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 总结手和足部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结果.方法 2000-2008年共收治36例手和足部腱鞘巨细胞瘤患者,均行手术切除.随访1~5 a,平均30个月.结果 36例患者中有6例复发,复发率19.7%,其中5例于术后6个月内、1例于术后12个月内复发.手部复发2例,足部复发4例.2例术后手指感觉麻木,4例出现皮肤坏死,没有出现恶变.结论 腱鞘巨细胞瘤是通常是一种手部良性软组织肿瘤,有一定的复发率,完整切除肿瘤是防止肿瘤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鳞状细胞癌(SCC)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本院收治的12例原发性膀胱S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患者均经病理确诊为原发性膀胱SCC.临床分期:T1期1例,T2a期4例,T2b期5例,T3期2例.9例患者获得随访.2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患者,分别于术后8个月和14个月因癌转移死亡.8例行膀胱全切患者,其中4例死于肿瘤转移和复发,1例存活至今,3例失访.2例行姑息性手术患者,1例术后3个月死于肾功能衰竭,另1例术后7个月死于肿瘤局部复发.[结论]原发性膀胱SCC是一种高度恶性肿瘤,预后差,早期、综合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女婴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7月本科室收治的22例女性腹股沟嵌顿疝患儿,年龄均小于3个月,均经手法复位失败,采用腹横纹小切口(2 cm)手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观察所有患儿术后恢复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22例女性患儿嵌顿物为卵巢17例,卵巢、子宫及附件1例,肠管、阑尾4例,术后均恢复良好,无局部皮下瘀血发生,伤口无感染.随访6~36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横纹小切口治疗小女婴腹股沟嵌顿疝是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王斌  李婧宇  田峰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8):1469-1471
[目的]探讨先天性束带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手术治疗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2005年10月至2011年8月共收治先天性束带综合征患者21例,共有束带38处.全部采用环状束带Z字松解手术,其中31处完全性束带分二期手术治疗.术后观察肢体远端血液循环情况、记录束带有无复发.[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6.6(8~58)个月.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束带远端肢体血运良好,肢体肿胀情况明显减轻或消失,全部病例畸形矫正彻底,随访期内无束带畸形复发.[结论]采用Z字松解手术治疗先天性束带综合征手术方法简单可靠,术后效果满意,对完全性束带分二期手术治疗,可避免发生束带远端肢体血运障碍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合并腹股沟疝的一期微创手术方法.[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6月收治BPH合并腹股沟疝95例,均采用一期微创无张力疝修补术及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电切(PKVP)治疗.[结果]无手术死亡、大出血、切口感染及经尿道电切综合征(TURS)等.术后住院5~9 d,平均6d.随访3~24个月,平均9个月,无疝复发和切口感染.Qmax均大于15 mL/S,IPSS 2~11分,平均5.9分.[结论]一期微刨治疗BPH合并腹股沟疝,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减少了病人痛苦,节约了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手部微型皮瓣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的治疗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手部微型皮瓣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经1个月~26个月随访,皮瓣全部成活14例,部分或边缘0.5 cm坏死2例,表皮坏死2例.[结论]手部微型皮瓣术后发生静脉危象采用多开微孔减压加滴血疗法是一种可行的方法;加强手部微型皮瓣术后发生静脉危象病人的护理是皮瓣挽救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沙银娟 《家庭护士》2009,7(3):189-190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安全性与临床疗效,预防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对68例(68眼)翼状胬肉病人进行彻底分离切除翼状胬肉组织,同时联合羊膜移植.随访10个月至2年.[结果]术后随访12个月痊愈63例,随访早期羊膜植片平整、光滑,后期结膜上皮覆盖.复发5例,复发率7.35%.[结论]显微手术切除翼状胬肉联合羊膜移植有独特疗效,高治愈、低复发,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肌内血管瘤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肌内血管瘤(IMH)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收集1995年1月至2010年6月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58例IMH完整病例,总结分析临床特点和辅助检查的临床价值,描述手术方式,提出手术要点.[结果]所有病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连带受侵犯的正常肌肉一并完整切除肿瘤,但有2例因肿瘤侵犯膝关节囊和整个股外侧肌,未能完整切除,但术后症状明显减轻,并且肿瘤未有进一步生长.随访33例,时间18个月至13年,平均5.5年.2例复发,因复发肿瘤发展缓慢,患者无症状,未行进一步治疗.无感染病例,无恶变病例.[结论]IMH临床常以局部疼痛,或同时伴有肿物,或者仅以发现肿物为表现.疼痛往往在运动后加重.结合辅助检查可以确诊.怀疑恶性肿瘤时术前须行病理明确.手术切除是主要治疗方法,术后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9.
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2月至2006年4月15例75岁以上高龄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8个月,平均9个月,深静脉血栓症状全部缓解,临床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2例,其他部位再次发生深静脉血栓1例.[结论]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应进行个体化治疗,早期置入下腔静脉滤网后进行溶栓抗凝等综合治疗安全可靠、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腹和骶尾部联合手术治疗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5例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经腹和骶尾部联合手术治疗.[结果]29例良性SCT患儿中有5例复发,3例复发者伴有肺部转移,放弃治疗后死亡.6例恶性SCT患儿中有4例术后6个月至2年内由于发生肝、肺等转移,肿瘤复发而死亡,另2例患儿分别于术后1年和2年出现局部复发.术后有5例患儿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2例皮下积液,发现后立即采用抗生素和局部换药后伤口逐渐愈合;3例患儿术后持续排便困难,经对症治疗后半年均恢复.[结论]小儿骶尾部畸胎瘤应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早期骶尾部畸胎瘤治愈率高,经腹和骶尾部联合手术治疗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手术视野大,能将病灶完全切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3年1月至2007年4月手术切除21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手术径路、预后进行探讨.[结果]本组单纯手术6例,2例术后1年内复发,手术 放疗及化疗15例,2例1年内复发.复发病例经再次手术加放疗及化疗,随访1年3例无复发,1例带瘤生存.[结论]嗅神经母细胞瘤早期诊断困难.行鼻内窥镜下经额鼻联合径路切除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术后联合放疗及化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前路痛灶清除植骨融合治疗腰骶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1月至2007年9月手术治疗腰骶椎结核15例,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及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术,术前术后常规抗痨治疗,并定期随访,复查血沉,摄X线片.[结果]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21个月,结核病灶区无复发、植骨块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无其他并发症,无复发.植骨融合时间4~8个月.[结论]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及前路病灶清除、植骨是治疗腰骶段脊柱结核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鼻咽癌局限性复发及残留病人行经鼻内镜进路救援术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鼻咽癌局限性复发及残留病人行经鼻内镜进路救援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恢复良好,术后均未追加术后放疗,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经3个月~31个月随访,1例局部残留,3例术后复发,1年总生存率100%.[结论]加强鼻咽癌局限性复发及残留病人行经鼻内镜进路救援术的护理有助于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刘伟民 《医学临床研究》2010,27(9):1693-1696
[目的]评价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柱胸腰椎结核的疗效.[方法]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收治1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病变均累计2个或2个以上椎体,合并椎旁脓肿7例.患者术前脊髓神经功能损伤8例,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2例,D级5例,血沉尽可能控制40 mm/h以下后手术.手术方式均采用一期后路钉棒系统固定联合前路病灶清除,自体髂骨或肋骨植骨融合,随诊观察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骨愈合情况.[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5±1.2)h,平均出血量(800±130)mL.术中2例发生胸膜撕裂,行术中缝合,放置引流,术后无并发症发生;1例手术侧大腿前内侧放射痛麻木,经治疗后逐渐消失,2例术后1个月余出现复发,伤口不愈合,经再手术后治愈,无大血管、神经损伤,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至3年(平均12.6个月),骨融合时间平均5.5个月,术后神经功能均恢复至E级,1-2个月后血沉均恢复至正常,末次随访无明显矫正度丢失.[结论]胸、腰椎结核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能同时解决病灶清除、减压、稳定、融合等问题,疗效确切,是治疗胸、腰椎结核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青少年颅脑创伤后下肢肌痉挛状态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5年3月至2009年3月手术治疗17例颅脑创伤后肌痉挛状态的青少年病例.术前评分均大于5分.根据跟腱功能状况,选择性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切断+跟腱延长术.[结果]术后随访2~36个月(平均6.6个月),肌痉挛缓解15例(88%),运动功能改善10例(58%),肌力下降者7例(41%),肌痉挛状态复发者3例,术后评分均小于2分,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结论]选择性腰骶神经后根切断+跟腱延长术是治疗青少年颅脑创伤后肌痉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电视胸腔镜下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的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自发性气胸手术治疗的配合.[方法]1999年9月-2005年9月我院开展电视胸腔镜手术及电视胸腔镜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56例,分析术前准备及术中配合.[结果]56例均手术治愈,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3 d.随访1个月~22个月,气胸复发3例,均为继发性自发性气胸,保守治疗后愈合.[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的器械准备应充分,手术护士应熟练掌握手术步骤的配合,器械消毒和保养应规范、细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皮瓣移植的方法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60例手外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据缺损性质、部位以及面积大小的不同,合理选择尺动脉腕上肢皮瓣移植、骨间背侧皮瓣局部移植修复或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皮瓣修复情况,并随访6个月对其进行手部功能恢复评估.[结果] 应用带血管及带蒂皮瓣移植修复的60例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中,成瓣全部成活;其中有2例游离皮瓣术后发生动脉危象,重新吻合出现危象的血管探查后皮瓣全部成活,另1例发生皮缘部分坏死,在换药干预后创面愈合.随访6个月,所有患者移植皮瓣质地柔软、皮瓣弹性佳,无挛缩,手指功能与外形恢复良好,效果满意.[结论] 皮瓣修复治疗手外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手外形及功能恢复效果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梗阻的特点和诊断、治疗原则.[方法]对本院1995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的47例术后早期肠梗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7例病人均治愈,未发生肠外瘘等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2例术后4~7个月再次发生肠梗阻,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腹腔术后早期可发生肠梗阻,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征及腹部X线、CT检查.治疗方法的选择及手术时机的掌握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术后早期肠梗阻应首先采用保守治疗,有肠绞窄或肠绞窄趋势时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进一步了解鳃源性囊肿及瘘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对40例鳃源性囊肿36例鳃源性瘘管进行分析.[结果]76例均经临床病理证实为鳃源性囊肿及瘘.术后74例均经2~14年随访无复发,仅有2例病人术后伤口感染,形成瘘管.经消炎后一年,择期行2次手术治疗后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结论]鳃源性囊肿和瘘管必须行手术切除才能治愈,对合并有反复感染的病例必须给予抗感染治疗后再手术彻底切除,以防复发.  相似文献   

20.
改良Lichtenstein法前路修补治疗腹股沟复发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Lichtenstein法前路修补治疗腹股沟复发疝的疗效.[方法]对Lichtenstein法进行改进,术中分离或离断部分提睾肌,清楚显露内环,分别于腹膜外及精索后放置修整后网片,缩小内环.[结果]本组术后恢复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至5年无一例复发.[结论]改良Lichtenstein法前路修补是治疗复发疝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