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目的调查东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规范化管理现状,并探讨相关对策。方法对东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存的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进行系统抽样调查,了解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完整性、使用情况、活化情况等。结果共抽取居民电子健康档案350份,一般资料表、健康体检表不合格率分别为4.57%和11.43%;在健康档案动态试用调查中,高血压或糖尿病居民动态使用率最高,一般居民动态使用率最低,常用于健康体检;东莞市户籍常住人员、非东莞市户籍常住人员、非常住人员之间的1年活化率、2年活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东莞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管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工作合格率、活化率较高,但也存在信息更新不及时、居民配合度不足、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现代医院管理》2020,(3):67-71
目的调查浙江省居民建立使用电子健康档案的意愿及影响因素,为卫生信息化建设提供依据。方法对浙江省杭州市、宁波市、嘉兴市、舟山市居民进行抽样调查,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安德森模型分析电子健康档案采纳意愿及其因素。结果愿意、不愿意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居民分别占58%、42%;共同居住人数、职业、文化水平、医保类型、社区有无建档人员、对电子健康档案了解程度、自我效能、使用环境、感知有用性、使用态度兴趣、感知使用风险对居民电子健康档案采纳意愿影响显著(P <0. 05)。结论居民对电子健康档案总体偏向采纳态度,但仍有接近半数居民持不采纳的态度。卫生行政部门应从相关影响因素入手,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居民采纳意愿,推广电子健康档案建设。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北京市居民对电子健康档案的认知与意愿程度,分析其影响因素,为电子健康档案的完善提供参考。方法 2012年3月分层抽取在北京居住半年以上的居民596名,根据知识-态度-行为(knowledge attitude practice,KAP)模型,自行设计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9.97%的调查对象听说过电子健康档案,对于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建档),表示"愿意"的399名,占66.95%;表示"不愿意"的197名,占33.05%。其中,听说过电子健康档案的调查对象中愿意建档的109名,占91.60%;没听说过的愿意建档的290名,占60.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北京市居民对电子健康档案的了解程度较低,而意愿程度较好,但居民较强的隐私保护意识、较低的认知程度与健康保健意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建档意愿。  相似文献   

4.
从深圳某公司开发的健康管理系统中引进部分功能模块,根据实际需求加以开发改进,形成适用于基层单位的健康体检管理系统,建立军人电子健康档案,每位官兵通过局域网可随时查询自己健康数据。医务人员可查询每个人健康档案,并通过数据统计分析掌握官兵总体健康状况,有效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提高基层部队卫生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5.
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电子健康档案建设中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利益相关者是居民、卫生行政部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软件供应商,次要利益相关者是公共卫生专业机构、财政部门、其他相关行政部门和第三方.通过分析,提出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电子健康档案建设面临问题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提出的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为电子病志逐步过渡到电子健康档案奠定了基础,为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anal system,HIS)的服务中心由医院过渡到患者提供了保障.本文就我国电子健康档案建设的概况,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各问题相关对策进行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出台,提出建立实用共享的医药卫生信息系统,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将"打好三个基础、建好三级平台、提升业务应用系统"作为当前医药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其中"打好三个基础"中的第1个基础就是建立全国统一的、标准化的居民健康档案。而电子健康档案不仅仅是纸质健康档案  相似文献   

8.
电子健康档案(Electronic Health Records,EHR)是人们在健康相关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备查价值的电子化历史纪录,是医疗卫生管理和临床诊疗决策的重要依据。借助云计算的理念和技术建设标准化的电子健康档案体系和系统,对于节约建设经费、降低维护成本、推进数据标准化、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笔者从云计算的网络特点和基础架构出发,依据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应用目标和发展方向,提出了以居民健康为对象,在传送健康信息的同时,传送健康服务、传送计算能力的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建设新理念,并据此探讨了标准化电子健康档案系统的建设方法和区域实践。  相似文献   

9.
胶南成为山东省首批农村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试点单位,今年将为辖区内30%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逐步实现电子化。从卫生部门获悉,目前胶南已经为数万居民建立了纸质健康档案,三年内将实现80%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热带海岛地区居民对高温天气健康风险的感知情况,对海南省海口市、定安县、昌江县18岁以上居民1087人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高温天气健康风险感知度平均得分为(3.02±0.93)分,认为高温天气对自己健康危害几乎没有、较小、一般、较大和很大者分别占5.89%,20.15%,44.43%,25.30%和4.23%;居民高温健康风险感知度较高者占29.53%;风险感知度较高者采取防护措施的可能性更大(OR=9.07,95%CI:4.73~17.42).提示本次调查人群的高温风险感知度较低,应加强风险沟通,提高居民高温天气健康风险意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綦江县成年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现状,明确主要健康问题,为制定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全县范围内抽取5个乡镇卫生院和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抽样点分性别年龄组随机抽取100份居民健康档案,共计600份.结果 有效分析的个案为573份,年龄为51.7±19.9岁,男性274例(47.8%),女性299例(52.2%).有564人测量血压,查出高血压208人,患病率为36.9%;有569人测量体重,超重和肥胖人数分别为139人和19人,患病率分别为24.4%和3.3%;分析样本中104人进行血糖检测,其中检测出糖尿病11人,占检测人群的10.6%.结论 綦江县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率、超重和肥胖率已处于较高水平,应引起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增强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2.
正自2016年10月以来,江苏省滨海县人民医院以开展全民免费健康体检为切入点,为全县所有常住人口,包括在滨海县居住达6个月以上的外来人口进行免费健康体检,并为每个参检对象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将全民健康体检与居民电子档案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等工作联动,建立区域健康管理信息平台,有效发挥县、乡、村各级医疗机构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功能,实现患者就医信息全方位  相似文献   

13.
高洁  王勇  廖凯  李颖  唐力  王世清  龙玲 《实用预防医学》2013,(12):1531-1532,1530
目的 了解湖南省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使用现况,发现建立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薄弱环节,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卫生服务的无缝对接,为制定合理的卫生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2年所有的“湖南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施进度月报表”,摘录居民健康档案相关数据,录入Excel2003电子表格,应用Excel2003、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截至2012年底,湖南省累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5 215.57万份,健康档案建档率为77.37%,其中4 869.70万份(93.37%)为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城市和农村建档率分别为76.99%、77.47%,女性建档率高于男性,65岁以上老年组和0~6岁儿童组的建档率较高,20~34岁年龄组最低;高血压、2型糖尿病患者、重型精神疾病患者的累计健康档案建档数分别占健康档案总数的7.22%、2.34%、0.34%;2012年每月健康档案建档数呈稳步上升趋势;全省33.21%的健康档案在最近一年内有相关服务的动态记录. 结论 全省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与使用工作发展不平衡,居民健康档案的使用更新比例较低,建议基层医疗机构落实长效合理的健康档案建立、使用管理制度与流程,同时加强跨区域、跨系统的大信息管理联网平台建设,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医疗卫生服务的无缝对接,促进居民健康档案的信息更新和使用.  相似文献   

14.
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 一、电子健康档案的基本概念与构成 (一)健康档案的基本概念: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多渠道信息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及健康决策需要的信息资源~([1]).  相似文献   

15.
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 一、电子健康档案的基本概念与构成 (一)健康档案的基本概念: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多渠道信息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及健康决策需要的信息资源~([1]).  相似文献   

16.
新医改方案中明确提出,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统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实施规范管理. 一、电子健康档案的基本概念与构成 (一)健康档案的基本概念: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管理(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过程的规范、科学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实现多渠道信息动态收集,满足居民自我保健和健康管理及健康决策需要的信息资源~([1]).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江苏省苏北地区城镇社区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的现状,为社区的发展以及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苏北城镇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社区居民的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调查的41个社区,共1586人,健康档案已建和在建的占48.29%,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全部掌握、全面了解的分别占4.02%、12.99%;社区健身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开展的占14.52%,项目多样的占19.64%;健身活动有专门的露天场所、室内场所或广场可健身的分别占21.4%、23.68%、31.11%;健身器材充足的占7.82%;15.70%的人每周参加3次及以上健身活动;每年1次以上体检的占59.40%;对营养结构的搭配非常注意、注意、比较注意的分别占2.70%、13.70%、42.97%;不吸烟的占40.05%;认为健康检查间隔时间是1年的占41.40%;知道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有吸烟、酗酒、缺乏运动、肥胖的分别占44.48%、41.82%、40.58%、36.22%;认为与生活方式密切的疾病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肿瘤的分别占59.27%、43.47%、26.39%、16.18%、10.87%;认为我国居民每人每天食盐量是6g的占42.20%;知道成年人正常血压上限是140/90mmHg的占48.85%。结论目前社区较为重视居民的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已建和在建健康档案的社区占近50%,社区的健康教育方式多样,居民获取健康知识渠道广泛;相对于健康教育的开展,社区居民的健康促进仍显不足,居民对健康知识和行为等方面的认知仍存在较多误区和盲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浙江省居民健康电子档案的建设和应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应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杭州和宁波2个地区的10个县(市、区)抽取3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问卷调查和专题访谈。结果作调查的25家单位,均建立了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系统和医生工作站系统,重点人群建档率均在90.00%以上,91.70%是通过就诊时进行健康档案更新。从2010年到2012年建档率呈逐年增长趋势(P0.05)。结论政府需加大政策支持,规范健康档案系统,推进信息互联互通,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健康管理可有效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了解重庆市社区中老年居民健康状况和对健康管理服务的需求和利用情况,可为开展中老年人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4-06-20-2014-07-23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面对面问卷调查及体格检查方式进行调查,使用SPSS 18.0进行相应的统计学处理和分析。结果在调查的888人中,慢性病患者518例(58.33%),以高血压和糖尿病居多。对健康管理的需求度达92.22%,慢性病患者对健康管理服务中的"建立健康档案"(χ~2=5.585,P0.05)和"体检"(χ~2=4.405,P0.05)需求程度高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居民对健康管理的利用度为64.19%,慢性病患者对健康管理服务的利用程度高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876,P0.01;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分别占26.84%和42.28%;愿意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签订慢性病健康管理合同的占72.52%。结论重庆市社区中老年人慢性病防治工作刻不容缓,社区居民对健康管理服务的认知度和利用度不够高,但需求度和满意度较高,建议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管理观念,指导居民合理管理自己的健康;社区可通过与居民签订慢性病健康管理合同的方式改善慢性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调查医务人员对长三角卫生健康标准一体化建设的认识,为长三角卫生健康标准一体化建设提供参考。方法 设计“长三角卫生健康标准一体化调查问卷”,采用问卷星进行调查。采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7 236份,其中6 838名(94.50%)医务人员认为有必要推进长三角卫生健康标准一体化建设。信息化管理(85.90%)、医药卫生体制改革(85.90%)、疾病预防控制(81.11%)等为优先实施领域,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联动(4.59分)、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与电子病历互通(4.58分)、对常见病和多发病制定一体化诊疗标准与规范(4.58分)等为优先实施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缺乏专门的统筹和管理部门(87.61%)为主要瓶颈与困难,“统一部门,牵头协调”(86.65%)为主要路径。结论 长三角卫生健康标准一体化建设十分必要。相关部门需结合优先实施领域与项目,通过成立工作组织,制定发展规划,建立统一标准,构建协调机制等进行针对性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