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巨刺法始见于《灵枢·官针》篇:"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是指机体一侧有病,选取对侧经穴治疗的一种针刺方法。即如左侧经脉有病,可取右侧经穴施治;右侧经脉有病,可取左侧经穴的交叉刺法。属《灵枢》九刺之一。  相似文献   

2.
腕关节急性扭挫伤指由于运动失慎、跌仆闪挫等原因,致骤然受直接或间接暴力造成软组织损伤。常引起关节附近的韧带扭伤撕裂或劳损,个别可出现创伤性肌腱滑膜炎。临床诊断主要依据典型的外伤史、局部瘀痛、肿胀及活动受限等,但无骨折指征。治疗方法主要取单穴巨刺而治之。何谓“巨刺”?即《灵枢·官针》曰:“巨刺者,左取右,右取左”。指身体左侧病取右侧穴,右侧有病取左侧穴的交叉刺法。它是古刺法,九刺之一,擅治经脉病变,取效奇快。治疗选穴原则:仅取一穴足矣。若手背侧肿痛,取健侧三阳经穴,如外关等;若手掌侧损伤,取健侧三阴经穴位如内关等。目的是“同气相  相似文献   

3.
运动针疗法配合拔火罐治疗落枕8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继勇  李宇  祁战涛 《陕西中医》2009,30(3):335-335
目的观察运动针疗法配合拔火罐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运动针疗法,取手三里穴,针后在大椎穴拔火罐治疗落枕。结果总有效率100%。提示:运动针疗法配合拔火罐治疗落枕具有行气活血,祛风散寒,疏通经络的功效,该方法操作简便、易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巨刺法对周围性面神经炎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周围性面神经炎并发症的26例病人作为治疗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借鉴《针灸大成》载"巨刺刺经脉,缪刺刺络脉,所以别也"的原则,左侧面瘫取右侧穴、右侧面瘫取左侧穴的治疗原则,配以电针。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各种并发症均有明显改善或治愈,疗效〉95%。结论:通过巨刺疗法治疗,面神经潜伏期缩短、波幅增高、运动电位增多、传导速度增快,可有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巨刺外关、阳陵泉两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落枕患者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外关、阳陵泉穴配合患者自主活动颈部,对照组采用毫针针刺患侧落枕穴治疗。两组均每日治疗1次,治疗1~3 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颈椎活动度及治疗前后患者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6%,高于对照组的86.66%(P0.05);两组治疗前后颈椎活动度(左侧屈或右侧屈、左旋或右旋)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外关、阳陵泉两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疗效优于单刺落枕穴。  相似文献   

6.
杨东红  谭远飞 《吉林中医药》2012,32(11):1159-1160
目的:观察巨刺一针法配合刺血拔罐治疗急性落枕的临床研究,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巨刺法针刺外关穴并配合刺络放血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相应穴位治疗.观察2组的疗程与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5%,而对照组为9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治疗急性落枕,巨刺一针法配合刺血拔罐优于传统针刺疗法,且疗程短,针刺少,疗效佳.  相似文献   

7.
采用肩骨 穴透刺极泉穴,肩内陵透肩贞穴,行泻法,留针20min后,进针处各拔火罐。治疗肩周炎72例,总有效率为98.6%。提示此透刺法有利于经脉间气血沟通和协调,能较快松解肩部肌肉、韧带的粘连。  相似文献   

8.
浅谈巨刺法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六合  王燕 《河南中医》2002,22(6):74-75
巨刺法 ,是一种机体一侧有病 ,而于对侧选取经穴治疗的方法。始见于《灵枢·官针篇》 :“巨刺者 ,左取右 ,右取左。”《素问·调经论》亦曰 :“病在于左 ,而右脉病者 ,巨刺之。”巨刺法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由于经脉阻滞、气血不通而引起的肢体疼痛与活动障碍。正如《针灸大成》指出 :“巨刺者 ,刺经脉也 ,痛在左而右脉病者 ,则巨刺之 ,左痛刺右 ,右痛刺左 ,刺经脉也。”巨刺法治病的机理 ,主要是调整机体两侧的经络平衡。如《素问·缪刺论》曰 :“邪客于经 ,左盛则右病 ,右盛则左病 ,亦有相易者 ,左病未见而右脉失常 ,如此者必巨刺之 ,必中其…  相似文献   

9.
2005~2008年,笔者采用巨刺昆仑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32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施曼华 《陕西中医》2000,21(4):177-177
采用肩骨穴透刺极泉穴,肩内陵透肩贞穴,行泻法,留针20min后,进针处各拔火罐。治疗肩周炎72例,总有效率为98.6%,提示此透刺法有利于经脉间气血沟通和协调,能较快松解肩部肌肉,韧带的粘连。  相似文献   

11.
笔者用奇穴治疗一些疾病,常能取得良效。近年来,采用单刺外劳宫穴一法,治疗落枕103例,取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03例中,男65例,女3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7岁,平均49.2岁;病程1天43例,2天26例,3天以上34例;左侧40例,右侧48例,双侧15例。2 治疗方法 单侧落枕,刺同侧外劳宫穴(手背二、三掌骨之间,掌指关节后约0.5寸凹陷中),双侧落枕刺双侧外劳宫穴。针尖向上斜刺0.5~0.8寸,行针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手法,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隔10分钟行针1次,并同时嘱病人转摇活动颈部,留针30分钟。上法每日治疗1次,3次为1疗程。3 治…  相似文献   

12.
朱久升  陈敏  胡新  李娜 《光明中医》2009,24(4):701-701
针剌加拔火罐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针刺取地仓透颊车,颊车透承浆,下关、百会、迎堂穴为主穴,配合拔火罐.结果:总有效率达98%.提示:针刺加拔火罐能散寒驱风,调和气血,使气血通畅,局部面神经功能得到尽快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巨刺法加压痛点拔罐治疗落枕的即时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予以巨刺法加压痛点拔罐的治疗;比较两组的即时疗效。结果两组痊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的治疗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巨刺法加压痛点拔罐治疗落枕可缩短治疗次数。  相似文献   

14.
巨刺外关穴加拔罐治疗落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枕”是指急性单纯性颈项强痛 ,活动受限的一种病症 ,多因颈部姿势不当使局部软组织长时间过分牵拉而发生痉挛所致 ,或因颈部扭伤、受寒而致局部气血阻滞造成。笔者多年来从事针灸临床工作 ,观察到巨刺外关穴加痛区拔罐治疗落枕有立竿见影之效 ,现报道如下。1 治疗方法取 2  相似文献   

15.
落枕又称“失枕”,临床发病率较高,多发于青中年,常表现为突感一侧颈项部僵硬,颈部活动明显受限,转侧、屈伸动作困难,严重者疼痛可向同侧肩及上肢扩散。笔者采用巨刺法配合运动疗法治疗落枕患者3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落枕是日常生活当中常见的病症。多因睡眠时风寒侵袭经络或因睡眠体位不适以致气血不和,经脉拘急而致病。表现为颈部强直、不能左右转侧或回顾,尤其向患侧转动时症状加重。我根据中医经络理论和整体观念,采用上病下取的治疗方法,取用足部和下肢穴为主,辅以局部按摩手法治疗56例落枕患者,取得了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由患侧足下向上点按经穴,用力由轻到重。取穴顺序为:1、金门;2、申脉;3、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手三里穴治疗痛证的疗效,包括腿痛、落枕和急性腰扭伤。方法治疗腿痛,针刺取压痛明显侧的手三里穴;治疗落枕取患侧手三里穴;治疗急性腰扭伤,一侧疼痛取健侧穴,两侧或正中疼痛取两侧穴。结果治疗一次后,三个病例都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手三里治疗急性腿痛、落枕和急性腰扭伤,简单易行,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李华 《光明中医》2003,18(2):27-28
针刺治疗作为周围面瘫的最佳治疗方法 ,已被当前医学界所共认。在多年的临床治疗中 ,笔者发现 ,面瘫急性期在患侧行针刺常规治疗 ,如果针法不当 ,或刺激过强 ,则会影响疗效 ,延长病程及留下后遗症 ,采用巨刺法治疗急性期面瘫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巨刺法即左经有病 ,取右侧腧穴治疗。右经有病 ,取左侧腧穴治疗。在临证中 ,有相当一部分周围性面瘫患者就诊时 ,虽然病在患侧 ,而患者自觉健侧面肌不适 ,如面肌枸紧 ,眼睑皱紧等。此时用巨刺法治疗三五日后 ,待健侧面肌轻缓 ,症状缓解后 ,再行患侧常规治疗。治疗方法 :1、取穴 :百会、大椎、风池 …  相似文献   

19.
阳陵泉巨刺法配合运动加局部拔罐治疗落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采用阳陵泉巨刺法配合运动加局部拔罐法治疗落枕的临床疗效。方法 :75例落枕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即治疗组 38例 ,采用阳陵泉巨刺法配合运动加局部拔罐治疗 ;对照组 37例 ,采用传统的局部取穴加拔罐治疗 ,观察比较 2组治愈情况。结果 :2组患者经 5次治疗后均能完全病愈 ,其中治疗组经 3次治疗 ,治愈率达 10 0 % ;对照组经 3次治疗 ,治愈率达 75 .6 8%。经统计学处理 ,P<0 .0 0 5 ,2组有极显著差异。结论 :阳陵泉巨刺法配合运动加局部拔罐治疗落枕疗效明显优于传统的局部取穴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  180例中 ,男 10 5例 ,女 75例 ;年龄最小 12岁 ,最大 6 0岁 ,以青壮年为多 ;颈部左侧疼痛 95例 ,右侧疼痛 78例 ,双侧疼痛 7例。治疗方法  1患者取坐位或站立位。采用缪刺法 ,即左侧颈部疼痛者 ,取右侧养老穴 ;右侧颈部疼痛者 ,取左侧养老穴 ;双侧颈部疼痛者 ,取双侧养老穴。用 2寸毫针 ,穴位常规消毒后进针 ,一边运针 ,一边嘱患者做颈部活动 ,活动幅度由小至大 ,以增强疗效。针法以强刺激为主 ,并将针尖向上斜刺1~ 1.5寸 ,使针感最好向上肢部传导。 2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疼痛不缓解者 ,结合疼痛部位酌取患侧攒竹、阿是、合谷、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