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经鼻内镜鼻咽癌放疗后鼻咽组织坏死清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经鼻内镜鼻咽癌放疗后实施鼻咽组织坏死清除术患者96例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者都经鼻内镜鼻咽癌放疗后实施鼻咽组织坏死清除术,并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住院时间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0.83%),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也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经鼻内镜鼻咽癌放疗后鼻咽组织坏死清除术患者具有较好治疗效果,显著提升了患者护理满意度、缩短其住院时间,值得使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鼻咽坏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例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鼻咽坏死的患者的资料、临床症状、治疗方式等特点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放射性鼻咽坏死的发生时间为放疗开始后6.0~28.0个月,中位时间为12个月(95%CI:6.8~15个月)。4例行鼻咽清创术者中有3例完全愈合,1例因鼻咽大出血死亡。8例保守治疗者,5例因鼻咽大出血死亡,3例仍健在。结论:鼻咽坏死与放疗技术、合并感染、个体耐受性、营养状态等相关。制订周密合理的放疗计划、保证患者营养状态及鼻咽部卫生状况、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减少放射性鼻咽坏死的发生。鼻咽清创术能提高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鼻咽清创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致反复鼻出血的疗效。方法8例鼻咽癌放疗后因鼻咽坏死引起鼻出血,在常规止血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采用鼻咽清创术治疗,并分析其效果。结果8例均未出现严重的手术并发症,1例因再次出血死亡,7例出血得到控制,随诊情况良好。结论在常规止血效果不佳的情况下,鼻咽清创术可有效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坏死所致鼻出血。  相似文献   

4.
陈健 《微创医学》2009,4(4):374-375
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鼻咽吸引法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炎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32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咽炎患者在鼻内镜下行鼻咽吸引法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鼻咽黏膜充血肿胀、分泌物、口鼻臭和鼻塞、多脓涕等,并用评分法记录,评定疗效,治疗结束后复查鼻咽CT.结果 治疗后鼻咽黏膜充血肿胀和分泌物症状明显改善2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有效率达94%(30/32);口鼻臭患者治疗后有27例症状消失,5例明显减轻,有效率达100%(32/32);21例伴鼻塞多脓涕患者治疗后15例症状消失,3例减轻,3例无变化,有效率达86%(18/21).复查鼻咽CT显示并发分泌性中耳炎6例,慢性鼻-鼻窦炎8例.结论 鼻内镜下鼻咽吸引法可以明显减轻口鼻臭和鼻塞、多脓涕等症状,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炎的有效方法,同时可减少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和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NasopharygcalCareinoma,NPC)放疗后放射性脑坏死的报道较为少见。我科曾收治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NPC放疗后放射性脑坏死患者,并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1 病例资料例1,男,54岁。患者1989年确诊为鼻咽癌,接受60Co照射鼻咽部及双颈部,鼻咽部照射剂量70Gy,双...  相似文献   

6.
黎柱杨 《华夏医学》2008,21(1):154-155
目的:探讨在排除了为大血管出血及肿瘤复发性出血后,在鼻内镜下应用高分子止血棉填塞鼻咽腔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出血的可行性。方法:用局部麻醉在鼻内镜下应用高分子止血棉行鼻咽填塞术。结果:15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有效控制鼻咽出血,治愈出院。结论:在排除了为大血管出血及肿瘤复发性出血后,用局部麻醉在鼻内镜下应用高分子止血棉行鼻咽填塞术以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出血具有视野清楚、损伤小、止血效果好、痛苦小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鼻咽癌放疗患者鼻咽大出血的急救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鼻咽癌放疗治疗后发生鼻咽大出血的11例急诊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急救过程等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本次11例患者急救成功7例,占63.64%;4例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中3例由于大出血导致窒息性死亡,1例由于大量出血发生失血性休克死亡。结论鼻咽癌放疗患者鼻咽大出血是非常危险的并发症,紧急的急诊急救并通过合理的护理,是提高临床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子鼻咽喉镜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术后换药中的应用。方法:对南充市中心医院2005年6月-2008年6月间收治的4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在鼻内镜术后采用电子鼻咽喉镜进行换药并随访6-12月。结果:44例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治疗患者,术后复查见所有患者鼻窦自然口均无闭锁或粘连,所有患者均无复发。结论:应用电子鼻咽喉镜对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术后进行换药,操作简单,无盲区,换药彻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和分析鼻咽癌放疗后鼻咽出血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接受治疗的23例放疗后合并鼻咽出血的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3例患者中,鼻咽部痂皮坏死肉芽出血60.87%(14/23),鼻咽癌局部复发出血21.74%(5/23),鼻咽部假性动脉瘤出血17.39%(4/23);患者救治期间由于大出血死亡5例,止血成功...  相似文献   

10.
鼻咽部大出血是鼻咽癌放疗患者严重并发症,一次连续出血300ml以上或一次出血100ml并反复发生者称为鼻大出血。鼻咽癌放疗后合并鼻咽大出血,出血量大,不易控制,常危及患者生命,死亡率较高。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鼻咽癌患者23例,现将抢救及配合护理体会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应用糜蛋白酶溶液浸泡鼻咽部加鼻腔0.9%氯化钠溶液冲洗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鼻咽部结痂及黏膜炎症反应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8月本院因鼻咽癌根治性放疗后鼻咽部重度结痂的患者64例,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2例。试验组采用400 U/m L浓度糜蛋白酶溶液10 m L经滴鼻浸泡鼻咽部20 min,然后再用0.9%氯化钠溶液行鼻腔冲洗;对照组采用0.9%氯化钠溶液10 m L经滴鼻浸泡鼻咽部20 min,然后再用0.9%氯化钠溶液行鼻腔冲洗,两组治疗频率均为2次/d。治疗2周后在电子鼻咽喉镜下观察鼻咽部结痂及黏膜炎症反应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鼻咽部黏膜炎症反应治疗有效率为62.5%,高于对照组的25.0%(P0.05);试验组鼻咽部结痂清除治疗有效率为78.1%,高于对照组的31.3%(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鼻咽结痂严重者采用经鼻滴入糜蛋白酶溶液浸泡鼻咽部后再0.9%氯化钠溶液冲洗,能增强对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黏膜炎症的恢复,增强鼻咽部结痂冲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分析对鼻咽癌鼻咽部出血患者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例为研究对象,均为治疗期间发生鼻咽部出血者,对每位患者给予严密的病情变化的监测护理,同时针对患者具体临床症状与表现开展针对性处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本组10例患者的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观察分析。结果本组10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因鼻咽部大出血临床死亡,剩余8例患者均在针对性治疗与护理后好转出院。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措施对鼻咽癌鼻咽部出血患者效果好,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妊娠期合并鼻咽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妊娠期合并鼻咽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以达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目的。方法以2007年9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妊娠期合并鼻咽恶性肿瘤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鼻咽鳞状细胞癌4例,鼻咽恶性肌上皮瘤1例。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结果及治疗情况,并对患者及其子代进行随访。结果5例患者均为单胎妊娠,3例(60.00%)在妊娠过程中活检确诊后终止妊娠行引产术,2例(40.00%)为妊娠中发病,分别于产后1周和产后1个月活检确诊。新生儿健康存活。鼻咽鳞状细胞癌患者均采用同期放化疗,鼻咽恶性肌上皮瘤患者采用经鼻内镜及软腭联合径路手术治疗,术后1周辅助放疗。结论妊娠期合并鼻咽恶性肿瘤较为少见,合并鼻咽恶性肌上皮瘤更为罕见。妊娠期由于检查及用药的局限性,容易出现漏诊及误诊。治疗应根据肿瘤性质、分期、患者意愿等因素综合考虑,并对患者及子代做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4.
梁锦辉  朱锦贤  钟伟铭 《广西医学》2003,25(9):1786-1787
本文通过对本院进行鼻咽纤维镜检查的 5 32 1例次进行分析 ,探讨纤维鼻咽镜在鼻咽癌诊断、治疗中情况、治疗后随访中应用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 1 995年 1 0月至 2 0 0 2年1 2月进行纤维鼻咽镜检查 5 32 1例次 ,实有病例2 6 47例 ,其中男 1 736例 ,女 91 1例 ,年龄 1 5~ 78岁 ,中位年龄 38岁 ,每例检查次数 1~ 8次。 2 6 47例患者中 ,无典型临床症状 5 0 6例 ,其中血清EBV阳性者 31 5例 ,放疗过程中 (包括放疗前、中、结束 )检查≥ 2次者 1 6 1 3例 ,均经病理证实鼻咽癌。放疗后≥ 1月随诊者 5 2 8例 ,随诊…  相似文献   

15.
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52例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出血患者行双侧颈外动脉及分支血管造影,应用PVA、KMG、明胶海绵及弹簧栓栓塞。结果:动脉栓塞后50例成功止血,2例栓塞后分别2天和5天后再次鼻咽大出血死亡。2例出现视力下降和失明,1例出现面瘫。结论鼻咽癌放疗后鼻咽部出血应用选择性动脉栓塞治疗效果肯定,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51例鼻咽癌放疗后并发鼻窦炎患者,经鼻腔冲洗及药物保守治疗1年以上未愈,采用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2~36月,观察其疗效。结果:治愈32例(62.7%),好转17例(33.3%),无效2例(3.9%),总有效率为96.1%。其中有12例(23.5%)发生鼻腔粘连,经定期鼻内镜检查鼻腔清理而治愈。无效者2例为随访期间鼻咽癌复发。结论:鼻内镜下手术治疗放疗后鼻窦炎疗效显著,术后定期随访并作鼻腔清理可防止鼻腔粘连、鼻窦炎及鼻咽癌复发。  相似文献   

17.
鼻内窥镜在反复鼻咽部活检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在鼻内窥镜下实施鼻咽部活检术诊断鼻咽癌的意义。方法:52例行鼻内窦镜下鼻咽部活检术。结果:所有患者均1次行鼻内窥镜下鼻咽部活检术,24例诊为鼻咽癌,28例病检为鼻咽部黏膜慢性炎症。阴性者随访1年以上,无1例后诊为鼻咽癌。结论:在鼻内窥镜下实施鼻咽部活检术能检查鼻咽部各个部位,可在一处反复活检取得深层组织且能控制标本的大小,用此法可以确认鼻咽癌。  相似文献   

18.
戴如立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4):108-108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早期使用小剂量罗红霉素减少鼻窦炎发生的临床分析。方法:随机将110例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放疗后定期鼻内镜清理鼻腔、鼻咽及2%盐水洗鼻;治疗组给予小剂量罗红霉素口服16周并定期鼻内镜清理鼻腔、鼻咽及2%盐水洗鼻。结果:随诊6~9个月,对照组发生鼻窦炎37例(67.3%),治疗组发生鼻窦炎18例(32.7%),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鼻咽癌放疗后在定期鼻内镜清理鼻腔、鼻咽及2%盐水洗鼻的基础上早期应用小剂量罗红霉素能明显减少鼻窦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糜蛋白酶对鼻咽癌放疗后鼻咽晚期并发症防治效果。方法将75例鼻咽癌放疗后出现严重急性鼻咽黏膜反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8例放疗期间每日于放疗前用400U:1ml糜蛋白酶生理盐水溶液5ml滴鼻;对照组37例仅用生理盐水冲洗鼻咽腔。观察两组放疗后鼻咽晚期并发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咽干、鼻窦炎、鼻腔粘连等鼻咽癌放疗晚期并发症发生率显著减少(P均〈0.05)。结论糜蛋白酶可有效减少鼻咽癌放疗后鼻咽晚期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翁国庆  彭娟  颜炜 《广西医学》2004,26(12):1849-1850
20 0 0年 9月~ 2 0 0 3年 9月我科收治鼻咽癌 (NPC)放疗后鼻腔粘连 2 0例 ,行鼻内镜下微波治疗术 ,取得满意疗效 ,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2 0例患者中 ,男 12例 ,女 8例 ,年龄 31~ 6 5岁 ,平均 4 6 4岁。鼻腔粘连出现于放疗后 2~ 12月 ,双侧粘连 16例 ,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