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进行体验式教学、培养急救意识和应变能力、发挥创造性以及改革学生成绩评价体系6个方面阐述有关"以学生为中心"的急救护理课堂教学改革。目的研究并探讨体验式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发展趋势,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录用的20例新生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护理人员分为两个阶段的教学,第一阶段采用常规教学,第二阶段采用体验式教学,比较两阶段后护理人员的护理考核成绩差异。结果第二阶段教学后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第一阶段教学后,两阶段差考核成绩异较大。结论体验式教学可提高护理人员的接受程度,提高护理人员的考核成绩,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改革《急救护理学》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改革《急救护理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方法: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探索适合高职高专学生的教学方法,以实例教育、情景模拟、角色转换等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结果: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对于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和急救知识的普及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结论:教师不但从理论知识上引导学生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从临床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临床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创新性综合实验设计的急救护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的效果。方法在2010级护理专业173名学生中进行基于实验室情景模拟南综合实验和临床真实案例的病例汇报等形式的教学改革,实验结束后进行展示、汇报与点评。课程结束后,发放调查表了解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86.1%的学生认为教学改革有助于急救意识的培养,对急救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帮助较大或很大,76.9%的学生认为有助于提高临床见习的效率。结论基于创新性综合实验设计的急救护理学教学改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急救护理学》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荣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8):1033-1035
《急救护理学》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我校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高级护理专业人才"为核心,进行课程体系、师资培养、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一系列改革,对提高和改善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西医科大学儿科医学系于2018年开设《儿科急救学》课程,四年来课程组不断对课程内容进行审查和修订。此次,课程组在教育部提出通过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颁布本科医学教育标准的背景下,总结以往教学实践经验,进一步明确改革方向,深化“三早教育”,重点强化早期接触临床理念,注重学生的临床技能培养,促进以能力发展为目标的教学改革。文章分别归纳总结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考评系统四个方面的改革探索与实践,并对课程改革后的应用效果评价加以分析,进而探讨《儿科急救学》这一课程“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改革实践,以期为今后《儿科急救学》课程教学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 设计适合紧急救护专业中德班学生的急救教学案例,并应用于教学.方法 确立各系统常见急症教学案例框架;结合临床急救实践,设计案例的具体内容;采用多媒体、角色扮演、ECS(高仿真综合模拟人)情景教学等不同的形式呈现案例;将设计的案例应用于理论教学、实践技能训练及考核.结果 案例教学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急救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实践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的沟通和合作能力.结论 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急救理论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培养,案例的设计应符合中职生的认知特点和急救实践,案例教学应和其他教学法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患沟通技巧培养在急救医学方向学生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我院2017年入职急救医学方向100名实习学生为观察对象,全部学生均接受医患沟通技巧培养,对比实施前后学生的医患沟通技巧掌握情况。结果:在实施医患沟通技巧培养后,急救医学方向学生在理解患者、信息给予、信息收集和沟通技巧等方面的评分结果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急救医学方向学生教学过程中实施医患沟通技巧培养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整体的医患沟通能力,使其掌握更加有效的医患沟通技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基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情景模拟教学在急危重症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急救思维能力的效果。方法选取99名护理大专生为对照组,109名护理大专生为实验组。对照组沿用传统讲授和案例讨论教学模式,实验组以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院前急救、医院急诊科救治及重症监护病房救治3个阶段进行情景模拟教学设计。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理论成绩和急救思维能力。结果实验组学生考试成绩和急救思维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采取基于急救医疗服务体系的情景模拟教学,有利于培养在校学生的急救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9.
为调动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校在2009级护理专业急救护理技术教学中探索开展以PBL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课程改革.以培养护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深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培养护生的急救配合能力和团队意识,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方法 将242名护生自由组成急救小组,带教老师根据教学目标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结合临床设计病例和操作流程以及评分标准,培训前进行考试,急诊实习期间进行急救团队模拟训练,出科前进行培训后考试.结果 学生训练后的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培训前的成绩(P<0.01).结论 急救团队模拟训练培养了学生的急救配合能力和团队意识,增加学生责任感和荣誉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1.
融教学、科研与临床工作为一体的急救医学网站建设是急救医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在提高急救医学教学质量和急救医学人才培养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急救护理人才, 对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的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系统的设计。从设计思想、教学分析和课程设计上的进行创新,教学方法上着重创设学与教的情景, 培养急救技术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实践证明系统的教学改革设计有利于提高护生学习的效率, 培养学生急救应变能力等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3.
针对急救护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并介绍了"比对式"计算机教学系统。通过建立同一界面下的"教师窗口"和"学生窗口",提供定位操作、比对操作、速度调节等多种操作方式,辅助进行急救护理中的"教"与"学"工作。实践表明,该系统减轻了带课教师的工作量,使学生掌握操作更加精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对急救护理教学方法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急诊医学是一门"实战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应建立在"实训"基础上,其中又以急救技能的培训最为重要。当前,应试教育模式已经蔓延到医学教育领域,我们需要改变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应试教育转变为能力教育,因此,以临床为导向,在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急诊医学课程中导入急救技能体系的教学内容,是一次有益的教学改革创新的尝试,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急救技能,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胡曼丽  周银玲 《吉林医学》2009,30(22):2858-2858
护理职业意识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急救护理职业意识是护士职业意识的重要方面,教师在《急救护理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急救职业意识,才能使学生在面对危重患者时能够挺身而出、沉着冷静。现将我校的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技能情景综合模拟训练教学的效果,以提高学生急救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抽取2013级普护138名学生为观察组,2013级口腔、助产护理142名学生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示教法,观察组进行情景综合模拟训练.实训课结束后,问卷调查情景综合模拟训练教学的效果,并分析课程考核成绩.结果:观察组学生单项操作技能、急救综合技能及理论知识总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情景综合模拟训练教学学生评价较好,12个项目均没有学生选择"无帮助"和"不确定"项目,93.5%~100%的学生选择了"很大帮助"项目.通过质性访谈和学生反思了解到,仍存在一些影响情景综合模拟训练教学的因素.结论:情景综合模拟训练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急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教学内容、方法及管理等方面的改革,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急救技术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进一步对急诊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及总结.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全面提高了急诊医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8.
急危重症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临床学科,在教学活动中强调对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1]。2010年,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2]。  相似文献   

19.
对急救医学这门新兴独立学科的见习带教体会作了初步总结,提出了急救医学见习教学的侧重点在于对学生急救意识和基本急救技能的培养,采用了现场一抢救室一手术室一体化的见习教学模式,合理、灵活地安排了见习教学时间,为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急救医学见习教学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总结近年来急诊医学教学存在的优点及不足,思考与探索急诊医学在教学内容、方法及管理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热情,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急救技术及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全面提高急诊医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