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秀婉  杨彩丽  朱海华 《全科护理》2021,19(14):1945-1949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室(ICU)护士睡眠护理的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ICU护士睡眠护理知-信-行调查问卷对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的168名护士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ICU护士睡眠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分别为(34.43±3.74)分、(35.82±1.99)分、(24.84±4.13)分,且三者呈正相关(P<0.05),总分为(91.02±3.74)分.不同学历、ICU工作时间、职称的ICU护士睡眠护理知识、态度、行为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历和ICU工作时间是ICU护士睡眠护理知信行总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ICU护士对病人睡眠护理的态度较为积极,但仍存在知识欠缺和行为不足的问题,学历为本科及以上、ICU工作时间为11~15年的ICU护士睡眠护理知-信-行水平更高.管理者需构建睡眠护理方案,强化护士的知识和行为,改善病人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SRSS)量表、自编影响睡眠质量因素调查问卷对107例脑卒中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07例脑卒中病人SRSS得分为(26.38±6.21)分;其中82例睡眠质量差,占76.64%。且病人睡眠质量在睡眠不足、睡眠质量、觉醒不足、睡眠时间、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稳、失眠后反应等方面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影响病人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心理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医源性因素、疾病因素、活动量减少、日间睡眠过多等。结论:大部分脑卒中住院病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外科重症监护室(ICU)护士职业紧张及睡眠质量现状,探究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方法]将心外科ICU 102名护士纳入研究范围,采用职业紧张指数修订版(QSTR)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量表对护士进行调查分析,并利用Pearson双变量分析方式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心外科ICU护士职业任务量表得分为(165.23±23.14)分,个体紧张反应量表得分为(113.23±22.34)分,个体应对资源调查量表为(117.34±23.12)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外科ICU护士睡眠质量总分为(6.78±3.21)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QSI量表分析显示,职业任务与睡眠质量指数、日间功能障碍呈正相关,与睡眠效率呈负相关;个体紧张与日间功能障碍呈正相关,与睡眠时间呈负相关;个体应对资源与睡眠效率、睡眠质量指数呈正相关;与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呈负相关(P0.05)。[结论]职业紧张和睡眠质量问题是心外科ICU护士普遍存在的问题,职业紧张与睡眠质量相关性明显,睡眠质量可通过缓解职业紧张改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地震应激伤员心理健康状态及其睡眠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阿森斯失眠量表,对34例因地震所致应激状态的伤员进行调查。结果地震伤员症状自评量表评分为(148.25±42.33)分,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得分高于常模(P<0.01或P<0.05),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及妄想因子得分低于常模(P<0.01)。不同睡眠状况伤员的症状自评量表均分及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地震伤员的心理状态与睡眠质量相关,临床护理工作者应关注伤员的心理状态,促进其睡眠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传染病专科医院临床护士的睡眠质量与焦虑状况。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116例临床一线护士,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调查。结果:传染病专科医院临床一线护士PSQI得分明显高于国人正常成人组,除催眠药物外,总分及其他6个因子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AS粗分为(40.30±8.45)分,明显高于常模(P<0.01)。SAS粗分与PSQI总分及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6个因子成正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示,月夜班数、外科、感染一科、呼吸科、妇产科、SAS粗分对护士PSQI评分有影响。结论:传染病专科医院临床护士的睡眠质量、焦虑状况应引起管理者的重视,护理管理者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应合理开发、利用及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实行人性化管理,进行工作量的评估,探寻合理的排班方式。  相似文献   

6.
童静韬  王颖  杨婷  余洪兴  夏雯琳 《全科护理》2021,19(32):4581-4584
目的:了解住院期间乳腺癌病人睡眠质量现况,探讨睡眠质量与住院应激、心理困扰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住院乳腺癌病人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对入住武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乳腺专科病房98例住院病人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医院应激量表、简式健康量表.对乳腺癌病人的睡眠质量、住院应激、心理困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88.8%病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得分大于7分,存在睡眠异常.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得分为(10.63±3.45)分,与国内常模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另外,住院期间乳腺癌病人睡眠质量指数与住院应激、心理困扰呈正相关(P<0.05).结论:睡眠问题在乳腺癌病人中普遍存在,在临床实践中需要重视影响睡眠的诱发因素,针对性进行症状及心理管理,从而改善病人睡眠质量,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张新枝 《护理研究》2017,(6):2171-217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将115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稳定72h及出院前1d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以及出院前1d的睡眠状况。[结果]出院前1d观察组病人PSQI评分为7.20分±1.85分,低于对照组(10.87分±1.63分),SRSS评分(20.54分±5.79分)低于对照组(30.28分±6.33分),且出院前1d观察组病人入睡时间缩短、觉醒次数减少、夜间持续睡眠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保障护士下夜班睡眠时间对儿科ICU护士睡眠状况的影响。方法:实施保障护士下夜班睡眠时间前和实施1年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我院109名儿科ICU护士的睡眠状况进行追踪评估。结果:实施保障护士下夜班睡眠时间前儿科ICU护士PSQI得分为(7.79±1.43)分,其中60.73%的儿科ICU护士存在睡眠问题,与儿科普通病区护士相比,在睡眠时间、总分和睡眠质量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保障护士下夜班睡眠时间前和实施1年后,儿科ICU护士PSQI得分比较,除睡眠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干预前,提示干预效果好。结论:儿科ICU护士的睡眠质量低于儿科普通病房护士,保障护士下夜班睡眠时间可明显改善儿科ICU护士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焦虑症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156例焦虑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比较分析两组睡眠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睡眠障碍(0.78±0.34)分、睡眠时间(0.81±0.17)分、睡眠效率(0.92±0.31)分、入睡时间(0.68±0.12)分、PSQI评分(5.18±1.0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为(30.09±5.73)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1.09±5.99)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焦虑症患者采取心理护理,可使患者失眠的现象减轻,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降低PSQI评分。  相似文献   

10.
呼吸内科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窦丽君  陈曦  殷艳玲  刘丽丹 《护理研究》2009,23(26):2378-2379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病人住院期间的睡眠质量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自编影响睡眠因素问卷对117例呼吸内科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17例呼吸内科病人PSQI得分为(9.17±2.50)分;其中83例睡眠质量差,占70.9%.且病人睡眠质量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影响病人睡眠质量的主要原因包括睡眠时间颠倒、疾病影响、活动量减少、睡眠环境、医源及非医源性噪声和心理因素.[结论]大部分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存在睡眠质量问题,医护人员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ICU护士的睡眠质量、焦虑状况及其两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50名ICU护士进行调查。结果睡眠状况得分为(29.94±4.52)分,睡眠障碍发生率为92.00%;焦虑得分为(54.02±7.15)分,82.00%的护士存在焦虑情绪。睡眠质量与焦虑呈正相关(P<0.01)。结论睡眠质量与焦虑情绪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且相互影响,建议护理管理者应加以重视,帮助护士保持最佳工作状态,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体位干预对胸外科电视胸腔镜术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4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体位护理,观察组实施专科体位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周及术后3 d睡眠质量。结果术前1周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 d睡眠质量得分为(9.82±2.8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13.29±3.3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59 1,P<0.05)。结论体位干预能改善电脑胸腔镜术后患者睡眠质量,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焦虑症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 年5 月至2018年5 月合肥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睡眠障碍科焦虑症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织除了常规护理外,同时给以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组间的入睡时间、睡眠总时长、睡眠质量评分、生命质量评分、护理总满意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入睡时间(5.26 ±2.01)min短于对照组(8.64 ± 2.06)min,但观察组的睡眠总时长(7.69 ±1.21)h更长于对照组(5.21 ±1.36)h,且观察组的睡眠质量评分(4.36 ±0.36)分、生命质量评分(81.03 ±5.62)分、护理总满意率(96.00%)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生命质量评分分别:70.64 ±5.21 分、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差异性明显.结论:对焦虑症患者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长,能够提高其生命质量,且患者易于接受该种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ICU亚谵妄患者认知功能干预方案,并验证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基于循证构建亚谵妄患者认知功能干预方案。便利抽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22例ICU亚谵妄患者,对照组(113例)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109例)接受亚谵妄患者认知功能干预方案。比较两组患者亚谵妄持续时间、转阴率、谵妄发生率、认知功能、睡眠质量、ICU住院时长及机械通气时间方面的差异。结果:实施后干预组患者亚谵妄持续时间缩短、转阴率提高、谵妄发生率降低、认知功能改善(P0.05),但两组睡眠质量得分、ICU住院时长和机械通气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干预方案具有临床可操作性,实施该方案有利于改善亚谵妄患者转归、增强认知水平,但对患者睡眠质量、机械通气时长和ICU住院时长效果尚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积极心理护理干预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负面情绪、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 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积极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护理后情绪以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抑郁评分为(7.2 ±1.8)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后抑郁评分为(12.6 ±2.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为(9.4 ±1.2)分,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焦虑评分为(13.5 ±3.3)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11.5 ±2.6)分,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14.1 ±3.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负面情绪,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最佳证据构建ICU患者非药物性睡眠促进策略,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康复。方法通过对非药物性睡眠促进措施相关主题的系统检索及质量评价,总结14条最佳证据,并结合临床情景和专业判断,制定基于证据的质量审查标准,包括知识与态度、环境改变、行为改变、睡眠促进工具、睡眠记录5个方面,共6条指标,在3个重症监护室开展质量审查,监测证据执行情况,比较证据应用前后患者的睡眠质量、谵妄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及环境分贝数。结果证据应用后除指标2外其余各指标执行率明显提高,患者睡眠指数由(67.59±5.68)%上升至(72.09±6.68)%,环境分贝数由(59.94±2.96)dB下降至(54.54±2.11)d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谵妄例数和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证据的非药物性睡眠促进措施能改善ICU清醒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7.
黄华臻  沈爱榕 《全科护理》2016,(35):3756-3757
[目的]了解妇科住院病人的睡眠质量并探讨影响妇科病人睡眠质量的因素。[方法]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及自行设计的住院病人夜间睡眠状况调查表对367例妇科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367例妇科病人PSQI总分为5.93分±2.14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病人睡眠质量的主要因素为对疾病的担忧、护士巡视病房发出声音及治疗的声音、疾病带来的不适、其他病人及陪护人员发出的声音、陌生的环境等。[结论]妇科病人睡眠质量普遍存在问题,护士应积极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病人睡眠质量,促进妇科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8.
董莉  陈菊萍 《护理研究》2017,(12):4663-4666
[目的]探讨肝硬化病人睡眠质量改变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住院的肝硬化病人126例(肝硬化组),在病人病情稳定后,告知调查内容,在获得病人知情同意情况下,独立完成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QSI)及Epworth嗜睡量表(ESS)填写。同时纳入76名参加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在体检时填写量表。分析量表评分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肝硬化组病人PQSI评分(11.42分±4.08分)及ESS评分(10.26分±3.21分)均高于对照组(3.84分±2.87分,5.12分±2.08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硬化组PSQI评分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呈正相关(r=0.494,P<0.001),与Child-Pugh评分呈正相关(r=0.369,P<0.001);ESS评分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r=0.447,P<0.001),与Child-Pugh评分呈正相关(r=0.282,P<0.01);MELD评分(OR=4.335,P<0.01)、肝性脑病(MHE)(OR=2.131,P<0.01)、Child-Pugh评分(OR=1.045,P<0.05)及腹腔积液(OR=1.011,P<0.05)是影响PSQI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MELD评分(OR=4.255,P<0.01)及MHE(OR=2.052,P<0.01)是影响ESS评分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病人睡眠质量显著下降,下降程度受肝病严重程度及相关并发症影响。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住院患者对患者安全的认知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以自行设计的患者安全认知调查表对上海市某二级甲等医院822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住院患者的安全认知总得分为63~116分,平均为(93.97±7.99)分;知识、态度及行为维度得分分别为(4.35±0.58)、(3.62±0.51)及(3.76±0.45)分,三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教育背景、家庭人均收入、医疗保障方式、科室及健康状况患者的安全认知总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教育背景、家庭人均收入及信仰患者安全认知的知识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健康和感觉状况及科室患者安全认知的态度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手术或造影及不同医疗保障方式、科室和健康状况患者安全认知的行为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患者对患者安全认知的态度和行为水平低于其知识水平,因此有必要采取操作性更强的措施和方法深入开展患者安全教育,改善其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从而实现患者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心理弹性在脑卒中病人睡眠障碍与抑郁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7月于南通大学附属海门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64例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理弹性量表、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病人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对病人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病人心理弹性、睡眠障碍、抑郁得分分别为(52.46±6.27)分、(9.56±2.03)分、(7.98±1.64)分;心理弹性与睡眠障碍、抑郁得分呈负相关(r=-0.562,P<0.05;r=-0.612,P<0.05),睡眠障碍与抑郁得分呈正相关(r=0.524,P<0.05);心理弹性在睡眠障碍与抑郁间存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7.70%。结论:脑卒中病人心理弹性处于中等水平,睡眠障碍和抑郁发病率较高;睡眠障碍可直接影响脑卒中病人抑郁水平,也可通过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医护人员应加强人文关怀护理改善脑卒中病人心理弹性水平,提高病人睡眠质量,加强积极心态的培养降低抑郁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