一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进行治疗. 结果手术时间 40~ 55 min,平均 45 min.除 1例术前有呼吸衰竭患者于术后 17 d死亡外,其余 12例患者均于术后 1周内在协助下练习不受限制地负重行走,并较顺利地恢复伤前功能水平.术后并发症主要为尿潴留或伴有充溢性尿失禁、电解质代谢紊乱、血糖增高、少尿及氮质血症,无一例卧床并发症及全髋关节置换特异并发症发生. 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是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一个安全有效的办法,术后康复快,可早期负重,避免卧床并发症,人工关节在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中的治疗地位有待认可.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优越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6-04—2010-04应用改良Hardinge入路小切口行全髋关节置换56例.结果 手术切口长约10~12 cm,手术时间50-90 min,术后2~4 d下地,随访6~40个月,无脱位,无松动.术后2 a Harri评分平均98分.结论 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具有创伤小,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背景:研究发现,术中重建股骨偏心距与否,是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成败的关键之一.目的: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手术中股骨偏心距的重建对重建后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02/2007-05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患者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62~75岁,平均67岁.以Harris评分标准进行患髋关节功能评价;股骨前倾角和股骨偏心距采用Sakai等的方法;双下肢长度差别采用双侧骸关节正位片上小转子基底部至坐骨结节连线的距离差.结合文献分析股骨偏心距重建与否和术后髋关节功能改善的关系.结果与结论: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个月~5年.将术后股骨偏心距与健侧(非手术侧)相比较,两者的差别小于4 mm的病例视为股骨偏心距得到重建,有11例患者达到要求.其余4例患者的手术前后差别大于4 mm.置换前15例患者股骨偏心距为22~48(32.21±0.64)mm,置换后为22~57(36.13±0.82)mm,两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0.424,P=0.01).术前Harris评分良4例,可2例,差9例,术后Harris评分优8例,良4例,可2例,差1例.重建组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88.72±5.3)分,优良率80%;未重建组术后1个月Harris评分(72.32±6.5)分,优良率27%.两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1.245,P<0.05).15例患者中有1例置换后发生了髋关节脱位,2例出现髋部疼痛,所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置换前后股骨偏心距与健侧相比,差值均大于4 mm.提示在人工全髋关节翻修术中重建股骨偏心距,能改善术后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化脓性髋关节炎后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关节置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人工关节置换治疗化脓性关节炎后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经验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 6年来收治的 13例患者的病例资料 ,探讨术前准备、术中的手术技巧对术后疗效的影响。结果术后随访 4~ 36月 ,平均 2 3. 4个月。所有患者术后无伤口及关节内感染发生 ,无术后坐骨神经损伤、股骨骨折、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髋关节疼痛消失 ,患者双下肢长度相等 ,跛行消失。术后Harris评分 70~ 85分 ,平均 76 . 3分。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是治疗化脓性关节炎后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较好方法 ,术后能够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