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桐乡市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1年-2015年桐乡市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桐乡市2011年-2015年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60起,患病人数为890人,无死亡;中毒规模平均为14.83人/起。5年中,食物中毒事件发生起数和患病人数最高的是2011年,最低的是2014年。2011年-2015年第三季度食物中毒事件高发,共计20起,占中毒事件总数的33.33%;食物中毒患者总数为388人,占发病总人数的43.60%。中毒场所以农村村庄(26.67%)、餐饮服务单位(23.33%)和学校(20.00%)为主。主要致病因素是微生物,以副溶血性弧菌感染为主,占总数的41.67%。结论桐乡市食物中毒事件有明显流行病学特征,应加强微生物污染导致中毒事件的防控工作,特别是加强副溶血弧菌污染的防控工作,防控重点场所是农村。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广西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0-2011年广西食物中毒档案资料,建立数据库,归类统计分析。结果 12年间广西共发生食物中毒事件1 036起,中毒20 159人,死亡260人,年均发病率3.36/10万,病死率为1.29%,平均中毒规模19.46人/起;发病率前4年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04年后呈下降趋势;中毒起数和中毒人数以6月、9月最多,死亡人数5月最多;家庭和集体食堂为高发场所,农村居民〉县乡镇居民〉城市居民;植物性食品为食物中毒的主要食物类型;从中毒人数看,致病因素以微生物污染为主(45.16%)。结论食物中毒是广西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农村家庭、集体食堂是食物中毒防制重点。加强食品卫生监督、针对不同高发场所制定相应防控措施、普及食品卫生知识、建立食物中毒预警系统和食品污染物与食源性疾病监测及预警系统,是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垫江县近年来食物中毒发生规律和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2-2015年垫江县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5年垫江县共发生食物中毒38起,中毒人数294人,死亡2人,病死率0.68%;有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3、4季度;中毒事件起数和中毒人数最多的均为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占24起(63.16%)、178人(60.54%),主要为毒蘑菇中毒;家庭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场所,占25起(65.79%),单位食堂是中毒人数最多的场所,为109人(37.07%).结论 垫江县食物中毒防控工作应以防控毒蘑菇中毒为主,防控的重点场所为家庭和集体食堂.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2007—2014年桂林市食物中毒发生的特点,为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7—2014年桂林市食物中毒发生的起数、分布、场所及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07—2014年桂林市共发生97起食物中毒事件,高发于夏季。中毒人数1527人;其中死亡1人,为亚硝酸盐中毒。采集各类样品887份,检出致病因子阳性152份,检出率为17.1%。97起食物中毒中能明确原因的食物中毒42起(43.3%),其中微生物性中毒36起(37.1%);不明原因55起(56.7%)。主要致病微生物为诺如病毒,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炎沙门氏菌。诺如病毒在旅游团食源性疾病中比较高发。结论桂林市食物中毒防控形势严峻,应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管力度,特别是加强对旅游团餐的食品卫生监管,有效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2014-2018年武汉市食物中毒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预防食物中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4-2018年武汉市于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网络报告中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8年武汉市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48起,中毒人数905人,死亡2例,食物中毒五年发病率为0.17次/万人年。食物中毒以不明原因为主,占41.67%。查明原因的以细菌性食物中毒最为常见,占29.17%。发病最高为7月、9月,占14.58%,2月无食物中毒事件发生。集体食堂为食物中毒的高发场所,占68.75%。中心城区食物中毒合计发病率高于远城区。结论 不明原因中毒是武汉市食物中毒的主要类别,毒蘑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集体食堂是主要场所。应加强武汉市主动监测,在高发场所进行宣传教育以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07—2017年云南省德宏州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规律、流行特点和趋势,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7—2017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中德宏州各县市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全州累计报告食物中毒事件34起,中毒1 201人,罹患率26.26%;死亡17人,病死率1.42%。报告事件数无明显季节性,主要发生于农村。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人数最多(566人);有毒动植物及野生蕈中毒报告事件数最多(17起)是病死率最高(3.45%)的致病因素。家庭和集体食堂是食物中毒发生的主要场所,分别为12和11起。结论德宏州食物中毒近年来处于低发生水平,防控应以降低微生物性和野生蕈中毒为主,防控的重点是家庭和集体食堂,需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教育,特别是农村居民采食野生蕈的鉴别能力,有效预防和降低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宁德市食物中毒死亡事件发生规律与特点,为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宁德市1986—2010年食物中毒死亡事件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25年间共发生食物中毒死亡事件37起,中毒163人,死亡44人,病死率为27.0%。事件以第2、3季度为全年高发,农村和家庭是主要地区和进食场所,进食有毒动植物是主要原因,河豚鱼和织纹螺毒素是中毒致死的主要因素。结论应继续加大防控食物中毒工作力度,普及和深入宣传预防食物中毒知识,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控制和减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2002-2012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特征分析及预防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002-2012年全国食物中毒事件的特征进行分析,探讨预防食物中毒的方法和措施。方法对发生食物中毒的基本特征、季节分布、诱因和中毒场所进行分析。结果 2002-2012年共报告食物中毒3 546起,121 034例,死亡2 234例。2006年发生的中毒人数最多,2003年发生的死亡人数最多;三季度是每年的高发季节,主要致病因素是微生物性的,集体食堂中毒人数最多,家庭食物中毒病死率最高。结论目前食物中毒形势比较严峻,应加大对食品安全的宣传,加强食物中毒事件监测和防控,开展食物中毒应急演练和建立食品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0-2018年云南省毒蕈中毒发生的流行特点,为制定毒蕈中毒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云南省食源性疾病暴发资料和统计报告资料,分析2010年1月-2018年12月毒蕈中毒暴发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云南省2010-2018年毒蕈中毒共报告2 222起,中毒9 686人,死亡225人,病死率2.32%,分别占云南省2010-2018年食物中毒总起数、总中毒人数和总死亡人数的57.30%(2 222/3 878)、30.37%(9 686/31 892)和50.00%(225/450)。毒蕈食物中毒好发于5-11月份;主要分布于文山、楚雄和玉溪所辖县(区);中毒场所主要发生在家庭,分别占同期毒蕈食物中毒总中毒起数、中毒人数和死亡人数的90.90%、82.04%和96.44%。病死率最高是家庭,为2.73%。结论毒蕈中毒是食物中毒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5-11月份是毒蕈中毒的好发时间。家庭是毒蕈中毒的好发场所。根据毒蕈食物中毒发生的流行病学特点,加强预防毒蕈中毒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防范意识,提出预警、预报,避免误采、误食毒蕈是减少毒蕈中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无锡市食物中毒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控制策略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无锡市2011-2014年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4年无锡市共报告发生食物中毒事件55起、病例635例。55中毒事件中:第三季度发病占49.09%,细菌性食物中毒占83.64%(副溶血性弧菌为主要致病微生物),高发场所为宾馆饭店,占36.36%。结论无锡市食源性疾病的类型主要为细菌性食物中毒,宾馆饭店为防控重点。  相似文献   

11.
陆建雄  蒋有琴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1):2084-2086
目的探讨安顺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寻找控制对策。方法对安顺市2006-2010年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0年安顺市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41起,波及164 000人,发病7 337例,死亡18例,罹患率4.47%,死亡率0.01%,病死率0.25%;报告较大级事件4起(均是食物中毒),一般级事件97起,未分级事件140起,罹患率、死亡率、病死率以较大级最高(χ2=552.971、1 739.06、656.99,P〈0.005);报告传染病类事件225起6 911例,食物中毒类事件15起423例,环境因素类事件1起3例,罹患率、死亡率及病死率以环境因素类事件最高(χ2=140.163、057.28、171.41,P〈0.005);传染病类均是一般级事件及未分级事件,以呼吸道(占89.78%)、消化道(占7.11%)传染病为主;食物中毒类罹患率以植物性食物中毒最高,死亡率以不明食物中毒最高(χ2=146.45、13.43,P〈0.005);报告时间以第二季度(占49.79%)、第四季度(占27.80%)为主;8县(区)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起数及发病数以西秀区最高分别占31.32%、26.96%,罹患率以黄果树区(16.20%)最高(χ2=1788.90,P〈0.005);发生场所在学校的204起占84.65%,其次是农村村庄(占8.71%),罹患率以集体食堂最高(8.33%),其次为学校(5.30%)(χ2=821.20,P〈0.005)。结论 2006-2010年安顺市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一般级和未分级事件为主,事件分类以传染病类为主,其次是食物中毒类;发生场所主要是学校,其次是农村村庄;发病季节主要在第二季度、第四季度,与学生返校周期相符。应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监测工作,尤其是呼吸道、消化道等易传播传染病,落实传染病"五早"制度,把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应加强食品安全规范化管理,杜绝食物中毒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姚安县2000—2010年食物中毒事件进行分析,为有效预防和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回顾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姚安县2000—2010年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2010年姚安县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44起,中毒人数274人,罹患率为55.35%;死亡人数2人,病死率为0.7%。食物中毒主要发生在第2、3季度,占84.08%;发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最多,占70.45%;化学性食物中毒占15.9%,有毒动植物中毒占79.55%,其中野生菌食物中毒占47.73%;中毒原因主要为加工不当,占77.26%。结论农村家庭食物中毒是该县预防和控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广西2010-2017年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事件流行病学特征,为下一步预防和控制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广西2010-2017年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资料数据,并按时间、地区、场所、中毒因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7年广西共报告有毒动植物事件148起,其中有毒植物144起(97.3%),有毒动物4起(2.7%)。发生暴发最多的是第二季度63起(42.6%),发生起数最多的地区是南宁市29起(19.6%),发生起数最多的场所是家庭(62.2%),7~19岁青少年是主要中毒人群(37.5%),误食误用是中毒主要致病原因(81.8%),毒菌毒素(43.9%)和桐子酸及异桐子酸(27.0%)是主要致病因子。结论 广西有毒植物中毒问题仍较突出,应加强广泛宣传有毒植物中毒的预防知识,以有效地减少广西有毒植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分析深圳市福田区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福田区2006-2014年所有报告的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4年深圳市福田区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51起,中毒533人,无死亡,中毒规模平均10.45人/起。各街道办均有食物中毒事件报告,存在明显地区差异,福田街道办报告事件数最多,福报街道办报告中毒人数最多。第三季度高发,共报告21起,占总起数的41.18%。以食堂和餐饮服务也报告事件数最多,占总起数的86.28%。微生物,特别是副溶血性弧菌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占总起数的50.98%。结论 福田区食物中毒事件具有明显的流行病学特征,应基于流行特征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减少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符合湖北省特点的有效食物中毒防治措施。方法对湖北省2004年1月至2013年12月食物中毒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过去10年湖北省共网络监测食物中毒129起,中毒2 926人,死亡90人。第三季度(7、8、9月)为食物中毒高发季度。15个市州中,食物中毒标化发病率最高的为黄石市(20.05/10万),其次为十堰市(11.46/10万)和咸宁市(11.33/10万),病死率居前3位的分别为恩施州(30.61%)、鄂州市(18.75%)和仙桃市(7.55%)。食物中毒发生原因前3位的分别是原料污染或变质、原因不明及误食误服,分别占总报告起数的34.11%、24.03%、22.48%。结论近10年来,湖北省食物中毒发生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但每年第三季度高发。食物中毒人数构成比最高的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中毒原因多为交叉污染或者食物储存不当;食物中毒病死率最高的为有毒动植物引起的食物中毒,中毒原因多为误食或者加工不当。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北京市海淀区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情况,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收集北京市海淀区2005~2012年食物中毒登记表,提取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结果2005~2012年北京市海淀区共报告食物中毒事件77起,中毒人数988人,无死亡病例。54.5%的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在第三季度;近一半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毒原因为微生物性,扁豆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植物性因素,亚硝酸盐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化学性因素;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占食物中毒总数的85.4%。结论第三季度是预防食物中毒的重要时期,微生物是今后预防食物中毒的重点因素,饮食服务单位及集体食堂是预防食物中毒的主要场所。加强第三季度监督管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食品经营者的责任意识、对可能发生微生物污染的环节加强控制,强化对饮食服务单位及集体食堂的监管可在一定程度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05 - 2016年广西报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特征,为今后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中2005 - 2016年广西网络直报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2005 - 2016年广西共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2 503起,报告发病112 148例,报告死亡317人;事件级别以“Ⅳ级”和“未分级”为主,分别占61.81%和 32.80%;事件类型以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为主,分别占报告事件数的81.94%和13.58%,且传染病事件报告发病数最多(占92.84%),食物中毒事件报告死亡数最多(占38.17%);每年的3 - 6月和9 - 12月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高发期;学校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的主要场所,占报告事件数的79.46%。结论 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依然是广西今后防控工作的重点,对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给予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郴州市近十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利用网络直报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案例库及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场调查资料,描述与分析郴州市十年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布特征。结果 2001-2010年郴州市达到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规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320起,发病9 272人。其中Ⅰ级事件4起(1.25%),Ⅱ级29起(9.07%),Ⅲ级61起(19.16%),Ⅳ级236起(73.73%)。波及人口462 000人,罹患率144.88/万,病死率3.32%,累计死亡率1.89/万。其中传染病暴发疫情131起(40.93%),流感、水痘、麻疹、伤寒和腮腺炎是主要疾病;食物中毒48起(15.06%),安全事故121起(35.08%),死亡571例,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最主要的死亡原因。事件的高发场所与高发人群为学校、工矿中的学生与农民工。结论郴州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传染病暴发疫情、食物中毒和生产安全事故为主,学校和矿山是事件的高发场所。提示预防控制工作的重点应抓好免疫接种、重视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食品安全和开展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此外,环境污染事件和自然灾害事件也要引起足够关注。  相似文献   

19.
深圳市2010-2012年食物中毒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深圳市2010-2012年食物中毒发生情况,了解食物中毒发生规律与特点,为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深圳市2010-2012年食物中毒的发生时间、发生场所、中毒原因等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深圳市2010-2012年共发生食物中毒54起,中毒人数610人,无死亡病例。主要发生在二、三季度,共发生38起,占总起数的70.37%。以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发生食物中毒最多,占总起数的88.89%。微生物为主要致病因素,占总起数的59.26%。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起数最多,占75.0%。结论食物中毒高发季节应加强集体食堂和饮食服务单位的卫生监督检查,把食物中毒防治工作的重点放在预防微生物性食物中毒上,并加强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