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肝硬化门脉高压与胃粘膜病变及上消化道出血乔美玲,朱希芳(包钢三医院内科,包头014010)随着消化道内窥镜的广泛应用,对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所致胃粘膜改变消化道出血有了较多的了解,国内外已有报道[1-4]。本文对5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所致的胃粘膜病变...  相似文献   

2.
肝硬化患者食管胃粘膜病变出血31例分析吴萍(徐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消化科221009)关键词食管胃粘膜病变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图法分类号R575.2多年以来,食管静脉曲张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病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近年来发现食管胃粘膜病变也是另一个常见原...  相似文献   

3.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严重并发症,亦是重要的致死因素之一,防治上消化道出血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寿命的重要治疗措施,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在国内广泛开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旨在研究采用食管曲张静脉结扎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防治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及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所致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4.
门脉高压性胃病(PHG)是指门脉高压症伴发的胃粘膜病变,主要发生于肝硬化失代偿者.PHG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特效治疗肝硬化方法,对PHG的治疗也仍在探讨中.单纯采用药物降低门脉高压治疗效果欠佳.我院近几年脾大部分栓塞(PSE)治疗PHG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肝硬化门脉高压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早为人们所熟知。然而,肝硬化并发胃粘膜病变所致上消化道出血尚未引起临床工作者的足够重视。随着急诊内镜检查的普遍开展,以及临床实验研究的深入,发现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出血来自静脉曲张硬破裂者仅占10~41%,而胃粘膜病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中,有一部分是由于门脉高压性胃病所致。本文收集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96例,观察其内镜下胃黏膜病变情况,并与非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37例各型肝病患者空腹血清胃泌素含量。结果表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肝硬化无静脉曲张组血清胃泌素含量基本正常,与对照无明显差异。肝硬化门脉高压伴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组胃泌素含量显著增高,是无静脉曲张组的1.55倍,两组差异显著(P<0.05)。肝硬化静脉曲张组与正常对照相比(P<0.01)。提示该组有高胃泌素血症。高胃泌素血症与静脉曲张程度及胃粘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密切相关,血清胃泌素含量愈高,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机会愈多。为此,对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静脉曲张及胃粘膜病变者血清胃泌素测定对预测消化道出血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我院自1984年元月至1992年6月21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胃镜检查,及对其中140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行急诊内镜检查结果的分析,显示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高达22.86%,并发消化性溃疡高达20.95%,而两者为直接出血原因者占33.57%。说明了此二种合并症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时发生率及所占出血比率之高,已成为临床上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门脉高压性胃病57例临床分析朱国良(广西区南溪山医院桂林市541002)关键词门脉高压性胃病;胃镜;肝硬化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常发生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等病变并引起急性或慢性失血。这种因门脉高压所致胃粘膜病变称为门脉高压性胃病(PortalHyp...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中,有一部分是由于门脉高压性胃病所致.本文收集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96例,观察其内镜下胃黏膜病变情况,并与非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门脉高压性胃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1995年1月~1997年12月我们共收治肝硬化失代偿期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经急诊内镜检查均有食道静脉曲张,同时发现胃粘膜病变49例。现将其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情况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9例门脉高压并急性胃粘膜病变病人中...  相似文献   

12.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见的严重并发病。目前认为细菌感染可能是出血的直接原因并且是止血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我们选取3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与3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无出血患者进行对照,研究其血液、尿液、咽喉部、腹水有无细菌感染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对45例临床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于24~48h 内作急诊胃镜检查,30例明确了出血来源,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6例,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12例,消化性溃疡2例。发现肝功能损害越重,急性胃粘膜病变出血发生率越高,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2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 痊愈出院118例,死亡2例.结论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预见性护理研究.方法 收集10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有上消化道出血的预见性,针对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降低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此组患者中通过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降低了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 对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可以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王宏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0):107-108
目的:探讨肝硬化与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13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电子胃镜检查仔细观察胃黏膜及食道病变。结果:135例中,门脉高压性胃病(PHG)47例(34.8%)。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与门脉高压性胃病有密切关系,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胃黏膜病变较一般人群明显增多。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时除考虑静脉曲张破裂所致外,还应对PHG引起的出血予以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303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处理作了分析。结果表明,首次出血原因主要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53.1%),胃、十二指肠溃疡和门脉高压性胃病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常见合并症,也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原因之一。Hp感染不是门脉高压性胃病的主要发病原因,临床上无须常规给予抗Hp治疗。对于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主要在于改善肝功能,降低门脉压,疏通胃粘膜血管回流以及H2受体拮抗剂的应用。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急症内镜下曲张静脉结扎术的止血率可达95%,其疗法安全可靠,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肝硬化与门脉高压性胃粘膜病变及消化性溃疡的关系(附210例内镜分析)首都医学院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内科(100050)于中麟,冯素萍,寇学斌我院自1980年1月~1992年6月胃镜检查21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其中140例并上消化道出血者行急诊胃镜...  相似文献   

19.
黄锦华 《医学综述》2005,11(12):1113-1114
肝硬化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常常被认为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所致。随着急诊内镜的广泛开展应用,发现部分患者的出血是由于胃黏膜严重糜烂坏死出血所致。此病又称为门脉高压性胃黏膜病变(PHG)。门脉高压性胃病是指门脉高压症伴发的胃黏膜病变,主要发生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常见并发症。1984年Sarfeh等提出PHG与非PHG在形态、功能、治疗上都有不同,因其病理组织学上炎性改变依据不足,可称其为门脉高压性胃病,逐渐引起人们重视。PHG常与食管静脉曲张同时存在,而PHG出血可占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的10%-60%”。  相似文献   

20.
在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中,胃部病变占相当比例。现就我院1987年9月~1997年12月临床诊断为肝硬化门脉高压经胃镜证实有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的81例患者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