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析天津地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患者中医证素分布对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天津市海河医院收治的COVID-19本土确诊病例176例,采集入院时临床资料,进行心理问卷(GAD7、PHQ9)调查,计算中医证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中医证素对伴发焦虑/抑郁状态的影响。[结果]纳入COVID-19患者176例,伴发抑郁状态者102例,伴发焦虑状态者112例,伴发抑郁合并焦虑状态者99例,计算得出中医证素20种(病位证素9种,病性证素11种),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位在脾、肝,病性为气滞,伴发抑郁状态比例高;病位在脾、肝,病性为热、痰、气滞、食积、寒,伴发焦虑状态比例高;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示,病位在肝(OR=10.346)和病性为气滞(OR=1.152)是伴发抑郁状态的危险因素;病位在脾(OR=3.380)、病位在肝(OR=9.791)、病性为热(OR=4.358)是伴发焦虑状态人群的危险因素;病位在脾(OR=2.259)、病位在肝(OR=12.057)、病性为气滞(OR=2.731)是伴发抑郁合并焦虑状态人群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文献检索研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以期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2008—2018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有关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中医药研究文献,建立Excel病案数据库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目标文献115篇,病例251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常见证型为气阴两虚证、气虚血瘀证、痰瘀痹阻证。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主要病位证素是心、脾、胸膈、肺、肾,主要病性证素是阴虚、气虚、血瘀、痰、气滞。对频数大于20的病位及病性证素进行聚类分析,得到3个聚类组。结论本研究初步反映了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规律,为进一步确定临床辨证分型标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肿瘤合并黄疸患者中医证型的规律。方法:选取19例恶性肿瘤伴有黄疸症状的患者,调查年龄、性别、临床症状、舌象、脉象、中医辨证分型、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胆红素、预后情况等。并分析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证素特点。结果:19例患者辨证分为7种证型,分别为"肝郁脾虚,水湿困脾证""湿热困脾证,肝郁脾虚""水湿困脾,血瘀内结证""肝郁脾虚证""脾虚湿困证""肝郁脾虚,血瘀内结证"及"肝郁脾虚,湿热困脾证"。肿瘤患者证型中肝郁脾虚证型高于其他证型。病位证素主要分布在肝、脾。气虚,气滞是肿瘤患者合并黄疸之主要病性证素。患者病性分布为虚实夹杂。结论:肿瘤合并黄疸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为肝郁脾虚证;病位证素主要分布在肝、脾。主要病性证素为气虚,气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中医病位证素分布规律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艾滋病感染临床Ⅰ、Ⅱ期患者631例,采用证素辨证的方法,提取病位证素,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艾滋病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感染临床Ⅰ、Ⅱ期以及随着病程延长和年龄增长病位证素的演变规律。结果:艾滋病患者的病位证素主要集中在脾、胃、肝、胆及表等病位,不同年龄层艾滋病感染者半表半里病位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提示无症状期艾滋病患者病位证素存在差异,该差异与患者机体正气强弱相关,且HIV疫毒之邪最先侵袭患者肌表,随后向内传遍。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候要素的临床分布规律。方法:应用冠心病相关临床信息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龄、西医诊断、合并疾病、中医证候等,对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重点分析冠心病中医证素的分布情况。结果:冠心病总体证素分布以血瘀证常见,其次为气虚证和痰湿证,均在60%以上。其中,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证素分布与总体分布基本相同;心律失常患者以血瘀证、气滞证、热蕴证、气虚证居多,均在60%以上;心力衰竭患者以血瘀证、气虚证、阳虚证、水饮证居多,所占比例均在70%以上。结论:冠心病中医证素分布随临床分类而有所不同,但总体上以血瘀证、气虚证和痰湿证为主要证素,且各证素常交互出现,多表现为复合证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收集整理慢性胃炎的现代文献,探索辨证及证候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候的客观化与规范化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设定检索策略,将符合标准的合格文献纳入,建立文献数据库,提取相关的证候要素,同时规范证名,运用统计软件SPSS对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和证候要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慢性胃炎的常见证型为脾气虚弱、肺脾气虚、湿热内蕴、气阴两虚等;病位主要涉及脾、肝和胃;病性以湿、热、痰、气虚、阴虚为主。结论 慢性胃炎的辨证诊断标准和相应的证候名称目前缺乏规范,成为学术交流和临床应用的瓶颈,“证候要素”的引入很有必要且为实现中医辨证的量化、客观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目的:统计老年退行性心脏瓣膜病(SDHVD)患者瓣膜病变部位及功能改变(关闭不全或狭窄)的分布情况,采用中医证素辨证,研究SDHVD的证素分布情况,分析瓣膜病变部位和功能改变的证素分布规律,进一步探讨证素与瓣膜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2月—2020年1月于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科门诊及住院部被确诊为SDHVD的患者,记录每位患者心脏彩超中瓣膜病变部位及功能改变情况;对所有病例进行规范的中医四诊信息采集;采用证素辨证软件进行分析,提取出相应证素,统计证素的分布情况,研究瓣膜病变部位和功能改变的证素分布规律,进一步探讨证素与瓣膜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共纳入研究病例250例。瓣膜病变部位分布:以主动脉瓣最多;功能改变主要以关闭不全为多,其中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最多。瓣膜病变部位及功能改变的病位证素前3个均为心、肺、肾,病性证素均为痰、气虚、阳虚。肾证素、气虚证素与瓣膜病变部位个数及功能改变个数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证素分布特点及其与合并症的相关性,从而揭示MCI及其合并症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为MCI的中医临床实践提供依据。方法:以福州市社区MCI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通过中医四诊信息表收集证素信息并结合证素辨证法计算证素频数、卡方检验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306例MCI患者中病位证素分布以肝(49.02%)、肾(48.37%)多见,其次为心(31.05%)、心神(脑)(20.26%)和胆(18.63%)。病性证素的虚性证素主要表现为阳虚(57.84%)、血虚(55.56%)、阴虚(53.59%)和气虚(50.98%);实性证素则主要为痰(33.66%)、气滞(32.68%)和湿(22.88%)。在常见的合并慢性病中,有糖尿病者气滞证素明显高于无糖尿病者(P0.05);有高脂血症者在病位证素上的肾、心、胆证素明显偏多(P0.05),病性证素的阳虚、气虚、痰、气滞证素明显增多(P0.05);合并心脏病者中的痰证素高于无心脏病者(P0.05);而肥胖者阴虚证素高于无肥胖者(P0.05)。结论:MCI老年患者的中医病位证素以肝、肾多见,病性证素的虚证主要表现为阳虚和血虚,实证主要为痰和气滞,而常见慢性病(症)对其分布规律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文献检索结合人工评阅构建并优化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及症状条目库。方法收集相关组织机构制定的指南、共识及《中医内科学》中关于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及症状,并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国中医药数据库及《证素辨证学》中与慢性胃炎相关的症状条目,初步构建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及症状条目库。采用仓储法、精选法、小组讨论法、专家定性评阅筛选、优化条目库,同时采用小组讨论法及专家定性评阅定义各中医证型及症状条目的证素归属。结果通过检索,初步构建的慢性胃炎中医证型条目库共计证型27个,筛选优化后共计证型14个;初步构建的慢性胃炎中医症状条目库共计症状365个,筛选优化后共计症状181个。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及症状的必备证素17个,其中病位证素5个(胃、脾、肝、大肠、小肠),病性证素12个(气虚、阳虚、阴虚、寒、外风、食积、痰、饮、湿、热、气滞、血瘀)。结论通过全面的文献搜索,采用仓储法、精选法、小组讨论法及专家定性评阅构建并优化了慢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及症状条目库,形成包含症状条目181个、证型条目14个的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及症状条目库。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不同人群慢性胃炎患者抑郁及焦虑状态的差异性。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678例慢性胃炎患者抑郁和焦虑的主观感受进行评定,从一般人口学特征角度分析其心理状态的差异性。分析肝胃不和组与非肝胃不和组抑郁及焦虑状态的差异性。分解肝胃不和证的证素基础,分别分析证素肝组与非证素肝组、证素胃组与非证素胃组、证素气滞组与非证素气滞组抑郁及焦虑状态的差异性。结果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焦虑状态存在差异,不同文化程度患者抑郁状态存在差异,不同职业、经济状况患者抑郁和焦虑状态均存在差异。肝胃不和组与非肝胃不和组抑郁及焦虑状态有明显差异。证素肝组与非证素肝组、证素气滞组与非证素气滞组焦虑及抑郁状态有明显差异。结论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经济状况及文化程度慢性胃炎患者心理状态存在差异。肝胃不和证患者更容易存在抑郁及焦虑状态,其证素基础可能为"肝""气滞"。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文献整理深入研究缺血性中风急性期中医证素分布、组合规律。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8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共80例,在计算机检索法的帮助下对近20年来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中医治疗文献进行检索,以纳入与排除标准为依据筛选文献并提取证素,通过统计分析中医证素的分布与组合,得出相应的规律。结果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素的影响因素共有16个,累积构成比高达80.40%;脑是主要的病位要素,共有22种组合,累积构成比为45.45%。结论关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的中医证素分布、组合有一定的规律性,有助于规范中医症候诊断的规范性,提高诊断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病中医辨证分型分布的规律。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近5年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900例,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及其相关资料的抽样调查。结果: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中医辨证诊断以眩晕病为主,其证型分布呈多元化态势,以痰浊中阻证、肝阳上亢证、阴虚阳亢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亏虚证及气阴两虚证为主要证型,且其构成比与年龄、合并病有关(P0.05或P0.01),而与血脂、血糖水平无明显关系(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中医主要证型以痰浊中阻证、肝阳上亢证及阴虚阳亢证居多,其构成比根据合并病之不同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医病理特点。方法通过传统辨证方法收集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90例,同时采集患者的证素信息,填写体质量表,并统计分析证素分布特点及体质类型。结果 1湿热型慢性胃炎的病性证素分布以湿、气滞、气虚、阳虚、热多见,病位证素分布以脾、胃、肝多见;2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体质分布为:阳虚质(33.33%)平和质(26.67%)湿热质(11.11%)气虚质(10.00%)痰湿质=气郁质(6.67%),其中以阳虚质和平和质为常见。结论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的证素分布除湿热外,还以气滞、阳虚、气虚多见,而体质分布上以阳虚质为主,提示湿热型慢性胃炎发生的病理基础可能是由于长期脾阳不足,复因肝胃气滞、脾气虚损,湿热由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围绝经期抑郁症患者症候诊断及证素分布情况,寻找其证素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施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1990年1月-2018年7月中国知识基础设施工程(CNKI)数据库中检索的中医治疗女性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文献作为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文献发表年度、关键词、文献类型、证型、证素等进行分析。结果:纳入研究文献共54篇,文献发表数量近年来呈上升趋势,共有22种证型,肾虚肝郁证出现的例数最多为1602例,病位证素肝的频数最高为2422次,病性证素气滞频数最高为2826次,而阴虚仅次于气滞频数为2638次,在全部病性证素分布中,实证证素占53. 09%,虚证证素占46. 91%。结论:围绝经期抑郁症是本虚标实亦或是虚实夹杂的一种疾病,肾虚肝郁为围绝经期抑郁症中常见证型,以肾虚为基本生理病理特点,肝郁为其核心病机,为临床中医治疗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中医辨证论治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方法选取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明确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血尿酸血症的患者,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调查方法,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各项相关指标,建立相关数据库,探索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相关指标与中医证素的相关性。结果前3位症状分布依次为神疲乏力,胸闷,失眠;舌象分布情况依次为舌质紫暗、苔薄白,舌质淡白、苔薄黄,舌下脉络迂曲、苔少;脉象分布情况依次为脉细,脉沉迟无力,脉弦;中医证素分布情况依次为气虚,血瘀,痰浊;心功能Ⅲ级患者BNP、EF、血清尿酸水平与心功能Ⅳ级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相关性分析显示:随着BNP、血清尿酸的升高,EF呈逐渐递减趋势(r=-0.728、-0.252,P 0.0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主要中医证素是气虚、血瘀、痰浊,可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提供中医辨证治疗;且血清尿酸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风险及预后评估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肛周脓肿四季中医证素总体分布规律,以及各季节的中医证素分布规律,以便对肛周脓肿进行更有效的中医药预防及治疗。方法:参考朱文锋教授所著《证素辨证学》设计而成的中医证素调查表,并对126例肛周脓肿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其中春季有28例,夏季有39例,秋季有27例,冬季有32例。结果:肛周脓肿的病位证素主要在肝、肾。春夏季节多涉及肝,秋冬季节多涉及肾。病性证素在1年中的总体分布以热盛证多见,其次为阴虚证、湿热证、痰浊证、气虚证等。春季肛周脓肿患者以气滞证为主;夏季肛周脓肿患者以热盛证为主;秋季肛周脓肿患者以热盛证及湿热证为主;冬季肛周脓肿患者以痰浊证为主。结论:1年中肛周脓肿患者多表现为实证及虚实夹杂证,病性多与热盛证、阴虚证、湿热证有关。肛周脓肿患者的病位主要涉及肝、肾。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查阅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病案系统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患者11,421例,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对应分析,找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病名、证型分布、证素规律、辨证方法及相关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对应的中医病名为消渴,2型糖尿病伴神经并发症对应的中医病名为消渴筋痹,2型糖尿病足病对应的中医病名为消渴脱疽,2型糖尿病肾病对应的中医病名为消渴肾病,2型糖尿病足病和2型糖尿病肾病对应的中医病名为水肿,2型糖尿病伴眼并发症对应的中医病名为视瞻昏渺;主要证型为气阴两虚血瘀和气阴两虚证;湿热瘀阻,气阴两虚为基本病机;病性证素主要为气虚、阴虚、湿、热、痰、浊、血瘀;病位证素主要为脾、胃、肾;辨证方法以八纲辨证和气血辨证为主,以脏腑辨证和病因辨证为辅。结论: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病位证素主要为脾、胃、肾,病性证素主要为湿、热、痰、浊、瘀等。  相似文献   

18.
证候要素(证素)以病机为基础,是辨证的最小单元,动态观察中医证素演变规律,可为把握病机规律和临床辨证提供依据。近年来针对中医证素演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仍存在诊断标准不一、临床研究缺乏理论创新、分析方法较为单一、多数研究缺乏深入分析与挖掘等问题,难以有效、客观地获得疾病证素演变规律。本文从既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入手,着重论述了证素演变规律研究设计及方法,同时对证素演变研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了全面阐释,为下一步临床研究及相关疾病证素演变规律研究提供思路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黄铭涵  黄健  陈琴  林平 《世界中医药》2010,5(6):391-393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97例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测评,并进行中医证型调查,研究各证型分布特点,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结果:1)中医证型分布以脾虚气滞证比例最高(32.3%);2)中医各证型心理异常比例:合并抑郁状态以肝气郁结证比例最高(62.5%),合并焦虑状态以肝气犯胃证比例最高(35.8%),而湿热滞胃证合并抑郁状态及焦虑状态比例均最低,各证型合并抑郁、焦虑状态均占相当比例;3)中医各证型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谱比较:餐后饱胀感以脾胃气虚证及脾虚气滞证多见,早饱在脾胃气虚证最为显著,上腹痛以肝气郁结证、脾胃气虚证多见,上腹烧灼感在湿热滞胃证中最为显著;4)中医各证型SDS、SAS量表评分比较:SDS评分以肝气郁结证最高,SAS评分以肝气犯胃证最高,而湿热滞胃证在两个自评量表中评分均最低。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各中医证型分布及心理测评结果差异明显,病机虚实夹杂,病情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与心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按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97例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心理测评,并进行中医证型调查,研究各证型分布特点,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差异。结果 (1)中医证型分布以脾虚气滞证比例最高[96例(32.3%)];(2)中医各证型心理异常比例:合并抑郁状态以肝气郁结证比例最高[30例(62.5%)],合并焦虑状态以肝气犯胃证比例最高[19例(35.8%)],而湿热滞胃证合并抑郁状态及焦虑状态比例均最低,各证型合并抑郁、焦虑状态均占相当比例;(3)中医各证型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谱比较:餐后饱胀感以脾胃气虚证及脾虚气滞证多见,早饱在脾胃气虚证最为显著,上腹痛以肝气郁结证、脾胃气虚证多见,上腹烧灼感在湿热滞胃证中最为显著;(4)中医各证型SDS、SAS量表评分比较:SDS评分以肝气郁结证最高,SAS评分以肝气犯胃证最高,而湿热滞胃证在两个自评量表中评分均最低。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各中医证型分布及心理测评结果差异明显,病机虚实夹杂,病情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