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治疗重症骨折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11月空军特色医学中心收治的60例重症骨折继发骨质疏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的基偶顺序分别设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在骨折三个月后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则在骨折三个月后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两组均治疗三个月,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骨代谢标志物I型胶原交联氨基端肽(NTXI)、I型胶原交联羧基端肽(CTXI)、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和血骨钙素(BGP)、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骨碱性磷酸酶(BALP)。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TXI、CTXI、TRACP5b、BGP、BMD和BALP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0. 05)。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 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 0%(P0. 05);治疗组的NTXI、CTXI、TRACP5b、BGP、BMD和BALP较对照组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阿仑膦酸钠治疗重症骨折继发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替勃龙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5-12诊治的300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150例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替勃龙治疗(观察组),150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对照组),比较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末次随访时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2个月股骨颈骨密度、骨碱性磷酸酶(BALP)、羟基末端肽(CTX)、钙调节激素25(OH)D3。结果 30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4.34(3~21)个月。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末次随访时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观察组股骨颈骨密度、BALP、CTX、25(OH)D3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阿仑膦酸钠联合替勃龙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可提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仑膦酸钠对甲状腺功能减患者骨密度及骨生化、代谢影响的影响。方法初次诊断为未绝经的甲状腺功能减退女性患者6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阿仑膦酸钠70 mg/周,为期12个月。测定治疗不同时间段患者,腰椎1-4(L_(1-4))、左侧股骨颈BMD及血Ca~(2+)、血P~(3+)、1,25-(OH)_2D_3、碱性磷酸酶(ALP)、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吡啶并啉交联肽(ICTP)以及血清骨钙蛋白(bone gla-protein,BG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骨密度及骨生化、代谢指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腰椎1-4(L_(1-4))及股骨颈BMD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及同时期对照组(P0.05);治疗后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血ALP、ICTP及BGP均有不同程度升高,治疗组的BGP升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而对照组的ALP及ICTP升高程度明显大于治疗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Ca~(2+)、血P~(3+)、1,25-(OH)_2D_3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可以明显提升甲状腺功能减患者骨密度,改善骨生化和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胰岛素、阿仑膦酸钠干预,观察在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治疗12个月后股骨颈(Femur Neck)骨密度(BMD)及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等血清骨转换指标的变化。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患者128例,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METF)、胰岛素组(INSU)、二甲双胍+阿仑膦酸钠组(METF+ALEN)、胰岛素+阿仑膦酸钠组(INSU+ALEN),每组同时服用钙尔奇D片作为基础用药,分别于服药前及服药12月后,测定4组患者股骨颈BMD及血BAP、BGP、TRAP-5b,分析治疗前后以及治疗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结果 INSU+ALEN组治疗12月可见患者骨密度较前增加,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P0.05),METF、INSU组较前无明显改变,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METF+ALEN组治疗12月可见患者BMD较前略有增加,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INSU+ALEN组治疗后BMD的增加明显高于其它组(P均0.05)。INSU+ALEN治疗组患者治疗12月后血清BAP、BGP显著升高(P0.05),TRAP-5b显著降低(P0.05);将上述指标与对照组、其它治疗组比较,BAP、BGP、TRAP-5b差异显著(P均0.01);METF、INSU、METF+ALEN组治疗12月可见患者血清BAP、BGP较前略有增加,TRAP-5b略有降低,治疗前后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是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首选治疗,可增加骨量,预防骨丢失。阿仑膦酸钠能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减缓骨量丢失,提高骨密度,二者联用可有效防治糖尿病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回顾性分析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方法从2016年1月至2017年10月就诊的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中筛选出分别接受唑来膦酸和阿仑膦酸钠治疗至少1年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唑来膦酸治疗)和对照组(阿仑膦酸钠治疗)。收集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股骨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变化情况,进行组间比较,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和再发骨折情况。结果治疗1年后两组患者术后骨密度明显升高,VAS评分、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Ⅰ型胶原羧基端肽(CTX)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均0. 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CTX水平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 05),两组骨密度、PINP、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再发骨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唑来膦酸和阿仑膦酸钠用于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均安全有效。但在缓解骨折术后骨痛症状,改善骨代谢,提高患者依从性方面,唑来膦酸优于阿仑膦酸钠。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分析静脉滴注唑来膦酸与口服阿仑膦酸钠预防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KP)术后预防骨质疏松性再骨折的效果。方法纳入2014-01—2017-12行PKP手术并获得完整随访的9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术后进行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46例在口服碳酸钙D3片、骨化三醇胶丸基础上口服阿仑膦酸钠治疗(阿仑膦酸钠组),46例在基础治疗后静脉滴注唑来膦酸治疗(唑来膦酸组)。结果 9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6(12~24)个月。阿仑膦酸钠组与唑来膦酸组术后3 d疼痛VAS评分、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伤椎Cobb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组再次骨折发生率低于阿仑膦酸钠组,末次随访时骨密度高于阿仑膦酸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KP术后出现骨质疏松性再骨折的主要原因是骨质疏松症控制不佳,对于此类患者术后应重视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而唑来膦酸预防骨质疏松性再骨折的效果明显优于口服阿仑膦酸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阿仑膦酸钠对新疆乌鲁木齐地区汉族与维吾尔族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25羟基维生素D(25-(OH) D)和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8年5月至2011年8月期间,我院就诊的骨质疏松患者132例,其中汉族90例(68.2%),维族42例(31.8%),对比治疗前后两组骨代谢指标以及25-(OH) D水平。结果 两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血清Ca、P、Mg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后25-(OH) D水平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两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水平明显降低,汉族组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BGP) 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结论 在汉族和维吾尔族间,阿仑膦酸钠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达到治疗骨质疏松的目的,不同种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骨密度、骨代谢及疼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行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观察组手术后给予唑来膦酸治疗,对照组给予钙剂及维生素D治疗,连续治疗1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骨密度(BMD)、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骨钙素(BGP)、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前列腺素E2(PGE2)、神经肽Y(NPY)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间VAS和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3 d及12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时VAS和OD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BMD、(25-OH)D、BGP、BALP、NGF、PGE2、NPY各指标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腰椎BMD(L2-4)为(0.685±0.062)g/cm~2,右股骨颈为(0.598±0.058)g/cm~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腰椎(L2-4)(0.659±0.048)g/cm~2和右股骨颈(0.568±0.054)g/cm~2,(P0.05);观察组(25-OH)D为(35.41±10.26)ng/mL,明显高于对照组(28.29±9.13)ng/mL(P0.05);观察组BGP为(10.15±2.01)ng/mL、BALP为(16.26±4.05)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2.91±3.04)ng/mL、(18.01±3.75)ng/mL(P0.05);观察组NGF为(261.08±6.51)pg/mL,PGE2为(152.57±7.02)ng/mL,NPY为(142.03±9.68)ng/mL,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77.42±9.74)pg/mL、(169.74±6.52)ng/mL、(156.24±8.95)ng/mL,(P0.05)。结论:唑来膦酸能明显增加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骨密度,改善骨代谢水平,减轻疼痛,可做为本病的有效治疗药物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唑来膦酸与阿仑膦酸钠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CBM、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8年12月,采用改良Jadad量表及Cochrane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使用Rev Man5.3及Stata1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1 3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疗效方面,腰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在治疗12个月后[SMD=0.96,95%CI(0.03,1.90),P=0.04]、24个月后[SMD=1.70,95%CI(0.30,3.11),P=0.02],股骨颈BMD在治疗12个月后[SMD=0.34,95%CI(0.19,0.50),P0.000 1],VAS评分[MD=-0.76,95%CI(-0.93,-0.58),P0.000 01],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MD=-10.48,95%CI(-11.38,-9.58),P0.000 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唑来膦酸治疗效果优于阿仑膦酸钠。在安全性方面,不良反应[RR=1.79,95%CI(1.41,2.28),P0.000 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唑来膦酸安全性小于阿仑膦酸钠。结论与阿仑膦酸钠相比,唑来膦酸在治疗后期能明显提高患者腰椎、股骨颈BMD,有效降低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而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但不良反应相对较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密骨颗粒联合阿仑膦酸钠维D3片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将受试者分为试验组(n=109)和对照组(n=75),试验组给予密骨颗粒联合阿仑膦酸钠维D3片,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维D3片,疗程为1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12个月时行骨代谢、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检查,并记录VAS与SF-36评分,观察受试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1)12个月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腰椎BMD分别增加3.70%和4.18%,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髋部BMD分别下降0.89%和17.02%,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2)12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PTH分别增加44.29%和72.03%,25(OH) D分别下降11.83%和9.29%,β-CTX分别下降32.25%和20.0%,PINP分别下降36.70%和58.95%,BGP分别下降22.82%和27.24%,ALP分别下降20.43%和25.97%,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受试者治疗后腰痛VAS评分均下降(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12个月后试验组SF-36PCS及MCS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密骨颗粒联合阿仑膦酸钠维D3片治疗骨质疏松症可以降低骨转换速度,同时还可以促进成骨,提升腰部骨密度,保持髋部骨密度,降低骨流失,降低患者躯体疼痛,改善生活质量。未出现不良反应与肝肾功能损害,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钙尔奇D片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女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患者的效果及对血清尿脱氧吡啶酚(deoxypyridinoline,DPD)、25羟维生素D[25-(OH) D]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20例PMOP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钙尔奇D片,而观察组给予钙尔奇D片联合塞膦酸钠。比较两组患者的股骨颈和腰椎的骨密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不同时间点血清DPD、25-(OH) D水平,统计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其中观察组患者VAS评分在治疗后3、6、12个月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右股骨颈、腰椎正位(L2-L4)以及Ward’s区骨密度均显著增加,其中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第6、12个月的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DPD、BGP、NTX、BAP水平显著降低,而血清25-(OH) D水平显著增加,观察组患者在治疗12个月后的各指标血清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骨折事件主要为股骨颈骨折以及腰椎压缩性骨折,其中观察组骨折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钙尔奇D片联合利塞膦酸钠治疗PMOP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疼痛,改善改善骨质代谢和血清DPD、25-(OH) D水平,促进骨形成和提高骨密度,从而减少骨折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骨胶原肽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和血清骨代谢指标水平的影响。方法 138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纳入本研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组患者给予骨胶原肽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为期12个月。检测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腰椎正位(L1-L4)、左股骨颈的骨密度、血清血钙、血磷、骨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P-5b)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腰椎正位、左股骨颈的骨密度患者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BALP及血磷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血清TRAP-5b及血钙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而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组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胶原肽联合阿仑膦酸钠能安全有效提高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改善骨代谢。  相似文献   

13.
罗琳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2018,(7):930-933, 943
目的探索葛根素联合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影响。方法 148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74)和对照组(n=74)。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组给予葛根素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为期治疗6个月。检测治疗后两组患者髋部及腰椎的骨密度改变,同时测定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骨代谢指标[骨钙素(osteocalcin,BG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artrate-resistant acid phosphatase-5b,TRAP-5b)]、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以及白细胞-10(IL-10)]水平的变化,并记录治疗期间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的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和免疫因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髋部及腰椎骨密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治疗组骨密度变化更明显,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各组血清BALP、BGP、TRAP-5b、IL-10、IL-6和TNF-α水平均降低,TGF-β1及E2水平均升高,而治疗组改变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均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葛根素联合阿仑膦酸钠可以通过降低骨转换率及减少免疫因子表达来改善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髋部及腰部的骨密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阿仑膦酸钠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合并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患者骨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骨质疏松门诊2012年6月至2020年6月诊治的OP患者120例,分为RA+OP组(60例)和OP组(60例),且均口服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钙尔奇D持续1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表征髋部力学结构强度的参数值CSA、CSMI、Z、CT和BR值(分别代表股骨颈抗轴向压缩力、骨骼刚度、抗屈曲负荷系数、皮质骨厚薄及屈曲比)、骨密度(BMD)、骨折发生率、炎性指标及临床体征。结果 经治疗6月、12月后,除RA+OP组全髋部位BMD外,OP组全髋、两组患者腰椎、股骨颈BMD、CSA、CSMI、Z、CT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BR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12月后,RA+OP组股骨颈、全髋BMD、CSA、CSMI、Z值均低于OP组(P<0.05),腰椎BMD、CT、BR值无差异;治疗6至12月期间,RA+OP组股骨颈、全髋BMD增长率低于OP组(P<0.05);RA+OP组治疗前骨折发生率显著高于OP组,所有RA患者疾病活动性控制良好。结论 阿仑膦酸钠联合骨化三醇和钙剂可明显提升RA患者骨密度及髋部骨强度,提高骨骼稳定性,这种提升随疗程延长比正常骨质疏松患者缓慢。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伊班膦酸钠对糖皮质GCs诱导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指标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收治的48例糖皮质GCs诱导骨质疏松患者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24例)和观察组(2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法骨化醇胶囊(0.5μg/次,2次/d,共12周)治疗,试验组加用伊班膦酸钠注射液(首次2 mg,此后3 mg/月,共3个月)静脉滴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TH、BALP、BGP、CTX-1、tPINP等骨代谢指标差异。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治疗前的PTH、BALP、BGP、CTX-1、tPINP表达水平比较无差异性(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BALP、PTH表达水平显著上调,BGP、CTX-1、tPINP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P均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BALP、PTH表达水平上调幅度更大,BGP、CTX-1、tPINP表达水平下调幅度更大(P均0.05)。结论伊班膦酸钠治疗糖皮质GCs诱导骨质疏松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PTH水平的异常表达,促进骨吸收和骨形成,这可能是伊班膦酸钠治疗糖皮质GCs诱导骨质疏松临床机制中的靶点。改善糖皮质GCs诱导骨质疏松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预后均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钠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效果。方法临床收集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给予钙尔奇+阿法D3+唑来膦酸钠;对照组30例给予钙尔奇+阿法D3。观察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腰椎及髋部骨密度,同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6月对照组及治疗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6月后腰椎及髋部BMD与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6月后腰椎及髋部BMD与治疗前比较均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VAS评分、腰椎及髋部BMD治疗6月前后差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唑来膦酸钠能缓解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痛并提高骨密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研究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及阿伦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 180名绝经后妇女随机分为唑来膦酸治疗组(ZOL组)、伊班膦酸钠治疗组(IBA组)和阿伦膦酸钠治疗组(ALN组);ZOL组给予唑来膦酸治疗,IBA组给予伊班膦酸钠治疗,ALN组予以阿伦膦酸钠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3组受试者腰椎及髋部骨密度、血清骨代谢指标、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改变及研究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和骨折发生率。结果药物治疗12个月后3组腰椎(L1~4)及左侧股骨颈骨密度明显增加,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而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治疗12个月后3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个月后两组血清I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水平均显著降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而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伊班膦酸钠及阿伦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安全有效,可以显著改善骨密度及骨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鲑鱼降钙素注射液与唑来膦酸钠注射液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10年2月-2016年2月在南昌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82例,分为鲑鱼降钙素注射液治疗组(40例,治疗时间3个月/年,连续3年),唑来膦酸钠注射液组(42例,治疗时间1次/年,5 mg/次,连续3年)。同时口服碳酸钙D3(600 mg/d)、骨化三醇(0.25μg/d)。采集患者基线及治疗3年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肾功能、血钙(blood calcium,BC)、血磷(blood phosphorus BP)、骨碱性膦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对照;以视觉模拟标度尺(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骨痛情况,判定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人次及发生率。结果(1)对两组患者肾功能、血钙、血磷、骨碱性膦酸酶水平进行组间及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骨痛评价:两组患者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但鲑鱼降钙素组VAS评分较唑来膦酸钠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面积骨密度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P0.05。唑来膦酸钠组患者腰椎、股骨颈骨密度升高幅度高于鲑鱼降钙素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在本研究中唑来膦酸钠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结论唑来膦酸钠与鲑鱼降钙素治疗3年均有效提高了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密度,其中唑来膦酸钠组优于鲑鱼降钙素组。两种治疗均有效减轻患者骨痛症状,鲑鱼降钙素组临床疗效优于唑来膦酸钠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回顾性评估利塞膦酸钠和阿仑膦酸钠治疗对股骨粗隆下侧皮质(subtrochanteric lateral cortex,STLC)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的影响。方法共有168例受试者,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DXA)对其BMD进行2~4年间隔随访,纳入本次回顾性研究,分为3组:46例未服用任何抗骨质疏松药物(对照组),69例使用阿仑膦酸钠(阿仑膦酸钠组),53例使用利塞膦酸盐(利塞膦酸盐组)。通过在骨皮质上绘制矩形感兴趣区,在每位患者的STLC和转子下内侧皮质(subtrochanteric medial cortex,STMC)中测量BMD。通过使用协方差模型控制来分析STLC中BMD的百分比变化,以控制年龄、体质量指数、STMC百分比变化、髋轴长度、DXA检查之间的时间间隔的5个独立变量。结果对照组、阿仑膦酸盐组和利塞膦酸盐组BMD的最小均数±标准差分别为1.47±1.51、2.24±1.27和6.98±1.23。与对照组(调整后的P=0.010)或阿仑膦酸盐组(调整后的P=0.011)相比,利塞膦酸盐组的STLC显示出更高的BMD百分比变化。结论利塞膦酸盐组中STLC的BMD变化百分比大于阿仑膦酸盐组和对照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胶东半岛老年性骨质疏松症(OP)患者骨代谢生化指标与骨密度(BMD)的相关关系,探讨骨代谢生化指标对早期诊断OP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EXA)对胶东半岛沿海地区多中心多阶段整群抽样297名40~89岁居民进行腰椎(L2-4)BMD测量.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血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5b)、I型胶原C端肽(CTX)、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BALP)、骨钙素(BGP)、降钙素(CT)、25-羟基维生素D[25(OH)D]以及血钙(Ca)和磷(P)并进行比较,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OP患者各部位BMD明显低于正常组(均P<0.01).老年男性BMD与骨形成和骨吸收指标呈现降低趋势.其中,OP组较对照组BGP、TRAP-5b和25(OH)D明显下降(P<0.05),而血CTX和BALP较对照组升高.老年女性血TRAP-5b、CTX、BALP和 BGP在OP组显著升高(均P<0.01),而CT和25(OH)D明显降低.各组研究对象骨代谢生化标志物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骨代谢生物指标作为OP的监测指标,比BMD更加灵敏、特异.能够早期反映患者骨代谢水平,对指导OP的早期预防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