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地松治疗肾病综合征并发癫痫大发作极为少见,笔者曾遇2例,皆因应用大剂量强地松引起,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例1] 男,11岁。因反复浮肿半年,于1990年10月5日入院。体检:T36℃,P120次/min,BP14.7/10kPa,呈柯兴综合征体态,全身重度浮肿,中等量腹  相似文献   

2.
病例摘要:患儿,女,4岁,病志号119956。半年前因浮肿、尿少入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经用激素及对症治疗缓解出院。1990年2月5日再次入院,入院前五天因感冒相继出现浮肿、尿少、抽搐。体检:体温:36.4℃,脉博:120次/分,呼吸:24次/分,血压:21.3/16kpa。患儿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浮肿,咽部充血,颈  相似文献   

3.
患儿,男,1岁2个月,因发热三天伴呕吐一天门诊以“急性扁桃体炎”收住。入院前无浮肿、高血压、尿血、少尿等症状。入院后查体:737℃。咽部充血(++),双侧扁桃体Ⅱ°肿大,心率120次/分,心音有力,双肺呼吸音清晰,无罗音;腹软,肝脾不大,肠鸣音正常。全身无浮肿。入院诊断:急性扁桃体炎。住院期间给予新青Ⅱ1gl次/日静点,同时口服小儿复方新诺明0.24g、2次/日,小儿APC 0.1g 3次/日,利咽解毒冲剂5g 3次/日。第二天出现尿少。因患儿病后进食较少同时伴有呕吐,故给予补液治疗。入院后第三天,24小时无尿。双眼睑出现轻微浮肿。急查BUN:24.3mmol/L,第四天仍无尿。BUN升到30.0mmol/L,双肾B超提示:双侧肾区弥漫性损害。目前患儿正在治疗中,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4.
病例介绍患儿男、11岁,因全身浮肿6个月、咳喘20天入院。患儿于6个月前起全身浮肿,尿蛋白+++,诊为“肾病综合征”在当地用强的松治疗,2个月后浮肿减轻,尿蛋白仍++~+++。出院后继用强的松55mg/日,约一个月后自动停药改服中草药,又经一个多月病情加重,血压高达150/130mmHg。20天来并有发热咳喘、不能平卧,来我院。既往体健无家族肾病史。查体:T 37.7℃、P 120次/分、R 30次/分、Bp 150/130mmHg、体重45Kg。发育营养中等,重病容,精神差,呼吸深,不能  相似文献   

5.
肾病综合征服用激素致骨质疏松曾有报道,但引起双侧股骨头无菌坏死这样严重后果较少见。我院曾见一例现报道如下。病历:患者男,30岁,农民。1986年4月因全身浮肿就诊于当地医院,诊为“肾病综合征”给予“强地松”口服(用量不详)。激素减量过程中多次复发先后三次住院。第三次住院时服用“强地松”60mg/日,治疗一月尿蛋白转阴出院。出院后继续服用“强地松”60mg/日两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小球肾焱系与变态反应,感染等有关的慢性疾病;毛发红糠疹是病因不明的角化炎症性皮肤病,一般认为,与家族遗传、维生素A缺乏有关。两者之间有无必然的联系,未见报告,我们遇到一例报告如下: 患儿男,13岁,全身浮肿伴腰痛六年,全身出疹痒一月于1988、2、15入院。六年前“上感”后眼脸浮肿,逐渐累积踝部、小腿及大腿,伴腰痛、乏力、少尿等症状,外院按“肾炎”用维生素、中药和“强地松”治疗,浮肿等症状时轻时重,尿蛋白时多时少。一月前服用中药丸(成份不详)后,全身出现麦粒大小红色丘疹,部分融合成片,轻度搔痒。外院再次使用“强地松”30mg/日治疗一月余,皮肤融合成片,覆有少许糠状屑,四肢,手足缘皲  相似文献   

7.
病历摘要患儿男,5岁,住院号41580。因逐渐消瘦、乏力,精神不振,浮肿半年。发热,咳嗽10天于1982年2月11日入院。患儿自1981年7月起逐渐消瘦,精神倦怠,并出现全身浮肿。于1982年1月在当地医院按“慢性肾炎”给予“青霉素”、“强地松”、利尿剂等治疗。半月后浮肿减轻,但开始发热,咳嗽,晚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不少报道使用大剂量肌苷静滴治疗顽固性蛋白尿疗效显著。现报告一例使用大剂量肌苷静滴诱发急性尿酸性肾病如下:患者男性,48岁。因浮肿,高血压伴大量蛋白尿3个月,曾在当地县医院诊断为肾病综合征Ⅱ型,给予强地松片口服近12周无效,入我院。体查:36℃,BP18.7/13.3kPa,P88次/分,无明显浮肿,轻度满月面,颈、背部多量痤疮。心肺无异见。腹脂丰隆,肝脾不大,腹水征(-),双肾  相似文献   

9.
患儿男 ,5岁 ,因咳嗽、气喘二天在外院静脉点滴氨茶碱 ,误将氨茶碱 2 5mg配成 2 50mg ,静脉点滴完后 ,患儿烦哭不宁、手足燥动、恶心、呕吐、憋气、脸色苍白、鼻翼扇动、唇周青紫 ,经输氧及肌注非那根等治疗症状无缓解。转入我院 ,转诊途中抽搐二次。入院查体 :T36 5℃ ,R60次 /分 ,心率 160次 /分 ,两肺密布哮鸣音及细湿罗音 ,肝、脾未触及 ,双下肢无浮肿。诊断 :氨茶碱中毒。立即给予输氧、静推安定及速尿 ,纠正脱水及控制感染等治疗 ,约一小时后患儿症状缓解 ,安静入睡。  讨论  氨茶碱为儿科一常用药物 ,常规用量一般不致中毒…  相似文献   

10.
1990年12月6日查房记要——副主任医师请实习医生报告病史。实习医生患者女,49岁,已婚,农民。因胸闷气急2年,伴浮肿半月于1990年12月5日入院。患者2年来,每劳累后,感胸闷,气急休息后缓解。无心前区压迫感及心绞痛。于入院前半月,受凉后上述症状加重,并出现眼睑及双下肢浮肿。时有腹胀,无恶心呕吐,曾咳白痰,无咯血,盗汗,无关节肿痛。曾在当难医院就诊拟为“胸腔积液”,抽出淡黄色液体,但不久上述症状又出现。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肝肾病史,无烟酒嗜好。查体:T37℃,P96次/分,R23次/分,BP18.6/10.6kPa,慢性病容,呼吸稍促,神志清晰。眼睑,颜面均浮肿,巩膜无黄染,颈静脉怒张,肝  相似文献   

11.
彭兴  韩淑玲 《甘肃医药》1994,13(4):183-184
本文表明地塞米松确可代替甲基强地松龙进行冲击治疗,但剂量必须改革。若按1g甲基强地松龙=150 mg剂量用药,危险至大,如非必要不宜用此剂量。当患者无脑和(或)肾病时,一般宜用20~40 mg/d冲击;而只有在有脑和(或)肾病时,才有必要将剂量增大至≥50 mg/d。在<50 mg/d时,对机体水盐代谢的影响甚小,而疗效并不差,故认为用地塞米松作冲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其用量应尽量控制在50 mg/d以下。  相似文献   

12.
<正> 患儿,男,一个月。住院号:25133。因发作性呼吸急促、发绀5天,咳嗽2天于1992年5月10日急诊入院。患儿入院前5天,无任何诱因突然呼吸急促,口唇发绀伴有口吐白沫,烦躁不安。一日发作3次~4次,每次发作持续1分钟~2分钟,但无明显的咳嗽及咯痰,每次发作皆以喂哺,使患儿安静时症状缓解。曾在院外就诊,疑诊为“肺炎”。经用青霉素静点2天,效果不佳,发作次数增至3次/分~4次/分。时有出现呼吸暂停,轻咳无痰,症状缓解后一般情况尚可,可饮奶,睡眠。  相似文献   

13.
患儿,男,14岁,二周前口周“黄水疮”感染,近四天来出现血尿,颜面及下肢浮肿,纳差、恶心、呕吐、24小时尿量约为100ml于1994年12月2日入院。查体:T36.4℃,P92次/分,R24次/分,BP16/10KPa,精神萎糜,颜面浮肿,心肺正常,腹部正常,双下肢指凹性浮肿。尿常规:外观黄色混性,蛋白(++++),白细胞(+),红细胞(+++),管型(+),入院诊断:急  相似文献   

14.
正常人尿中可有微量蛋白,定性≥“ ”或定量>150mg/24小时,即称蛋白尿。分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对用大剂量青霉素治疗的病人以磺柳酸法检验尿,可见蛋白样现象,现报道3例:患儿刘某,3岁,男,住院号38844。患小儿肺炎,用青霉素针剂240万″加5%GS250ml 静点,每日一次。第3天上午发现患儿眼睑浮肿,立即查尿常规“蛋白” ,镜检无异常。当日下午患儿眼睑浮肿消  相似文献   

15.
笔者于1979年10月收治一例“锁骨下动脉炎合并肾炎”患儿,摘要报告于下: 患儿女孩,5岁。于1979年10月7日因发烧伴有眼睑及全身轻度浮肿,尿少四天入院。臀部曾患一小节肿,用青霉素治疗未见效,神倦,纳减。患儿平素体健,近月来似“感冒”反复发作。入院体检发育良好,全身轻度浮肿,尤眼睑浮肿明显,体温37.6℃,脉搏90次/分,血压右上肢70/40毫米汞柱而左上肢106/70毫米汞柱。皮肤未见出血点,淋巴结不肿大;双侧颈动脉搏动正常,心界正常律齐且未闻及杂音。于右锁骨内1/3处  相似文献   

16.
病例摘要患儿,女,8岁。于20天前患扁桃腺炎,用青霉素治疗10周,痊愈停药。近10天开始,晨起上睑浮肿、尿少,每次尿量100ml左右,尿色发红,无尿急、尿频及尿痛史。食欲不振。有时头迷、恶心,未吐。来院前1天,头痛,视物不清,随即抽搐1次,当时测血压为160/90mmHg,经用利血平及抗痉药后,抽搐停止。患儿即往健康。查体:体温36.9℃,脉搏10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30/90mmHg。神志清楚,颜面浮肿,  相似文献   

17.
患儿林××,女性,七岁半。1981年5月20日因间歇抽搐三小时入院。患儿于5月16日晚脐周疼痛,次日到卫生所就诊,给予常规剂量颠茄片口服,腹痛未见缓解。18日复诊,给30mg的颅通定八片,分四次服,服完药后腹痛缓解,但精神不  相似文献   

18.
<正> 患儿,女,11岁,于1989年8月22日入院。6天前因受凉后发热,并自觉心慌、心悸、乏力,气急。在院外治疗后退热,但自觉症状未见缓解。既往有类似病史。入院体检:T36.5℃,P190次/分,R38次/分,BP13.3/10.7kPa;神清,呼吸急促,无紫绀及黄疸;两肺听诊无异常,心率200次/分,心音低,心律整齐,无杂  相似文献   

19.
张某某,女,1岁1个月,患儿于3月9日因误吸瓜子后致呛咳,出现呼吸困难,约2min后缓解.此后反复咳嗽伴发热,曾在多家医院诊治,症状无改善,于4月19日就诊市妇保院,考虑支气管异物,右肺不张而于当日下午3∶30分转入我院.入院当日下午5∶20分患儿突然出现呛咳,呼吸急促,口唇紫绀,即入手术室在全麻下行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术中于右侧支气管取出一带壳瓜子,术中无窒息,手术顺利,手术时间8min,术后给予吸氧、吸痰、抗炎治疗,一般情况好,心率140~150次/分,患儿于4月20日凌晨3时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心率加快(180次/分),给予西地兰、速尿静注,症状缓解,但于3∶57分病人再次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烦躁不安,行面罩给氧,气管插管,但于4∶45分患儿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11岁.主因胸闷、憋气、浮肿、头痛一周住院.无少尿及尿频、尿急、尿痛症状,无抽搐.体检:T 36.9℃,P 118次/分,R 24次/分,BP17/12kPa.神志清,烦躁不安.双眼睑、面部浮肿,面色苍白,颈静脉怒张,双肺呼吸音低,并可闻及少许细湿罗音,心界扩大,心音低钝,心率118次/分,心尖部可闻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于右肋下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