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术后10年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在本院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术后10年的患者39例77眼进行裸眼视力?屈光度和最佳矫正视力及角膜厚度和Orbscan的检查?被随访眼按屈光度数分为2组:≤-6.0 D组和>6.0 D组,同时采用本院近期手术的近视眼患者的术前检查资料设为对照组?结果:术后10年组裸眼视力≥1.0的低?高度数组分别为63%,42%;<1.0分别为27%,58%;最佳矫正视力≥1.0的分别为98%,72%(P ≤ 0.05)?与术前相比,术后10年Orbscan提供的前?后表面的Diff值及3 mm?5 mm的Irreg及角膜厚度均有统计学差异(P < 0.01);术后10年组平均角膜厚度高于理论计算值,说明角膜基质值切削后有一定的增殖?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远期疗效稳定,手术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
田超   《中国医学工程》2013,(9):28-28,30
目的对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为今后的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高度近视患者86例172眼,将其按照屈光度分成一般组和超高度近视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进行治疗,对比分析术前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以及眼调节力变化情况。结果一般组术后视力均达到0.9以上,超高近视组术后视力超过0.9者占95.74%,均较术前得到显著提高(P<0.05)。结论采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对高度近视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3.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沈志斌  吴松  王渝  杜川  秦玫 《重庆医学》2006,35(11):1015-1016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 000只眼LASIK术前与术后的视力、屈光度进行比较、分析、随访。结果中低度组患者在术后随访6个月后视力1.04±0.22,屈光度 0.43±0.15,高度组视力0.84±0.36,屈光度0.25±0.76;超高度组视力0.54±0.76,屈光度-2.25±1.24。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具有安全、有效、稳定等特点,逐渐得到广大近视患者的接受,成为角膜屈光手术的主导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37例(72眼)超高度近视患者,屈光度为-10.0~-22.5D,平均为(-16.37±3.12)D,散光为-1.25~-4.25D,平均为(-1.92±0.87)D。结果:手术后视力明显提高,术后6个月时35例70眼(97.22%)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其中24眼(33.33%)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2行或以上,2例2眼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下降1行;术后6个月屈光度(1眼欠矫-1.5D)为(-0.37±0.42)D,散光为(-0.43±0.46)D。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可以有效的治疗超高度近视,而且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高度近视眼患者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段治疗对患眼视力远期纠正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患者对象选自于2010年-2012年期间在本院接受诊治高度近视眼患者100例(200患眼),所有患者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方案治疗,对其临床基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归纳该治疗方案对近视眼的远期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平均4年时间随访,分别于术后1年、3年时间记录对比患者裸眼视力、屈光度及屈光回退例数,相对于治疗前,患者术后1年、3年裸眼视力均有所改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3年数据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屈光度术后1年、3年相对于治疗前有显著改善,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1年屈光度回退比例11%,术后3年回退比例13%。结论:高度近视眼患者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裸眼视力及屈光度,且远期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屈光度回退情况不会随着时间延长而恶化,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治疗近视的临床效果,为近视的治疗提供方法参考。方法将近视患者80例分为低度近视组10例,中度近视组30例,高度近视组40例,三组均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治疗。结果术前三组眼压值、角膜厚度、屈光度无明显差异;经过治疗后都有明显下降,其中低度组与中度组、低度组与高度组、中度组与高度组,手术前后眼压、角膜厚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间屈光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磨术治疗不同程度的近视都能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能降低眼压、角膜厚度与屈光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超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 :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超高度近视 37例、72眼 ,屈光度为 - 12D~ - 2 2 .5D ,平均为 - 16 .37± 3.12D ,散光为 - 1.2 5~ -4 .2 5D ,平均为 - 1.92± 0 .87D。结果 :手术后视力明显提高 ,术后 6个月时 35例、70眼 (97.2 2 %)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其中 2 4眼 (33.33%)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 2行或 2行以上 ,2例、2眼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下降 1行 ;术后 6个月屈光度 (1眼欠矫 - 1.5 0D)为 - 0 .37± 0 .4 2D ,散光为 - 0 .4 3± 0 .4 6D。结论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超高度近视有效 ,无明显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浅析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后屈光度数回退的原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34例(217只眼)近视患者(-6.00~-15.00 D),根据屈光度数分为甲组98只眼(-6.00~-10.00 D)和乙组119只眼(-10.25~-15.00 D),所有患者均行LASIK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术后视力、屈光度数、角膜厚度以及角膜激光切削直径进行分析,术后随访1年。结果甲组正常术眼比例显著高于乙组(P0.05);甲组正常术眼患者裸眼视力、矫正视力、角膜厚度以及角膜激光切削直径与回退术眼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乙组正常术眼患者裸眼视力、矫正视力以及角膜激光切削直径与回退术眼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甲组回退术眼患者屈光度数与乙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LASIK可有效治疗近视眼患者,术中激光切削直径小者和高度近视术前角膜厚度较薄者术后发生屈光度数回退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9.
陈庆明  杜敏  孙琴  蒯勇 《海南医学》2006,17(2):71-72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分区切削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56例(112眼)高度近视,平均屈光度15.26±0.83D,采用准分子激光分区切削治疗,随诊观察1年以上.结果术后第一周平均视力有0.1~0.15D之间的波动.到6个月时基本趋向稳定.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的近期疗效满意,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320例(640只眼)近视患者随机分为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组(sub-Bowman keratomileusis,SBK组)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组(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组),分别接受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视力恢复情况、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及主诉干眼症状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裸眼视力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BUT与术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时BUT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BK组均明显优于LASIK组,术后6个月时两组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BK组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时有干眼症状主诉的比例均显著低于LASIK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比较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弹力层下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安全有效,尤其在术后干眼恢复上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excimer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LASI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23例(41眼)高度近视,平均屈光度为-14.74±3.72D,采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随访观察3个月以上。结果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有明显提高,裸眼视力达术前矫正视力者为39.2%。术后1个月及3个月裸眼视力达术前矫正视力者分别为58.54%、53.66%,术后3个月41.46%为正视眼,≤±1.0D为65.85%,≤±2.0D为77.27%。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眼的近期疗效满意,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12.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眼391 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评价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不同程度近视眼的疗效。方法对接受LASIK治疗391例772眼近视眼患者按屈光度不同分为低度(<-3.00D)、中度(-3.00D~-6.00D)、高度(-6.00D~-9.00D)、超高度(>-9.25D)近视4组。术后1年观察其视力、屈光度的变化。结果低度近视组100%、中度近视组98.6%、高度近视组95.7%患者术后1年的裸眼视力≥1.0,超高度近视组90.2%患者裸眼视力在1.0~0.8,与术前视力相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近视度数在±1.00D内,散光度数在±1.00D内,术后视力96.1%无下降,术后有6.3%的患者视力有回退,均为中度以上近视眼,经检验无显著差异(P>0.05)。术中无并发症出现。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不同程度近视眼均有良好效果,是一种有效的、可预测的、安全的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双面式切削原位角膜磨镶术(both~sided LASIK,BSL)治疗近视的可预测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方法:近视患者按术前屈光度分为低度、中度和高度组,每组随机抽出6例近视患者,3组共18例(36眼)接受BSL,另外每组随机抽出8例近视患者,3组共24例(48眼)接受常规LASIK手术。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和3个月观察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角膜地形图变化情况。结果:BSL术后角膜基质床剩余厚度大于常规LASIK方案,损伤指数和承载因子小于常规LASIK方案,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95%以上的患者术后裸眼视力达到或超过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稳定角膜地形图规则。结论:准分子激光双面式切削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安全,有效,预测性好,同时为最大限度地保留角膜基质床的剩余厚度创造了条件,是治疗近视的一种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
杨明轩 《中外医疗》2011,30(13):32+34-32,34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并作出评价。方法选取我院准分子中心自2008年4月至2009年6月接诊的80例160眼高度近视患者,采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进行治疗,并收集患者手术0.5~1年的相关资料加以分析。结果经过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患者视力状况:裸视视力在0.5以上的149眼,在0.8以上的有121眼,在1.0以上的有53眼,最佳矫正视力降低2行以上的有3眼;患者的屈光度在手术后早期呈现轻微远视,经过1~3个月得以恢复;手术并发症状况:术后视网膜脱离1眼,角膜瓣移位1眼。结论采取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是一种收效良好且安全的治疗高度近视的手术,在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上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5.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复性近视散光和单纯近视散光患者70例,117眼,均实施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比较治疗前后患者裸眼视力及平均散光度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裸眼视力与治疗前比较得到明显升高,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后患者平均散光度也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矫正近视散光,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陈文辉  高昭辉 《河北医学》2011,17(12):1591-1594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非对称角膜近视眼的方法和应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抽取分析本院于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的110例(210眼)角膜地形图为非对称或不规则且初次接受LASIK的近视患者分为两组,即按术前等效球镜分为〈-6.00D的低中屈光组,54例(105眼);〉-6.00D的重屈光度组,56例(105眼)。随访3-12月,比较随访期间两组患者主要指标视力、屈光状态和角膜非球面系数(Q值)变化。结果:随访期间两组内相比,手术后的主要指标视力、屈光状态和角膜非球面系数(Q值)变化均优于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相比,低中屈光度组患者的主要指标视力、屈光状态和角膜非球面系数(Q值)变化均优于重屈光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手术非对称角膜近视眼疗效显著,但术后低中屈光度患者的主要指标视力、屈光状态和角膜非球面系数(Q值)变化均明显优于重屈光度患者,此点在临床中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17.
胡颖 《中外医疗》2009,28(22):18-19
目的观察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的效果。方法使用美国VISX STAR S4准分子激光仪对4878例(9718只眼)近视患者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矫治。术前球镜屈光度为-1.00~-14.00DS散光0— -4.50DC,按术前屈光度分为:1.组-1.00~-6.00DS。4328眼。2.组-6.25~-10.00DS,3616眼 3组-10.25~-14.00DS,1774眼。对三组术后的裸眼视力进行比较分析及术后裸眼视力和术前最佳矫正视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I组49.6%视力超过1.2,16.5%术后裸眼视力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II组1.9%裸眼视力超过1.2,6.9%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Ⅲ组34.3%裸眼视力超过1.2,16.5%低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结论应用准分子激光原住磨镶术治疗近视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少,手术预见性和稳定性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疑似瘢痕体质患者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治疗近视的可行性、并发症及疗效.方法 对14例(28只眼)疑似瘢痕体质并近视患者行LASIK治疗.LASIK术后的随访时间最长2年,最短4个月.结果 术后24只眼屈光度数<1.00D;28眼裸眼视力均大于1.0,术后随访期间未见明显角膜瘢痕形成.结论 瘢痕体质对LASIK术后角膜瘢痕形成及视力、屈光状态可能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9.
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的手术预测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对不同屈光度近视的治疗效果及手术预测性。方法应用 Coherent 公司的Schwind Keratom F型准分子激光机和SCMD公司的可调式气动微型角膜刀治疗近视眼,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定期复查视力、裂隙灯、角膜地形图及屈光度。将随访6个月以上资料完整的146例283只眼根据术前屈光度分为3组。比较3组术后的屈光度及角膜偏中心切削的情况。结果术后6个月,Ⅰ、Ⅱ、Ⅲ组屈光度在±1.00以内者分别占91.2%、83.9%、61.4%,差异有显著性。偏中心切削的发生率随着术前屈光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效果确切、可靠,但手术预测的准确性随着近视屈光度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治疗近视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145例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74,148眼)与对照组(n=71,共142眼),对照组行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治疗,观察组行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治疗,比较两组上皮愈合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Haze评分、屈光度数、裸眼视力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15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Haze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屈光度数、裸眼视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38%,与对照组的4.9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治疗近视患者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和Haze评分的效果优于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但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