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目的:观察舒筋活血方熏洗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对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6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舒筋活血方熏洗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Constant-Murley (CMS)疼痛(P)、日常生活能力(ADL)、关节活动(ROM)、肌力(MMT)评分及总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79.17%(P<0.05)。治疗前,2组肩关节功能P、ADL、ROM、MMT评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筋活血方熏洗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效果显著,可缓解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续筋接骨液及理筋手法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续筋接骨液配合理筋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局部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调整的CMS评分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调整的CM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续筋接骨液及理筋手法治疗肩袖损伤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运用苍龟探穴针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颈肩MPS)的疗效。方法:选取连州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康复门诊收治的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60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与治疗组(30例)。对照组以普通针刺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治疗组采用苍龟探穴针法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观察两组在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的疼痛VAS评分及临床症状、体征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临床症状、体征及临床疗效优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疗效优于治疗1周后,且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苍龟探穴针法联合体外冲击波较普通针刺结合冲击波治疗颈肩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疗效好,具有止痛效果较好、疗效较持久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肩袖损伤修补术后运用经穴疏导推拿配合常规康复治疗促进肩关节功能恢复的机理。方法:64例关节镜下单肩袖损伤修补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2例使用常规康复方法治疗,B组32例运用经穴疏导推拿配合常规康复方法治疗,各组均脱落2例。同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el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和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UCLA)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6周和治疗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和疼痛进行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组间比较显示UCLA疼痛项目B组评分较A组高;治疗6周后VAS评分、CMS和UCLA疼痛项目评分B组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3个月后,CMS评分B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穴疏导推拿对肩袖损伤患者缓解术后康复疼痛,恢复术后功能有明显效果,为中医推拿手法干预肩关节康复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冈上肌腱炎采用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注射配合“肩三针”针灸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26例冈上肌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13例,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注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肩三针”针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3周时疼痛程度[数字评价量表(NRS)]、肩关节功能[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CMS)评分]、肩关节外展肌力及炎症因子水平,并统计两组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治疗方法总有效率为96.46%,高于对照组的88.50%(P <0.05);两组治疗3周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NRS评分均比治疗前降低,UCLA评分、CMS评分、肩关节外展肌力均比治疗前升高(P <0.05);且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3周的NRS评分、CRP、IL-6水平更低,UCLA评分、CMS评分、肩关节外展肌力更高(P <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肩袖损伤、神经损伤、感染等不良反应。结论 超声引导下肩袖间隙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配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仪对举重运动员肩袖损伤的康复效果。方法:将38例患有肩袖损伤的举重运动员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及对照组(16例),对照组予热疗及手法推拿,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体外冲击波治疗及运动疗法(包括肩袖肌群训练及肩关节闭链稳定性训练),治疗8周后采用视觉疼痛评分法(VAS)和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系统评价肩关节疼痛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8周后VAS和ASES评分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25%(P0.01)。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运动疗法治疗举重运动员肩袖损伤能够显著改善肩关节活动功能,缓解疼痛,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彭德忠教授应用"杠肩扳法"配合肩三针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并与超声波配合肩三针治疗肩袖损伤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将6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超声波组,每组30例。试验组采用肩三针配合彭氏"杠肩扳法"治疗,超声波组采用肩三针配合超声波治疗。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改良后Constant-Murley肩关节活动度评分量表(CMS)进行评分,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VAS、ASES和CMS评分比较,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临床疗效对比,彭氏推拿组(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超声波组总有效率为86.7%,彭氏推拿组疗效比超声波组更为显著(P0.05)。VAS、ASES和CM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彭氏推拿组VAS评分明显低于超声波组,ASES评分和CMS评分明显高于超声波组。结论:彭氏"杠肩扳法"治疗肩袖损伤,能显著缓解患者肩部疼痛,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具有效显、安全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膏摩配合功能锻炼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微创关节科2016年1月—2018年9月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70例,皆行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采用常规功能锻炼)和治疗组(35例,采用常规功能锻炼加中药膏摩)。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UCLA评分高于同组治疗前,VAS评分低于同组治疗前,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组间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1周、2周、6周时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治疗10周时组间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膏摩在肩袖损伤术后康复中能减少患者疼痛,方法简便,易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4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患者采用针刺结合冲击波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UCL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结合冲击波治疗肩袖损伤比单纯针刺治疗慢性肩袖损伤疗效更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手法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0例冻结肩患者,采用气压弹道式体外冲击波联合手法治疗,冲击波治疗每周1次,手法治疗每天1次,连续4周,对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肩关节评分(CMS)以及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个月后患者VAS及CMS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治愈率为26%,好转率90%;治疗2个月后治愈率为67.4%,好转率为97.8%。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手法治疗能缓解冻结肩的症状,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王娇云  韩东  解光尧 《新中医》2022,54(18):70-73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联合康复锻炼治疗慢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肩袖损伤患者100 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 例。对照组给予针刀松解术治疗,研究组给予针刀松解术联合康复锻炼治疗。观察比较2 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肩肘外科协会评分系统(CMS)、健康调查简表(SF-36) 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00%,对照组为84.00%,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CMS、VA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CMS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VA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2 项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前,2 组SF-36 量表中健康状况、社会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精力、情感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等8 项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上述SF-36 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联合康复锻炼治疗慢性肩袖损伤,能显著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与生活质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进一步证明针灸治疗肩袖损伤的效果。方法:选用2017年6月-2019年6月于承德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肩袖损伤患者240例。根据纳入标准共纳入200例,40例脱落,未能跟踪随访或配合,所选200例根据是否配合针灸治疗分为两组,进行针灸治疗配合物理康复锻炼为研究组(100例),单纯进行物理康复锻炼为常规组(100例)。在治疗前,治疗后3周,治疗后6周和治疗后12周记录两组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压力疼痛阈值(Pressure Pain Threshold,PPT),简化的肩部功能测试(Simplified Shoulder Function Test,SST),肩关节功能性CMS评分(Constant-murley Score,CMS)和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评估针灸对轻度至中度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期各种数值差异无统计意义。治疗后3周和治疗后6周,研究组的VAS,PPT,SST和CMS评分相较于常规组明显优秀(P 0.05)。治疗后12周,研究组中VAS和PPT与常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SST和CMS相较于常规组较为优秀(P 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并发症需要治疗。结论:针灸配合物理康复运动可安全有效地缓解肩袖损伤促进肩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肩三针配合手三阳经输穴贴敷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予肩三针配合手三阳经输穴贴敷治疗;对照组30例,予常规针刺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评价疗效,并比较2组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肩手部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的变化,日常生活能力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BI)评定,肩手部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上肢运动功能采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价量表(FMA)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I评分及FMA评分升高,VAS评分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BI评分、VAS评分及FMA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肩手部疼痛及上肢运动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肩三针配合手三阳经输穴贴敷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疗效确切,可更好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缓解肩手部疼痛症状,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电针结合手法按摩护理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220例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进行基础治疗,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电针及手法按摩护理,治疗4周后,采用VAS、FMA及BI评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FMA及BI评分均较前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结合手法按摩护理能提高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有助于上肢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结合针刀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有症状的42例肩袖钙化性肌腱炎患者行肌骨超声、MRI及三维CT检查,明确病灶部位及钙化病灶范围,在超声引导下行肩胛上神经阻滞并对钙化病灶进行针刀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CMS)、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系统(ASES)肩关节评分评价治疗后1个月、3个月、末次随访时患者疼痛缓解情况、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X线片影像学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65±2.07)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缓解,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功能均明显改善,随访效果良好。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SE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1个月,末次随访时的ASES评分治疗后3个月治疗后1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CM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随访时间越长,患者疼痛、日常活动功能、肩关节活动度、肌力及CMS总分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骨超声对肌腱组织钙化病灶分辨率较高,声像图特征明显,在超声引导下行肩胛上神经阻滞结合针刀治疗肩袖钙化性肌腱炎的效果确切,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廖华薇  蒋凯俊 《新中医》2023,55(21):161-164
目的:观察朱琏抑制Ⅰ型针法触发点刺激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肩袖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普通针刺治疗,治疗组运用朱琏抑制Ⅰ型针法在患者患侧肩袖触发点进行刺激治疗,连续14 d,每天1次。比较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肩关节外展活动角度及Constant-Murley法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0%,高于对照组82.0%(P<0.05)。治疗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P<0.05),Constant-Murley评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ConstantMurley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肩关节内旋、外旋、屈、伸、外展活动度均增大(P<0.05),且治疗组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朱琏抑制Ⅰ型针法对肩袖损伤触发点刺激,可有效治疗肩袖损伤患者的肩部运动功能、改善活动角度,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法松解结合银质针治疗慢性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8例慢性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14例)和对照组(14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手法松解结合银质针治疗,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臂丛神经阻滞手法松解治疗。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肩关节活动度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评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评价其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后1周、1个月和3个月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后1周和1个月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肩关节活动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观察组患者前屈、外展和后伸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外展和后伸活动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后伸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8.
王俊华  徐远红  王刚  李海峰  杨凤翔  谢谨 《中国中医急症》2012,21(7):1050-1051,1099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电针对冈上肌肌腱炎的临床疗效,探索其治疗机制。方法将60例冈上肌肌腱炎患者随机均分为电针组、冲击波组及联合治疗组。各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1疗程结束后2周、4周、3月行VAS评定(休息、活动时)及Constant-Murley评定。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后各期VAS评分及C-M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联合治疗组优于其他两组;冲击波组在治疗结束后2周VAS(休息)改善与电针组相近,但治疗结束后4周和3月优于电针组;冲击波组在治疗后VAS(活动)各期均优于电针组;冲击波组及联合治疗组随着时间延长VAS评分及C-M评分逐渐改善,但电针组治疗结束后3月却较2周及4周后VAS评分增高,C-M评分降低,提示病情可能反复。结论体外冲击波和电针对冈上肌肌腱炎都具有临床疗效,但联合治疗明显优于单一治疗,具有近期及远期疗效方面的共同优势,其既可弥补针灸治疗远期疗效差方面的不足,又能增强体外冲击波即时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臭氧穴位注射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本院肩手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以臭氧穴位(肩髃穴、肩井穴、肩髎穴、阿是穴)注射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为治疗组,单纯电针治疗为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改善程度和临床综合疗效差异,并与治疗结束后第2个月、第3个月进行动态随访。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治疗后2月、治疗后3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臭氧穴位注射结合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肩手综合征患者疼痛及临床症状,且远期效果稳定,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短时强刺激颈肩穴治疗颈肩综合征的即时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颈肩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及安慰组,每组32例。安慰组予安慰按摩,对照组予常规推拿,治疗组予短时强刺激颈肩穴。各组均治疗单次后观察即时疗效,比较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及颈椎临床评价量表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 1试验期间,脱落病例4人,均为安慰组病例;最终完成试验者92例,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及安慰组28例。2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VA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评分降低比对照组及安慰组更加显著(P0.05),而对照组与安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UCLA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UCLA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评分增高比对照组及安慰组更加显著(P0.05),而对照组与安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各组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评分增高比对照组及安慰组更加显著(P0.05),而对照组与安慰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强刺激颈肩穴的即时疗效满意,可明显改善颈肩不适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