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落枕可由劳累、扭伤和外感受邪等原因引起,造成局部气血壅滞,不通则痛。通则不痛,临床针灸治疗落枕常选用局部穴位或循行所过之经脉穴位(多为阳经)来通经活络、调理气血,而笔者通过研究发现,治疗心胸胃部疾病的主穴内关,在临床上治疗落枕有着独特优势,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全国名老中医胡焕章教授多年研究中医经典古籍,结合临床实践几十载,对气血病机有深刻的领悟和体会。他认为临床上疑难杂症用气血病机辨证审症求因甚有收效。根据胡老临床经验与理论指导,本文归纳总结了气血失调常见的几类病理状态,外感六淫与七情内伤是导致气血不和的主要因素。气血之病以通为顺,以滞为逆,以虚为多,在治疗上指出理气是关键,同时配合"和"血,气血调和则百病自消。  相似文献   

3.
落枕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经脉不通,气血瘀滞,瘀阻经络所致,症状见颈、肩背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是临床常见病症.笔者对36例落枕病人给予艾灸经渠穴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落枕为临床常见的急性颈部软组织损伤,临床以晨起颈部肌肉僵硬,酸胀疼痛,活动受限为主要表现。落枕穴位于手背部二、三掌骨间,还有"阿是穴""外劳宫""颈肩痛穴"等名称,临床治疗落枕疗效好,在后来治疗落枕的临床研究中,多以落枕穴为对照组进行试验设计,本研究从以落枕穴单穴为主的治疗、选取远端穴位以落枕穴作为对照组的治疗及针刺落枕穴配合对疼痛局部的治疗三方面总结"落枕穴"治疗落枕的方法,"落枕穴"治疗落枕良好疗效的取得与腧穴状态有关,针对高敏化状态的"落枕穴"施治,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落枕”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多因睡姿不正而受寒引起经络气血受阻,致使患侧颈部疼痛,颈部、头部不能自如左右旋转。笔者根据中医“以痛为俞”的理论,采用手法治疗该病71例,获得较满意的疗效,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官印  张盈  闫凌 《光明中医》2010,25(12):2270-2271
目的观察巨刺法配合拔火罐治疗落枕的疗效。方法临床采取左侧病痛取右侧穴,右侧病痛取左侧穴的巨刺法配合拔火罐治疗落枕100例。结果治愈率100﹪。结论本法对因经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颈项活动障碍、疼痛等症,采取与患侧相对应的健侧进行取穴和针刺,达到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7.
卵巢储备功能低下(DOR)导致女性生殖能力减弱和性激素缺乏,可发展为卵巢早衰,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以"肾-天癸-心(脑)-冲任-胞宫"生殖轴主线为基础,探讨DOR的病因病机,认为DOR辨证需审脏腑,辨气血、经络、寒热、虚实的变化,并对临床遣方用药规律进行总结,为临证辨治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8.
痛经,属"月经不调"范畴,中医又称"经行腹痛",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病位在胞宫、冲任,变化在气血,其病机"或滞或虚",治疗上"或通或荣"。卫师辨病辨证,内服外用,以气血为立论基础,痛经临床实证居多,卫师认为"气血不通"贯穿病机始终,多因气血寒热瘀滞,治疗当以"通气血"为主。  相似文献   

9.
"一指禅"推拿手法心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指禅"为推拿主要流派之一,以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和营卫气血等中医理论为指导,以四诊八纲为辨证手段,强调审病求因、辨证论治,以"一指禅"派手法临床操作来治疗疾病的治疗方法.操作中循导推拿穴位,走经络的原则."一指禅"派手法强调柔和、深透、柔中寓刚、刚柔相济,特别强调以柔和为贵.  相似文献   

10.
"落枕"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直、疼痛,以活动受限为主的病症,多见于成年人,大多由睡眠姿势不当,枕头高低不适,致颈部肌肉长时间过分牵拉发生痉挛所致;亦有因颈部扭伤,感受风寒湿邪,致局部气血经脉阻滞而成者。我们采用运动针疗法配合神灯治疗落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马振  杨国春  黄晓莉  张素清 《陕西中医》2011,32(10):1359-1360
目的:介绍张素清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经验。方法:跟师学习,总结学术专长。结果:张素清教授紧扣"气血不和"病机,注重调理气血,兼顾冲任,治疗乳腺增生病取得良好疗效。结论:张教授治疗临床多例乳腺增生病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正>落枕是指一侧项背部肌肉酸痛,活动受限而言。本证多因颈部过度疲劳,睡眠时姿势不当,风寒湿邪侵袭经络,致使气血不和,筋脉拘急而致病。我科在临床上采用针刺养老穴法治疗落枕,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琴瑟测经点穴法这一民间特色疗法在落枕治疗上的临床体会,详细说明了琴瑟测经点穴法治疗落枕的具体操作方法,并说明了其与一般推拿手法的联系与区别,琴瑟测经点穴法治疗落枕注重调节全身气血、治神、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的身体反应灵活调整治法、手法配合运动等。并列举典型病例一则,整理了多年点穴治疗落枕的经验和体会,如不同落枕病人经脉穴位反应有一定的差异,阳明经呈阳性反应较多见,也有少阳经或太阳经、厥阴经反应明显者。并对治疗要点及可能的原理进行了讨论分析,该法不需特殊医疗设备与器械,简单易行,易被患者接受,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落枕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部强痛、活动受限的一种病症,又称颈部伤筋,为针灸临床常见适应证.2008年1月-2009年7月,笔者采用自拟"手三针"治疗落枕48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施红 《陕西中医》2007,28(10):1356-1357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气血论治。方法:归纳历代医家相关论述,结合当代医学及科研成果对命题经论述。结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气血论病,是因为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与脏腑的关系非常密切。治疗从气血立法,计有平肝法,化痰法,祛瘀法。该病的辨治应求得"证"和"病"两者的疗效,临床不仅对"证"能取得肯定的疗效,同时复查经颅多普勒证实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供血具有明显的改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兰伯特-伊顿肌无力综合征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接头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以进行性的四肢无力、病态疲劳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痿病"范畴,患者多呈现病程较长、病情复杂的特点。本文整理与分析兰伯特-伊顿肌无力综合征的临床验案一则,认为调补脾胃是治疗本病的关键,脾主四肢肌肉,为气血生化之源,本病的基本病机在于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湿邪是致病的重要因素。治疗时,一方面重视调节脾胃气机升降,适当应用辛开苦降、健脾化湿等法助脾胃逐渐恢复运化之职;另一方面应顺从脾喜刚燥、胃喜柔润的生理特性补脾益胃以扶正固本,同时结合痿病病久的特点,在治疗过程中注重养血活血、气血同调,可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巨刺外关穴加拔罐治疗落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枕”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 ,活动受限的一种病症 ,多因颈部姿势不当使局部软组织长时间过分牵拉而发生痉挛所致 ,或因颈部扭伤、受寒而致局部气血阻滞造成。笔者多年来从事针灸临床工作 ,观察到巨刺外关穴加痛区拔罐治疗落枕有立竿见影之效 ,现报道如下。1 治疗方法取 2  相似文献   

18.
正"气血相关"理论是重要的中医临床思维。气血是构成人体以及维持脏腑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两者互根互用,相互配合,确保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故曰"血气调达周流,则人体和平康泰"~([1])。疾病的发生,主要责之于气血亏虚或气血不和,所以治疗重点在于调和气血。陈福来主任是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师承指导老师,国家级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陈老从事临床诊疗工作60余年,临证经验丰富,学术造诣深厚,临证时常运用气血相关理论,考虑气病及血,血病及气以及气血同病,谨守病机,审证求因,收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许银华 《中国针灸》2000,20(2):101-102
结合多年临床应用浅谈《内经》刺法特点:(1)辨病性 ,选穴与刺法宜相应。(2)辨病位而审经脉,远近穴相配以调气血之功效。(3)辨病变先后、主次,上下,而施行不同的治疗原则和取穴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红梅  王显 《中医杂志》2015,(5):441-443
动脉粥样硬化"络风内动"学说是根据急性心血管事件起病急骤、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等特点而提出的病机理论。结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辨治思路,以"玄府-气血-络脉"作为契合点对"络风内动"学说进行理论探索,认为"络风内动"是在玄府闭塞的基础上出现气血失常,进一步发展导致气血逆乱,生风动风而猝然心痛。强调络风内动证当以"开玄府、行气血、熄络风"作为治疗大法,在调理气血的基础上合理配伍开通玄府、调理气机的风药,使玄府得通、气血得畅、风邪平息而脏腑自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