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和欧洲约10%~ 13%的成人患有慢性肾脏病(CKD),而且流行持续增加.2型糖尿病促进CKD的发病及进展,在西方国家约占到50%的新发病例.CKD的早期知晓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以往肾病常较晚期才被诊断,晚期诊断可能失去保护肾小球滤过率(GFR)以及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机会.目前建议肾小球滤过率的估算值(eGFR)或尿蛋白或尿白蛋白筛查CKD.荟萃分析显示,GFR降低和尿蛋白增高,肾脏和心血管不良预后风险增加[2-3].重要的是,即使eGFR>60ml·min-1·(1.73 m2)-1,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大于30 mg/g者肾脏不良预后的风险也明显增加.似乎eGFR联合CKD各期尿蛋白或尿白蛋白量分级预测肾脏及心血管不良预后更合理[2,4].  相似文献   

2.
俞小敏  肖洁  黄咏璋 《新医学》2014,(4):244-248
目的:探讨晚期慢性肾脏病(CKD)肾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62例CKD 4~5期患者19个月的临床资料,以至少4次估计肾小球率滤过率(eGFR)及相应随访时间作直线,用斜率计算 eGFR的下降幅度,记录患者至少6个月的血磷、血钙、血尿酸、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和24 h 尿蛋白及尿素氮。分析影响 eGFR下降的危险因素。结果 eGFR 平均下降幅度[-1.82 ml/(min·1.73 m2·年)]与血磷[(1.4±0.5)mmol/L]、iPTH [(276±184)ng/L]和尿蛋白[(0.94±1.21)g/24 h]均呈负相关(P均<0.01);与血钙、高血压呈正相关(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磷、高血PTH和尿蛋白升高是eGFR下降的危险因子。与eGFR不稳定者比较,eGFR平稳者的血磷较低、血钙较高、iPTH较低、尿蛋白较少(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稳定eGFR与血磷、血钙、iPTH及尿蛋白水平有关。结论 eGFR平均下降幅度与血磷、PTH和尿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3.
1糖尿病肾病已经成为血液透析患者的首位病因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糖尿病早已经成为导致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或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5期[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15ml/(min·1.73m2)]患者的首位病因[1]。在全球范围内,目前约有300万人正处于ESRD阶段,其生存不得不依赖透析治疗[2]。  相似文献   

4.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各种原因引起的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伴或不伴有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不明原因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60 ml/(min·1.73m~2)]超过3个月。近年来CKD在全球范围内患病率和病死率居高不下,接受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的死亡率高出普通人群至少30倍。由于营养不良和尿毒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敏肌钙蛋白T(hs-cTnT)对肾脏受损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诊断准确性。方法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不同将纳入研究的1 934例出现胸痛的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eGFR≥90 mL/(min·1.73 m~2)组[慢性肾脏病(CKD)Ⅰ期]689例、eGFR 60~90 mL/(min·1.73 m~2)组(CKDⅡ期) 889例、eGFR 30~60 mL/(min·1.73 m~2)组(CKDⅢ期) 283例和eGFR 30 mL/(min·1.73 m~2)组(CKDⅣ期) 73例。比较各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确定阈值与第99百分位数对应诊断性能差异。结果在eGFR 30 mL/(min·1.73 m~2)、eGFR 30~60 mL/(min·1.73 m~2)及eGFR60~90 mL/(min·1.73 m~2)中,ROC确定阈值与第99百分位数对应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若需使用hs-cTnT准确诊断肾脏受损的AMI患者,其ROC阈值需结合eGFR。  相似文献   

6.
汤晓静  郁胜强 《检验医学》2011,26(8):508-511
目的观察血栓弹力图(TEG)与常规凝血指标在慢性肾脏病(CKD)患者高凝状态中的关系,评价TEG在CKD患者高凝状态中的诊断作用。方法根据简化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计算67例CKD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按肾脏病生存质量指导(K-DOQI)标准分成3组[CKD1~2期20例、CKD3~4期20例、终末期肾脏病(ESRD)27例]。检测所有患者常规凝血功能、血常规及TEG。结果凝血功能各指标和血小板(PLT)计数在CKD1~2期、CKD3~5期及ESRD患者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D患者及CKD3~5期患者TEG结果中的R值、K值均较CKD1~2期患者显著降低,夹角(Angle)、血栓最大弹力度(MA)、凝血指数(C I)值显著升高。提示CKD 3~5期及ESRD患者存在高凝状态。结论与其他常规凝血指标比较,TEG是反映CKD患者高凝状态的一个更为敏感的指标。根据TEG得到的不同高凝状态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抗凝治疗,可能有助于预防CKD患者心血管疾病(CVD)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陆文良  孔玉  陈炳为  刘必成 《临床荟萃》2011,26(10):836-840
目的调查江阴市脑出血住院患者的慢性肾脏病(CKD)发病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江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住院的1 430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资料完整者932例,男602例,女330例,平均年龄(63.8±12.0)岁。所有患者均分别经脑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确诊。观察肾脏损伤指标,包括血清肌酐(SCr)及尿常规和相关危险因素(血压、烟酒史、心脏病史、脑卒中部位、空腹血糖、血脂、凝血功能、血常规等)。采用简化的改良肾脏病膳食研究(MDRD)公式估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并根据肾脏疾病生存质量指导(K/DOQI)指南进行CKD分期。结果蛋白尿119例(12.8%),血尿189例(20.3%),SCr〉105μmol/L者39例(4.2%),eGFR≤60 ml.min-1.(1.73 m2)-1者30例(3.2%)。CKD为251例,患病率为26.9%;CKD 1~5期分别占该人群的65.7%、22.3%、9.2%、1.6%与1.2%;本组病例中,年龄≥65岁者CKD患病率为27.3%,eGFR≤60 ml.min-1.(1.73 m2)-1的比例为3.8%。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CKD危险因素为性别(OR=1.443,P〈0.05)、糖尿病(OR=1.637,P〈0.01)、饮酒(OR=0.673,P〈0.05)、高甘油三酯(OR=0.628,P〈0.05)、高尿酸(OR=2.730,P〈0.01)、低血红细胞比容(OR=1.985,P〈0.05)。结论江阴地区脑出血住院患者中CKD患病率26.9%,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应重视在脑出血患者中的CKD调查,早期预防和积极干预CKD,以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肾小球滤过率低于60ml/(min.1.73m^2)时,往往会出现钙磷代谢紊乱、1,25(OH)2D3下降、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 SHPT),并进一步导致肾性骨营养不良、心血管钙化、死亡率增加。这种基于。肾脏疾病的钙磷代谢紊乱、肾性骨营养不良称为“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chronic kidney disease 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 CKD—MBD)。已有证据提示,  相似文献   

9.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人慢性肾脏病(CKD)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CKD进行性进展引起肾单位和肾功能不可逆地丧失,导致以代谢产物和毒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内分泌失调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称为慢性肾衰竭(CRF).随着年龄的增加,CRF及终末期肾脏病(ESRD)发生的比例随着增加,对于CRF及ESRD的合理诊治问题也日渐突出.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对医疗、社会经济、家庭等各方面都会产生很大影响.1流行病学情况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肌肉体积逐年减少,血清肌酐已经很难准确的反映肾脏功能情况,同时由于老年人常患有对肾脏功能有影响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并且经常需要应用多种药物,以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得到健康老年人的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值数据.根据NHANESⅢ的资料,美国约有660万老年人的GFR低于60ml/( min·1.73m2).根据来源于InterASIA研究的资料,以基于血清肌酐测定并应用简化MDRD公式计算的GFR( eGFR)作为筛查标准进行抽样调查,发现eGFR< 60ml/( min·1.73m2)的总患病率为2.53%,并且有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65~74岁年龄组其患病率为8.14%.我国北京石景山地区调查资料显示:CDK患病率为11.3%,其中肾脏功能下降的患病率为5.2%,年龄的增加被证实为导致肾脏功能下降的危险因素之一.根据一组美国的调查资料,超过65岁的老年人肾脏功能不全增长率最快,年增长率超过10%.根据上述数据推测,我国老年人ESRD的发病率也必将呈进行性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0.
<正>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全球范围内CKD的发病率为9%~12%,中国CKD的患病率为10.8%~([1])。CKD晚期即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标准治疗为肾脏替代治疗(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RRT,包括透析和/或肾移植),RRT消耗巨大的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11.
<正>按照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制订的K/DOQI指南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定义包括:肾损害3个月,伴或不伴肾小球滤过率(GFR)下降。CKD疾病分期为:CKD 1期,GFR90 ml/(min·1.73 m~2)伴肾损害,GFR正常或升高;CKD 2期,GFR 60~89 ml/(min·1.73 m~2),肾损害伴GFR轻度下降;CKD 3期,GFR 30~59 ml/(min·1.73 m~2)伴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蒙古族人群中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对该地区20岁以上常住居民CKD肾损伤指标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研。结果符合人选条件的被调查者共1056例,白蛋白尿阳性率为12.47%;血尿阳性率为2.18%;以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GFR)〈60ml/(min·1.73m^2)者计算,。肾功能下降患病率为2.46%;去除白蛋白尿、血尿及eGFR降低共同存在造成重复,该地区CKD患病率为12.4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空腹血糖及TG升高、收缩压升高与白蛋白尿独立相关;年龄、收缩压升高与肾功能下降独立相关;年龄与血尿独立相关。结论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蒙古族人群CKD患病率为12.41%;相关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加、血压、血糖及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患病率和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呈渐年增长的趋势。在CKD的病程进展中,多数患者伴有肌肉关节酸痛、乏力、气短、易疲劳等躯体功能的进行性下降,严重者可出现躯体功能障碍[1]。与此同时,CKD患者还呈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认知功能障碍和生活质量的下降[2]。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在肾内科门诊规律随访的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的肾脏功能进展情况,及与血红蛋白变异度的相关情况。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收集慢性肾脏病患者规律随访,定期抽取血样标本检测血红蛋白、肾功能等指标,建立数据库并应用统计软件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197例患者,其中CKD 2期11例,3期125例,4期54例,5期7例。进入队列时基线年龄为62.3±10.6岁,基线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33.3±10.2 ml/(min·1.73 m2),随访18个月,72例(36.5%)患者的肾功能发生进展,与肾功能稳定组相比,肾功能进展组的血红蛋白变异度指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血红蛋白的变异度水平与肾功能进展有关,应对患者的血红蛋白波动增加关注。  相似文献   

15.
根据美国肾脏数据库(USRDS)2005年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美国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发病率和患病率逐年增长,已经分别由1980年的83.9/百万人口、280.0/百万人口增长至2003年的337.6/百万人口和1496.0/百万人口,在美国ESRD的首位病因为糖尿病(DM),其次为高血压,而中国虽然目前仍以慢性肾小球肾炎为首要原因,但DM和高血压也已逐渐成为主要病因。慢性肾脏病(CKD)患病率逐年升高,且CKD相关的心血管病(CVD)发生率和死亡率亦明显高于相同年龄段的普通人群。上海地区11家医院对1093例慢性肾功能不全(CRF),CKD4~5期患的调查显示8696的CRF存在各种类型CVD,以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等最为常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非透析依赖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患者的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控制目标进行探讨。方法收集2016年3月一2022年10月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肾内科就诊的未行肾脏替代治疗的具有完整血尿生化结果的CKD患者,探讨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iPTH与尿磷排泄分数(fraction excretion of phosphate,FEP)之间的关系;利用R语言中的segmented函数绘制iPTH-FEP拟合曲线,查找FEP不再随着iPTH增加而增加的截断点。结果共纳入125例研究对象,当eGFR小于60 ml/(min·1.73m^(2))时,随着肾功能的下降,iPTH、FEP水平逐渐升高;当iPTH超过114.74 pg/ml后,FEP不再增加。结论当非透析依赖的CKD患者的iPTH升高到超过114.74 pg/ml时,其促进肾脏排泄磷的能力达到极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不同分期患者认知功能水平的变化。方法入选2010年5月至2012年4月在北京博爱医院肾内科就诊的CKD患者,根据基于肌酐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评估公式估测的GFR(eGFR)水平将患者分为CKD1—2期组、CKD3—4期组、CKD5期组,其中CKD5期组又根据透析与否分为CKD5期非透析组、CKD5期透析组。应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C)进行认知功能水平的评估。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CKD不同分期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共入选103例CKD患者,包括CKD1—2期31例,平均年龄(54.77±12.70)岁;CKD3—4期25例,平均年龄(62.24±14.36)岁;CKD5期非透析组10例,平均年龄(60.03±12.10)岁;CKD5期透析组37例,平均年龄(65.00±14.41)岁。CKDl—2期组、CKD3—4期组、CKD5期非透析组、CKD5期透析组患者总智商评分分别为102.00±18.09、90.80±18.87、93.2±15.66、94.14±22.48(F值=1.69,P=0.17);言语智商评分分别为103.10±15.31、92.68±20.68、90.61±19.54、98.73±17.86(F值=2.13,P=0.10);操作量表评分分别为98.74±2.04、87.88±20.68、94.90±15.72、95.00±17.53(F值=1.25,P=0.30)。随着eGFR的下降,CKD不同分期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呈现部分下降的趋势,4组之间在总智商、语言智商、操作智商方面尚未达到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KD不同分期的患者,随着eGFR的下降,患者的认知功能有一定程度的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肾脏病腹膜透析治疗时机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第一人民医院肾内科自2004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间,以腹膜透析作为肾脏替代治疗方式的终末期肾脏病患者.通过MDRD公式估计患者透析起始eGFR值,并根据eGFR值将纳入实验的患者分为早透析组[eGFR>6.5 ml/(min·1.73 m^2)]和晚透析组[eGFR>6.5 ml/(min· 1.73 m^2)],分析2组患者透析起始时基线数据的差异,以及2组间生存率的关系. 结果 资料完整的177例患者平均年龄(59.02±13.21)岁,平均随访(46±24.77)月,透析起始eGFR中位数水平是6.5 ml/(min· 1.73 m^2),68.22%患者于5~7.5 ml/(min·1.73 m^2)时才开始透析治疗.早透析组患者85例,透析起始时eGFR值(8.77±3.44) ml/(min·1.73 m^2);晚透析组患者92例,透析起始时eGFR值(5.54±1.35)ml/min· (1.73 m^2).对包括性别(χ^2=12.400,P=0.120)、年龄(t=-0.580,P=0.060)、BMI(t=0.450,P=0.55)、血红蛋白(t=0.740,P=0.590)、血白蛋白(t=-1.700,P=0.180)等基本资料统计分析发现,2组透析治疗起始时血肌酐(t=-10.270,P<0.01)、BUN(t=-2.910,P<0.01)、eGFR(t=10.050,P<0.01)、糖尿病肾病(χ^2=7.540,P<0.05)及并发糖尿病的比例(χ^2=2.600,P<0.01)有统计学差异,余基线数据均未见明显差异.运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早、晚透析组患者的生存率,发现2组间的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χ^2=0.360,P=0.191).结论 糖尿病肾病患者较其他患者更易接受早期透析治疗,然而终末期肾脏病患者腹膜透析治疗时机与患者生存率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住院患者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与外周动脉疾病(PAD)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93例年龄≥60岁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测定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肌酐(Cr)等生化指标,根据Cr计算eGFR诊断CKD;依eGFR水平将患者分为四组,正常组[eGFR≥90ml.min-1.(1.73m2)-1],轻度降低组[eGFR60~89ml.min-1.(1.73m2)-1],中度降低组[eGFR30~59ml.min-1.(1.73m2)-1],重度降低组[eGFR<30ml.min-1.(1.73m2)-1];测量踝臂指数(ABI),ABI≤0.95定义为PAD。结果 (1)与非CKD患者比较,CKD患者ABI值明显降低,分别为1.06(0.16)和1.00(0.28)(P<0.001);PAD患病率明显增高,分别为41.6%和22.2%(P<0.001)。(2)eGFR正常组至重度降低组,ABI值水平逐渐降低,分别为1.08(0.15)、1.05(0.16)、1.01(0.26)和0.88(0.41)(P<0.001);PAD患病率逐渐增加,分别为16.0%、23.9%、37.4%和61.5%(P<0.001)。相关分析显示ABI值与eGFR水平呈正相关(r=0.207,P<0.001)。(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调整性别、年龄和其他传统危险因素后,CKD患者PAD风险增加,危险比(95%可信区间)[OR(95%CI)]为1.680(1.135~2.486),四组不同eGFR水平分组中,eGFR重度降低增加PAD风险,OR(95%CI)为5.455(2.078~14.324),eGFR中度降低有增加PAD风险趋势,OR(95%CI)为2.045(0.971~4.308)(P=0.06)。结论 eGFR降低的老年患者ABI值下降和发生PAD的风险增加,并且这种风险随eGFR降低程度的加重而加重。  相似文献   

20.
<正>慢性肾脏病(CKD)是儿童常见疾病[1],美国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K/DOQI)CKD5期是指 eGFR15 mL/(min·1.73 m2)达到肾衰竭[2],需要通过长期血液透析维持体内环境稳定。由于儿童的解剖和生理特点,目前以经中心静脉置管作为血液透析主要的血管通路,带隧道带涤纶套导管(TCC)是临床最常用的长期血管通路。TCC也有各种原因所致的导管功能不良,主要原因是导管感染、导管内血栓形成、导管所在的中心静脉血栓形成或狭窄,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