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减)合并冠心病患者与单纯冠心病患者血脂、一氧化氮(NO)、C-反应蛋白(CRP)水平之间的差异。方法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A组)及单纯冠心病(B组)患者各50例,均空腹抽血行血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NO、超敏CRP检测,并比较2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与B组患者相比,A组TG、TC、CRP均升高,NO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亚临床甲减不但影响冠心病患者脂质代谢,而且会增加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损伤及炎症反应,从而可能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血管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低水平的炎症反应在血脂正常的桥本甲状腺炎(HT)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中的作用.方法 将58例HT患者,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甲功正常组)28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甲减组)30例,并有28例正常人(对照组)纳入本实验.空腹静脉取血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促甲状腺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一氧化氮(NO)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 HT患者的甲功正常组、甲减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NO显著下降(P均<0.01),而TgAb、TPOAb、hs-CRP则显著升高(P均<0.01).HT患者中,甲功正常组与甲减组两两比较,NO、TgAb、TPOAb、hs-CRP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血脂正常的HT患者存在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可能是由于自身免疫异常的长期低水平的炎症反应,参与了HT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亚临床甲减与高血压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尿微量白蛋白(MAU)之间的关系.方法 高血压合并亚临床甲减及高血压无亚临床甲减患者各50例,每例均抽血行血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同型半胱氨酸(Hcy)、CRP检测,并留尿行MAU检查,比较两组各指标的差异.结果 与高血压无亚临床甲减患者组相比,高血压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平均舒张压、TG、TC、CRP、MAU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亚临床甲减不但影响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血脂代谢,而且会增加炎症及尿微量白蛋白,从而可能增加高血压患者心血管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C反应蛋白(CRP)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合并(观察组)和不合并(对照组)亚临床甲减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各64例,检测患者血清超敏促甲状腺激素(Hs-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TG、TC、CRP、脑钠肽(BNP),以及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TSH、TG、TC、CRP、BNP均升高,LVEF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 亚临床甲减可导致老年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异常、CRP水平增高及左心室收缩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冠心病(CHD)合并亚临床甲减(SCH)对患者炎症水平、血管内皮损伤、血脂代谢影响。方法 本文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5月医院收治244例CHD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血清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分组,将TSH≤4.9 mIU/mL156例CHD患者设为对照组,将TSH>4.9 mIU/ml的88例CHD患者设为研究组(即合并SCH患者),整理所有患者临床资料,检测患者炎症水平、血管内皮损伤、脂代谢水平等,分析CHD合并SCH对各指标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NYHA分级、糖尿病、高血压与BMI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患者年龄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C、HDL-C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G、LDL-C、内皮素、一氧化氮、hs-CRP、IL-6、TNF-α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氧化氮与CHD患者TSH表达呈现负相关性(P<0.05);而TG、LDL-C、内皮素、hs-CRP、IL-6、TNF-α指标则与CHD患者TSH表达呈现...  相似文献   

6.
洪畋  赵湜  毛红  王中京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8):3909-3911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糖尿病足发生的影响。方法将临床资料相对完整的33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是否合并亚临床甲减分为亚临床甲减组及非亚临床甲减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合并慢性并发症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亚临床甲减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病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血肌酐(SCr)、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促甲状腺激素(TSH)、冠心病、糖尿病足发病率明显高于无亚临床甲减组,踝肱指数则明显降低。经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高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是糖尿病足〔OR=1.274(95%CI:1.102~1.473)P<0.05〕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有必要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便及早诊断和干预亚临床甲减,从而预防和延缓糖尿病足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病人血脂水平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老年病人11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联合服用瑞舒伐他汀钙片。两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测定血脂、血管内皮功能以及炎症因子、MFG-E8、Klotho水平差异,观察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TG、L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且观察组HDL-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管舒张功能(FMD)、一氧化氮(NO)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FMD、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病人内皮素-1(ET-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可有效纠正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血脂水平,提升血管内皮功能,降低hs-CRP、IL-6水平,提升MFG-E8、Klotho表达水平,有效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2月收治的年龄≥60岁的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80例,均给予稳定血压、降血糖、保护心肌细胞、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等治疗。其中大剂量组40例患者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40mg,常规剂量组40例患者每晚口服阿托伐他汀20 mg。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个月后的心功能、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一氧化氮(NO)、前列环素(PGI)、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细胞黏附分子-1(ICAM-1)。记录随访12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心功能、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大剂量组TG、TC、ICAM-1低于常规剂量组,NO、PGI、SOD、GSH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大剂量组发生心血管事件3例少于常规剂量组1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组不良反应6例,常规剂量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可进一步改善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临床效果,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老年冠心病患者踝臂指数(ABI)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以40例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为冠心病组,选取同期住院明确排除冠心病的41例老年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患者AB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髓过氧化物酶(MPO)、血糖和血脂水平. 结果:冠心病组ABI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为0.89±0.21对1.14±0.13,P<0.01.冠心病组患者hs-CRP和MPO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5. 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ABI降低,这可能与斑块不稳定、炎症反应及血管内皮受损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内皮脂酶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大学附属医院2013年8月—2014年9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生活方式调整及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比较两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炎性因子〔一氧化氮(NO)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内皮脂酶。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TC、TG、LDL-C及H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O、hs-CRP及内皮脂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O高于对照组,hs-CRP及内皮脂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代谢,降低内皮脂酶水平,升高HDL-C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临床特点和血脂代谢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6年1月于青海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2例,根据甲状腺功能状况,分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组(甲减组)20例,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组(亚临床甲减组)26例及甲状腺功能正常组(正常组)56例。分析三组患者临床特点以及血脂代谢情况。结果甲状腺功能正常组同甲减组、亚临床甲减组在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及B型尿钠肽(BNP)水平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及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低于正常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临床甲减组FT3、FT4水平与正常组相当,但TSH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组未见单支病变者,3支病变的比例显著高于亚临床甲减组及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很容易发生甲减以及亚临床甲减,其可能导致患者发生较为严重的血脂代谢异常,因此临床上需加强对冠心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检查,从而使患者的治疗更为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银杏达莫对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病人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病人9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银杏达莫,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钙,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脂、心功能、血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TC、TG、L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分级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各因子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内皮素(ET)、血栓素B_2(TXB_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一氧化氮(NO)、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及全血低切黏度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银杏达莫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可有效调节病人血脂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血流动力学,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甲状腺激素补充治疗后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变化。方法 选择初诊的女性临床甲减患者33例、亚临床甲减患者25例及正常健康女性25名。采用高分辨血管外超声法检测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和硝酸甘油(GNT)介导的非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治疗前TSH、脂蛋白(a)〔L(a)〕、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水平明显升高,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降低(均<0. 05)。(2)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TSH、Lp(a)、LDL C、载脂蛋白B水平明显降低;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明显升高(均P<0. 05)。(3)临床甲减组和亚临床甲减组治疗前后TSH、Lp(a)LDL C的变化与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呈负相关(均P<0. 05)。结论 甲减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降低,甲状腺激素补充治疗可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H)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在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住院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病人280例,其中冠心病合并亚临床甲减(试验组)138例,冠心病不合并亚临床甲减(对照组)142例。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计算Gensini总积分;进一步将试验组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分别检测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促甲状腺激素(TSH)、HDL-C、LDL-C、TC、TG、MPV,计算Gensini总积分,记录临床资料。结果在控制其他因素如性别、糖尿病、吸烟、高血压后得出:1冠心病合并SH组冠心病严重程度(Gensini总积分)高于对照组(P0.05);2对于TSH:冠心病合并SH组多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3对于MPV:冠心病合并SH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SH组内多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SH与MPV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0.478(P0.01);4冠心病合并SH组LDL-C、TC、TG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合并SH组内多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可能通过影响血脂代谢及MPV水平增加冠心病风险。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崇明分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钙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均低于治疗前,而HDL-C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Hcy、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cy、hs-CRP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两组患者Hcy、hs-CRP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确切,且与阿托伐他汀相比,其可更有效地改善患者血脂代谢及降低Hcy、hs-CRP。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术后血管内皮功能及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PCI手术治疗前后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尼可地尔治疗,两组患者疗程为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血清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与术前1 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 d的血流介导性舒张功能(FMD)和一氧化氮(NO)降低,血清内皮素(ET-1)和hs-CRP水平升高;术后1、6个月FMD和NO水平升高,ET-1和hs-CRP水平降低(P0.05)。研究组术后1、6个月FMD和NO较同期对照组明显升高,ET-1和hs-CRP水平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心绞痛发生、支架内再狭窄和出现心血管事件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可明显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缓解血管炎症反应,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ET)的变化。方法正常对照组(A组)、冠心病组(B组)、冠心病合并IGT组(C组)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D组)各50例,分别检测血清hs-CRP、NO及ET的水平和baPWV。结果 C组血清hs-CRP及ET水平和baPWV均高于A、B组,ET水平低于D组;C组NO水平低于A、B组,高于D组。C组baPWV与年龄、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餐后2 h血糖、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hs-CRP及ET水平呈正相关,与NO水平呈负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在IGT期baPWV、血清hs-CRP、NO及ET水平较糖耐量正常期发生明显改变,且此阶段动脉硬化性血管病变危险性已明显增加,炎症反应及内皮功能异常参与了IGT及其动脉硬化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内科》2021,(5)
目的探讨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84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治疗,干预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血脂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7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TG、TC、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HDL-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1(ET-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干预组患者的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贝那普利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和血管内皮功能,降低血压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3—2014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7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连续治疗3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及血流介导的内皮舒张功能(FMD),用药期间注意监测患者肝肾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Z=2.12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s-CRP、TNF-α、IL-6、NO、ET-1水平及FM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TNF-α、IL-6、ET-1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NO水平及FMD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肝肾功能损伤。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有助于提高冠心病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并减轻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与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广东省台山人民医院接诊的100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内皮功能、治疗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TG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LDL-C、HDL-C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4.0%(47/50)优于对照组62.0%(3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显著,能够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内皮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