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估艾滋病知识培训对基层医务人员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对接受培训的57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前后测试和调查其对艾滋病的态度。结果经过培训,医务人员的平均测试成绩比培训前提高47.6%,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正确回答率提高幅度,最大为172%,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观点的正确应答率也显著提高。结论基层医务人员需要强化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和树立正确的艾滋病防治观,建议合理设置课程和采用以传播知识和改变态度为主旨的新型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知识培训对基层医务人员知识、态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估艾滋病知识培训对基层医务人员的知识、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接受培训的57名基层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前后测试和调查其对艾滋病的态度.结果 经过培训,医务人员的平均测试成绩比培训前提高47.6%,艾滋病职业暴露的正确回答率提高幅度,最大为172%,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观点的正确应答率也显著提高.结论 基层医务人员需要强化艾滋病职业暴露知识和树立正确的艾滋病防治观,建议合理设置课程和采用以传播知识和改变态度为主旨的新型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3.
宝山区医务人员性病艾滋病防治培训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美菊 《职业与健康》2001,17(11):13-14
目的 了解宝山区医疗单位组织医务人员性病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情况和对性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方法 区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对21家医疗单位137名医务人员作现况调查。调查问卷由被调查者自身,资料输入微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近3aⅢ级医院的性病艾滋病知识培训率低于Ⅰ、Ⅱ级医院。医务人员对性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74.45%;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知晓率为88.59%;对性病疑似病例的处理原则和感染HIV到抗体出现检出率时间答对率仅为27%;66.42%的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持不歧视的态度。结论 对医务人员的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培训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职业防护技能、相关伦理与道德、不歧视的相关政策等综合培训,评价培训效果,为加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不记名方法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前后测试和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前后差异比较。结果经过培训,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提高了10.13%,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知晓率提高了28.80%。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有所改善。结论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水平和职业防护技能,对医护人员的态度改变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对行为意愿改变不明显。应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观,长期以多样化形式来提高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改善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减少歧视行为。  相似文献   

5.
综合医院医务人员消除艾滋病歧视综合培训效果评价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对综合医院医护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职业防护技能、相关伦理与道德、不歧视的相关政策等综合培训,评价培训效果,为加强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不记名方法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前后测试和调查,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前后差异比较.结果 经过培训,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总知晓率提高了10.13%,艾滋病职业暴露的知晓率提高了28.80%.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有所改善.结论 通过培训提高了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水平和职业防护技能,对医护人员的态度改变产生了一定影响,但是对行为意愿改变不明显.应进一步强化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观,长期以多样化形式来提高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认识,改善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减少歧视行为.  相似文献   

6.
广西医护人员对艾滋病认识程度和接受态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了解医护人员关于艾滋病的知识和态度,为制定培训计划和采取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省、市、县级医院各一家,对149名医护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的问卷调查。结果 临床医护人员对艾滋病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存在很多误解,21.5%的人不知道艾滋病不会通过共用坐厕染上;32.2%的人不知道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91.9%调查对象对在医疗工作中可能感染艾滋病表示担心;23.5%的调查对象存在不同程度的不愿意照料艾滋病病人的想法。结论 应加强对临床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专业知识的培训,端正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景德镇市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及态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景德镇市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及态度,探索在继续医学教育中增设艾滋病防治课目的必要性。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艾滋病知识及态度调查表,由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填写完成,交专业人员进行统计。结果:不同专业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及态度有所差异,尤其是一些基层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了解甚少,缺乏专业培训。结论:今后应把艾滋病防治知识列入继续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医务人员能正确对待艾滋病病人及感染。  相似文献   

8.
弥渡县192名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结果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目的 了解云南省弥渡县基层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知识、态度、信念。方法 对弥渡县192例基层医务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知识、态度、信念的问卷调查。结果 大部分调查对象对艾滋病一般知识的掌握情况较好,平均正答率为71.1%,对艾滋病的流行发展状况能有较好的认识。并能正确对待患。但对艾滋闰临床知识的认识还含糊不清,对预防措施的认识也不足,有83.6%的防保人员没有经常向周围人群宣传艾滋病知识。结论 今后应加强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综合医院医务人员的艾滋病歧视情况调查,进行消除医务人员艾滋病歧视综合宣传并评价其宣传效果。方法选择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临床一线医务人员,采用全球基金中国艾滋病项目设计的关于艾滋病歧视态度的调查问卷,采用不记名的问卷调查方法,并对医务人员进行艾滋病知识、职业防护技能、相关伦理与道德、不歧视的相关政策的培训干预,干预前、后收回有效问卷各500份。结果医务人员已经掌握了一些艾滋病防治知识,经过培训其正确率得到提高,其正确率由干预前的93.0%,提高到干预后的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歧视态度客观存在,经干预,其不歧视率由干预前的49.8%,提高到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干预明显消除了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歧视。但医务人员存在职业暴露风险,消除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歧视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持续不懈的努力。综合医院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可通过领导支持,科教、医务和护理多个职能部门配合,分次培训,以提高培训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对艾滋病认知状况,为防治艾滋病的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潍坊市中心城区不同级别医院1116名医务工作者采取随机问卷调查。结果各职业医务人员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一些非艾滋病传播途径及其他一般性问题认识清楚,但知识掌握不够深入和全面,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不歧视,但普遍存在恐惧心理,且可能影响到提供正常的医疗服务。不同医院及同一医院不同科室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态度不一致。结论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应结合其职业特点,进行分专业、分期分批、有目的培训,端正对艾滋病病人或感染者的态度。  相似文献   

11.
沈阳市卫生系统领导艾滋病知识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市卫生系统领导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对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工作的态度及建议 ,我们于 2 0 0 2年 7月 2 4日举办“沈阳市卫生系统领导干部艾滋病知识培训班” ,班前发放问卷 ,对参加培训班的卫生系统领导进行调查。对象与方法  (1)对象及资料来源 :沈阳市卫生系统领导干部艾滋病知识培训班 ,对来参加培训的卫生系统领导及相关人员 14 8人进行问卷调查 ,收回问卷 10 8份 ,有效问卷 10 5份 ,有效率 97 2 % ;其中卫生系统领导干部 6 2份。 (2 )调查内容 :由沈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行设计调查问卷 ,问卷内容包括艾滋病基础知识 ,我国性病…  相似文献   

12.
何勤英  冯虹  韩德琳  李治军  朱彩蓉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187-6189,6192
目的 了解成都市医疗机构参与艾滋病防治的态度和能力现状,为完善艾滋病防治工作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三级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采用面对面问卷调查,对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情况、防治工作态度和防治技能水平等信息进行统计描述.结果 共调查82家医疗机构443名医务人员,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大于92%,治疗和母婴阻断知识正确应答率在78%以下;参与防治的整体积极性较高,20.57%~34.11%的人选择回避治疗或护理HIV病人/感染者,对同性性行为HIV感染者有反感情绪的平均比例为62%; 78.29%~92%的人参加过艾滋病相关培训,51.67%~60%的人具备病人依从性教育、干预服务和咨询、关怀支持能力.结论 加强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抗病毒治疗和职业防护培训,加大反歧视教育,提升医疗机构的防治态度和能力,可以促进医疗机构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模式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临床中实习医务人员的问卷调查,评价其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188名实习医务人员进行了艾滋病知识及态度的调查。结果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知晓率在16.5%~100%,多数实习医务人员知道与艾滋病感染者握手、亲脸、抚摸不会感染艾滋病以外,超过80%的实习医务人员认为亲吻、共同使用餐具以及使用公共马桶等日常生活行为有可能会感染到艾滋病病毒。结论部分的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的主要来源是通过教学宣传册以及大众媒体,这说明实习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知识掌握的不全面性,以及夸大其危险性的现象。由于艾滋病知识培训普及面小,培训内容有限,很少可以持续进行。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目的通过调查医务人员对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医务人员防治艾滋病的培训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对浙江省17个市县不同级别医院近千名医务人员采取随机问卷调查. 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有较好的了解,但对一些基本知识,还存在一些欠缺;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及同一医院不同科室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态度不一致. 结论对非艾滋病诊疗医院及其他医院的医务人员有待进一步提高艾滋病防治的认识,进行分专业、分期分批、有目的培训的必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总结医疗机构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职业暴露相关的知识与态度。万诸对经济水平和叉滋炳发惰个同地区的两所综合医院的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务人员中,77.5%发生过职业暴露,49.1%不知道职业暴露后如何处理.50.3%不知道艾滋病职业暴露后预防服药时间,70.4%没有参加过标准防护培训,27.5%认为对艾滋病病人进行常规检查有风险:如果知道病人是艾滋病感染者,43.8%会避免与其接触;如果在手术前知道病人感染艾滋病,41.0%认为会放弃手术。结论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的比例较高,暴露后处理的知识和技能欠缺;艾滋病预防知识存在缺陷:标准防护培训不到位:面对艾滋病病人时。医务人员会通过不接触或拒绝为其手术等方式过度保护自己。  相似文献   

16.
浙江省17市县医务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调查医务人员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对医务人员防治艾滋病的培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浙江省17个市县不同级别医院近千名医务人员采取随机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医务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有较好的了解,但对一些基本知识,还存在一些欠缺.不同地区、不同医院、及同一医院不同科室人员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态度不一致.结论:对非艾滋病诊疗医院及较低级别的医院的医务人员有待进一步提高艾滋病防治的认识,进行分专业、分期分批、有目的培训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诊疗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法利用辖区疾病控制中心设计的艾滋病知识问卷,在医院内随机抽取医务人员,采取无记名方法进行调查。结果医务人员对艾滋病诊疗知识平均知晓率为59.7%,对一些常规性的艾滋病诊疗知识掌握较好,专业性的诊疗知识较差,且对自身的工作性质和艾滋病的关系的认知上有一定的偏差。结论在新疆综合性医院的医务人员中应强化艾滋病诊疗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力度,建议将培训工作做到针对性、长期性、制度化。  相似文献   

18.
某市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了解基层医务人员艾滋病的知识、态度及培训情况 ,为进一步做好医务人员的艾滋病知识培训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某市所属的三个县 ,分别对各级各类医务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的病原体、传播途径等回答正确率较高 ,而对窗口期定义、艾滋病常见临床症状、普遍性防护原则以及感染者是否可以正常生活等问题回答正确率较低。 (2 )村医及个体医生对在农村高危人群中推广使用避孕套预防艾滋病、性病认识不足 ,89.2 %的调查对象认为推广避孕套的阻力在于缺乏宣传和认识。 (3) 6 9.4%的调查对象接受过专业培训 ,最需要了解的知识是艾滋病的预防和诊断。结论 :基层医务人员迫切需要进一步的专业培训 ,根据各类医务人员所从事的工作特点加以强化。同时 ,加大在农村高危人群中推广避孕套使用的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某临床教学医院护理实习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现状及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评价对护理实习生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问卷抽样方法对132名进入临床的护理实习生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态度的现况调查,并对其运用传统授课方式进行艾滋病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对培训前后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护理实习生培训前对职业感染、不可能传播HIV的途径等知识回答正确率低,培训后正确率增加,培训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部分护理实习生表示同情和支持艾滋病病人,但对AIDS患者的态度因其感染途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培训前后对待艾滋病患者的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培训前后护理实习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正确回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护理实习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效果明显。培训后护理实习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恐惧程度明显降低,但仍然难以消除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视。说明对态度的干预是一项复杂的工程,传统授课可能难以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妇产科医务人员掌握艾滋病知识的现状、培训现状及诊疗态度。方法采用自制的医务人员艾滋病应对能力调查问卷,于2015-12在全省范围内从各级医疗机构便利抽取203名妇产科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妇产科医务人员艾滋病应对能力评分(72.12±7.02)分;各维度评分中排列后4名的是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及随访、艾滋病治疗药物、艾滋病实验室诊断指标、艾滋病病毒灭活处理;各维度评分排序前3的是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职业暴露源及暴露途径、艾滋病临床表现和传播途径;86.7%的妇产科医务人员既往接受过艾滋病相关培训,93.10%的妇产科医务人员认为仍需接受此类培训;85.71%的妇产科医务人员知晓医院配备有防护用品,且仅有60.34%的医务人员使用过;被调查对象中仅有66.01%的妇产科医务人员愿意为艾滋病患者提供诊疗服务,88.67%的妇产科医务人员认为为艾滋病患者诊疗会增加感染风险。结论经过各级培训,妇产科医务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较好,艾滋病应对能力处于中等水平,但知识掌握不全面;医院培训应持续开展不同形式的培训,不断提升培训效果;妇产科医务人员对艾滋病患者的诊疗态度仍需不断转变,才有利于艾滋病的诊治和医务人员自身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