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儿童恶性骨肿瘤保肢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新辅助化疗的临床应用和保肢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传统的恶性骨肿瘤截肢术已逐渐被各种保肢手术所代替。由于儿童患者的病变多位于干骺端 ,为彻底切除肿瘤 ,术中需将骨骺和骺板一并切除 ,势必造成术后肢体不等长及功能恢复不理想[1~ 3 ] 。有研究报道股骨下端骨肉瘤切除骨骺及骺板后 ,将影响下肢纵向长度的 70 % [4] ,切除肱骨近端骨骺将影响肱骨长度的 80 %~ 82 % [5] 。为此 ,国外近年来报道了多种避免术后肢体不等长的手术方法 ,国内报道较少。现就儿童恶性骨肿瘤保肢术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以下综述。1 可延长假体的临床应用八十年代末 ,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肩部骨肿瘤保肢治疗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例肩部恶性肿瘤实施保肢术,肱骨近端成骨肉瘤1例,行肱骨瘤段切除,锁骨翻转重建骨缺损,肩胛骨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行肿瘤切除、肱骨肩峰悬吊术。结果术后短期随访,肩关节被动活动有一定的功能。结论肩部恶性肿瘤应根据肿瘤发生的不同部位,患者的经济实力,选择不同保肢手术,目的是使肩部保留一定的功能和外形,提高患者生活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可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在骨肿瘤保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膝关节肿瘤的保肢治疗以及可旋转铰链式膝关节在保肢手术中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自1997年10月~2004年10月作者采用可旋转铰链式膝关节置换膝关节肿瘤病人11例11膝.所有病例均进行了随访,随访时间最长7 a,最短6个月,采用HSS(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评分标准对手术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评分均为优.11例假体无1例松动,4例恶性骨肿瘤2例软骨肉瘤随访已过3 a,现生存良好.1例股骨骨肉瘤于术后1 a出现股骨近端部位跳跃转移,后截肢.1例骨肉瘤于1 a 8个月出现肺转移,1例骨巨细胞瘤于术后1 a出现肺部转移,现仍存活,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可旋转铰链式膝关节置换膝关节肿瘤病人是一种有效的保肢方法,但选择适应证应慎重.  相似文献   

4.
张涛  高延征  赵炬才 《中国骨伤》2005,18(6):340-342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在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21例恶性骨肿瘤患者进行人工关节置换保肢治疗,其中铰链式膝关节10例,股骨近端假体5例,人工肱骨头4例,人工肩胛骨1例,人工肘关节1例。结果:随访1~7年,平均4年,局部复发率9.5%,最终保肢率90.5%;所有患者人工关节置入均超过6个月,参照Enneking(MSTS)评定标准,平均得分21.2分,优良率76.2%。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应用于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肿瘤的完整切除和软组织重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治疗学的进步,恶性骨肿瘤患者的生存率明显提高,保肢术的开展也日益普遍。较之截肢手术,保肢手术在未降低患者生存率[1]的前提上,能够带来更加良好的功能恢复[2]。现代影像学、化疗方法、材料学及生物医学工程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以前,治疗恶性骨与软组织肿瘤的首要选择是截肢。这一选择基于人们注意到肿瘤切除后频繁的局部复发、再切除以及高死亡率[1]。外科技术、麻醉技术及放射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对保肢充满期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部位、术前影像学检查、穿刺活检、肿瘤外科分期、治疗方法以及随访结果等。[结果]52例患者肿瘤位于膝关节周围32例、肩关节周围14例、股骨近端3例,跟骨、腰椎、髂骨各1例。术前常规行X线片、CT及MRI,并行穿刺活检。根据Enneking肿瘤外科分期,20例属于ⅡA期,32例属于ⅡB期。所有病例除1例保守治疗外,其余均行手术治疗,以保肢术为主,保肢率74.5%(38/51),同时进行术前、术后化疗及术后放疗。36例患者经过长期随访,随访率69.2%(36/52),其中局部复发9例,远处转移6例,5年生存率61.1%(22/36)。[结论]术前穿刺活检结合影像学检查对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的诊断有很大帮助,治疗以保肢手术为主,术前、术后化疗以及术后放疗可以防止肿瘤复发,肿瘤的彻底切除是骨的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并发症的分析,探讨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本文总结了45例四肢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其中男28例,女17例;年龄9~40岁。肿瘤切除人工假体置换29例,其中绞链式关节22例,肿瘤髋关节4例,肱骨近端假体3例;肿瘤切除离体灭活再植13例,桡骨远端切除,取同侧腓骨近端移植3例。结果观察及随访7个月~10年。45例有18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发生感染2例,发生肿瘤关节脱位2例,局部复发6例,假体或内固定折断3例,应力骨折4例,不愈合1例。结论四肢恶性骨肿瘤保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方式及术后辅助治疗、功能锻炼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合并病理骨折骨肉瘤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牛晓辉  丁易 《中华外科杂志》2008,46(22):1730-1733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合并病理骨折骨肉瘤患者生存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1992年至2001年原发肢体骨肉瘤患者中发生病理骨折且未经外院治疗的2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8~36岁,平均18岁.病变主要位于肱骨及股骨,其中肱骨近端10例,股骨远端6例,股骨干4例,股骨近端及腓骨近端各1例.施行保肢治疗12例(保肢组),其中人工假体置换4例,异体半关节置换2例,骨水泥临时假体4例,单纯局部切除1例,旋转成形术1例;施行截肢治疗10例(截肢组).本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新辅助化疗.术后随访8~146个月,平均54.7个月.对于存活病例,最短随访时间36个月.结果 本组病例保肢率为54.5%,截肢率为45.5%.较非病理骨折患者保肢率(71.9%)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9例患者发生肺转移,死亡时间术后8~26个月.5年生存率为53.4%.对于保肢组和截肢组病例,局部复发率分别为16.7%和10.0%;肺转移率分别为25%和60%.结论 正确选择保肢手术可以使患者在不增加局部复发风险的基础上得以保留肢体,并获得与无病理骨折骨肉瘤患者一致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骨肉瘤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肉瘤是儿童和青少年期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新辅助化疗及大剂量化疗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并可促进保肢技术的发展。有研究对早期Rosen的新辅助化疗是否可提高骨肉瘤保肢率及5年生存率提出质疑,认为对无转移患者及时手术(保肢或截肢)、术后辅助化疗的预后与新辅助化疗无差异。研究显示多药耐药是骨肉瘤化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保肢手术已成为肢体骨肉瘤外科治疗的标准。瘤段骨灭活再植、异体骨移植、带血管腓骨移植、肿瘤型假体、同种异体骨复合型假体、可延长假体置换术等的出现,取代了传统截肢术。儿童骨肿瘤切除后的肢体重建是个难题,解决保肢术后肢体不等长是近年来儿童保肢治疗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1.
肱骨近端恶性肿瘤的保肢治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重建方法。方法 36例肱骨近端恶性肿瘤,其中骨肉瘤 11例、软骨肉瘤 6例、皮质旁骨肉瘤及纤维肉瘤各 3例、原始神经外胚层瘤及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各 2例、转移性骨肿瘤 5例、恶性骨巨细胞瘤 4例。骨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瘤与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患者均接受了新辅助化疗。肿瘤关节内切除 33例,关节外切除 3例。 21例采用异体半关节移植, 4例采用人工假体置换, 6例行游离锁骨移植, 5例行带骨膜血管蒂锁骨移植。结果 随访 6~ 118个月,平均 62.7个月。死亡 11例,局部复发 3例。按 Enneking功能评价标准, 21例采用异体半关节移植的患者,平均得分 24分; 4例人工假体置换的患者,平均得分 26分; 11例采用同侧锁骨重建肱骨近端的患者,平均得分 23分。结论 肱骨近端恶性肿瘤保肢手术的重建以人工假体置换和异体半关节移植为首选,儿童的保肢可选用同侧锁骨移植。保肢术后的功能与肩袖和肩外展肌的修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背景:人工关节置换术是骨肿瘤切除术后骨缺损的主要重建方法,目前有关骨肿瘤患者接受人工关节保肢术后继发截肢的报导较少。目的:分析骨肿瘤患者接受人工关节保肢术后继发截肢的风险因素。方法:随访1995年10月至2011年10月接受人工关节保肢治疗的骨肿瘤患者1459例。收集包括病史、诊断、治疗过程、术后并发症情况、转归等临床资料,并对上述资料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1459例中70例保肢失败而接受二期截肢手术,继发截肢率为4.80%。截肢手术的原因包括肿瘤局部复发54例;人工关节周围深部感染14例;保肢术后肢体远端急性缺血坏死2例。人工关节保肢术距离截肢手术的时间为6d至122个月,平均18.1个月。结论:人工关节保肢术可有效重建骨肿瘤患者的骨缺损,其远期并发症较少,但仍有保肢失败继发截肢的风险。肿瘤局部复发和深部感染是继发截肢的主要因素。病理性骨折是肢体肿瘤患者接受人工关节保肢术后继发截肢的重要危险因素。降低人工关节保肢术后局部复发和深部感染的发生率可有效降低继发截肢的风险。继发截肢的风险随保肢术距离截肢手术的时间间隔延长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随着有效的新辅助化疗在临床治疗中的广泛应用,大大减少了恶性骨肿瘤的转移,提高了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而为保肢手术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保肢手术已经成为四肢恶性骨肿瘤的规范治疗方式。保肢手术应确保局部复发率不比截肢手术高,并且可以产生良好的功能结果。因此,术中必须对肿瘤进行广泛切除,但这样往往会造成严重的骨关节缺损。人工骨关节假体置换术是目前保肢术中重建骨关节的完整性,保留肢体功能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4.
恶性骨肿瘤的临床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综述近十年来有关恶性骨肿瘤临床治疗方面的进展。着重骨肿瘤的化疗、手术治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四个方面。化疗是保肢治疗的前提和基础。保肢手术是目前治疗四肢恶性骨肿瘤的主要方法和发展主流。但晚期患者仍以截肢为妥。保留骨骺和骨骺延长的儿童保肢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放疗和免疫治疗仅是化疗、手术治疗的辅助手段,但能明显地改善患者的预后。个体化的化疗、保肢方法的改进及功能评价、肿瘤免疫与基因治疗将是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肢体原发成骨肉瘤综合治疗的远期结果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Cai Y  Niu X  Zhang Q  Hao L  Liu W  Yu F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5):329-331
目的 对肢体原发成骨肉瘤综合治疗及非综合治疗的结果进行比较和评估。 方法 术前无远处转移的肢体成骨肉瘤患者 170例 ,年龄 6~ 5 2岁 ,平均年龄 2 1岁 ,男性 112例 ,女性 5 8例 ;肿瘤部位 :股骨远端 80例 ,胫骨近端 5 1例 ,股骨近端 7例 ,肱骨近端 10例 ,四肢其它部位 2 2例。施行术前化疗 手术切除肿瘤 术后化疗综合治疗 (综合治疗组 ) 10 4例 ,单纯手术切除肿瘤 (非综合治疗组 )6 6例 ;行保留肢体手术 94例 ,其中施行化疗者 71例 ,未行化疗者 2 3例 ;行截肢术 76例 ,其中行化疗者 33例 ,未行化疗者 43例。 结果  5年生存率 :综合治疗组为 6 1% ,非综合治疗组为 2 8% ;10年生存率 :综合治疗组为 5 3% ,非综合治疗组为 2 6 % ;局部复发率 :综合治疗保肢组为 2 0 % ,截肢组为 3% ;非综合治疗保肢组为 44 % ,截肢组为 7% ;综合治疗组和非综合治疗组肺转移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80例患者按照MSTS评分系统进行功能评定 ,其中保肢组 (5 6例 )平均分值为 71% ,截肢组 (2 4例 )平均分值为 5 3%。 结论 综合治疗可以提高骨肉瘤的存活率 ;肿瘤局部切除及重建手术可以为患者提供比较满意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16.
定制人工关节在近关节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人工关节在近关节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对21例恶性骨肿瘤患者辅助化疗进行人工关节置换保肢治疗,其中,人工肱骨头4例,铰链式膝关节14例,全髋关节和人工股骨头3例。结果21例平均随访7.8年,5年生存率57.1%。参照MSTS评定标准,平均得分21.4分,优良率85.7%。结论人工关节置换术应用于恶性骨肿瘤的保肢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肿瘤的完整切除和软组织重建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肱骨近端是常见的骨肿瘤发病部位之一,该部位的恶性肿瘤保肢手术需切除大量骨性结构及软组织,因此修复重建肩关节结构和功能对手术医师而言具有极大挑战性。常见的手术重建方式包括解剖型肱骨近端假体置换、肱骨假体-异体骨复合体重建、生物学重建、反式肩关节置换等,各种术式均具有相应的优缺点。其中,解剖型肱骨近端假体置换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重建术式之一,生物学重建的总体效果尚满意,而反式肩关节置换和网片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青睐,为改善肱骨近端肿瘤切除后的修复重建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正>骨肉瘤是青少年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20世纪70年代以广泛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为主,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差。随着新辅助化疗的出现,5年生存率提升了40%[1],使得保肢手术与截肢手术5年生存率相近,分别为62%与58%,复发率分别为8.2%和3.0%。在相近治疗效果下,保肢手术是更好的选择。但是术后肿瘤复发与骨缺损是困扰临床的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骨肿瘤切除后人工假体重建肩关节的功能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肱骨近端骨肿瘤患者采用肿瘤型肱骨近端假体重建肩关节,肿瘤类型:骨肉瘤6例,软骨肉瘤4例,浆细胞瘤1例,恶性骨巨细胞瘤4例,转移癌3例。骨肉瘤、浆细胞瘤患者手术前后均接受化疗。术后6个月采用MSTS功能评分系统评价术后肩关节功能。结果 1例失访,17例获随访,时间10~96(52.8±8.4)个月。死亡4例,复发1例,肩关节半脱位2例。肩关节MSTS功能评分为9~27(18.6±3.5)分,其中优8例,良5例,中2例,差2例,优良率13/17。结论应用肿瘤型肱骨近端假体治疗肱骨上段肿瘤能降低术后并发症,需注意肩袖和外展装置的修复,大多数保肢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20.
S180肉瘤损害小鼠坐骨神经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治疗进展。使截肢手术多被保肢手术所取代。肢体肿瘤一旦侵及到神经干,被认为是截肢治疗的指征。本实验旨在为保肢治疗的研究提供理想的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