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08 毫秒
1.
目的总结应用"一站式"Hybrid技术治疗合并体肺动脉侧支的法洛四联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5月-10月采用"一站式"Hybrid技术治疗合并体肺侧支的法洛四联症患者2例。男、女各1例,年龄分别为39、32岁,均因全身渐进性青紫及反复咯血入院。心导管检查显示,病例1右支气管动脉、右甲状颈干动脉分别与右肺动脉形成粗大侧支循环,左胸廓内动脉与左肺动脉形成粗大侧支循环;病例2左支气管动脉与左肺动脉形成粗大侧支循环。结果 2例患者共5支体肺动脉侧支均成功栓堵,术中及术后无严重缺氧以及肺叶坏死,一期根治手术均成功施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室缺残余瘘发生。患者术后获随访6个月均能正常生活。结论应用"一站式"Hybrid技术治疗合并较大体肺侧支的法洛四联症可降低手术难度,减轻手术创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右心功能是右心衰竭及肺动脉高压等右心疾病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目前准确评估右心功能已成为临床不可回避的问题。三维超声心动图的出现使得准确评估右心功能成为可能。本文对三维超声心动图在右心功能评估中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会因不同原因出现不同程度的右心功能下降,可持续至术后数周。围术期右心功能下降与术后右心功能不全的发展紧密相关。避免围术期右心功能下降,降低术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已成为目前围术期医学的研究热点。围术期多种因素会影响患者右心功能,主要包括单肺通气、手术方式、镇痛模式、液体管理等。全文对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右心功能影响因素的研究进行简要综述,旨在更好地践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有效保护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右心功能,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肺动脉瓣置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讨论法洛四联症 (TOF)术后肺动脉瓣关闭不全的外科治疗时机和方法。 方法  5例 TOF患者行根治术后发生严重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选用液氮保存的同种带瓣肺动脉行肺动脉瓣置换术 (PVR) ,并同期分别行三尖瓣成形术 (TVP)、右心室流出道 (RVOT)成形术、VSD残余漏修补术或 RVOT疏通。 结果  1例术后早期因进行性右心功能衰竭死亡 ;余 4例均恢复良好 ,无严重心律失常 ;分别随访 3个月~ 4年 ,心功能为 ~ 级。 结论 早期 PVR能明显改善右心功能 ;采用同种带瓣肺动脉手术简便 ,早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我科近年来开展的左心辅助装置(left ventricular assist device, LVAD)植入术患者的术后超声心动图监测结果, 评价LVAD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5月, 在我科行LVAD植入术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收集患者基线特征和围手术期超声心动图参数。结果共28例患者纳入本研究, LVAD植入术后心腔内径明显缩小, 左心收缩功能提升, 右心收缩功能无明显改变。中-重度二尖瓣反流比例明显减少, 轻-中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比例明显增加。随访期内未观察到死亡、心包压塞、血栓形成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LVAD植入术后左心功能显著改善, 右心功能不受明显影响, 但主动脉瓣功能受损值得重视。治疗终末期心力衰竭的近期结果总体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右心室流出道梗阻经右心房切口、三尖瓣口行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术的经验。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10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21例右室双腔心、单纯右心室流出道狭窄及法洛四联症患者[(14例右室双腔心、4例单纯右心室流出道狭窄和3例法洛四联症,流出道压差为(52.56±17.31)mm Hg],经右心房切口、三尖瓣口行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术,切除异常纤维环和增生肥厚肌束,疏通右心室流出道,对并发肺动脉瓣或瓣下狭窄的患者,再经肺动脉根部切口协助显露,同时矫正其他并发畸形。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后心功能均恢复满意,术后超声心动图复查提示: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效果满意,压差<20 mm Hg,7例术后有轻度收缩期杂音。术后随访至6个月,随访期间所有患者体力活动完全恢复;复查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提示:无明显右心室流出道室壁肥厚增生和再梗阻,右心室流出道压差进一步缩小或消失。结论经右心房切口行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术适用于右室双腔心、单纯右心室流出道狭窄及部分法洛四联症患者,可避免直接切开右室壁引起的心肌、冠状动脉损伤,减轻了术后瘢痕纤维增生,有利于术后心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0.50是瓣膜病术后死亡的重要影响因素[1],也是手术相对禁忌证之一.近年来许多新型超声显像技术先后问世.应变( strain,S)及应变率(strain rate,SR)显像被认为可以更敏感和准确地评价局部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我们对采用应变及应变率显像评价瓣膜病患者心功能的研究作一综述,为临床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右心功能不全或右心衰竭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常导致患者预后不良,病死率高。为早期发现右心功能障碍,及时指导治疗和评价治疗效果,对右心功能的监测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关注。超声心动图具有无创、准确和重复性好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于心功能的评价。我们就如何运用超声心动图来简便有效、准确敏感地评价右心功能做一综述,为其能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临床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心脏手术中应用全方向M型超声心动图(omni-directional M-mode echocardiograph,OME)评价右心功能的价值. 方法 二尖瓣狭窄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55例,术前将患者分为轻度肺动脉高压组38例(Ⅰ组)和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17例(Ⅱ组).术中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TEE)监测,应用OME及定量组织速度成像技术分别测量术前、术后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 of tricuspid annulus,Sa). 结果 术后Sa大部分位点较术前增加(Ⅰ组的间隔、前壁,Ⅱ组的各位点,P<0.05);Sa与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ial systolic pressure,PASP)成负相关(r=-0.85,P<0.01);两种技术测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良好(P<0.01). 结论 全方向OME在术中监测评价二尖瓣置换术后右心功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个半心室修补术在双心室修补术后急性右心功能不全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2月至2012年6月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5例先天性心脏病行双心室修补术后出现急性右心功能不全,急诊在非体外循环下加做双向Glenn手术(即转换手术方式为一个半心室修补术)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7~18个月;体重6~13 kg。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1例,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合并三尖瓣狭窄2例,法洛四联症合并三尖瓣狭窄2例。术后加强心肺功能维护,重点控制肺动脉压。结果急诊双向Glenn手术后72 h平均肺动脉压12~18 mm Hg。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3~182 h,ICU滞留时间2~13 d。住院期间死于肺动脉高压危象1例。4例患者出院时静息不吸氧状态下经皮血氧饱和度为93%~99%,较术前有不同程度地提高。随访4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4年,心功能(NYHA分级)Ⅰ级3例,Ⅱ级1例。心脏超声心动图提示:腔静脉肺动脉吻合口通畅,无血栓形成。结论一个半心室修补术可作为双心室修补术后发生急性右心功能不全的补救手术。  相似文献   

11.
罗超  高巨  陈勇  葛亚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2021,37(11):1204-1207
围术期心肌功能的准确评价在心肺疾病的诊断分级和预后评估中起着决定作用,但传统的监测手段常难以进行实时、动态评估且操作较为复杂。斑点追踪技术是近年来超声医学领域内的一种新技术,可以对心肌组织的斑点回声进行追踪,能实时、定量监测围术期患者心肌功能变化。全文主要就斑点追踪技术在围术期心肌保护策略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评价围术期患者心肌功能变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评价法洛四联症(TOF)患儿术前及术后右心室收缩功能变化。方法应用RT-3DE测量29例TOF患儿术前及术后1周、6个月的右心室舒张末期容积(RVEDV)、右心室收缩末期容积(RVESV)、右心室每搏输出量(RVSV)及右心室射血分数(RVEF)。结果 29例TOF患儿中,12例术前RVEF低于50%(12/29,41.38%)。术后1周RVESV较术前增加,RVEF较术前减小,术后6个月RVEDV、RVESV较术前增加,RVEF值较术前减低(P均〈0.05)。随着心功能降低,三维右心室容积曲线(RVVC)逐渐低平、收缩峰值后移。结论 RT-3DE可准确、定量评价TOF患儿术前、术后右心室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13.
先天性右位心合并心血管畸形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先天性右位心合并心血管畸形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23例先天性右位心患者,其中镜面右位心17例,右旋心6例;所有患者均合并右心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等心血管畸形。对所有患者的心脏病变施行手术治疗,包括全腔静脉-肺动脉连接术、G lenn手术、Fon tan手术、R aste lli手术、法洛四联症纠治术等。结果围术期死亡2例,死亡原因主要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术后3个月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左肺上叶不张、乳糜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随访16例,随访时间8个月~18年,心功能Ⅰ~Ⅱ级14例,Ⅲ级2例。结论超声心动图和胸腹部X线片检查是诊断先天性右位心的主要方法;先天性右位心合并心血管畸形的患者需施行手术治疗;肺动脉高压、肺血管发育不良及K artagener综合征是影响外科治疗效果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总结2例肺移植术后成功撤除ECMO早期发生右心衰竭患者的护理经验。护理要点包括前瞻性评估,肺动脉高压管理、精细调控血流动力学以维持相对低血容量状态,持续肾脏替代治疗以加强液体管理,应用双机联合一引一回换管技术维护右心功能、早期活动。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第9、11天病情好转转出ICU。  相似文献   

15.
二尖瓣置换术联合DeVega成形术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和评价对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行二尖瓣置换术联合DeVega成形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28例二尖瓣置换术联合DeVega成形术;对照组:32例同期进行的单纯二尖瓣置换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术前、术中、术后临床资料及心功能恢复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心功能明显改善,未发生急性右心功能不全,且术后辅助呼吸时间较对照组短。结论 二尖瓣置换术联合DeVega成形术有利于术后患者心功能恢复,对提高二尖瓣置换术的早期和晚期手术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电子束电子计算机 X线断层扫描 ( EBCT)评价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右心室流出道疏通效果的可行性。 方法 对 2 0例法洛四联症患者行根治手术。采用 EBCT技术 ,并辅以三维重建 ,对比手术前、后右心室流出道的病理改变。根据术后的 EBCT检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疏通良好者和疏通不良者 ,通过对比两者间的右 /左心室收缩峰压比 ( PRV/LV)来验证采用 EBCT进行术后评价的可行性。 结果 无手术死亡。右心室流出道疏通良好者 ( n=16)的 PRV/L V为 0 .5 7± 0 .17,而流出道疏通不良者 ( n=4 )的 PRV/L V为 0 .78± 0 .0 1,两者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 P=0 .0 2 )。三维重建的图象可以直观地显示两者间的差异。 结论  EBCT能有效地评价法洛四联症根治术后右心室流出道疏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CT肺动脉造影诊断急性肺栓塞伴右心功能不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CT肺动脉造影(CTPA)诊断急性肺栓塞伴右心功能不全(RVD)的价值。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0年1月经CTPA确诊并于48h内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的肺栓塞患者47例(肺栓塞组),随机抽取47名同期CTPA检查结果阴性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参考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析CTPA评价肺栓塞伴右心功能不全的诊断准确性。结果肺栓塞组右心室最大短轴直径与右心室最大横截面积均大于对照组(P均〈0.05)。在47例肺栓塞患者中,以超声心动图结果为标准,CTPA诊断右心扩大的敏感度为70.59%(12/17),特异度为90.00%(27/30),Kappa指数为0.622。中央型肺栓塞患者右心室最大横截面积大于周围型肺栓塞患者(P=0.035)。结论 CTPA可在准确诊断肺栓塞的同时判定患者是否伴有右心室扩大及右心功能不全,为判断肺栓塞的危险因子及评估肺栓塞早期死亡危险分级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与64排CT心血管成像对评价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64排CT是否优于常规超声心动图。方法 27例法洛四联症患者术前均经过经胸超声心动图与64排CT心血管成像检查,同时观察肺动脉狭窄情况,再与术中病理进行比较。结果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肺动脉狭窄、右室流出道狭窄、肺动脉瓣狭窄符合率均高于64排CT心血管造影(χ2值分别为15.06、6.13和5.14),P值均〈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对于肺动脉及其分支的发育情况(χ2值为0.50),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对法洛四联症肺动脉狭窄特别是右室流出道狭窄和肺动脉瓣狭窄的评估优于64排CT。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供血心肌节段的功能及同步性。方法选取4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应用QLab软件进行脱机分析,测量PCI治疗前、后左心室局部心功能,并获得17节段的容积-时间曲线。结果与术前相比,PCI术后部分节段局部舒张末容积(REDV)减小,各节段局部收缩末容积(RESV)均减小,REF均有所增加,Tmsv-6-SD%、Tmsv-16-SD%、Tmsv-12-Dif%及Tmsv-16-Dif%均减低(P均〈0.05)。结论PCI术后,通过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局部功能及同步性,能够准确评价其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行肺动脉下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后肺动脉发育、瓣膜反流及右心功能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1月至2012年9月广东省人民医院31例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0例,女11例;患儿手术时14d~14.50岁(47.90±53.84)个月,均采用肺动脉下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随访评估其吻合口及肺动脉发育情况、肺动脉与三尖瓣反流及其与随访时间的相关关系;采用右心室应变等指标评估右心功能。结果术后早期死亡3例。随访27例(27/31,87.1%),随访时间4~129(35.97±28.24)个月。随访期间无死亡。根治术后元吻合口再狭窄,姑息术后吻合口相对狭窄4例。吻合口及左、右肺动脉的直径均明显大于术后早期;肺动脉反流及i尖瓣反流加重,但肺动脉反流量与随访时间无相关关系。远期右心功能整体良好。结论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行肺动脉下拉重建右心室流出道效果良好,吻合口及肺动脉分支可生长发育,术后中远期右心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